解說古徽州之休寧縣風土人情—休寧古城人文景點盤點
上次內容我們介紹了休寧縣中的齊云山,這座上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中不僅風景秀麗,并且還非常具有人文特色,如徐霞客、唐伯虎、海瑞等歷史名人都曾在這里留下足跡。今天我們就接著上次的內容來介紹休寧縣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跡。
所謂文化,不過是歷史不斷的積累而深入人心,沒有歷史,也就不存在人文文化,今天我們就被先從之前文章曾提到幾次的“休寧古巖城”開始介紹,這景點的古跡就是歷史文化的遺留。
休寧城休寧古巖城景區(qū)(AAAA)
位置:位于休寧縣東側5公里,萬安鎮(zhèn)東側。雖然這里只是一座低低的山坡,卻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起前幾次分享提到過,這個地方因為地勢較高,從三國吳永安年間,也就是公元258年,就將休寧縣縣治遷到這里,直到唐天寶九年公元751年,休寧縣縣治才遷到現在的“松蘿山之南”,期間經歷了近500年。
古巖城并且曾于南北朝和隋朝時期三次作為郡和州的所在地,這些內容在之前的學習分享中已經詳細講過,想了解其中故事可以閱讀前面的文章。這些歷史造就了現在古巖城文化。
古巖城并非修建于“汪華”在此時,汪華于公元616年稱吳王,將當時的新安郡政府遷到了休寧萬歲山,次年就遷到了歙縣的烏聊山。古巖城從宋朝時期才開始修建,可知在之前作為縣治和州治所在地的古巖城并沒有修建城墻。后來經過幾次修繕和完善,在民國初年時期還保留完整,后因建設需要城墻都被拆除,現在看到的古巖城是1999年香港金利嘉有限公投巨資重新修建,于2002年9月26日落成開業(yè)。
由此可見,其中景點“汪王宮”只是后人為紀念汪華功績而修建,并不是仿照當時“汪王宮”修建。因為汪華只是在此呆了一年,其王宮只是之前的郡政府或州政府。
汪華圖練心石
練心石:在“汪王宮”的正前方,有一塊大石頭突出,崖頂略平,據說這是明末抗清英雄金聲練劍習武的地方;金聲是休寧縣萬安鎮(zhèn)人,1589生,1628年中進士。清軍剛侵犯北京時,金聲曾上書建議破格提拔人才,后來沒有被采納,于是就托病辭職回到了萬安鎮(zhèn),并在休寧萬壽古塔下的“還古書院”講學,在休寧城西鳳山一帶練劍。
后來,清兵攻陷南京城,金聲就在徽州起兵抗清,以“殺虜者昌,降虜者亡”為口號,總督諸路義軍,連克旌德、寧國、宣城和涇縣等地,一時聲威大震。后來判徒黃澍詐稱率兵來援,? ??聲放他進入城中,清軍乘機里應外合,金聲兵敗績溪被俘,后被押至南京誓死不降而被殺。
“交杯石”:這個源于石頭的樣式。古城巖山右側有象峰,峰形宛如巨象蹲伏,石鼻前伸,長有6米多,下有石門夾峙,如雙鶴引頸伸入崖內,俗稱“交杯石”。
“半亭”:古城巖山南舊時有一處園林,設計構造精雅,名為“半亭”,門額題“溪山一覽”,具體起源也就無從知曉了。
“方竹叢”:其中方竹的來源與朱元璋有關,據說是在一戶百姓家里,朱元璋吃飯時將筷子插到院子里,說:“如果我朱元璋能夠有一天稱為皇帝,就讓這雙筷子長成竹子”,后來就長出了這種下方上圓宛如筷子形狀的竹子。
方竹叢“放生潭”:在院子里有一個深潭,就是作為旅游人員,養(yǎng)魚放生的,其中以紅鰭鮭魚最名貴。
“魚樂園”:路北有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題書“魚樂園”三個徑尺大字,刻于石壁之上。
“七層萬壽古塔”:獅峰左有文筆峰,峰巔筑有六角七層萬壽古塔,高29.6米,為明代嘉靖年間建造,塔下有明代“還古書院”遺址。這個它歪了,還有塔尖掉了,都是有歷史的,這里就不在一一詳述了。
休寧萬安古塔“朱元璋避難洞”:相傳朱元璋與陳友諒角逐敗績,曾避難于此。這個故事在我們之前的分享中也曾經提到過。
除了這些關于歷史著名人物人文景觀外,城中還有石雕、木雕、墨坊、羅盤制作等工藝品,并且還有民間藝術表演,是一個體驗明清社會氛圍的好去處。
好了,今天分享了這么多,也該接近尾聲了,周末加班給大家整理一起學習下,越寫越感到,所有的人文情況、名勝古跡就像是歷史留下的一筆,其都有歷史起源,知道其歷史,更能享受其中樂趣。謝謝。
小H對一些歷史中的奇聞怪事非常的感興趣,希望通過分享既能獲得生活中的樂趣,又能與大家共同的進步。如果你想和小H共同成長進步,感謝關注。謝謝!!
Hash:3255b5db511cae0c5e10db2ad2eea253eb432d11
聲明:此文由 暖文心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