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廟“第一豐碑”宋祥符碑的悠悠往事~
悠悠祥符事
泰山為五岳之首,歷代碑銘題刻之多列五岳之冠,素有“露天書法博物館”之稱。泰山腳下的岱廟,作為古代祭祀泰山神的圣地,更是珍藏著不少名碑。其中,就有被稱作岱廟“第一豐碑”的宋祥符碑。
宋祥符碑,全稱《大宋封東岳天齊仁圣帝碑》,立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螭首龜趺,是岱廟現(xiàn)存最早的龜馱碑。碑陽文34行,滿行80字,共計2319字,字徑5厘米,行書。額篆“大宋東岳天齊仁圣帝碑”2行10字,字徑15厘米。翰林學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詔尹熙古篆額并書。碑文記述了宋真宗封禪泰山后,將泰山神由“王”而晉封為“帝”以及興修泰山神廟的過程。
自唐代開始,泰山神被授予各種封號。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神為天齊王,意為與天相齊。宋真宗為了“鎮(zhèn)服四海,夸示外國”的政治需要,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舉行了規(guī)??涨暗奶┥椒舛U,告成之后,下詔加號泰山“天齊王”為“仁圣天齊王”,修飾廟宇。四年(1011年),又晉神號為“東岳天齊仁圣帝”,使泰山神由“王”而“帝”,位崇至高。
宋真宗的這次封禪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封禪大典,其起因竟是一次在史書上留下重要篇幅的宋遼之間的邊境戰(zhàn)爭。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進犯宋朝邊境。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宋真宗趙恒親至澶州督戰(zhàn)。后雖取得軍事上的優(yōu)勢,但宋真宗趙恒無心再戰(zhàn),于是與遼訂立和約,每年向遼納銀10萬兩、絹20萬匹,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雖然給宋朝帶來了暫時的安定,但泱泱大朝,還要年年向“蠻夷”遼國進貢,對于以宋真宗趙恒為首的統(tǒng)治者來講,終歸是很沒面子的事。在表面的歌舞升平之下,君臣總有不甘。大臣王欽若對宋真宗言道:“唯有封禪泰山,可以鎮(zhèn)服四海,夸示外國?!钡怨乓詠?,封禪需要政通人和、“天人相應”等諸多條件,宋真宗不夠格。為了達到目的,在真宗趙恒的授意下,君臣自導自演了一出“降天書” 以示祥瑞的鬧劇。
為了怕別的大臣阻撓自己封禪泰山這樣的“大功業(yè)”,真宗居然不惜向自已的大臣行賄。有一次,真宗宴請宰相王旦,散席之后,趙恒送給王旦一壇酒,說:“此酒極佳,你拿回去和家人共享吧?!蓖醯┗丶胰豢?,滿壇竟是價值連城的珍珠。酒也吃了,寶貝也收了,王旦也只能默許了。朝中其他的大臣在封禪這件事情上也都附和,畢竟誰都不愿錯過封禪這一盛典。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發(fā),千乘萬騎,東封泰山。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cè)刻《謝天書述二圣功德銘》,詔王旦撰《封祀壇頌》、王欽若撰《社首壇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各立碑山下。
真宗封禪,因為背離了原有傳統(tǒng)的約定俗成,所以廣受后世詬病?!端问贰ふ孀谟洝吩u說天書封祀是“一國君臣如病狂”。明代李贄也說:“堂堂君臣,為此魑魅魍魎之事,可笑,可嘆!”大概自宋真宗破了規(guī)矩以后,后世的君主們不再認為封禪是神圣之事。曾經(jīng)的曠世大典就此絕塵,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
值得一提的是,宋祥符碑的碑陰刻有“五岳獨宗”四個榜書大字,字徑110厘米,正書,系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巡撫張允濟、巡按王立賢所題,氣度雄渾,堪稱巨制。明代題字可謂錦上添花,游人至此,往往駐足而觀,由衷地生發(fā)出對泰山的敬仰之感。
泰安市博物館 趙鵬
版權(quán)聲明:公眾號如需轉(zhuǎn)載“Hi泰山”原創(chuàng)內(nèi)容,請后臺聯(lián)系授權(quán)。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Hash:1d2381d6b9524cb13d4831e494c84e51e93f4169
聲明:此文由 Hi泰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