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性高清视频全过程,国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乱女伦一级a片 ,特级婬片a片aaa毛片

(第453期)歷史上消失的僰人在尋甸

歷史上消失的僰人在尋甸

近日,閱讀明《嘉靖尋甸府志》,發(fā)現(xiàn)一個史學家們400多年來未解之謎,這個秘密,就是有關僰人蹤跡的記錄。

明《嘉靖尋甸府志》郡譜記載:“古滇國地,昔僰剌蠻居之,無郡縣。其部曰,仲札溢源后,烏蠻之裔新丁奪而有之,至四世孫,因其祖名新丁,以為部號,語訛為仁地?;蛟疲墒蠟閷さ槎问?,改仁德部,元憲宗五年(公元1255年),內附明年,立本部為仁地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仁德府領高明、馬龍二州,為美、歸厚二縣土酋安洋叛后,改高明為嵩明,屬云南府,馬龍屬曲靖府。”

隨即,筆者尋覓有關僰人記錄,明《嘉靖尋甸府志》風俗種類記載:“本府管下,人民種類不一。有漢人,有僰人,有色目人(即回回也),有黑玀羅,有白玀羅(即黑爨白爨,出云南志),有乾玀羅。其漢人、僰人衣冠,品物之器冠,婚喪祭禮節(jié),與云南府同。性狡變詐,無忌。(出云南志)”此記錄說明,尋甸這塊土地上居住著多民族,且僰人僅次于漢人,為尋甸主要居住者之一,他們的風俗習慣,衣冠服飾,婚喪嫁娶與漢人差不多。

明《嘉靖尋甸府志》附錄記載:“……銓賊以防內患,照得本府壌地,雖小夷儸雜居,附城二里,號稱僰人;山后五里,號稱黑白二種玀羅,其余則盡號乾玀玀,其種類之繁,里于僰人、黑白二玀,其剽悍之性獨異于眾,以其不耕而食,不蠶而衣,不納租稅,日以刦掠為生……。”

此附錄中,說僰人彝族雜居,就在距離府城一公里的地方。在多民族聚居地,僰人與黑彝族白彝族最是剽悍,靠掠奪為生。安銓作亂之前,尋甸舊時土城就在今天的上、中、下古城一帶,彝族大多居住距離古城較近的雨布村一帶,僰人與之雜居,民族融合,相互影響,僰人也就會有彝族特性。

明《嘉靖尋甸府志》下卷終記載:“……尋本夷服,去王畿(jī,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萬里余,僰玀雜居……”這是記錄尋甸知府向明王朝啟奏,說尋甸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平叛安銓作亂后,戰(zhàn)爭的破壞,致使民不聊生,請明王朝給予尋甸一些扶持優(yōu)惠政策,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

筆者又查閱了清《康熙尋甸州志》和清《道光道光州志》,尋找有關僰人的記錄。

在清《康熙尋甸州志》卷之三風俗和《道光尋甸州志》卷二十四種人附,均有記載:“僰人,僰字之義,王制有云,教不變者,屏諸四荒,謂之僰人。欲其急于改過也,今漢人呼為僰兒。其俗染于漢風最久,今已有不能為僰語矣。亦稍讀書,與漢人結婚為伍,故服飾食衣,制婚喪不甚懸殊,多于州城內外居之?!?/p>

此史料記錄的是僰人來歷,居住在尋甸州府內外,與漢人生活久了,讀書識文,生活習慣、婚喪嫁娶等習俗,已被漢化,融合成了漢民族的一部分。

清《道光尋甸州志》卷二十四種人附記載:“僰夷,一名玀夷,又稱百夷,蓋聲,近而偽也。性耐暑熱,居多卑濕棘下,故從棘從人,滇之西南曠遠,多濕,僰夷宅之,種類數(shù)十。其俗男貴女賤。雖小,人視其妻如奴僕,耕織貿易、搖役皆婦人任之。非疾病,雖老不得息。凡妻生子,貴者以水浴于家;踐者,浴于河。三日后以子授其夫,耕織自若。頭目之妻百數(shù);婢,亦數(shù)百,少者數(shù)十。庻民,亦有數(shù)十妻,無姤忌之嫌。舊俗,不重處女,及笄,始禁足,今則此俗漸革矣。婦人綰獨髻腦后,以白布裹之,窄袖,白布衫,皂布桶裙。貴者,錦繡跣足。凡子弟,有職,名則受父母,跪拜。人死用婦人祝于尸前,親隣相聚,少年百數(shù)人,飯酒作樂,歌舞達旦,謂之娛尸。婦人羣聚,擊碓杵為戲,數(shù)日而后葬。葬則親者一人,持火及刀前導。至葬,所以板數(shù)片瘞之。其人素所用器皿甲胄戈盾皆壞之,懸于墓側,是后絕無祭掃之禮,又號為白腳僰夷。男婦俱短衣長裳,茜齒文身,戴笠跣足?!?/p>

這段記錄中,不僅說了僰人來歷,種類多(應是按居住區(qū)域劃分),而且全面介紹了僰人生活習性,婚姻關系,男尊女卑的家庭地位及生兒育女、衣著服飾、婚喪嫁娶等民風民俗事宜。

明顧炎武(公元1613年-公元1682年)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記述:“僰有姓氏,用白練纏頭。衣尚青碧,背領袂緣俱刺紋繡。裳褲復膝,亦織斑帶,以為行纏。常佩雙刀,善使勁弩。女綰發(fā)攝髻,飾以簪壓,衫之前后紋繡絢爛,長裙細褶,膝以下亦刺紋繡。行纏雜以青紫,出則著草履?;閯t論財,喪則戚鄰咸聚,撾鼓作樂至夜,男女雜居。自有番書、卜日,不同于中國?!贝擞涗浺彩菍k人的衣著、裝飾、生產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的介紹。

顧炎武何許人也?他是明朝南直隸蘇州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林先生。他記述的僰人與清《道光尋甸州志》記錄比較,還是清《道光尋甸州志》記錄的更為全面和詳細。筆者認為,顧炎武生活之地與僰人生活的地方相距甚遠,記錄內容可能只是他了解的僰人某個支系,不太全面。而《道光尋甸州志》記錄的是本府所轄市民情況,自然更清楚全面,詳實。

到目前為止,在史料中,還未發(fā)現(xiàn)有比清《道光尋甸州志》對僰人記錄更詳細的資料,可以說,對于了解已經消失了400多年的僰人歷史,是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

在尋甸的志書中,清《道光尋甸州志》記載,尋甸有漢人,白人(白族),僰人、僰夷,爨蠻、白玀玀、黑玀玀、撒彌玀玀、乾玀玀、海猓玀等。此記錄是按居住地劃分,蠻玀都屬于今天的彝族,他們有多個支系。按此分類,筆者認為,“僰人”、“僰夷”都屬于僰人一族,前者與漢人雜居,后者與彝族雜居,只是因生活在不同地域,生活習慣,風俗略有差異而已。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追溯一下僰人歷史。

相傳,元始天尊弟子廣成子的侍童阿彩與昆侖山西王母的侍女阿鷹相戀,動了凡心,觸犯天規(guī),被遣到蠻荒之地金沙江一帶的酸棗林里。阿彩阿鷹在酸棗樹下居住,開荒種地,生兒育女。他們沒有姓氏,生的孩子就以“阿”為姓起名。僰人的“僰”字,從棘從人,其中含義就是酸棗樹下居住的人。阿鷹身材苗條,紅唇白齒,后腦殼綰一個高高的發(fā)髻,后人亦有此裝束。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史學家們對僰人來歷有不同觀點:其一,僰人最早活躍在黃河上游,被秦勢力的排擠,遷到青衣江流域,蜀王子保帝攻打青衣,為逃命,他們又遷到犍為金沙江流域。其二,僰人是夏朝的遺民,商滅夏之后變成了戰(zhàn)俘奴隸,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其三,僰人是一個獨立的小民族,居四川敘蜀一帶,漢化未入,沒有文字,始于何時,今亦無考。

秦統(tǒng)一六國前,僰人主要靠農耕和狩獵生存,分布在今宜賓一帶。西周時,周武王伐紂,僰人助武王打紂王,立下顯赫戰(zhàn)功,首領被封為“僰侯”,后發(fā)展為“僰侯國”。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后,實行郡縣制,將原僰侯國歸蜀郡管轄,置為僰道縣,實行民族自治管理,即“僰人治僰道”的民族政策。秦朝修通了四川宜賓至云南曲靖的五尺道,五尺道起于今天的川南宜賓,經高縣、珙縣、筠連,入云南境過鹽津、大關、彝良、昭通,又入貴州境過赫章威寧,再入云南宣威到達曲靖。此期間,僰人大致就生活居住在今天的四川省宜賓市鹽津、筠連、興文、珙縣等僰道一帶。隨著秦遷移一些漢人到蜀,僰人常被掠賣為奴,迫使其向南遷徙。

五尺道修通不久,又修通了曲靖經尋甸易隆關索嶺至昆明古驛道。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登基稱帝,建漢朝。此時僰人在西南已有一席之地,劉邦很重視僰道的開發(fā),派唐蒙開發(fā)南方,斬首不作為的僰道令,帶領兵士重修僰道,修通宜賓經高縣、筠連、鎮(zhèn)雄、畢節(jié)、威寧一帶至牂牁(zāng kē)江的道路。路通,大批漢人從中原遷徙至此,帶動地方發(fā)展,僰侯國成為巴蜀邊陲的一個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東漢末年,大批漢人、僰人都隨著五尺道和通滇古驛道向云南遷徙,一些分居在古驛道沿線。三國時,歷史上有名的諸葛亮七擒孟獲就發(fā)生在尋甸易隆的關索嶺一帶,關索嶺上曾立有會盟碑。

后來,僰人與其他民族一道,又歷經唐、宋、元、明幾個朝代,僰侯國不斷發(fā)展強盛。至明朝改土歸流,社會矛盾不斷加劇,僰人屢屢出擊,發(fā)動戰(zhàn)爭,令明王朝很頭疼。從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至明萬歷元年(1573年),近兩百年時間,明朝先后發(fā)動12次大戰(zhàn)圍剿僰人。最后一次在明萬歷元年(1573年)3月21日,14萬官兵云集敘州誓師,浩浩蕩蕩圍剿一個弱小民族,至次年1574年冬十月,劉顯領兵攻破僰人城寨60余個,擒僰人首領36人,俘斬僰人4600多人,招降5600多人,拓地400余里,獲諸葛銅鼓93面。朝廷實行斬盡殺絕政策,致使宜賓一帶聚居的僰人從此“消失”。幾年前筆者去過鹽津的豆沙關,遠遠看到峭壁上的僰人懸棺,似乎,那一口口半空中黑乎乎的僰人懸棺,它們不僅隱藏著僰人幾千年來的未解之謎,也昭示著一段輝煌的僰人歷史。

僰人2500多年的發(fā)展史告訴我們,他們是華夏大地,西南邊陲的一個古老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驍勇善戰(zhàn),繁衍生息,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貢獻過他們的力量。

可為何明萬歷元年那次大圍剿后,華夏大地上的僰人就“滅跡”了?從史料記錄中可看出,明《嘉靖尋甸府志》是時任知府王尚用編的,成書時間為1550年,書中記載,僰人早已居住生活在尋甸,是尋甸的重要民族之一。也就是說,在明萬歷元年(1573年)之前,就有一些僰人生活居住在尋甸,他們不是明朝廷大軍剿滅的對象。至清《道光尋甸州志》又詳細記載了尋甸僰人的居住地及民風民俗,清《道光尋甸州志》是時任知州孫世榨編的,成書時間為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距離明《嘉靖尋甸府志》出書已經278年,僰人依然如故地生活在尋甸,此證明,僰人的子孫從來就未曾滅絕過。

可他們又去哪里了,今天生活如何?在幾百年前的明《嘉靖尋甸府志》和清《道光尋甸州志》里已明確記載,僰人染漢風太久,被漢化了。為何尋甸沒有發(fā)現(xiàn)僰人懸棺?原因是尋甸城周圍地勢較為平坦,是一個10多萬畝的大壩子,沒有宜賓一帶的懸崖峭壁,不具備懸棺的自然條件,故沒有了。

而那些被明朝大軍圍剿招降的5600多人又去哪里?還有一些在戰(zhàn)爭中僥幸逃脫的僰人,他們又去哪里?史書沒有記錄,也許他們被遣散,分居不同地域,也許他們悄悄離開自己的故土,沿著古驛道向貴州、云南等地遷徙,融入漢民族或其他少數(shù)民族之列,頑強生存著。

在云南一些地方也發(fā)現(xiàn)不同民族,有的說是僰人后裔。可他們沒有文字記錄,不知真假。

在尋甸縣倘甸鎮(zhèn)一帶,那里的人,不管姓什么,他們相互叫名字時,都會去掉姓,在名字前加一個“阿”字,如“阿三”“阿燕”“阿巧梅”“阿鳳春”等等,這種叫法,是否與僰人習俗稱呼有關?不得而知。民間也有傳說,說現(xiàn)在的何姓人,就是僰人改過來的,因為明朝政府的鎮(zhèn)壓,僰人不敢再姓“阿”,將“阿”改為“何”。

記憶中,過去我的爺爺奶奶輩的老人會款賓白(講故事的意思),他們說,尋甸有僰兒,厲害得很。兒時的我,就不知道什么叫僰兒?但能感覺出,老人們說道“僰兒”二字,總是帶著一種很神秘的口吻。

縱觀歷史,僰人這個古老的民族,他們“消失”的原因大致為:一是明朝大軍圍剿,搗毀僰人較為集中的“老巢”,僰人死傷慘重,投降歸順的要么被殺,要么遣散或者逃亡異地,隱姓埋名,悄然生存著。二是新中國成立后,在確定民族時,僰人經歷了明王朝的多次大剿滅,戰(zhàn)爭使“僰侯國”的族人慘遭滅頂之災,在異地的僰人,他們知道自己的弱勢,為保全性命,即便沒有被圍剿的尋甸僰人,也不愿承認自己是僰人了。三是被同化了,尋甸的僰人,在幾百年前,他們的漢化就相當嚴重,或者與彝族及其他民族雜居,被比他們強勢的民族同化了。

時至今日,僰人在尋甸雖然沒有留下什么顯著標志,但從尋甸志書記載可推斷出,他們的子孫依然生活在的尋甸這片熱土上,成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與我們一道,建設著自己幸福美好的家園。

注:史料來源,明《嘉靖尋甸府志》、清《康熙尋甸州志》、清《道光尋甸州志》抄本、《天下郡國利病書》及網絡。

作者簡介

校對/云盤山

編輯/李存梅

Hash:bcf02aa22efc0b961f8985d8c9b0ad8e31f51bbf

聲明:此文由 鳳龍灣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