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單縣牌坊:封建禮教的見證,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作者:苗安洲 吳聚云
近日驅(qū)車前往單縣,又目睹了聳立在老城區(qū)的兩座聞名遐邇的清代牌坊。
山東省單(Shan)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因上古時代舜帝的老師單父曾在這里居住而得名。單縣天華物寶,地靈人杰。大漢開國皇后呂雉、《隋唐英雄傳》中的悲劇英雄單雄信、當(dāng)代農(nóng)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都是單縣人。
在單縣這塊風(fēng)水寶地上的兩處國家級保護文物“百壽坊”和“百獅坊”,雕工精致、造型美觀、舉世罕見,堪稱“天下一絕”的清代牌坊精品,恐怕最能吸引游人眼球。
牌坊又名牌樓,是一種門洞式建筑物。多用以紀念重大歷史事件、歷史名人,褒揚英烈楷模等。我們在各地看到的古代牌坊,大多是舊社會用以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公德,朝廷敕建的節(jié)、烈、孝、善類牌坊。
從宋朝至清朝,單縣有記載的牌坊達百余座。因此,單縣榮享“牌坊縣”稱號。清末民初,單縣還存有“節(jié)孝坊”三十余座。可惜這些精美的石刻,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特殊時期多被拉倒砸碎。值得慶幸的是,尊居群坊之冠的“百獅坊”和“百壽坊”,在有識之士和群眾的保護下,才幸免于難,現(xiàn)仍巍然屹立于藍天白云之下,目睹著人世間的滄桑巨變。
▲百壽坊
“百壽坊”本名“敕褒節(jié)孝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翰林孔目(翰林院典簿廳所屬文書人員)朱淑琪妻孔氏而建,俗稱“朱家牌坊”。因其正間前后上坊心環(huán)雕一百個變形篆體“壽”字,故又名“百壽坊”。
單縣朱廷煥,崇禎七年(1634)進士。歷任工部主事、大名兵備副使。死后贈右副都御史。其孫朱叔琪,憑祖蔭財富,乾隆年間入選翰林院任孔目,娶曲阜孔府圣裔孔氏為妻。
孔氏出嫁后不到10年,朱叔琪病逝。當(dāng)時孔氏才26歲,她謹遵封建婦道,矢志守節(jié),撫孤子成人。孔氏死后,朱家和孔家奏明朝廷,乾隆皇帝降旨建坊旌表?;仕淖勇目ね踬浽娫唬骸安家率呤扯壬?,喜看庭芝漸次成,月冷黃昏霜滿地,穗帷遙出讀書聲”,“數(shù)十年來鐵骨支,養(yǎng)生送死總無疵。冰操勁節(jié)光天地,千古常教奉母師”。此詩刻在牌坊額枋上。
“百壽坊”高約13米、寬8米,其建筑宏偉,雕刻精致。內(nèi)容除壽字,還有龍、鳳、獅、鶴、牡丹、梅花、菊花等。構(gòu)筑精巧宏偉,雕刻精細生動。且不說那嬌健神俊的雄獅,繞柱回舞的蛟龍或飾滿額枋的牡丹,單說那正間上額枋透雕的祥云飛鶴和飾滿額枋的牡丹,次間上額枋浮雕的對翔鸞鳳,就足以使人留連忘返,遐思不已。
仙鶴自古是幸福長壽的象征,和變形的“卐”萬字云紋聯(lián)在一起,寓意“福壽萬年”。鳳和龍一樣,是人們神化的藝術(shù)形象,龍威武嚴肅,象征男性的堅毅剛強;鳳艷麗優(yōu)美,象征女性的美貌溫柔。獅座左右兩邊,浮雕的蟠螭、鶴鳳圖案,刀法簡潔洗煉,造型古樸優(yōu)美。
獅座夾柱板上,浮雕著牡丹舞蝶、牡丹芙蓉、喜鵲登梅、梅竹錄帶、桃花春燕、山茶錦雞、水仙海棠、秋葵玉蘭等,構(gòu)圖新穎,雕刻精致,花卉爭奇斗艷,蟲羽生動逼真。牡丹舞蝶寓意“富貴無敵”,牡丹芙蓉寓意“富貴榮華”,喜鵲登梅寓意“喜上眉梢”,梅竹錄帶寓意“齊眉祝壽”......看來,這些能工巧匠,是善于以諧意和隱喻的手法,表現(xiàn)某種吉慶含意的,這也是中國雕刻、刺繡、剪紙等工藝品的傳統(tǒng)習(xí)慣。
▲百獅坊
“百獅坊”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為旌表張蒲之妻朱氏而敕建,俗稱“張家牌坊”。
“百獅坊”高約14米,寬9米,其結(jié)構(gòu)四柱三間,斗拱重檐,青石建造。采用圓雕、透雕、浮雕、線刻相結(jié)合的技法通體雕刻。整個牌坊,雕刻了100多個獅子,象征“百事(獅)如意”。牌坊上的獅子攀援戲耍、蹦跳雀躍、爭戲繡球,栩栩如生。立柱上透雕的雙龍,游走在云水漫漫、大雨滂沱之中,惟妙惟肖。
百獅坊最主要部位正間額坊,透雕著數(shù)十朵碗口大小的纏枝牡丹,花繁葉茂,精致華貴,雍容大方,昂首怒放。透雕深入石材盈尺,令人嘆為觀止。透雕的菊花及各樣的珍禽異獸讓人眼花繚亂。
據(jù)地方史志記載:張蒲妻朱氏,生于單縣,其父朱埕,曾任山西祁縣知縣。朱氏在兄妹中排行第八,稱為八妹。自幼聰慧質(zhì)麗,因與俊才張蒲青梅竹馬,17歲時嫁與張蒲為妻,育有二子。豈料,在八妹28歲時,張蒲竟患病身亡。八妹悲痛欲絕,欲隨夫去。
因有家人的百般勸解與孩子的哭泣,使她斷絕輕生之念,立志育子成才,并侍奉婆母百年。每當(dāng)長子賡謨挑燈夜讀,八妹總是攬著幼子賡烈做針線活,并時刻教訓(xùn)兒子“多受辛苦才能勵志”。賡謨聰靈,胸懷大志,發(fā)奮讀書,20歲入選進士。乾隆年間,曾兩次出任四川廣元知縣。
婆婆年邁多病,八妹常夜間和衣席地臥守,細心照料,并為其四方尋醫(yī)求藥。當(dāng)?shù)弥宸幮枰r活的泥鰍當(dāng)藥引時,八妹不顧隆冬天寒地凍,不聽別人勸阻,砸開西護城河中的堅冰,伏身將手臂伸進河泥里拼力掏挖,終于捕捉到三條小泥鰍。而冰水凍僵了她的手臂,也全然不顧。連續(xù)三天,掏挖泥鰍,終于治好了婆母的疾病。婆母逢人便夸朱氏八妹是個賢惠、孝順的好兒媳。
朱氏八妹的賢德至孝、忠貞守節(jié)之事在單縣廣為傳頌。她逝世后,地方官府逐級上報朝廷,皇上頒發(fā)御旨,為朱氏敕建“節(jié)孝坊”。
張家四處打聽,請來位年近六旬的石藝劉大師。張賡謨請求劉大師,要將牌坊建成“天下無二”。大師回告道:“目前在中原地區(qū)各州、縣,恐怕還沒有人能超越我的石藝。但藝海無涯,難保后人不能超越”。張賡謨認為大師說話在理,便拜托劉大師在設(shè)計與建坊時要做到“三盡”:“盡力施展絕技;盡力超越以前,盡量不留遺憾”。劉大師在張府構(gòu)思數(shù)日,擇吉日開工。
他帶領(lǐng)徒弟精選石料,精雕細鏤,每個部件不達完美決不罷休。工程后期的制作,精細到每鏤刻下一兩石沫即可兌換一兩白銀。牌坊落成,一百個獅獸百態(tài)如生,游龍祥云似飛,奇葩異朵綻放,意境深邃幽遠,技藝登峰造極。
牌坊落成后,張家盛宴款待劉大師及徒弟,連縣令、地方紳士、耆老都來作陪。大家紛紛向劉大師敬酒,大師開懷暢飲。因其年齡過大,再加飲酒過度,致使一病不起。臨終之際,他動情地說:“張家待我不薄,我的本事也用盡了。此牌坊絕對是天下獨一無二,我的手藝能長留天下,我死也瞑目了。”故此,單縣“百獅坊”號稱“天下第一坊”。
從功能上講,單縣“百壽坊”和“百獅坊”,都是為宣傳封建禮教,褒揚女性節(jié)孝而敕建的。眾所周知,在古代,牌坊不是誰都可建的。沒有圣旨,有錢也不能建。只要準建,有錢人家可以建得更好一些。因此,一些富戶不惜耗資巨大,借以炫耀自己的實力。
了解了建造“百坊”和“百獅坊”背景,聯(lián)想到在家鄉(xiāng)《濮州志》看到的資料:一個不足四十萬人的散州,明清時期受到皇帝旌表或地方褒揚的烈婦、節(jié)婦、節(jié)孝竟達三百多人,總是浮想聯(lián)翩。
在古代,建造節(jié)烈牌坊,通常是用來表彰一些丈夫死后長期不改嫁、終身守寡,或自殺隨夫殉葬的。節(jié)是丈夫死了,決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窮,她便節(jié)得愈好;烈有兩種:一種是無論已嫁或未嫁,只要丈夫、未婚夫死了,她也跟著自盡;另一種是有強暴來污辱的時候,設(shè)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殺,都無不可。這也是死得愈慘愈苦,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議論。
看過《烈女傳》的讀者會驚異發(fā)現(xiàn),里面記載的烈女命運無不悲慘,她們在封建禮教的熏陶下,視名節(jié)勝過生命。為了換取一塊皇家賞賜的牌匾,為了一座貞節(jié)牌坊,竟然一個個爭先赴死。
試想:一個年輕女子,誰不追求美好的婚姻?誰不向往愛情的甜蜜?在丈夫(未婚夫)早逝的情況下,她們真的心甘情愿去殉死嗎?“青年誰肯棄韶光”?在“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存天理,滅人欲”、“烈女不事二夫”的精神枷鎖折磨下,與其終生孤對青燈,與其在別人的唾沫星下遭受煎熬,還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她們選擇了殉夫。
可以說,每個牌坊下邊,不是埋葬著一個鮮活的生命,也至少埋葬了一個女子數(shù)十年的青春。那宏偉壯觀的貞節(jié)牌坊,其實是封建禮教殘害婦女的見證。
“貞操”這個戴在婦女頭上的封建禮教緊箍咒,不知殘害了多少善良的婦女?話又說回來,你如果是貧困人家的女子,無論多么守節(jié)盡孝,身后又有誰能為你立貞節(jié)牌坊呢?倒是有的女人,因家中財大氣粗,可能既沒有貞操,又立了牌坊,這就是人世間的百態(tài)。
更使人們感到世間不平的是,當(dāng)時的封建皇帝和其手下御用文人,一面極力宣揚、鼓吹“節(jié)烈觀”、女性“三從四德”,在民間大樹、特樹“敕建節(jié)烈”牌坊,一面不斷充實皇帝后宮,三千佳麗供一人淫樂,他仍不滿足,還經(jīng)常微服出宮“打野食”。如此畸形道德,充分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層“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丑陋靈魂。
據(jù)宣統(tǒng)版《濮州志》記載:明萬歷年間,濮州路氏女未婚夫夭亡。從未與未婚夫見過面的路女,驚聞噩耗,毅然殉夫。明神宗特《御制路烈女詩》悼之:“未識夫面繼夫亡,不比尋常烈女行。白發(fā)猶難持晚節(jié),青年誰肯棄韶光。魂入地下乾坤老,名在人間草木香。朕淚等閑輕不灑,為爾芳名振綱?!??!盀闋柗济窬V?!?,一語道破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險惡用心。他們極力鼓吹“節(jié)烈”,無非是制造精神枷鎖,愚弄臣民,維護其封建統(tǒng)治。
為陪伴朋友欣賞這“舉世無雙”的牌坊精品,我們多次來單縣觀光旅游。當(dāng)?shù)谝淮慰吹絻勺品粫r,就為它們的精湛工藝而感到震驚。在250多年前的清代,我們的先人不乏能工巧匠,他們將石材雕刻得如此完美,在沒有任何塔吊設(shè)備的情況下,硬是采用層層往上堆土的方法,將幾十噸的石材安裝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精美的牌坊巍然屹立于中原大地,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這實在不愧為民間工藝的瑰寶,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2021.6.16.
(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
責(zé)編:毛 秘《白浪情》
Hash:3589ca36a4f6f7a819d8d502911fb35a96be12da
聲明:此文由 白浪情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