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業(yè):公元前2千紀中后葉亞洲中部地區(qū)的圜底陶罐
本文所說亞洲中部地區(qū),大致包括“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國新疆、青海、寧夏、甘肅中西部、內(nèi)蒙古西部,蒙古西部,以及俄羅斯阿爾泰和薩彥嶺地區(qū),大體以阿爾泰地區(qū)為中心。這一縱橫數(shù)千公里的廣袤地區(qū),在公元前2千紀中后葉的青銅時代晚期,普遍出現(xiàn)圜底或尖圜底陶器,尤其是作為盛儲器或炊器的圜底或尖圜底陶罐,涉及齊家文化、卡拉蘇克(Karasuk)文化、四道溝文化等,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區(qū)域或三個系統(tǒng)(圖一)。本文擬對這些圜底陶罐的特征、年代、文化歸屬、分布范圍等進行梳理分析,重點討論其文化來源問題。
圖一?公元前2千紀中后葉亞洲中部地區(qū)圜底陶罐分布區(qū)域
一
青銅時代晚期圜底陶罐的第一個分布區(qū)域,是中國甘肅、青海、寧夏和陜西西部地區(qū)。圜底陶罐分彩陶罐和繩紋罐兩大類,目前發(fā)現(xiàn)者基本都是隨葬品,見于齊家文化晚期、四壩文化晚期,以及稍晚的辛店文化早期、董家臺類型、劉家文化等。
齊家文化圜底陶器多為彩陶罐類,也有個別繩紋罐,發(fā)現(xiàn)于甘肅廣河齊家坪、武威皇娘娘臺等墓地,還見于蘭州崖頭、臨夏瓦窯頭等遺址,主要分布在甘肅中部至河西走廊東端、青海東緣。彩陶圜底罐多在頸部帶雙耳,侈口,垂腹;在黃色或淺紅色陶衣上飾紅彩,一般布滿器身,以直線、折線、弧線等元素,組成多重波折紋、梯格紋、回紋、網(wǎng)紋、橫帶紋等(圖二,1~4)。繩紋圜底罐花邊口,束頸,頸部刻劃菱格紋(圖二,5)。齊家文化晚期的絕對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900~1500年,出土這類彩陶圜底罐的墓葬一般都屬于所在墓地的末期,也就是齊家文化的最后階段,年代當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
圖二?齊家系統(tǒng)圜底陶罐
1.廣河齊家坪墓地(M111) 2.蘭州崖頭遺址 3.榆中采集 4.臨夏瓦窯頭遺
址? 5.武威皇娘娘臺墓地(T11∶13)? 6、7.民樂東灰山墓地(M132∶1、
86MD-M1∶3)? 8、9.民和山家頭墓地(M14∶1、M5∶2)10.臨夏鹽場墓地
(74KG15∶140)?11、12.臨夏蓮花臺墓地(LL0012、M15∶1)13~15.寶雞金河墓地(館藏5、4、6)?16、19.天祝董家臺?17.古浪四墩?18.武山洛門鎮(zhèn)?20~22.扶風劉家墓地(M41∶3、M37∶3、M37∶5)
四壩文化僅在甘肅民樂東灰山墓地發(fā)現(xiàn)尖圜底雙耳陶罐和單耳圜底罐各1件(圖二,6、7),雙耳罐頸、耳部位與齊家文化彩陶罐近似,年代也應(yīng)相當。
辛店文化的圜底陶罐中彩陶和飾繩紋者并存,發(fā)現(xiàn)于青海民和山家頭、樂都柳灣,甘肅臨夏蓮花臺、鹽場,陜西寶雞金河,寧夏隆德馬家河等墓地,圜底陶罐分布地域向東延伸至陜西關(guān)中西部和寧夏南部,屬于辛店文化早期山家頭類型。彩陶圜底罐分兩種,一種花紋與齊家文化者近似,個別不帶雙耳而帶雙鋬(圖二,8、9);一種圓腹而非垂腹,彩陶花紋較為簡明,有的飾辛店文化典型的羊角形花紋(圖二,10、11)。繩紋圜底罐直頸,圓腹,腹部帶單、雙耳或者頸部帶雙耳;通體飾中偏細繩紋,有的帶花邊,有的附加細泥條紋,即所謂蛇紋(圖二,12~15)。辛店文化山家頭類型是齊家文化秦魏家類型的直接繼承者,其絕對年代應(yīng)稍晚于公元前1500年。
所謂董家臺類型的圜底陶器以彩陶罐為主,也有繩紋罐,發(fā)現(xiàn)于甘肅天祝董家臺,榆中朱家溝、白崖溝、黃家莊,民勤芨芨槽,武山洛門鎮(zhèn),甘谷毛家坪[,古浪四墩等地,分布范圍從河西走廊東端延伸到隴東南。彩陶罐高領(lǐng),鼓腹,尖圜底;通體布滿由菱格紋、三角紋、下垂的細長三角形條紋組成的紅褐色圖案,整體飾彩的風格與上述齊家文化圜底彩陶罐近似,但圖案不同,與四壩文化的條帶紋彩似乎存在一定聯(lián)系(圖二,16~18)。繩紋罐為單耳,尖圜底(圖二,19)。這類遺存與山家頭類型近似,時代也應(yīng)相當。
劉家文化的圜底陶器僅見繩紋罐,發(fā)現(xiàn)于陜西扶風劉家等墓地,分布于陜西關(guān)中西部、甘肅東部和寧夏南部,主要見于該文化早期階段,繩紋罐和辛店文化山家頭類型者近似(圖二,20~22)。
公元前2千紀中葉的甘肅、青海、寧夏甚至陜西東部地區(qū)文化,總體屬于一個大的文化系統(tǒng),可簡稱齊家系統(tǒng)。早期劉家文化當與關(guān)中地區(qū)辛店文化早期和鄭家坡文化的結(jié)合有關(guān),早期辛店文化、董家臺類型都應(yīng)當是繼承晚期齊家文化發(fā)展而來,而晚期四壩文化大致與晚期齊家文化同時且關(guān)系密切。
二
青銅時代晚期圜底陶罐的第二個分布區(qū)域,是阿爾泰、南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地區(qū),從葉尼塞河上游地區(qū)一直延伸到咸海—鄂畢河流域。大都為裝飾刻劃壓印紋的球腹罐,不見器耳和彩陶,見于卡拉蘇克文化、伊爾曼(Irmen)文化、貝嘎澤-丹杜拜(Begazy-Dandybai)文化等。
卡拉蘇克文化分卡拉蘇克期和石峽期早、晚兩個時期??ɡK克期的圜底陶罐發(fā)現(xiàn)于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卡拉蘇克、道爾噶沙克(Torga?ak)等遺址,分布在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圜底罐微束頸,扁球腹;一般在頸肩部位裝飾成排三角紋、折線紋、回紋、階梯紋、菱形紋、連珠紋、三角紋填以斜線(圖三,1~6),這類紋飾與安德羅諾沃(Andronovo)文化有繼承關(guān)系??ɡK克期的年代約在公元前14~11世紀。中國新疆阿勒泰發(fā)現(xiàn)的所謂庫希遺存,大致應(yīng)屬卡拉蘇克文化卡拉蘇克期,圜底罐與米努辛斯克地區(qū)同類器近似,但頸部更高,有一定地方特色(圖三,7、8)。
圖三?卡拉蘇克系統(tǒng)圜底陶罐
1~4.卡拉蘇克遺址? 5、6.道爾噶沙克遺址? 7、8.庫希遺存? 9~12.伊爾曼遺
存?13~16.舒爾賓斯克遺存?17、18.貝嘎澤遺存
與卡拉蘇克文化近似的扁球腹圜底陶罐,還見于額爾齊斯河至鄂畢河中游的伊爾曼文化,以俄羅斯新西伯利亞伊爾曼、哈薩克斯坦塞梅伊省舒爾賓斯克(Щульбинск)等處遺存為代表(圖三,9~16)。圜底罐紋飾總體簡化,有的素面。在哈薩克斯坦中部的貝嘎澤—丹杜拜文化當中,也有類似卡拉蘇克文化的圜底陶罐,但更瘦高(圖三,17、18)。
以上阿爾泰、南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地區(qū)青銅時代晚期的圜底罐彼此近似,可能都與卡拉蘇克文化存在密切聯(lián)系,可簡稱卡拉蘇克系統(tǒng)。
三
青銅時代晚期圜底陶罐的第三個分布區(qū)域是天山及其以南地區(qū),從中國新疆中南部延伸到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塔吉克斯坦南部?;径际撬孛娴那蚋灌鞯滋展蓿娪?a href='/hami/' target=_blank>哈密天山北路文化晚期、焉不拉克文化早期、四道溝文化—蘇貝希文化早期、新塔拉類遺存—察吾乎溝口文化早期,以及伊犁河流域文化(或索墩布拉克文化)早期、流水文化、香寶寶類遺存、楚斯特文化早期、貝希肯特—瓦克什文化晚期等。
哈密天山北路文化晚期的圜底陶罐,發(fā)現(xiàn)于新疆巴里坤南灣、東黑溝等遺址(圖四,1~3),或稱之為南灣類型。圜底陶罐分小口高頸和斂口無頸兩種,都在腹部帶雙耳。
圖四?薩恩薩伊系統(tǒng)圜底陶罐
1、2.巴里坤東黑溝遺址(GT1Z2①∶1、GT1⑥∶3)?3.巴里坤南灣遺址?4、5.哈密焉不拉克墓地(M75∶11、M30∶2)? 6.奇臺半截溝遺址? 7、8.木壘四道溝遺址(T6∶45、T5∶43)? 9~12.烏魯木齊薩恩薩伊墓地(M29∶1、M68B∶1、M85D∶2、M85A∶1)
焉不拉克文化、四道溝文化—蘇貝希文化早期、新塔拉類遺存—察吾乎溝口文化早期、伊犁河流域文化(或索墩布拉克文化)等早期階段的圜底陶罐,分布于新疆天山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于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奇臺半截溝和木壘四道溝遺址,烏魯木齊薩恩薩伊墓地,和靜察吾乎溝口五號墓地、拜勒其爾墓地、哈布其罕Ⅰ號墓地,尼勒克窮科克一號墓地等(圖四,4~12;圖五,1~6)。圜底罐高矮不等,圜底或尖圜底,高頸或束頸,個別帶流,部分帶雙腹耳、雙肩耳或者單耳;有的裝飾紅褐彩或黑彩的三角、菱塊、垂帶、飄帶等圖案,有的帶刻劃折線紋等,大部分則為素面。
圖五?薩恩薩伊系統(tǒng)圜底陶罐
1.和碩新塔拉遺址? 2.和靜拜勒其爾墓地(M203∶3)? 3.和靜哈布其罕Ⅰ號墓地(M21∶3)? 4.和靜察吾乎溝口五號墓地(M21∶2)? 5、6.尼勒克窮科克一號墓地(M39∶1、M41∶1)? 7~10.于田流水墓地(M24∶5、M18∶2、M14∶1、M13∶6)?11、12.塔什庫爾干香寶寶墓地(M10∶3、1)?13.塔什庫爾干下坂地墓地(AIIM18C∶1)?14.科克特佩?15、16.楚斯特?17~20.?塔恩迪里烏爾墓地
流水文化、香寶寶類遺存早期階段的圜底陶罐,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緣,發(fā)現(xiàn)于新疆于田流水墓地,塔什庫爾干香寶寶、下坂地(第二期)墓地(圖五,7~13)。費爾干納盆地楚斯特文化早期階段圜底罐,發(fā)現(xiàn)于烏茲別克斯坦楚斯特(Chust)、科克特佩(Koktepe)等處(圖五,14~16)。巴克特里亞北部貝??咸亍呖耸参幕砥陔A段的圜底罐,發(fā)現(xiàn)于塔吉克斯坦南部貝??咸兀ěⅶ支戋堙支擐洌?、瓦克什(Вахш)、坎古爾杜特(Кангурттут)、塔恩迪里烏爾(Тандырйул)等墓地(圖五,17~20)。這些文化圜底罐與天山地區(qū)者近似,但絕大多數(shù)為素面,不見彩陶;流水文化有較多壓印、戳印、刻劃紋的圜底罐。
以上天山山脈及其以南地區(qū)大體屬于同一大類的圜底罐,最早者除哈密天山北路文化晚期、新塔拉類遺存外,還有以四道溝下層遺存、半截溝遺存以及薩恩薩伊第二組墓葬為代表的四道溝文化或“薩恩薩伊類型”,年代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焉不拉克文化、察吾乎溝口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或索墩布拉克文化)、流水文化、香寶寶類遺存早期階段的圜底罐,年代都在公元前1000年稍前;楚斯特文化的早期年代最早可到約公元前1500年,下限在公元前900年左右;貝??咸亍呖耸参幕砥诩s在公元前1500年稍后。由于薩恩薩伊墓地出土圜底罐最多且最具代表性,可總稱為薩恩薩伊系統(tǒng)。
四
公元前2千紀中后葉圜底陶罐在亞洲中部地區(qū)的流行,對大部分區(qū)域來說是一個頗為突兀的文化現(xiàn)象。
除新疆外的中國西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陶器以平底器為主體,在大約公元前5千紀中葉至公元前3千紀中葉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銅石并用時代,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和馬家窯類型曾經(jīng)流行過小口尖底瓶,但并無圜底陶罐發(fā)現(xiàn)。約公元前3千紀中葉以后,在齊家文化早、中期以及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中也不見圜底罐。因此,約公元前2千紀中葉齊家系統(tǒng)圜底罐的出現(xiàn)顯得非常突然,其彩陶圖案也頗具新意。
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西伯利亞、阿爾泰等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至銅石并用時代曾經(jīng)廣泛流行過尖底或圜底的筒形罐類陶器,見于公元前6千紀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克爾特米那爾(Kel'teminar)文化、科茲洛夫·伊夫斯久凱那(Kozlov-Evstjuchina)文化、徹斯特·雅克(?estzj-Jag)文化、伊卡特因?qū)幙ǎ‥katerininka)文化,約公元前4千紀中葉銅石并用時代以來的博泰(Botai)文化、蘇爾旦杜(Surtandy)文化、巴耶盧克(Bajryk)文化、阿凡納謝沃(Afanas'evo)文化等。但至公元前3千紀后半葉進入青銅時代以來,這些地區(qū)普遍開始流行平底罐,包括辛塔什塔(Sinta?ta)文化、彼得羅夫卡(Petrovka)文化、薩姆斯(Samus')文化、科洛托夫(Krotovo)文化、奧庫涅夫(Okunev)文化;其中奧庫涅夫文化早期還有少量圜底罐(圖六,1~4),晚期已經(jīng)基本都是平底罐。公元前2千紀前葉,這些地區(qū)幾乎都被安德羅諾沃·費德羅夫卡(Andronovo-Fedorovka)文化系統(tǒng)的平底罐所占據(jù),就連之前澤拉夫善河下游存在圜底罐的扎曼巴巴(Zamanbaba)文化,也被平底罐系統(tǒng)文化所代替。此時這一地區(qū)還流行圜底罐者,就僅有中國阿勒泰及附近地區(qū)的切木爾切克文化,以及貝加爾湖以西的安加拉河(Angara)流域的希維拉(?ivera)文化。
天山西部地區(qū)銅石并用時代的阿凡納謝沃文化中有圜底罐,公元前2千紀初期以來,該地區(qū)屬于流行平底筒形罐的安德羅諾沃—費德羅夫卡文化系統(tǒng),不見圜底罐。但在天山東部流行帶耳彩陶罐的哈密天山北路文化當中則有個別圜底罐,天山中部昌吉地區(qū)的切木爾切克文化自然也包含有圜底陶罐。
五
如上所述,在公元前2千紀前葉平底陶罐流行于亞洲中部地區(qū)的時候,圜底陶罐只在少數(shù)文化中得以延續(xù)下來,包括阿爾泰南部和天山東中部的切木爾切克文化,以及貝加爾湖以西地區(qū)的希維拉文化。
中國阿勒泰及附近地區(qū)以切木爾切克墓地早期為代表的切木爾切克文化遺存,最早發(fā)現(xiàn)于新疆阿勒泰切木爾切克墓地,此后見于哈巴河縣托干拜2號墓地、布爾津縣闊帕爾墓葬,裕民縣阿勒騰也木勒水庫墓地,以及奇臺西坎爾子遺址等。所出圜底或尖圜底陶罐一般為矮頸,蛋形;頸部壓光或箍附加堆紋,或刻劃網(wǎng)格紋、戳印篦點紋。腹部刻劃梯格紋、重鱗紋,填充斜線或圓點的三角紋、菱格紋等(圖六,9~12)。也有個別無頸蛋形圜底罐,戳印成排點紋(圖六,13)。與其共存的還有平底罐、豆形香爐等陶器。
圖六?公元前3千紀后葉至2千紀前葉亞洲中部地區(qū)的圜底陶罐及相關(guān)器物
1、2、4.貝爾吐魯(Bel?tyry)?3.巴特尼·亞凱(Bateni - Jarki)?5.地點不詳? 6.烏蘭·哈達?7、8.希維拉?9、13.切木爾切克墓地(M16∶1、3)?10.西坎爾子遺址(76QK∶1)11.闊帕爾墓地?12.?阿勒泰(94AQC∶1)?14.?哈密天山北路墓地?15、16.羅布泊小河墓地(M24∶7、M34∶6)(1~4.奧庫涅夫文化,5、6.格拉茲科沃文化,7、8.希維拉文化,9~13.切木爾切克文化,14.哈密天山北路文化,15、16.古墓溝文化;1~14.陶罐,15、16.草簍)
對于該文化的性質(zhì)和年代有很多不同意見,曾被認為分別和顏那亞(Yamnaya)文化、阿凡納謝沃文化、奧庫涅夫文化、安德羅諾沃文化、卡拉蘇克文化等早晚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年代相當。2 0 0 8年林沄對這段學術(shù)史有很好梳理,強調(diào)該文化不可能早到阿凡納謝沃文化時期,絕對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筆者曾根據(jù)該文化流行類似阿凡納謝沃文化—奧庫涅夫文化早期的圜底陶罐,又有少量類似奧庫涅夫文化的平底陶罐,以及青銅器較發(fā)達等情況,推測其上限或可早到奧庫涅夫文化早期,“下限或許可晚至安德羅諾沃文化時期”,也就是可晚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邵會秋有類似認識,認為“該類遺存主體年代范圍很可能在公元前2千紀初至公元前2千紀中葉”。最近叢德新和賈偉明結(jié)合中外考古材料對該文化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認為其相當于奧庫涅夫文化時期,絕對年代在公元前2700~1800年之間,對其上限的估計或許過寬了。
在哈密天山北路文化早期發(fā)現(xiàn)的個別圜底陶罐(圖六,14),李水城早就指出其可能與切木爾切克文化存在聯(lián)系。以哈密天山北路墓地為代表的哈密天山北路文化早期,與河西走廊的四壩文化很接近,年代也應(yīng)大致相當,約在公元前2100~1500年之間。再向南,羅布泊地區(qū)的古墓溝文化中流行的圜底草簍(圖六,15、16),被認為與切木爾切克文化存在著聯(lián)系,古墓溝文化的絕對年代也在約公元前2000~1500年之間。
薩彥嶺以東貝加爾湖地區(qū)在公元前3千紀和公元前2千紀之交為格拉茲科沃(Glazkovo)文化,圜底陶罐矮頸或無頸,蛋形,頸部有刻劃折線紋、珍珠紋等(圖六,5、6)。此時在米努辛斯克盆地及其以西地區(qū)都已經(jīng)是以平底罐為主的奧庫涅夫文化了,此后為流行平底罐的安德羅諾沃文化系統(tǒng),但此平底罐傳統(tǒng)基本沒有延伸到貝加爾湖地區(qū)。繼格拉茲科沃文化而來的是希維拉文化(?ivera),圜底陶罐與之前類似(圖六,7、8),上限早于卡拉蘇克文化,下限大體與卡拉蘇克文化同時。
既然在公元前2千紀前葉亞洲中部大多數(shù)地方已經(jīng)被平底陶罐傳統(tǒng)所占據(jù),而僅在切木爾切克文化和希維拉文化等延續(xù)著圜底罐傳統(tǒng)。那么我們有理由推測,公元前2千紀中后葉亞洲中部廣大地區(qū)圜底罐的流行,應(yīng)當是這些局部地區(qū)圜底罐擴展影響的結(jié)果。仔細比較,會發(fā)現(xiàn)公元前2千紀中葉以后的圜底陶罐,和之前切木爾切克文化和希維拉文化的圜底陶罐細部特征也很相似,都有瘦高型和矮胖型兩種,一般都有頸部(圖七,1~12)。尤其齊家文化重波折紋、梯格紋等彩陶紋飾(見圖七,6、7),很可能就是切木爾切克文化陶罐上類似刻劃紋的移植變體(見圖七,9~11)。多年前筆者曾推測察吾乎溝口文化圜底陶罐“更早的淵源可能在帕米爾地區(qū)的香寶寶類遺存”,現(xiàn)在看來并不符合實際。
圖七?公元前2千紀中葉前后亞洲中部地區(qū)的圜底陶罐
1、2.薩恩薩伊墓地(M85D∶2、M29∶1)?3、5.木壘四道溝遺址(T5∶43、T6∶45)?4.卡拉蘇克?6.蘭州崖頭遺址?7.臨夏瓦窯頭遺址?8.?伊爾曼?9.?阿勒泰(94AQC∶1)?10.?闊帕爾墓地?11.?西坎爾子遺址(76QK∶1)?12.?希維拉(1~3、5.四道溝文化,4.卡拉蘇克文化,6、7.齊家文化,8.伊爾曼文化,9~11.切木爾切克文化,12.希維拉文化)
特別要提出的是,卡拉蘇克文化以流行圜底陶罐著稱,以往的研究者論及亞洲中部地區(qū)公元前2千紀中后葉的圜底陶罐,多將其與卡拉蘇克文化的對外影響相聯(lián)系?,F(xiàn)在我們知道,卡拉蘇克文化并非亞洲中部所有圜底罐的源頭所在,其本身的圜底罐可能是繼承貝加爾湖地區(qū)希維拉文化的結(jié)果,并可能受到阿爾泰南部地區(qū)切木爾切克文化的影響。新疆及費爾干納等地圜底罐應(yīng)當主要源于切木爾切克文化,同時受到卡拉蘇克文化影響。而甘青地區(qū)齊家文化等的圜底罐,主要與來自切木爾切克文化的影響相關(guān)。
六
亞洲中部地區(qū)平底罐和圜底罐的盛衰及其分布區(qū)域的變遷,反映的正是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人群遷徙流動、碰撞融合的歷史背景。公元前3千紀中葉青銅時代早中期以來,盛行平底罐的辛塔什塔—安德羅諾沃文化從南西伯利亞地區(qū)東進南下,使得東至薩彥嶺、南至興都庫什山的廣大地區(qū)開始流行平底陶罐,以前的圜底罐文化傳統(tǒng)衰落,這次東南向的文化強勢影響過程,被認為與所謂印歐人群的擴張相關(guān)。
公元前2千紀中后葉,隨著青銅時代逐漸步入尾聲,文化對外強烈影響的風源地轉(zhuǎn)到阿爾泰地區(qū)、天山東中部地區(qū)和陰山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對外影響顯著加強,造成周圍地區(qū)文化格局出現(xiàn)重要變動,南西伯利亞、阿爾泰、葉尼塞河上游等地也由所謂印歐人群占絕對優(yōu)勢向印歐蒙古人群混雜轉(zhuǎn)變。除上文所述圜底罐在阿爾泰南部至天山中部等地區(qū)的“復(fù)興”和對外擴展,還有彩陶、青銅器等其他因素向外的傳播影響,以及這些區(qū)域內(nèi)部空前頻繁的互動。就新疆地區(qū)來說,“文化影響和傳播的大方向轉(zhuǎn)為從東到西、由北至南”,略舉兩例。
其一,根植于甘青地區(qū)的彩陶,此時從哈密地區(qū)擴展到巴里坤、天山中部乃至于費爾干納盆地的四道溝文化、南灣類型、新塔拉類遺存、楚斯特文化,稍后即發(fā)展為包含彩陶的焉不拉克文化、蘇貝希文化、察吾乎溝口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或索墩布拉克文化)等,使得新疆大部甚至費爾干納地區(qū)從此以后成為彩陶文化區(qū)。
其二,可能主要產(chǎn)生于陰山河套地區(qū)的銅獸首、鈴首或環(huán)首刀、劍,此時西北向遠距離影響至蒙古中西部、葉尼塞河上游、阿爾泰等地區(qū),成為卡拉蘇克文化青銅器的重要來源之一;東南向近距離滲透進燕山南北、西遼河流域、太行山以東等地區(qū),對晚商文化造成很大壓力。陰山-河套和葉尼塞-阿爾泰地區(qū)之間當存在復(fù)雜的文化互動,車馬以及車馬殉葬,應(yīng)當就是從葉尼塞-阿爾泰地區(qū)傳入陰山-河套,再進一步傳入晚商,只是具體線路還不清楚。
阿爾泰、天山東中部和陰山地區(qū)文化實力的顯著增強,實際上是這些草原地帶畜牧經(jīng)濟長足發(fā)展、蓬勃繁榮的體現(xiàn),為稍后公元前1千紀進入真正的草原游牧時代奠定了基礎(chǔ),更深層背景或在于歐亞大陸氣候干冷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其影響所至,使得周邊地區(qū)文化的畜牧成分也顯著增強,新疆大部地區(qū)馬具增多,常見馬、牛、羊等殉牲;甘青地區(qū)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齊家文化分化轉(zhuǎn)變?yōu)榘朕r(nóng)半牧的辛店文化、卡約文化、寺洼文化,朱開溝文化轉(zhuǎn)變?yōu)榘朕r(nóng)半牧的李家崖文化等;夏家店下層文化轉(zhuǎn)變?yōu)樾竽辽蕽夂竦奈籂I子文化、圍坊三期文化等;就連農(nóng)業(yè)發(fā)達的晚商文化也有了馬車殉葬現(xiàn)象。
附記:本文研究得到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編號12&ZD151)的資助。
(作者:韓建業(y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原文刊于:《考古》2017年第9期。此處省略注釋,完整版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Hash:c47811698466baf22b6b56b871151645a67f6076
聲明:此文由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