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那幾座橋
七百多前以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寫下過:“行在杭州,環(huán)城諸水,有石橋一萬二千座,是世界上最美麗、最華貴之城。”之句;杭州自隋代以來,就是這樣一座水運(yùn)之城;有水便會有橋,而橋則是演繹水的語言。西湖上的斷橋、長橋、西泠橋更是被并稱為西湖三大情人橋;斷橋許仙白娘子西湖借傘的故事;長橋王宣教與陶師兒相愛跳湖或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里相送的故事,西泠橋有著關(guān)于名妓蘇小小的愛情故事,這一個(gè)個(gè)古跡韻事,帶給后人無盡的遐想......
白堤三橋
斷橋
位于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名氣最大,建于唐朝;今日的斷橋,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獨(dú)孔環(huán)洞石橋,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cè)建水榭,題額“云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但對于它的得名;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另有說大雪初停,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陽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仿佛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因此叫斷橋。它的名字還與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纏綿悲愴的愛情聯(lián)系在一起;白娘子與許仙相識在此,同舟歸城,借傘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歸于好。
那時(shí)斷橋上有一座門隔開城內(nèi)城外,亭牌于1929年從左側(cè)移至于右側(cè)。
1921年的斷橋
如今斷橋
錦帶橋
位于斷橋西白堤中段,東起斷橋,西至平湖秋月,舊稱碧涵橋;與里外西湖一橋相通,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錦帶橋舊架木為梁,圣祖仁皇帝臨幸孤山,御舟由此轉(zhuǎn)入里湖,后甃以石,雍正八年總督李衛(wèi)重葺?!?a href='/minguo/' target=_blank>民國1914年重修;10年與斷橋同時(shí)改筑加設(shè)水泥混凝土拱券。
白堤錦帶橋
如今錦帶橋
西泠橋
位于西霞嶺麓到孤山之間的環(huán)洞石拱橋,又名西林橋;古時(shí),原為一處風(fēng)景如畫渡口,古人詩畫中的所謂“西村喚渡處”、“船向西泠佳處尋”指的都是這里。蘇小小的故事就發(fā)生于此處;蘇小小是個(gè)歌伎,南齊時(shí)錢塘今杭州人,一日她乘車出水落石出游,在白堤遇阮郁一青年,騎著馬從斷橋緩緩而來,兩人一見傾心;蘇小小便吟詩,“ 妾乘油壁車,朗跨青驄馬;何處結(jié)同心?西陵松柏下?!痹娭械奈髁辏褪乾F(xiàn)在的西泠橋,蘇小小死后就葬在西泠畔,后人在她的墓上建造了一座慕才亭,墓已毀,現(xiàn)在的蘇小小墓是之后重新修造的。
20世紀(jì)10年代西泠橋
西泠橋的橋盡頭旁的亭子就是蘇小小墓
蘇堤六橋
杭州人也稱六吊橋,在南宋時(shí)期,蘇堤舊稱蘇公堤,是一條貫穿西湖南北的大堤,北宋文人蘇軾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時(shí)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命名為蘇堤是紀(jì)念他治理西湖的功績。古時(shí)是杭州市郊的重要交通要道,現(xiàn)在成為杭州市民郊外踏青的之地;當(dāng)年為了使里外西湖通連,蘇堤上共建有六座橋梁,亦有六橋煙柳。自古便有民謠云,“西湖景致六條橋,一枝楊柳一枝桃?!?/p>
映波橋
南而北的第一橋,緊靠南山路一邊可見新建的雷峰塔,一邊為花港觀魚;始建于北宋,為半圓石拱橋;民國九年橋面改石級為斜坡,舊時(shí)港通赤山教場。
鎖瀾橋
蘇堤的第五橋,在橋上可看見湖對面的汪莊,始建于北宋的半圓石拱橋,民國9年至11年改石級為斜坡,1954年拱橋改為青石橋欄,舊時(shí)通赤山麥嶺路。
望山橋
蘇堤的第四橋,不遠(yuǎn)處便是花港觀魚,另一便可以看見三潭印月島;始建于北宋的半圓石拱橋,民國9年至11年橋面改石級為斜坡,舊時(shí)通花家山港。
壓堤橋
蘇堤的第三橋?yàn)榘雸A石拱橋;是看西湖全湖的最佳位置之一,故名“壓堤”,舊時(shí)通茅家埠港;那時(shí)去靈隱天竺,船必定是選擇從這里經(jīng)過,橋旁還有石臺燈籠以照夜船行走,橋邊湖中以前還產(chǎn)西湖莼菜,但現(xiàn)在是沒有的了;橋邊靠西還有一座亭,是清康熙書“蘇堤春曉”的御碑亭,雍正八年改亭為建岑樓,清未則為小屋,文革時(shí)碑?dāng)鄶?shù)塊后修復(fù)。
東浦橋
蘇堤第二橋,又稱束浦橋,始建于北宋,橋通曲院港,與西岸流金橋斜對;為半圓石拱橋,民國9年至11年橋面改石級為斜坡。
跨虹橋
始建于北宋的半圓石拱橋,明代橋址略有移動,是蘇堤六橋中唯一移動過的橋,也是六橋中長度最長,孔度最大的一座,民國9年后,橋面由石級改斜坡;從橋邊的常宅就可見北山路上的香格里拉飯店;舊時(shí)通耿家埠港,橋上東望孤山,西見曲院風(fēng)荷。
楊公堤六橋
楊公堤位于西湖以西,北起靈隱路南至虎跑路,是與白堤、蘇堤齊名的“西湖三堤”之一,由楊孟瑛,宇溫甫,重慶豐都人;明弘治十六年出任杭州知州,那時(shí)西湖淤塞,楊孟瑛實(shí)施疏浚,清除西湖水面的田蕩近3500畝,并將疏浚產(chǎn)生的淤泥、葑草筑成一條呈南北走向,北起仁壽山、馬嶺山腳,南至赤山埠、錢糧司嶺東麓,連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長堤后人為紀(jì)念楊孟瑛,稱此堤為楊公堤,堤上還建有六橋稱里六橋,六橋由北向南環(huán)辟、流金、臥龍、隱秀、景行、浚源六座石拱橋,與西面的蘇堤六橋前后呼應(yīng),合稱西湖十二橋。
重新建造的流金橋
古景行橋
又名“金行橋”,楊公堤六橋之一,始建于明代,現(xiàn)橋?yàn)榍宕亟ǎ菞罟讨T橋中唯一尚存的古橋;該橋?yàn)閱慰资皹颍L約6米,寬2.5米,東側(cè)橋眉石鐫刻“金行橋”三字?!段骱斡[志》載:“第五橋,西挹高峰,舊有三賢祠在焉。《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骱觅t也,題曰景行。”楊公堤新橋建成后,保留了此古橋,并予以整修完善。
20年代茅家埠邊楊公堤六橋之一
長 橋
位于西湖的東南角,南屏山的北麓;宋時(shí),長橋東西長約一里,有三個(gè)橋洞,上有亭子,后因南山一帶水源減少,湖面下降,葑蔓淤塞,漸被廢毀?,F(xiàn)在在南山路上,仍有十來米長橋遺存;杭城諺語“長橋不長”,說得也有道理。宋朝時(shí),錢塘王生名宣教者與陶女名師兒者相愛,但為陶母所阻,眼看美好婚姻難成,倆人月夜雙雙跳下長橋,橋下新開兩朵玉芙蓉,故長橋又稱雙投橋;又因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里相送時(shí)路過這座橋,兩人依依不舍,來來回回走了不知多少趟,所以才有了“長”的感覺。
玉帶橋
位于西湖金沙堤上建于清代,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1983年改建,并建了橋亭,全部按清雍正間尺度、式樣構(gòu)造;橋墩仍照舊制呈三角形“分水”,遠(yuǎn)看似下垂帶環(huán),為三跨石級橋;是西湖上唯一的一座有廊亭的漢白玉拱橋;《西湖志》卷四記載:金沙港在里湖之西,與蘇堤之望山橋?qū)?適當(dāng)湖南北正中。雍正八年,浙江總督李衛(wèi)疏浚金沙港,樂其形勝,復(fù)于堤上構(gòu)石梁,當(dāng)時(shí)因?yàn)楦壑?a href='/jingdian/103253' target=_blank>溪流湍急,故設(shè)三洞以疏導(dǎo)水勢,并通里湖舟楫,狀如帶環(huán),故名玉帶橋。
清末的玉帶橋不僅沒有了亭子,橋下也是不堪入目。
重建之后的玉帶橋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END
圖文來源:杭州攝影師與模特交流
圖片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小編
Hash:3a6086fc1c8499ae66fd7e89e5eb70a179298dba
聲明:此文由 杭州歷史建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