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第一風(fēng)水事件——明太祖朱元璋治罪風(fēng)水名山
帝王打下天下后,首先要考慮的是都城選在哪兒?而一個城市能成為“帝王都”,因素很多。除了地理位置這一要素之外,風(fēng)水好不好,是否能養(yǎng)萬年龍脈,保萬年基業(yè),這是很關(guān)鍵的。
朱元璋定都應(yīng)天(今南京),也是費了不少心思的。堪輿考察、修正風(fēng)水,甚至不惜“鑿牛首”、“斬龍尾”,在風(fēng)水史上鬧出了不少驚天動地的故事。
堪輿術(shù)定義下的“三條大龍”
要弄清應(yīng)天的風(fēng)水,先得了解一點堪輿常識,知道風(fēng)水先生眼里公認的中國境內(nèi)“三條大龍”究竟是什么。
堪輿書上說了,“龍”,即山;“龍勢”,即山的走向。據(jù)唐楊筠松的《撼龍經(jīng)》載,中國境內(nèi)的“龍”為地球上四大龍中的“南龍”,是“須彌山”的支脈。《撼龍經(jīng)》對中國境內(nèi)山水的地理功能給出了定義——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分肢擘脈縱橫去,氣血勾連逢水住。
風(fēng)水學(xué)家以為,天下山脈祖于昆侖,成“三龍入中國”之勢?!叭垺奔瓷矫}的三大干系:北干系指黃河以北廣大區(qū)域諸山,中干系指黃河和長江之間地域之山系,南干系指長江以南區(qū)域諸山系。
中國境內(nèi)的“龍”——
氣結(jié)昆侖,形象質(zhì)樸,既分南北,則南龍陽而清,北龍陰而濁。有始必有終,有行必有止,始而復(fù)終。
具體說來,有北、中、南三條大龍——
黃河以北的山脈屬“北龍”:自北寰乘高而來,山脊以西之水流入龍門西河,脊東之水流入幽冀,入于東海,其西一支為壺口奉岳;次一支包汾晉之原;另一支為恒山;又一支為太行山。太行山一千里,其山甚高;最長一支為燕山,盡于平樂。
黃河以南、漢水以北的山脈屬“中龍”:為關(guān)中之山,皆為蜀漢而來。一支至長安,而盡關(guān)中;一支生下幽谷,以至嵩山,東盡泰山;一支自漢水以北,生下盡揚州。
長江以南諸山屬“南龍”:江南諸山皆祖于岷江,出岷山,岷山夾江兩岸而行。左邊一支去為江北,許多去處;右邊一支分散為江南閩廣,盡于兩浙建康;其一支為衡山,盡于洞庭九江之西;其一支度桂嶺,包湘沅而北,盡于廬阜;其一支自南而東,則包彭蠡之原,度歙黃山,以盡于建康,又自天目山分一支盡于浙。江西之山皆自五嶺贛上來,自南而北。閩廣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則又包浙江之原,北首以盡會稽,南尾以盡閩粵。對中國境內(nèi)的“三條大龍”,朱元璋的謀士、風(fēng)水大師劉基曾作過堪輿考察,疑托其名的《堪輿漫興》中是這樣評論的——
昆侖山祖勢高雄,三大行龍南北中。分布九州多態(tài)度,精粗美惡產(chǎn)窮通。北龍結(jié)地最為佳,萬頃山峰人望賒。鴨綠黃河前后抱,金臺千古帝王家。中龍尊貴孰堪倫,水繞山環(huán)四海均。我祖祖陵鐘厥秀,須知昭代萬年春。南龍一干亦多奇,當代高皇始帝之。惟有金陵稱勝慨,高祖下作上天梯。
南京五大“風(fēng)水寶地”
從上面所分出的“三條大龍”來看,中國古代三大代表都城北京、西安、南京,正巧分別位于北、中、南三條龍的身上面。
南京的“龍頭”(也稱“龍腦”)是明孝陵所在的鐘山,以“龍頭”為首,南京共有五大風(fēng)水名山,一是東郊的鐘山,二是東北郊的棲霞山,三是北郊的幕府山,四是東南郊的方山(天印山),五是正南方的牛首山(牛頭山)。另外,如今已進入主城區(qū)的名山還有雞籠山、獅子山、清涼山等。
這些風(fēng)水名山所在地,也是傳統(tǒng)的風(fēng)水寶地,歷代墓葬甚多。
鐘山一帶:得名于漢代,漢人認為此山“金陵王氣所鐘”,故名;又名金陵山、紫金山、蔣山、神烈山等。共有三大峰,第一峰即主峰,名北高峰,海拔 468米;第二峰偏于東南,名小茅山,海拔 360米,此即中山陵所在;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國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稱天堡山,中國著名的紫金山天文臺,即選建在此山頂上。鐘山是南京最精貴、氣脈最旺的風(fēng)水寶地,南京“龍腦”所在。
鐘山歷來為吳國皇室、東晉皇室、明皇室、民國要人喜愛,有東吳大帝孫權(quán)墓、梁僧寶志墓、明太祖朱元璋孝陵、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陵墓等。
棲霞山一帶:棲霞山又名攝山、傘山,乾隆贊為“金陵第一明秀山”,為佛家勝地,有千佛巖石窟。此山位于南京城東北太平門外 40余里外,瀕臨長江,青峰逶迤。全山大致做東西走向,鳳、龍、虎三形俱全。主峰三茅峰,又名“鳳翔峰”,卓立天外,雄鎮(zhèn)群峰。鳳翔峰之東北山坡,形如臥龍,名為“龍山”;其西南之山坡,狀若伏虎,名為“虎山”。棲霞山為南朝梁皇室、陳皇室喜愛,有梁安成康王蕭秀墓、梁鄱陽忠烈王蕭恢墓、梁始興武王蕭憺?zāi)?、梁吳平忠侯蕭景墓、陳文帝陳蒨永寧陵等。
幕府山一帶:據(jù)《景定建康志》載,“晉丞相王導(dǎo)建幕府于此山,因名山焉?!贝松骄o臨江水,幕府山位于南京市西北郊的長江之濱,西起上元門附近的老虎山,東至燕子磯,呈東北——西南方向延伸。其西北側(cè),瀕臨長江,巉巖陡壁,如長劍出鞘;而南側(cè),緩坡徐徐,毗鄰市郊,地理形勢十分險要,自古就是保衛(wèi)南京的天然屏障。最高峰叫北崮山,在其北側(cè),有兩個山峰,夾澗對峙,合稱為夾籮峰或稱夾騾峰、翠籮峰。幕府山的東北角較低的山巒稱為直瀆山,俗稱巖山;名勝有燕子磯,即在附近,意大利人馬可 ·波羅曾到此一游。
幕府山之陽,古墓葬分布較多,為東晉皇室、王、謝豪族喜愛,有晉穆帝司馬聃永平陵、王導(dǎo)墓、顏含墓、南朝宋文帝宣皇后崇寧陵、長沙景王劉道鄰墓等。
方山一帶:其山風(fēng)水情況詳見本書“六大鎮(zhèn)王氣事件傳奇·秦始皇東游鎮(zhèn)壓東南天子氣”,這里不再贅言。此山為名門大族、重要人物喜愛,有南朝梁王僧辯墓、《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族墓、蔣介石自選墓地等。另外,南京江北六合境內(nèi)也有一座“方山”,也是一處風(fēng)水名山,出產(chǎn)“中國一絕”雨花石。
牛首山一帶:此山在南京城南中華門外約 20里,包括祖堂山,其風(fēng)水之妙將在下文敘說。此山為南唐皇室、明皇室、官宦所喜愛,有南唐始主李昪的欽陵、中主李璟的順陵、明仁宗朱高熾妃墓、明大太監(jiān)鄭和墓等。
中國獨一無二的風(fēng)水名山
在這些名山中,南方的牛首山是最有個性的,在中國也算是獨一無二的風(fēng)水名山。
從北向南遠看,此山兩峰爭高,如一對牛角,故稱“牛頭山”,明朝時改稱“牛首山”,其實是一個意思。此山也是中國佛山中有名的“江表牛頭”的所在地。
晉元帝司馬睿定都建康后,初作宮闕,郭璞說,建闕不利于皇宮風(fēng)水,建議不作,實際是建議晉室不要大興土木耗錢財。丞相王導(dǎo)聞言,指著牛首山兩峰說,“此天闕也”。牛首山是天闕一說,由此而來。
牛首山與棲霞山并稱,有“春牛首,秋棲霞”之美譽。其風(fēng)水之好,風(fēng)景之美,早有論言。宋朝善于看風(fēng)水的道士李思聰,曾對牛首山的龍勢作過詳細考察,在其著《堪輿雜著》中稱——南京牛首之龍,自瓦屋山起東廬山,至溧水蒲里生橫山、云臺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雙峰特峙,成天財土星,生分一枝生吳山,至西善橋止,復(fù)于肘后逆上,生大山小山,右分一枝生翠屏山,從爛石岡落,變作岡龍,至麻田止。中抽將軍山,過黃泥岡,起祝禧寺,至安德門,生雨花臺前,至架岡門上方門而止。雖為鐘山,應(yīng)龍打水,歸聚明堂。
此山還是一座有民族節(jié)氣的山,當年,南京民族英雄岳飛曾在牛首山設(shè)陣,大敗兀術(shù)率領(lǐng)的金兵,至今還有岳飛抗金故壘遺存。岳飛的名詞《滿江紅》便作于此——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鞭牛首”:役使風(fēng)水歸順
南京“龍翻身”在東吳孫權(quán)定都建業(yè)時期,風(fēng)水最旺時則在明朝。朱元璋在安徽隨郭子興起兵后,最終滅蒙元奪得天下,于 1368年正月稱帝于應(yīng)天。據(jù)《明史 ·馮勝傳》(卷一百二十九)載,有一次,朱元璋來了興致,命儒士們以鐘山為題賦詩。有個叫鄧伯言的對稱,“鰲足立四極,鐘山一蟠龍?!敝煸奥犃艘幌伦蛹恿似饋?,拍案叫絕。鄧伯言以為惹怒了朱元璋,當時竟嚇得面如土色。
實際上,朱元璋對南京的風(fēng)水到底能否支撐朱氏明朝萬年基業(yè),心有疑惑,并不是天天這么高興。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對四郊的名山很感興趣,經(jīng)常帶著一班臣僚觀山川形勝,探風(fēng)水奧秘。他發(fā)現(xiàn),南京周邊所有山都面向都城,呈朝拱狀,獨牛首山“不太聽話”,背主南望,不向北顧。這讓迷信風(fēng)水的朱元璋,對這頭“?!焙懿粷M意。怎么辦?朱元璋施出了他當皇帝的特權(quán),要治牛首山的大罪。據(jù)明楊儀《明良記》載,朱元璋“乃特定其罪,杖之百下?!碑斈昵厥蓟蕿閿鄸|南天子氣,鞭打了方山,一千五百年后,朱元璋故伎重演,鞭起了相距并不太遙遠的牛首山,治它的罪,又打了它一百大鞭。
出這個餿主意的,說不定就是朱元璋的御用風(fēng)水師劉基。執(zhí)行朱元璋命令的是地方官員,后來朱元璋發(fā)令將牛首山歸太平府編置,就是這么回事兒。因為這原因,后來牛首山的稅、絲等“山林收入”,便由太平府收納。
朱元璋似乎對牛就是有仇,在南京江北的六合一帶,便有朱元璋殺牛的傳說。據(jù)傳,朱元璋曾在六合金牛山給“徐百?!奔曳排!R惶祓I急了的朱元璋想吃牛肉,便和幾個放牛娃一起,合伙偷殺一頭小牛。為了有個交代,朱元璋將牛頭放在山的西側(cè),牛尾放在山的東側(cè)。晚上回家,徐百牛發(fā)現(xiàn)少了一頭牛,便問怎么回事,朱元璋胡編道,有一頭牛賴在山上不回來。徐百牛一呼喚,山上果然傳出了牛的回應(yīng)聲。牛死了怎么還有回聲?因為朱元璋是真龍?zhí)熳?,頭尾那么一擺,牛復(fù)活了——金牛山由此得名。
這只是傳說,其實因為此山外貌很像一頭牛,才叫金牛山的。而且,此故事有不同的版本,發(fā)生地也不同,在安徽鳳陽的金橋村也有類似的傳說,但東家由徐百牛,換成了劉大秀,當?shù)赜猩剑虼私小办门e伾健?。另外?a href='/ahsuzhou/' target=_blank>宿州打鼓山也有類似傳說。
這些均可能來源于明人王文祿著《龍興慈記》,“圣主(朱元璋)幼時與群牧童兒戲以車輻……殺小牛犢,煮食之,犢尾插入地,論主者曰:陷地裂去矣。
主者拽尾轉(zhuǎn)入地中,真以為陷也。 ”
朱元璋鞭了牛首山一百下之后,心里覺得還不解恨,再命令有關(guān)人員給牛首山“加刑”戴刑具,在主峰上“牛鼻子”處鑿一洞孔,用鐵索穿孔鎖起來,將“牛頭”硬拉過來,向北俯首稱臣,甘拜下風(fēng)。
當年朱元璋下令挖鑿的洞眼,如今已找不到了。但更遺憾的是, 1958年“大煉鋼鐵”時期,因在牛首山發(fā)現(xiàn)了鐵礦石,于是當?shù)卣诖舜笸?,把牛頭上的一“角”也挖了,一雙牛角(主峰)如今只剩下一角,“雙闕”成了獨闕——傳說中牛首山的風(fēng)水被徹底破壞了。
斬龍尾:數(shù)丈銅釘埋山厭勝
據(jù)說朱元璋對離他住處不遠,皇宮后面的花山,也不滿意。此山在鐘山西南麓,在今貴山附近。
朱元璋為什么對花山不滿?原來也因為這山“不聽話”,有作祟之嫌?!睹髁加洝飞嫌羞@樣的記載,“鐘山西南一岡,勢若飛走,每視即與舊形不同。 ”
對付花山,朱元璋采用了厭勝的手法,“乃用銅釘數(shù)丈埋山中,筑于城下。曰以城為索,縲 (léi)以縏( pán)之。”意思是,用數(shù)丈長的銅釘埋到山中,然后鑿去山頭,把城墻砌在上面。朱元璋稱這是把城墻當鐵索,用繩子把山的手腳捆住,讓其無法作祟。
南京周邊的名山,朱元璋是嚴禁老百姓隨意踐踏的,為了懲治此山,朱元璋破例允許老百姓肆意在花山采樵、砍伐林木。
此山現(xiàn)已不在,當年此山與鐘山是相連的,朱元璋為了建造城墻,把此段山鑿開了。此山在明皇宮后面的“龍尾坡”附近,民間因此戲言,說朱元璋這是“斬龍尾”。此處是今南京市區(qū)的要道口,出東北城的必經(jīng)之路。
朱元璋對牛首山、花山“采取行動”一事,在《金陵瑣事》等多部明人筆記上均有記錄,可見此事在當時是盛傳過的。
明熹宗朱由校挖女真“祖墳”
可能受朱元璋的影響,明朝朱氏皇帝多迷信 ,特別是倒數(shù)第二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竟然想去挖女真人的“祖墳”救國。天啟二年(公元 1622年),朱由校把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龍山附近的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帝王陵寑,全部搗毀了,以泄女真人“王氣”,斷其龍脈。
當時,女真后裔努爾哈赤已統(tǒng)一了女真建州各部,并于明萬歷四十四年在東北建國,國號“金”,史稱后金。努爾哈赤起用這個國號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復(fù)興當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國。
后金定都遼陽,勢力日盛,在關(guān)外侵城略地,對大明王朝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明朝時宦官魏忠賢專擅朝政,腐敗透頂,社會動蕩。內(nèi)憂外患之下,大明政權(quán)搖搖欲墜。當時,有臣僚告訴朱由校,努爾哈赤在東北逞能,是“金國余孽”作亂,因為 300多年前入葬的京西金帝陵“王氣”再起。朱由校遂采納了破風(fēng)水、斷龍脈,泄“王氣”之妙計。
此妙計,其實是歪招,說白了,就是挖努爾哈赤的祖墳。天啟二年、三年(公元 1622年、 1623年),朱由校先后兩次派人去九龍山掘陵搞破壞 ,從地上到地下,從里面到外面,輝煌一時的金國帝王陵被全部搗毀,不留一座。在砸毀全部地面建筑后,又掘開各陵地宮,用散落在地的石柱、欄桿一類的建筑構(gòu)件和亂石塞死。
為了徹底絕斷女真王氣,經(jīng)堪輿師指點,他們在金國首陵——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睿陵所在的“龍頭”上動土,硬是“砍”掉一大塊山石,又在龍頭下所謂的“咽喉”部位掘挖一個大洞,讓女真這條“龍”成為死龍。
明人惟恐不徹底,又在各陵址上建起了多座關(guān)
帝廟,鎮(zhèn)壓女真的“王氣”。還特別在睿陵原址修建“皋塔”一座,請來與岳飛一道抗金的南宋名將牛皋,與關(guān)公一起,給大明王朝“抗金”。為什么要在睿陵原址建“皋塔”?據(jù)說“氣死金兀術(shù),笑死牛皋”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那里。
有人起初懷疑此事,因為《明史》上不載。實際此事是真實存在的,見于清康熙二年玄燁御制碑文,碑稱“謂我朝發(fā)祥渤海,氣脈相關(guān) ”,康熙譏之是“明惑形冢之說”、“厭勝之術(shù)”。
金國帝王陵讓朱由校破壞掉了,女真的“龍脈”也讓他挖斷,但最后卻是朱姓天子大運不在,自己的王氣泄了,被滿清奪走了江山。為何?康熙一語道破天機,“從來國運之興衰,關(guān)乎主德之善否。上天降鑒,惟德是與。有德者昌,無德者亡,與山陵風(fēng)水原無關(guān)涉。 ”
元朝廷捕殺“真龍?zhí)熳印?/p>
雖然天子氣龍脈是不可信的,但有的皇帝就是迷信。迷信王氣的朱元璋,當年也差點因此讓元朝廷給“鎮(zhèn)壓”了。
朱元璋出生于 1328年,時值元末。這一年,元朝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病死后,出現(xiàn)宮廷政變。簽樞密院事燕帖木兒,集百官于興圣宮,宣布迎立元武宗海山次子、 25歲的圖帖睦爾;時丞相倒剌沙在上都,聞?wù)?,于當年九月,趕緊擁立皇太子、 9歲的阿速吉八繼位,史稱天順帝。但在位僅一個月,十月份,圖帖睦爾帶兵入上都,阿速吉八不知所終,圖帖睦爾當了皇帝,史稱元文宗。次年,即天歷二年(公元 1329年)正月,圖帖睦爾讓人迎其兄和世來當皇帝,史稱元明宗。但到八月份,圖帖睦爾便將僅當了 8個月的皇帝老大毒死,自己重新當皇帝。連老皇帝也孫鐵木兒在內(nèi),不到兩年,死了三位皇帝。這元宮廷也真夠亂的,民間說是氣數(shù)將盡的征兆。
此時,民間剛好出現(xiàn)了真龍?zhí)熳映鍪赖膫餮裕猩朴谕麣獾男g(shù)士稱,此“天子氣”出現(xiàn)在江淮一帶,于是朝廷下令捕殺這名真龍?zhí)熳?。安徽鳳陽民間故事《三洗鳳陽,七洗濠梁》(與鳳陽相鄰的宿州一帶則叫《九洗南宿州》),是這樣說的——元朝的“青天劍”設(shè)在南京的紫金山。它很像現(xiàn)在的天文臺,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日月星辰、天災(zāi)人禍無不知曉。一天,“青天劍”向朝廷上報,真龍?zhí)熳诱鲁跗哒鐣r,將出現(xiàn)在鳳陽城南門。真龍?zhí)熳佑衅甙藲q,頭頂銀碗,身著紅袍,左手撐綠綾傘,右手捧白玉璽,胯下一匹黃驃馬,吹、彈、拉、打,樂隊伴奏。
朝廷派重兵將鳳陽城四個城門圍得水泄不通,正午時分果有一個小男孩往南門外走:滿頭禿瘡,因太陽曬得發(fā)癢。左手拿一片荷葉,遮住直射禿頭的陽光;右手捧一塊四方四齊的豆腐——這是他在城里討飯時用討得的兩塊錢買的;麻臉上兩道濃鼻涕過了“河”,渾身上下一絲不掛,被太陽曬得通紅。腿襠里夾著一根黃亮亮的小秫秸,嘴里不住地唱著“咚咚鏘 !咚咚鏘!”這小孩渾身散發(fā)出酸臭味,是個要飯的啊,這樣的小孩也能是真龍?zhí)熳??官兵見了,一個個嘟囔著鼻子,讓他從人縫穿過。原來這正是朱元璋。滿頭禿瘡——“頭頂銀碗”,身著紅袍——皮膚曬得通紅……這之后,朝廷又再次捕殺,卻仍未得。加上朱元璋生下不久,官府也曾派人到鳳陽捕殺過一次真龍?zhí)熳?,這樣,前后三次在鳳陽一帶捕殺真龍?zhí)熳?,好多小孩被冤殺,此即所謂“三洗鳳陽”。民間傳說顯然不可信,戲說的成分太濃,但似乎并不是捕風(fēng)捉影。明代官編史料《明太祖實錄》(卷二五七)上有這樣的文字,證明元朝曾為真龍?zhí)熳映鍪蓝扇∵^大動作——元時太史言,圣人生江淮。按讖索之,竟不能得,蓋天啟。
Hash:52eb497269d06ab84b5b7350a5b9264896434365
聲明:此文由 國學(xué)愛好者龍雨泰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