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畔一條六百年的老街,無錫城僅存下來的歷史印記
到江蘇無錫旅游,南門外的古運河是一個必去打卡的地方。這里有象征著江南弄堂文化的“水弄堂”,有商業(yè)味道甚濃的南長老街,還有長達千米石板路鋪成的南下塘老街,當然還有進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清名橋。只是同處在古運河邊的大窯路,卻很少受人注目。
沿南下塘老街走到頭,跨過伯瀆港橋,繼續(xù)沿著古運河邊行走,便是有著六百余年歷史的大窯路。大窯路北起伯瀆港橋,經(jīng)三陽弄、前塘浜橋,南面直到陸青橋、趙家灣止,全長約有一公里之多。大窯路與古運河的河道并行,路邊常見的便是江南地區(qū)傳統(tǒng)的居民小樓,大多數(shù)民居的門、窗,均面對著古運河。當然在這片不大的老式民居集中區(qū)內(nèi),還有四十多座燒制磚瓦的古窯。
大窯路名字的由來,自然跟燒制磚瓦的古窯有關(guān)。據(jù)無錫地方志記載:大窯路最早的磚窯,建于明朝的洪武年間。其鼎盛時期,一公里長的路邊,建有各類磚窯二百多座。大部分磚窯歷經(jīng)明清兩代,部分磚窯直到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末,才熄火停止燒磚瓦。即便到了今天,依舊有19座保存基本完好的老窯,三三兩兩坐落于低矮的民居樓間。
清朝康熙年間的《無錫縣志》這樣記載:向自吳門而外,惟錫有磚窯。咸豐年間的地方志則這樣描述:磚窯相望,絡(luò)繹不絕。而無錫民間的歌謠,是這樣唱道:上塘十里盡開店、下塘十里興燒窯。歌謠中的“上塘”,便是現(xiàn)今南長街的前身,當年還叫“南上塘”的地方。
大窯路最早的地名,是被叫為“老窯頭”,也有叫“南門窯上”、“大窯坊”的,因為這個地方位于無錫城的南門外。到了民國的時候,因為燒制的磚瓦質(zhì)量上乘,尤其是成品磚的糯性極好,不易風化剝蝕,所以外界把這里產(chǎn)的磚稱為“大窯貨”,而把其它產(chǎn)地的磚稱為“小窯貨”,以示區(qū)分。1932年,大窯坊便正式更名為“大窯路”,并一直沿用至今。
誕生于明代的磚窯,據(jù)說是為了當年明朝修筑南京的城墻之需。據(jù)說明朝的軍師劉伯溫到無錫視察,相中了無錫城南門外的這塊地方,下令百姓建窯燒磚,以供明城墻修建之用。到了明朝的嘉靖年間,因日本浪人流竄至江南地區(qū)大肆燒殺掠奪。當時的無錫縣令要把無錫原先的土城墻,改建成長十八里,高2丈的磚石城墻。建無錫城墻的磚,全部交由大窯路的磚窯燒制出來。
大窯路磚窯最為興旺的時期是在清代。清朝嘉慶年間,因修建故宮之需,大窯路承接了為故宮專門燒制“金磚”的活。由此大窯路的名聲鵲起,這個時期的大窯路上,有從業(yè)的制磚人員逾萬人,他們夜以繼日地從事著做泥坯、運泥坯、裝窯、燒窯和出窯的工作。燒窯的爐火,能映紅無錫南門外的半片天。
很難想象,無錫曾經(jīng)為之驕傲的“米碼頭”、“布碼頭”和錢莊業(yè)最早的聚集地,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地方,會容納下土胚、柴火,以及紅、青色相間的磚瓦制造業(yè),并且輝煌了六百年。要不是近代機器制磚的興起,誰能保證大窯路上的古窯,還會不會有熊熊的爐火燃燒呢?
去過大窯路的人,都會說這里是無錫城最具“煙火氣”的地方。古窯散落在民居之間,頹廢的古窯長滿了青草,因多年不再生火,古窯的窯體上,竟然長出了碗口粗的樹枝。樹枝還能把原本嚴實的窯體,擠出道道裂縫。站在古窯前,仿佛能聽到窯體崩開的聲音。
原先這里的孩子們,喜歡鉆進古窯洞里躲貓貓,或者爬上古窯的頂上,俯視自己的家園。近年來,因為古窯風化嚴重,每座窯洞門已經(jīng)被堵死,但這些古窯,依舊是這里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風景。大窯路上除了有一兩家賣雜貨的小店鋪,就再也沒有商業(yè)業(yè)態(tài)。獨處于古運河旅游勝地的喧嘩之外,甚至很少有游客前來探望。
大窯路據(jù)說不久將改造成“窯文化街區(qū)”,商業(yè)業(yè)態(tài)終將占領(lǐng)整個大窯路。只是不知道改造后的大窯路,會不會像無錫市中心那條新開街的號稱“無錫文脈”的小巷那樣,滿街賣奶茶。畢竟大窯路,是無錫古運河畔的最后印記。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Hash:361e7b983bb7a7e86d33857b3f4b03e261a7156f
聲明:此文由 陸建華攝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