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廬主人李遠 | 重溫名篇《誡子書》,品讀諸葛亮的真摯父愛
原標題:李遠 | 重溫《誡子書》 品讀武侯父愛
《誡子書》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之下為人父者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和感人!并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千古名篇。
徐悲鴻題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這樣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能夠治國,更能治家的一代賢相諸葛亮,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心中也許有著“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壯志未酬的無盡遺憾,也許還有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的深深感激,但骨肉相連難舍難分的父子情深,讓諸葛亮心中始終放不下年幼的兒子,寥寥數(shù)語,沾滿淚滴,真情流露的《誡子書》,充滿了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
南陽臥龍崗諸葛武侯像
諸葛家族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名門望族,其由諸葛豐發(fā)端并經(jīng)諸葛亮發(fā)揚廣大而形成的家風,深深地影響著諸葛后人及世人。據(jù)史載,諸葛家族開創(chuàng)者是西漢時期的諸葛豐,也就是諸葛亮的祖父,曾做過負責京師衛(wèi)戍和治安的司隸校尉之職,諸葛亮父親諸葛圭,當過泰山郡丞,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曾做過豫章太守。此后自東漢、三國、魏晉、隋唐,諸葛家族代代名人輩出。特別是三國時期,諸葛圭長子諸葛瑾為吳國大將軍,諸葛圭次子諸葛亮為蜀國丞相,諸葛亮堂弟諸葛誕為魏國征東大將軍,一門三方為冠蓋,并享有盛名。諸葛家族成員的地位顯赫,固然與歷史機遇和個人才能密不可分,但也與諸葛家族遺存家風有很大關(guān)系,這一點在諸葛亮《誡子書》中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并造就出這個家族一批又一批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南陽臥龍崗躬耕亭
諸葛亮早年膝下無子,其兄諸葛瑾把次子諸葛喬過繼給他,據(jù)《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載:“喬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與兄元遜俱有名于時,論者以為喬才不及兄,而性業(yè)過之。初,亮未有子,求喬為嗣,瑾啟孫權(quán)遣喬來西,亮以喬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敝T葛亮視諸葛喬如親生兒子,深恐其成為庸人,平時管教甚嚴,諸葛亮北伐屯駐漢中,讓諸葛喬同士兵們—起,參加與督運軍糧地艱苦工作。蜀漢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47歲時,兒子諸葛瞻出生。據(jù)《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載:“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兄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睆拇诵趴芍心甑米拥闹T葛亮心中的喜悅和興奮,以及他對愛子寄以的殷殷厚望。
諸葛亮《誡子書》以規(guī)勸、督導孩子的學習為主,兼及為人處世之道與修身養(yǎng)性之理,從中可以領(lǐng)悟到“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人生真諦,體會到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生命哲思?!墩]子書》中,“澹泊”和“寧靜”是全文的核心內(nèi)容和精髓所在,儒家經(jīng)典著作《大學》曾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薄板2础惫糯荣t思想論述中頗多,孔子非常贊揚自己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币灿小熬庸谈F,小人窮斯濫矣”之語;老子也曾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彼J為“少私寡欲”是內(nèi)心修養(yǎng)的準則,也是品德高尚的具體體現(xiàn)?!墩]子書》雖不像諸葛亮名篇前后《出師表》那樣縱論江山社稷,謀略經(jīng)邦濟世,慷慨天下正氣,忠義千古流芳,但它卻是諸葛亮一生道德規(guī)范和做人標準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諸葛亮在教育子女成才經(jīng)驗方面的智慧結(jié)晶。
南陽臥龍崗大拜殿諸葛亮祖孫三代塑像,右為諸葛瞻,左為諸葛尚
諸葛亮《誡子書》中對諸葛瞻的鼓勵和期許,讓他銘記在心不負父望,最終成就了學業(yè)和事業(yè)。史書記載,諸葛瞻從小聰慧可愛,擅長書畫,記憶力很強。長大后從低級軍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親曾擔任過的軍師將軍。魏景元五年(263年),魏將鄧艾、鐘會十萬大軍伐蜀,諸葛瞻不畏強敵壓境,“督軍抗艾”。鄧艾派人誘降,許以高官厚祿,諸葛瞻不為所動,領(lǐng)軍上陣,英勇奮戰(zhàn),以身殉職。諸葛瞻17歲兒子諸葛尚,聽到父親陣亡的消息,義不獨生,“策馬冒陣而死”,父子同為國捐軀。
萬古家訓,千秋流芳。諸葛亮《誡子書》歷代評價頗高,時至今天仍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白亦奠先生在《諸葛亮<誡子書>評析》中曾有如此贊語:“短短86字,概括了古代先哲之至理;是修身養(yǎng)性的準則;開家教訓導之先聲;為處世治國之根本;有包孕宇內(nèi)之氣;亙乎天地之道;實為千古絕唱?!?/p>
本文選自李遠文化散文集《訪古尋蹤臥龍崗》,原題為《醒世家訓<誡子書>》
作者簡介 :李遠,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南陽市臥龍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副秘書長。以散文及小說創(chuàng)作為主,已發(fā)表作品千余篇,散見于《文藝報》《小說選刊》《特別關(guān)注》《雜文選刊》《經(jīng)典閱讀》《特別文摘》《東方散文》《東京文學》《躬耕》等數(shù)百媒體,部分作品獲獎、轉(zhuǎn)載,或入文集及年度選本,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訪古尋蹤臥龍崗》,參編外宣書籍《魅力南陽》。
編輯 李青友
Hash:cc913624f360463da25824e816b803199a6ec8e9
聲明:此文由 文化影響力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