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 | 敦煌見聞錄之防沙治沙
“敦,大也;煌,盛也。”
——東漢 應劭《漢書?地理志》
小編在今年暮春時節(jié)
有幸跟隨實習隊伍前往敦煌
一覽當?shù)氐拿耧L習俗、地物風景
當然最引人探知、也最重要的
還是在莫高窟工作學習的一段時光
由西安到敦煌
故思以“敦煌見聞錄”為系列
記事的同時
把我的所見所聞講述給大家
初到敦煌
這里與西安相比
晝夜溫差仍達10多度
驅車到市區(qū)外時
公路兩側視之所及盡是廣闊的沙漠戈壁
再遠處
一半是三危山黑云壓城般的連綿靜穆
一半是鳴沙山一襲素箋般的漫漫沙黃
莫高窟便坐落在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
不可避免地常年經(jīng)受風沙侵蝕
遠方的三危山
遙望莫高窟
如何減少風沙對文物的危害
保護莫高窟及其周圍環(huán)境呢?
下面便將從其周邊風沙的形成、
治沙原因和多種防沙治沙手段三個方面
道來這段“風沙安家”之旅
1.沙從何起
想要阻止風沙侵襲
首先要搞清楚風向及沙源
莫高窟區(qū)的風向
主要有西北、東北和東南三個風向
而沙源主要來自鳴沙山
以及沙礫質戈壁面上的就地起沙
莫高窟區(qū)風向示意圖
2.因何治沙
遠游千里的風沙落腳于莫高窟
有的堆在棧道、窟前形成積沙
有的借游客移動時的空氣流混入窟內
積沙、風蝕沙、風沙塵等
會導致壁畫顏料層脫落、褪色、磨損、降塵
甚至窟頂剝離等危害
目前加固過的一些壁畫仍會受到風蝕磨損
因此防沙治沙勢在必行
莫高窟露天壁畫的風蝕情況
3. 何以治沙
莫高窟在地理位置上背靠鳴沙山,而鳴沙山又是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過渡地帶,因此這一地區(qū)自古風沙較大。其防沙歷史早先有道士王圓箓挖出防沙溝進行抵御;以樹筑成防沙墻,用有間隙的泥巴柵欄擋沙等。
在傳統(tǒng)治沙手段的基礎上
經(jīng)過近二十幾年的研究試驗
因地就勢,采取以固為主
固、阻、輸、導相結合的防護原則
形成了莫高窟現(xiàn)有的綜合防沙治沙體系
在莫高窟的周圍環(huán)境建立了五重防沙帶
—— “高立式柵欄、植物林帶、礫石壓沙地面、A字型尼龍網(wǎng)帶和麥草方格”
具體什么樣呢?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小編畫的示意圖……
下面為大家著重介紹一下麥草方格~
沙丘上大面積鋪設的麥草方格
是把麥草圍成一個個1m×1m左右的格子
牢固地扎到沙子中
其出露地面的毛毛碎碎的部分
增大了地表的粗糙度
降低風沙移動速度的同時使其降落在麥草方格里
常此以往,加之適宜的溫濕度時
這些區(qū)域就更有可能生長出植物
從而更好地固沙肥土,改善沙漠的生態(tài)情況
安扎完成的一個麥草方格
不同時間不同地段的方格里
沉積的流沙含量各有不同
對于退化嚴重或已被覆蓋掩埋了的麥草方格
需要重新安扎
風沙的“安家”之旅
近些年一些地區(qū)(寧夏等地)
還出現(xiàn)了“升級版”的麥草方格
研究人員們在麥草方格內
噴涂人工培養(yǎng)的微生物試劑
以形成土壤結皮、起到固沙作用
也會看到麥草方格的身影
公路旁的麥草方格
實習時徒步前往山頂治沙站
登臨最高處的建筑上四處遠眺
安扎在莫高窟周圍的重重護衛(wèi)了然眼前
(拍攝視頻角度受限,五重防沙帶未拍全~)
這些規(guī)劃嚴整的方陣里
各個防沙系統(tǒng)相互配合
就像古時戍守邊疆的士兵們
日夜相繼靜靜守在西北的沙漠邊沿
小編在實習期間
從一個久負盛名的古都——長安
來到另一個歷盡塵樸的古都——敦煌
猶記初至沙洲時
茫茫榆楊仍枯涼
迢迢山水間,史載的故事數(shù)不勝
思之今日
卷卷史書里記載過的人物
俱已消逝在塵埃之下
面對莫高窟多個朝代留下的
透物見人,亦透物見史
而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周圍環(huán)境
也意味著更好地保護所有過去甚至現(xiàn)在存在的
人類活動、傳統(tǒng)認知、社會精神實踐等無形的文化
歷時彌久的綜合防沙治沙體系
是不少科研人員們耗費半生光陰試驗尋得的
一個“將來完成進行時”的結果
對文物保護工作者來說
也許終其一生
只能致力于文物保護的一個小小方面
比如研究可溶鹽分析、壁畫膠結材料等
但每個人所做到的這一小小方面的研究
匯聚起來也有非凡的意義
文編/夢也何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涉及版權請聯(lián)系
參考資料:
王惠貞《文物保護學》
Hash:64ef59a7270538ed01b254359f37d70e545253d7
聲明:此文由 文物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