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口黃河決堤真相
1938 年,國民黨政府以阻擋日軍西進的名義在河南鄭州花園口扒開黃河大堤,使黃河以南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受到嚴重損失,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事過 50 年后的今天,當?shù)氐娜嗣駥@場災難仍然記憶猶新。
黃河決堤方案,在國民黨當局醞釀已久。不少國民黨要人很早就提出了決河制敵的計劃。還在 1935 年日本侵略軍控制了河北、威脅河南時,國民黨高級軍官內(nèi)部就有掘黃河堤之議。當時在武漢行營任職的晏勛甫,曾就日軍可能侵占鄭州一事,擬出兩個腹案:一是必要時將鄭州付之一炬,使敵人無可利用:二是挖掘黃河大堤,以阻敵西進。 1938 年 4 月,陳果夫也致函蔣介石,主張在河南武涉縣的沁河附近決黃河北堤。他認為只須將地勢低下的沁河附近北堤決開,使全部黃水北趨漳衛(wèi),則大局可解,而可致敵于危地。蔣介石批示:將此議交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程潛核辦。徐州失陷后,姚琮等主張由河南銅瓦箱決堤;陳誠建議由黃河南堤黑崗口等處決口。1938 年 6 月 1 日,日軍攻占睢縣等縣,進犯開封,鄭州危急,第一戰(zhàn)區(qū)長官部討論了晏勛甫(時任戰(zhàn)區(qū)參謀長)的方案,認定掘堤可以將敵人阻絕在河南以東,保全鄭州。
這個議案在呈報武漢軍委會后,得到蔣介石的批準。同年 6月20日,蔣介石在武漢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豫東守軍向豫西山地轉(zhuǎn)移;同時秘密決定決開黃河大堤以阻止日軍西進。
第一戰(zhàn)區(qū)長官部在獲悉蔣介石上述決策后,隨即召集黃河水利委員會及有關河防軍政人員開會,研究掘堤地點,最后決定在地勢較低、堤防較薄的中牟縣境趙口決堤。并決定將長官部遷往洛陽,由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商震留守鄭州督工決堤。執(zhí)行者是守備趙口河防的第三十九軍軍長劉和鼎。為此,蔣介石特電令劉和鼎部守備擔任鄭汴間的游擊,以掩護決堤。于是,劉和鼎以三十九軍軍部和主力進駐鄭州,擔任鄭州的守備,并以所屬第五十四師公秉藩部步兵兩團擔任中牟縣一帶(包括趙口)的游擊任務,牽制附近日軍,以保證決堤工程的實施。
6月4日上午6時,劉和鼎先以商震所派五十三軍一個團在趙口掘堤,由于決口寬度過窄,待掘至水面,寬不過1米。難以繼續(xù)開掘。至6月5日上午,決堤工程還未完成。蔣介石當即在電話中命令商震“嚴厲督促實行”。
商震當即令工兵營營長蔣桂楷攜帶大量炸藥與地雷,準備炸破河堤。劉和鼎也加派一個團協(xié)助掘堤,并懸賞千元法幣,限于當夜完成并放水。經(jīng)工程兵用炸藥轟炸后,至下午 8 時許,開始放水,但因缺口兩岸傾頹,水道阻塞不通。劉和鼎又另派一個團作第二道之決口,亦因沙土阻塞而失敗。于是,商震又加派新八師師長蔣在珍到趙口協(xié)助,蔣在珍建議在花園口掘堤,得到蔣介石的批準。劉和鼎派參謀處長黃鐸五負責辦理決口工程,第一戰(zhàn)區(qū)長官部程潛也派兵工專家王果夫負責設計和指導。這樣,決口工程在趙口和花園口兩處同時進行。
6月7日午夜,蔣在珍、黃鐸五、王果夫等前往花園口,進行實地勘查,選定于關帝廟西掘堤。這個地點是黃河彎曲部,容易放水;又可以流入賈魯河,使水東南行,注入淮河,還擬定了施工計劃,決定:秘密決口;以花園口為基地,由軍部架一電話總機,構成營以上的通信網(wǎng),以加強聯(lián)系;黃鐸五、王果夫常駐花園口,就近解決問題;決口工事以連為單位,分點掘土,輪流作業(yè);一切準備于 6月8日前做好,概限 6月9日完成任務。
這次黃河決口重點在花園口。蔣在珍在執(zhí)行挖堤任務時,把當?shù)厝罕娳s到 10 里以外,周圍密布崗哨,不許群眾圍觀。他選出 800 名身強體壯的兵士,編成 5 組,每組工作兩小時輪換。夜間有卡車上的電燈照明,通宵工作。 6月 9 日上午 9 時許,河堤挖出水,因缺口不寬,又時值黃河漲水初期,河身高于平地,水流從高而下,水勢很急,難以擴大口子。于是蔣在珍又請求調(diào)來平射炮及一排炮兵,用大炮對準已挖薄的堤岸部分,開炮轟擊,一連發(fā)射六七十炮,缺口始打開兩丈左右,河水洶涌泛濫,堤岸自行崩垮,滔滔黃水向東南奔涌。
在黃河兩岸,視界遼闊,那時日軍已逼近黃河北岸,在望遠鏡中可以窺見南岸動態(tài)。日軍夜間用探照燈向南岸偵察。為保證決堤工程秘密,第三十九軍規(guī)定擔任趙口、花園口決口工事的部隊,在堤岸內(nèi)側(cè),構筑掩蔽部和交通壕,以及偽裝被復等。蔣在珍在花園口派一個團執(zhí)行警戒,謊稱日軍即將到來。 把周圍 10 華里以內(nèi)的老百姓強令隔離,唯恐泄漏出去。
然而,一般百姓,對決口一無所知,毫無應變準備,而國民黨當局又沒有遷徙、安置居民的措施。在 6 月 15 日各點口子大開,河水大量流灌。短短幾天之中,要遷移、安置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居民談何容易。實際上,除少數(shù)保長、鄉(xiāng)長們遷移外,一般平民百姓逃避不及,或被洪水奪去生命,或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改道后的新黃河,主流寬達 70 余里,最寬處達 120 余里,洪水所至,泛濫成災,吞噬了無數(shù)生命財產(chǎn),淹沒了無數(shù)肥沃良田。據(jù)當事人黃鐸五視察所見: “一望無際的浪濤中,只見到稀疏寥落的樹梢,洶涌的波濤卷流著木料、用具和大小尸體。孩子的搖籃,隨著河水飄浮,還可以斷續(xù)地聽到啼哭聲?!比以嵘?a href='/yuhong/' target=_blank>于洪流者不知凡幾,甚至有全村、全族、全鄉(xiāng)男女老幼無一幸免者,造成了慘絕人寰的大災難。
這次決河使河南、安徽、江蘇 3 省 44 個縣市、 5400 平方公里的土地淪為澤國, 34.4 萬多公頃耕地被淹沒, 89 萬多人死于非命, 1250 多萬災民流離失所。損失的財產(chǎn)按當時銀幣折算,價值達 95280 多萬元。三省中,河南受害最為嚴重,有 21 個縣市、 900 多萬畝耕地被淹, 47 萬多人死亡,造成了大片無人區(qū)。尤其中牟及花園口、趙口兩個決口附近水勢也特大。余如尉氏、扶溝、通許、西華、商水等縣也都遭到嚴重水災。至 1947 年,這 6 縣(加中牟縣)的人口總數(shù)只有受災前的 38%?;▓@口地區(qū)首當其沖,受災情景更為凄慘,離決口口門只有半里的邵橋、沙家堤、史家堤、南省莊等 4 個村莊全部被洪水沖掉。花園口地區(qū)的耕地幾乎全被淹沒,將近 1/4 的人被淹死。
黃河河水人為改道,河水向東南傾瀉,順著淮河的支流賈魯河、穎河、渦河,流至淮河干流,再順著淮河南流注入長江入海。周口鎮(zhèn)以北,包括賈魯河與渦河之間和賈魯河以西的部分地區(qū),為河水泛濫的北部;周口鎮(zhèn)以南,包括從渦河到泉河之間的部分地區(qū),為河水泛濫的南部。這就是人們稱之為“黃泛區(qū)”的地方。從此以后, “黃泛區(qū)”這一象征苦難的地理名詞便在地理書和歷史書上出現(xiàn)了。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黃河奪淮匯入長江,這又給淮河地區(qū)帶來連年水災。黃河每年把約 100 億噸的泥沙帶到淮河流域,使淮河干流和許多支流淤塞。每到汛期,黃河洪水滾滾南下,淮河洪水漫溢橫流,大片地區(qū)被水淹沒,水潦四集,不能排泄。洪澤湖湖底泥沙淤積 1 米多高,沿湖積水成潦,蘆葦叢生,蝗蟲繁殖,使附近各縣連年發(fā)生蝗災,留下了極其嚴重的后遺癥。
這次黃河決口給“黃泛區(qū)”造成的災難持續(xù)五六年,有的地方長達 8 年之久。
據(jù)國民黨政府統(tǒng)計這次決河使陷入泛區(qū)的日軍 4 個師團損失了2個。掘堤時,敵十四師團所派騎兵團的 1 個支隊一度截斷平漢路鄭漢間的交通,決河以后,該支隊因后路被截斷而被消滅。日軍沿隴海線兩側(cè)西進計劃亦被阻遏。然而,這些與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巨大損失是無法相比擬的。雖然日軍不能再實施沿隴海線兩側(cè)西進的計劃,但日軍將其主力南調(diào),配合海軍,溯長江繼續(xù)西進。 6月12日,第一戰(zhàn)區(qū)第一軍軍長李鐵軍電告蔣介石,黃河雖已決口,日軍仍可自由活動。 13日又來電報告,黃河決口后,日軍仍西進,并請求增兵固防鄭州,不久,鄭州、武漢相繼失守,蔣介石決黃拒敵的計劃歸于破產(chǎn)。
早在掘堤之前,國民黨中央通訊社曾連續(xù)發(fā)表日本飛機轟炸河堤的電訊,為其后來編造謊言打下伏筆。決堤后, 6月11日,蔣介石給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官程潛發(fā)了一項密電,要求向民眾宣傳黃河堤是敵機炸毀的?;▓@口一決開,蔣在珍即將缺口附近的小龍王廟和房屋、大樹都用炸藥包炸倒,并發(fā)出電報,說日軍飛機前來轟炸黃河堤岸,炸垮花園口河堤若干丈寬。 6月11日、12日、13日,國民黨中央社在從鄭州發(fā)出的專電中,編造說: “敵機 30余架, 12日晨轟炸趙口,投彈數(shù)十枚,炸毀村莊數(shù)座,死傷難民無數(shù),致黃河決口泛濫?!?6 月30日,國民黨政治部長陳誠親自出馬,在漢口舉行各國記者招待會,重復中央社的謊言。接著,外國新聞記者要求到花園口實地采訪。
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部急忙轉(zhuǎn)令新八師編套日機轟炸經(jīng)過材料,偽造一個被轟炸的現(xiàn)場。還調(diào)集新八師全體官兵、 2000名左右民工,進行了一場假堵口的表演,以掩蓋事實真相。但是,國民黨的這種表演,漏洞百出。法國的《共和報》在評論中,以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侵犯荷蘭、荷蘭決堤自衛(wèi)來相比,并指出:“中國已準備放出大龍兩條,即黃河與長江,以制日軍的死命”。在花園口實地采訪的外國記者當場提出許多質(zhì)疑,如黃河堤岸約有 20 米厚,而炸彈的彈痕不過 1米左右深,這是為什么?等等??梢?,不少記者已窺知其中秘密。
蔣介石決河拒敵的結(jié)果,不僅未能達到阻敵西進的目的,反而使人民生命財產(chǎn)受到巨大損失,又喪失了大片國土,加重了民族危機。扒河拒敵政策的徹底破產(chǎn),是國民黨政府堅持片面抗戰(zhàn)、消極抗日政策的又一次失敗。
(摘自《民國要聞探秘》)
(圖片源自網(wǎng)絡)
Hash:1015d708e09b7dfcc7ec0a6ca692319b28021aa6
聲明:此文由 閑談天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