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懷柔的山
圖文/王海
一 山之姿
北京懷柔區(qū),縱立燕山雄要,橫接昌、密山水,昔屬燕、秦之郡,漢唐之邑,今為首都新區(qū)。區(qū)域多山巒、富河流、擁盆地,古長城橫亙東西。新村小鎮(zhèn)瀕水臨路,如群星,似串珠,亮在山坡谷地。村貌含市容,清水游虹魚;公交八方達,私車通巷里。自京都至懷柔出城區(qū),經(jīng)雁棲走懷北,新峻國道至湯河,通衢穿大山,高橋飛壑,一路花園,一川華麗。懷柔景致在大山,大山景色看四季,春夏蓊綠盡蔥蘢,秋冬多彩而蒼郁。
懷柔的山地,自南而北,先是玲瓏巋然,漸而巍峨秀麗,高聳而秀者為奇峰,小巧而銳者盡崔嵬,晨昏之際,云蒙崗巒,雨霧之時,嵐縈崖壁;巖洞山岫空穴來風,川谷溝峪四時爽氣。群山聯(lián)璧多美石:展翼者如鳳翔,斂翅者若雁棲;蹲踞者如虎豹,悠閑者狀象犀;連綿起伏者似弓弧,叢立而上者如劍戟。
北出城區(qū)至雁棲,左行不夜谷、亓連關、神堂峪。一脈山小峰秀,幾條谷幽徑曲;直行到懷北,湖光映山色,山路回環(huán)盡盤迂;將入古關河防口,右走可達青龍峽、大水峪;直行攀梁穿隧道,驚然仰見云蒙壁。
云蒙山,海拔高,氣候冷濕,裁云斷霧,山勢奇峻。晨昏登峰,置身云海,晴陽朗日,可一覽眾山。面北遙望,景色邊州,南向遠眺,煙光千里。心之所馳,神之所往,盡在空蒙山色。山麓之右,有天池,有神潭,有清溪,有百泉。再行北上,新竣的公路生動而舒緩,行至琉璃廟河,更是美的樞紐、心靈的驛站。左拐琉、四路,一路奇觀一路山:崎峰山、蠟扦山、三尖塔、火焰山、樺樹尖、鳳坨梁、黑坨山;右趨青石嶺,再入白河灣。
稍北湯河口,山城小平原。 北倚“螞蟻梁”、“陽坡尖”、“大東溝”、“黃梁山”;蒼然險峻狼窩嶺,清涼境界八股山。西行灤赤寶山鎮(zhèn),商旅古道天河川,東過長哨營,北入滿族風情園,不可不登猴頂山?!昂镯敗焙0?700米,臨頂遍覽千樹綠,仰望云天萬里藍;攀越省界之山“北大梁”,可驅車徑行壩上大草原。
懷柔縱向大山多雄奇,橫向低山盡委婉。自左至右,有雞嘴乜,大片梁,牛角邊,黃坎嶺,蕎麥山;有圣泉、有紅螺、有金燈,青龍湖前是神山。昔日潮白傍黍谷,河水之右洗羅山,宋城古鎮(zhèn)有桃山、有史山,懷柔地標紅螺山。山雖玲瓏名氣大,古來詩文數(shù)百篇。
懷柔的山是一幅蒼勁的草書,是一段凝固的樂章,是一群生動的雕塑,更是一首激昂的詩篇。
二 山之彩
當湛藍高遠的天空不停地游走著云的青白時,燕山的秋也就來了。燕山的秋色也是懷柔大山的秋色。每當中秋時節(jié),你出京城過順義,由京順公路一路北上的時候,或刻意或不經(jīng)意地北向一望,就見那起伏橫列的黛色山脈,會把冰藍色的天空裁成蜿蜒曲折的一線。這實然是一幅立體感極強的寫意畫卷。如是清晨,那色調就蘊有一絲清冷,若是黃昏,就有了溫和的濕暖。然而,懷柔的山不是單色的,隨了季節(jié)的輪回,氣候的變換,空蒙的山色就會多彩而斑斕。
懷柔大山的多彩是與其縱貫200里燕山緊密相關的。由南至北,有小丘,有低山,漸行漸遠多岡巒,地勢北越分水嶺,巍峨雄偉多大山,環(huán)環(huán)繞,層層連。水依山形,山隨水勢,氣溫由暖漸寒,那山色就自然有了層次。懷柔是縱切燕山的行政區(qū),所以,治區(qū)為山區(qū),山區(qū)為群山,群山高寒低暖,那山光水色或濃或淡,就十分的立體感了。
主持大山色彩的當然是節(jié)氣、是溫度,然而,那漫山的植被才是關鍵。懷柔山地的植物有800多種。這眾多植物,由近及遠,由低到高,或茂生陽坡,或傲然陰背,或成林水岸,或獨立峭壁,或綠披峽谷,抑或翠然高峰。所以,要飽饗懷柔大山色彩的瑰麗,除了擇行于最佳時令,還需根據(jù)植物的不同特性而遊目。
大山的坡梁溝谷,林木森然,樹多松柏,間生橡櫟,更有梨桃杏栗、柿棗核桃、榛灌紫荊、繡線黃菊叢生覆蓋。中秋后的懷柔正是“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紅”的季節(jié)。自此之后的一個多月里,杜甫詩中“赤梨葡萄寒露成”;“翠柏深留景,紅梨迥得霜”的景致和意境會一直縈繞在山南城北。
在懷北的梨族或說果族中,搶眼者當數(shù)紅肖梨為最,由春至夏再到秋,無一時不搶游人眼目。三時景色完全暗合了唐詩宋詞中的意境:“春風先發(fā)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八月梨棗紅,繞墻風自落”。這些詩成句的年代去今雖遠,而對照今天懷北鎮(zhèn)的實景卻是意境猶新。
最直接描寫懷北一帶的古詩是元代馬祖常的《登神山》,“過溪踏瓊瑤,入山采蒼翠”。詩中的“過溪踏瓊瑤”踏的肯定不是雪,而是梨花;表現(xiàn)懷北梨花最明確的,當是,明·曹代蕭的《懷柔道中》,“迢遞懷柔道,紅塵馬足連。山村花帶雨,野寺樹含煙”。詩中的“山村花帶雨”,不但巧借了“梨花帶雨”的典故,也是實寫梨花新雨后的景色。
到了紅螺菊花盛開,桂花飄香的時節(jié)。從淺山到深山,紅櫸;楓林、火矩、杏梅們便開始在全區(qū)爭炫奪麗了。300多公頃的紅葉、彩葉林在秋風的鼓動下,一層層,一片片把山川染成火紅的美。喇叭溝門的天然次生林,白樺參密,荊草濃深。高坡峻嶺,松柏柞櫟和諧競茂,而藤條蘿蔓則沒命地攀松繞楸,密覆巖壁,極盡纏綿之神態(tài)。
深秋之季,寒流妒綠,逼水汽凝為凌霜,迫蔥蘢為之色變。一夜之間,銀杏、黃櫨、白楊、白樺樹葉由綠變黃。朔風初至,金箔銅片,嘩笑林梢,自遠遙觀,秋山亮黃,置身其間,恍若金殿。
懷柔的山之彩,是有層次的絢麗,是有濃有淡的豐富,這無疑是畫家、攝影家、攝像師們最中意的景致。而對普通的游人來說,就是怡情的畫卷、心靈的憩園。
三 山之魂
懷柔區(qū),縱向切透燕山南北,明長城,橫向騰躍南麓東西。佇立關塞城樓之巔,可南望京都繁華,亦可北眺千里云煙。雄關敵樓,為山巒點染了人文的多彩。烽堠墻垣,給峰谷賦予了驚世的魂魄。這段飛峰走壑的長城,左探渤海,右上軍都,一如控滿巨雕弧。
懷柔區(qū)內的長城,西起延慶縣四海冶,東接密云小水峪,攀峰躍谷蜿蜒120里,各式敵樓271座,間筑雄關、城堡43座。昔日黃花鎮(zhèn),京師之北門,皇陵重防地,筑三道重邊。此處長城,依山就險,筑建形制極富變幻。其特色是關隘多,城堡密,設施全,水關制河道,旱關卡步騎。東有十八登,似天梯,直插云漢;西有黃頒谷,長城秋月水映天;北去古堡鷂子峪,可自南穿越鎮(zhèn)虜關。
長城東行長峪口、南冶隘,響水湖,大榛峪,可達沙峪之北擦石關。至此可賞明代巖刻“蒼巖翠柏”、“極關遜險”和“觀瀾”。再登“北京結”,北望“火焰山”,昌、宣兩鎮(zhèn)銜接處,“九孔敵樓”渺在云霧間。攀“箭扣”、爬“天梯”、“飛鷹倒仰”、“擦邊過”,手摳垛口“走單邊”。仰觀“油簍頂”,探奇“牛角邊”,“翻石下?!比ァ澳教铩?,慕田長城大角樓,向東直過“亓連關”。長城再接“轉角樓”,飛跨“神堂峪”,北折“龍廟巔”,又經(jīng) “夾扁樓”, 曲行“河防口”,最后直抵青龍峽谷大水峪。
燕山長城懷柔段,始創(chuàng)于北齊,重筑于明初,完善于明末。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用于軍事防御的宏大工程。其筑城的難度在燕山一線尤為顯著,然而,燕山長城之奇、之巧、之險在懷柔段更是全面凸顯。因此,自清代以來的三百多年里,來懷柔憑覽關山、懷古邊塞的人們早已絡繹如流。
清初詩人潘其燦有《登河防口邊城》詩作:“山海居庸千里長,前朝于此重邊防。藩籬屬國亡三衛(wèi),屏蔽中原恃一墻。保塞規(guī)模傳魏國,筑臺形制說南塘。而今中外為家日,直北輿圖接大荒”。
潘其燦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歷史的眼光,客觀地歌頌、總結了長城歷史作用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了凝重、邈遠、滄桑的意境。今天,橫亙懷柔東西的長城,仍以她那凝重、邈遠、靈動的意韻不斷地引領人們感悟著大山的偉岸與魂魄。
盛衰成敗東逝水,唯有長城閱盡古今成滄桑。
Hash:979f5037dc3a0e6703b9156f82d835a47c56a7f4
聲明:此文由 京宏盛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