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文化尋蹤:白馬寺鎮(zhèn)寶梵寺歷史演變記
寶梵寺位于江陵縣白馬寺鎮(zhèn)香草垸西陲,靠近西干渠。地勢偏高而平坦,廟宇雄偉而壯觀。自荊江而下,襄河以南,為各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寺廟之冠。
公元20世紀(jì)30年代初,潛江、監(jiān)利、沔陽三縣的香客,均以此為中心樞紐,南來北往,絡(luò)繹不絕。朝鳴鳳、拜金項者,都先來此地誦過關(guān)牒,燒過關(guān)香,以祈禱旅途平安、萬事如意、全家歡樂、功德無量。然而時運乖蹇,國事蜩螗。1937年,八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荊沙淪陷。
駐資福寺和譚家巷的日偽軍,先后多次騷擾破壞寶梵寺,搗毀大小神像,使寶梵寺受到嚴(yán)重創(chuàng)傷。
196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紅衛(wèi)兵轟轟烈烈、大張旗鼓地除四舊,毀神堂,驅(qū)教徒,拆廟宇。前后五十年,兩次厄運,都未能幸免。寶梵寺一步一步走向斷墻頹垣、瓦礫成堆,荒草叢生、一片廢墟。
筆者黯然神傷,嗟嘆桑海之巨變,悲憫文物之無存!1998年,釋悟本法師在此廢墟上,集腋成裘,眾志成城,修建規(guī)模宏大的大雄寶殿、三圣殿,實屬不易,功不可磨!
寶梵寺來歷。寶梵寺的前身是寶蓮庵。據(jù)歷史考證:那時,正是金兵大舉南下進攻的時候,岳飛抗戰(zhàn),北宋處于危急存亡之秋,徽、欽二帝被擄,人民流離失所。這時,寶蓮庵已經(jīng)不存在了。后來宋高宗遷都臨安(浙江杭州),改為南宋。至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74年),在此地重建永安寺,即希望永久安寧的意思。
相傳至明朝時,朱元璋派遣宋謙到湖廣查訪民情,乘船路過蓮花庵堂,宋謙見新廟寺容壯觀,于是停船上岸,入寺求神,祈保一路平安,遂題名為寶蓮寺。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又改名為寶梵寺,沿襲至今。
香草垸原名香草湖。西起潘家河灘,南至大河口,東到徐家口、王家灣,北抵樊家橋,周圍約四十華里,據(jù)三淵(石淵、二郎淵、車淵)之首,扼西河之流,人煙稠密,土地肥沃。男女勤勞勇敢,垸堤歲歲加固加高。溝路縱橫,旱澇無憂,無潰堤淹水之虞,無逃荒討飯之憂。這些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遠非周邊“永固垸”、“六合垸”可比。秋收時,糧滿倉,魚滿塘。春節(jié)時,豐衣足食,喜氣洋洋。人們說,香草湖是個好地方。又有人說“養(yǎng)女嫁到香草湖,一生到老都幸福”。言不虛也。
香草湖地靈人杰,科舉盛行,私塾棋布,秀才眾多。其中有名的,臥朝臺有譚正懷,號虛谷先生,一生熱心辦教育,在荊沙地區(qū)講學(xué)多年,振興教育,培養(yǎng)人才,學(xué)子莘莘,有桃李滿天下之稱,在文壇學(xué)府堪稱巨擘焉。武官,河南臺有譚友林,小時,跟隨賀龍元帥當(dāng)兵,1955年授少將軍銜,官至蘭州軍區(qū)政委。
香草湖三根半香草與古跡、古墓
關(guān)于三根半香草。
鞠陳嶺的鞠百川先生于1948年寫了一本《香草文藝》小說,因香草湖是以香草而得名。他在書中著重寫了三根半香草的分布情況和事實。此書我曾看過,現(xiàn)在據(jù)不完全回憶如下:
1、佛爺占一根。蓮臺井下,還有一對金魚和水藻鯉。
2、犀牛占一根。從二郎淵堤下,到馮家臺前,這一段路為犀牛地。犀牛每天夜晚偷吃田里的青苗,喝二郎淵的水。有一次,飲食過量了,腹內(nèi)膨脹不己,疼痛難忍。巫婆得知,請了幾位好心人,修了一口磚井,名叫“馮家磚井”,以便其排泄糞便和廢物,方保平安無事。1950年此磚井還在。
3、叫化子占半根。外地有個叫化子病死在二郎淵堤旁,有三四個放牛伢看見了,撿了一些土塊,甩在那叫化子身上。過了幾天,好不奇怪,這些土塊漸漸地長得合攏了,有兩尺多高,像一座新墳一樣,上面還布滿了綠茵茵的小草。后來,聽說他的后代出了一位縣官,還來這里放鞭燒紙、尋根訪祖呢。
4、白鶴大仙廟占一根。一天早晨,天高氣爽,旭日東升。白鶴站在廟頂上,踱來踱去,悠閑自得。不料,有個頑皮孩子,舉起長竿,團團圍打白鶴,白鶴見狀,忿然而起,飛到上空,嘟嘟噥噥,在廟頂上繞了三圈,飛走了,飛得無影無蹤。不久,此廟也折毀了。
距寶梵寺南三里許,有一座廟淵,相傳有兩則故事:
1、黃犬救人,和尚脫險。一天,天氣晴朗,廟內(nèi)有個和尚,舀了一盆水,拿了一雙鞋,放在旁邊,準(zhǔn)備洗腳。突然,不知哪里竄來一條黃犬,銜了一只鞋子往外跑,和尚隨后跟著追,黃犬越追越往前跑,和尚也就緊追不舍。追到30米不遠,和尚回頭一看,廟沉塌了。波浪滾滾,黑水滔滔。和尚愣住了,惶惶然不知所措,一眨眼,黃犬不見了,和尚得救了。
2、四兩黃絲打不透。光陰易逝,日月如梭。不覺又過了許多年,水退了,周圍都干了,淵漸漸地露出來了。堤上往來行人,看見淵水常年是黑洞洞的,既無水藻,又無魚蝦,覺得很奇怪。有個青年好事者,買了四兩黃絲來測量。結(jié)果證明,淵確實很深,深無底。“四兩黃絲打不透”這個故事,流傳至今,遠近皆知。
高小姐墓。春秋時期,婚姻制度,諸侯一娶九女。楚莊王為楚國國君,又是五霸之一。他派遣一位“使臣”到“高家莊”(現(xiàn)監(jiān)利縣境內(nèi))選妃,一選,就選中了高氏小姐。是時,正值五月天氣,陽光燦爛,她和“使臣”由水路乘船到楚國郢都(荊州城東北面)。船行至譚家巷禹家洼時,小姐突然病發(fā)猝死?!笆钩肌币蛭赐瓿墒姑詺?。楚莊王聞訊,即派人以夫人之禮厚葬高小姐于此,稱為高小姐墓。距現(xiàn)在已有2400多年了。
1944年,駐譚家巷的日軍,想攫取金銀財寶,強迫當(dāng)?shù)乜嗔η碎_高小姐墓,一看墓穴有兩尊棺材并列著。一尊是高小姐的石灰水泥棺材,盛滿一棺材水。另一尊是“使臣”的木質(zhì)棺材,衣裳、冠帽、絲綢嶄新,容顏栩栩如生。日軍一見,大失所望,立即把“使臣”拖去在劉忠國的屋旁不遠處火化。
高小姐的石灰水泥棺材,則掀在禹家洼堤旁,日夜浸泡在水塘中。此前,高小姐墓在河灘上,洪水從沒有把它淹沒掉,水漲多高,墓地也就漲多高。陰陽先生說,此墓風(fēng)水好,有脈氣??筛咝〗愀1∶鼫\,長期坐水牢,而脈氣被“使臣”占去了。兩千多年來的文物古跡,卻被日軍毀于一旦,可悲可惜!
鼎盛時期的寶梵寺
(一)玉皇閣。玉皇閣又稱玉皇亭,從下腳到上頂有九丈九尺多高,三層樓閣。每閣有八角斑抓,每抓安裝一個銅鈴。風(fēng)吹鈴響,叮鐺!叮鐺!響徹云霄。閣上蓋的都是紅綠相間的琉璃瓦,光彩奪目。登閣遠眺,田野風(fēng)光,盡收眼底,可以大飽眼福。周圍還有石砌的護欄。人們由臺階拾級蜿蜒而上,叩拜玉皇大帝。香煙繚繞,燈燭輝煌。
(二)中殿。中殿有佛爺神像,兩丈多高,祥云環(huán)繞,瑞氣氤氳。神像雙目炯炯有神,頭齊屋頂,足蹬蓮臺,望而畏之。神像左手拜胸前,右手伸胸外,向人展示:人有善惡,均逃不過佛爺?shù)氖终菩?。每逢?jié)日教會,散香、集體香的香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山門外,銀杏樹下,人頭攢動,川流不息。來此地誦過關(guān)牒、燒過關(guān)香的,不少于兩三千人。它是自三國金枝寺、東漢白馬寺、唐資福寺以來興旺發(fā)達最快的寺廟之一。
(三)西殿。西殿進門,陽無常站在左側(cè)。在坐的有十代冥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zhuǎn)輪王。他們各司其事,掌管人的善惡簿和生死勾魂簿。
(四)東殿。東殿進門,陰無常站在右則。內(nèi)有十八層地獄,叫作“鬼城”,對那些作惡不行善的人,死后,就用鋸子鋸,鍘刀鍘,碓舂,火焰山燒。陰風(fēng)慘慘,煞氣騰騰。圣經(jīng)云:善惡有頭終有報,只看來早與來遲。
(五)后殿。后殿有觀世音菩薩神像,珠簾垂下,慧眼四方。通宵達旦,秉燭焚香。白發(fā)媼翁,心田善良。抽簽問卦,指點端詳。紫竹林中普甘露,洛迦山下降吉祥。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永葆香草湖人民幸福安康萬年長!
寶梵寺的重建與復(fù)興
1943年,日軍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不惜用手榴彈炸毀佛爺銅身,肢解為數(shù)百小塊。用兩只木船運往上海,再從上海集中運往日本國。寶梵寺原有比丘僧多人,因時局動蕩,人員離散。如孫洪到蔣家上門,吳法興到資福寺蔡樂海家入贅,高伯桃投水身亡等。
(一)苦尋法師得巧遇。在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鼓舞下,陳恭彥、蔣同遠、黃傳玉、黃文湘、張是才等一些有一定佛教基礎(chǔ)的居士,萌發(fā)了重建寶梵寺、修復(fù)千年古剎的愿望。但古剎需合法僧人來做住持,管理寺廟。1996年,適逢釋悟本法師從廈門返鄉(xiāng)補辦遺失身份證,陳公彥等居士講述了修復(fù)古寺的愿望,誠邀釋法師一同主持修復(fù)古寺,并任寶梵寺住持。釋法師以佛門弟子的慈悲心腸接受了邀請,積極投入到古寺的籌備之中。
(二)修建大雄寶殿。1997年,在釋法師及陳居士等人的精心安排下,捐款捐物的香客連連不斷,各項準(zhǔn)備工作基本到位。大雄寶殿于1997年3月申請土地證,于1998年3月26日奠基,于1999年臘月初竣工,共用時兩年零九個月,建筑面積330平方米,建筑資金26.7萬元,佛像9.1萬元,土地證0.6萬元,院墻0.38萬元,東西殿5萬元,東西殿神像0.5萬元,共計42.28萬元。此資金不包括香民的小工費。修復(fù)后的大雄寶殿古樸而威嚴(yán),寶梵寺三個金身閃閃發(fā)亮。
(三)籌備與修建三圣殿。三圣殿建筑面積285平方米,配套場地4000平方米。因當(dāng)時該地已分給農(nóng)戶,工作難度較大,幾經(jīng)協(xié)商未果。后經(jīng)釋法師請求,經(jīng)江陵縣政協(xié)、縣民宗局、白馬寺鎮(zhèn)政府、白馬寺政協(xié)聯(lián)絡(luò)組、譚巷村黨支部、村委會多次做工作,土地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于2003年3月辦理土地證,2003年8月26日破土動工,2004年8月28日竣工,歷時一年零兩天,投入資金58.5萬元,都是由香民自愿捐助。另外還由隆印法師捐助2萬元,陳冬秀捐助0.5萬元,眾香民捐助0.5萬元,共計3萬元,修建了一條長210米、寬4米的水泥公路,方便香民安全出行。至此,寶梵寺一切配套工程全部竣工,修復(fù)后的寶梵寺更勝以往,十方信士,蕓蕓眾生,終有膜拜之處。
詩云:
巍巍古剎在香垸,煙火綿延九百春。
兩次劫波遭毀滅,如今重建又回新。
又云:
修真養(yǎng)性入禪林,愛教不忘愛國情。
打掃塵埃心地凈,佛源深處見光明。
來源:江陵縣檔案史志信息網(wǎng)
作者:釋悟本 黃發(fā)春
Hash:789f28b52d28f0fc3b9e71a98cd89354b128e14f
聲明:此文由 江陵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