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照片去朝禮:記錄佛陀一生的四圣地
循著圖文,追隨佛陀從出生到涅槃的腳步一路行去,不在偉岸大塔下,就在殘垣片瓦中,我們終會明了,佛陀一直在試圖告訴我們:一條能夠超脫輪回、去除所有污染的道路,確實存在。
爾時如來告阿難言。若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于我滅后。能故發(fā)心。往我四處。所獲功德不可稱計。所生之處。常在人天。受樂果報。無有窮盡。
——《大般涅槃經》
倘若朝此四圣地,五無間罪亦凈除。
——《諍辯經》
注:四圣地即佛陀出生、成道、初轉法輪、涅槃之地。
“
shang
上
pian
篇
”
——佛陀出生之地
藍毗尼意為“解脫處”,位于古印度的迦毗羅衛(wèi)國與拘利國之間(今尼泊爾境內靠近印度邊境),是佛陀的外祖父善覺王為夫人藍毗尼建造的花園。
藍毗尼現(xiàn)存古跡有摩耶夫人祠(圖中白色建筑)、阿育王石柱(圖中左側圓柱)、普施卡里尼圣池(圖中前方水池)、大菩提樹(圖中水池對岸)和佛祖修行臺,周邊還有中華寺及各國捐建的寺院。
摩耶夫人祠原為祭壇舊址(摩耶夫人被當?shù)赜《冉掏揭暈檎乒苌氖ツ福?995年祭壇拆除后,考古隊在舊址地下5米深處發(fā)現(xiàn)了15個房間,以及被雷電擊倒的阿育王石柱,根據(jù)《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多次發(fā)掘證實了藍毗尼園的位置,荒廢多時的圣跡再次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祠外的石柱為重新樹立的阿育王石柱,是阿育王來此朝圣時所建,標示此為佛陀降生地,柱上雕刻的歷代銘文歷經兩千多年仍清晰可辨。圣池傳說是摩耶夫人產前沐浴以及她為釋迦太子第一次沐浴之地。池畔的大菩提樹是后人為了紀念和方便祈禱所種。
佛陀誕生處
位于園區(qū)中央的摩耶夫人祠,保護著藍毗尼最神圣的地方,祠內完好保存著遺址發(fā)掘的原始現(xiàn)場。
祠內有一白一黑兩塊浮雕,描述著佛陀降生的情形,古老的黑色砂巖浮雕上,僅人物輪廓可辨。信眾排著長隊用帶來的金箔將通道旁的紅磚墻貼成金色。
據(jù)史料記載,佛陀當年在無憂樹下從摩耶夫人右脅出生,落地時佛足在一塊石頭上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如今祠內一丈多深的坑里,由防彈玻璃嚴密防護的足印石板,據(jù)說便是根據(jù)法顯、玄奘兩位大師的記載推論出的佛陀誕生處。
一般認為,石板出土之處即佛陀出生的準確地點,因此石板被安放在坑道原址中,標示牌寫著:“此為佛祖誕生地的銘石,1996.”
關于這位人天皈敬的三界導師的降生,經典中充滿美好的記載。
菩薩(佛陀在降生前為一生補處菩薩)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蓮花,從兜率天宮進入迦毗羅衛(wèi)國王后摩耶夫人之左肋,夫人夢見白象入胎即懷有身孕,從此內心恒時充滿慈愛和前所未有的智慧……
釋迦太子像
圖為藍毗尼園內的釋迦太子像。相傳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母摩耶夫人產期臨近,依風俗回娘家生產,途經美麗祥和的藍毗尼園下車休息,右手攀扶娑羅樹(無憂樹)樹枝時從右脅誕下太子。這一天是中國西周時期的農歷四月初八。
《大唐西域記》記載:太子降生后無人扶持,自己向四方各行七步,每邁出一步地上就生出一朵大蓮花來承接。太子環(huán)視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我”指眾生本具的佛性)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眱晌?a href='/longwang/' target=_blank>龍王在虛空中分別吐出暖水和涼水,沐浴太子。此即浴佛節(jié)的由來。
菩提伽耶
——佛陀成道之地
菩提伽耶意為“正覺之地”,是釋迦牟尼佛和賢劫千佛成道之地,是全世界佛教徒心中最神圣、最向往的地方,在四大圣地中也最具殊勝意義。
菩提伽耶位于印度比哈爾邦,面臨尼連禪河,著名圣跡有大菩提樹、金剛座及摩訶菩提寺。
菩提伽耶所在的地區(qū)看似紛亂不凈,然而穿過街區(qū)進入菩提伽耶內圍時,便會感受到世間稀有的寧靜與祥和,那份來自圣地的不可思議加持。
佛陀在印度的每處圣地似乎都給人相同的感覺:在看似紛亂骯臟的地方,卻隱藏著最為尊貴的佛陀圣跡……娑婆世界本是諸佛的內明圣殿。
摩訶菩提寺
正覺塔
摩訶菩提寺又名正覺塔、大菩提寺、大覺寺,緊挨著佛陀成道之菩提樹而建,成為金剛座的標志。
據(jù)說摩訶菩提寺最早為公元前三世紀大興佛法的阿育王所建?,F(xiàn)存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五到六世紀。
據(jù)《大唐西域記》記載,寺廟建于公元二世紀,現(xiàn)在的佛塔則可能是五或七世紀時摩揭陀國王所建的原型。
十二世紀異教徒入侵印度,菩提伽耶慘遭破壞毀盡,十四世紀緬甸國王又在此遺址上出資重建,不久又遭嚴重洪水,大量泥沙又令其湮沒達數(shù)百年。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終獲修復,寺廟的外貌則由英國考古隊再次整修,大塔終得重見天日。
另有說法認為,十三世紀時,伊斯蘭軍團攻占比哈爾省,塔和寺廟被信眾用泥土掩埋起來,偽裝成一座小山丘才免于浩劫(如今菩提迦耶遺址園區(qū)仍是中間低四邊高)。此后600多年一直湮沒在黃土蔓草之中,直至1881年始由英國考古隊重新掘出,舉世震驚。
總之現(xiàn)今的正覺塔,是經過數(shù)次重建后的樣子。
摩訶菩提寺為磚石結構,三面圍有石欄楯。主塔高約50米,外觀9層,內部2層,塔身第一層四角有四個形似主塔的小塔,呼應而立。
寺門朝東,入口是一排臺階和長長的參道,參道旁各式佛塔林立,并雕著無數(shù)精致的小佛像。塔前有一座古老的石柱牌坊。
塔前常有世界各地的信眾在此召開法會、磕大頭、禪修、誦經等。空氣中飄著淡淡的藏香氣味,來自不同國度的人們,用不同的語言和音調,吟誦贊嘆著佛陀傳下來的法教。摩訶菩提寺外有各國修建的二十多座佛寺,包括中國的中華大覺寺。
正覺塔上四面外墻上供有大量精致莊嚴的浮雕佛像和佛龕,為馬蹄形拱門樣式,頗具歷史與藝術價值,也是信眾頂禮供養(yǎng)的殊勝對境。
菩提伽耶的地標摩訶菩提寺,入夜時分放射著金色的光輝,無聲地加持著娑婆世界的一切眾生。
菩提伽耶是現(xiàn)今印度佛教圣地中保存較完整的遺跡之一,摩訶菩提寺200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大菩提樹
佛陀證道的地方,即是在正覺塔背后的這顆枝繁葉茂的大菩提樹(畢缽羅樹)下。
《大唐西域記》記載,佛涅槃后阿育王起初崇信外道,命人剪伐菩提樹枝,不料被伐下的樹枝自行聚集如初,后又點火焚燒,菩提樹反在火焰中生出新枝。阿育王終于心生懺悔,在樹下焚香供養(yǎng)。
阿育王的王妃崇奉外道,派人半夜偷偷砍伐了菩提樹,阿育王悲慟泣拜并用牛乳灌溉余根,菩提樹一夜復原。阿育王在樹周圍筑起防護的石墻。
約七百年后,又有信奉外道的設賞迦王欲破壞大塔,毀此神樹。見主干有石墻保護,便派人掘入地下欲斷其樹根,不料挖到地下泉水涌出,后又以甘蔗汁灌于樹根上點火焚燒。
阿育王的曾孫滿胄王繼承先祖之志,用千頭奶牛的乳汁為樹澆灌,菩提樹又在一夜之間復活,隨后滿胄王將石墻增高加固。然而,十四世紀后,大菩提樹與主塔一起都被洪水泥沙埋沒。
相傳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曾將此菩提樹分枝移植于斯里蘭卡,當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樹遭異教徒摧毀后,人們便從斯里蘭卡將它的分枝移植回菩提伽耶,成為延續(xù)佛陀“血脈”的菩提樹。菩提樹根系發(fā)達,常會破壞臨近建筑,然而這棵枝繁葉茂、緊靠正覺塔的大菩提樹,卻對塔基沒有絲毫影響。
《大唐西域記》記載,每到如來涅槃的日子,菩提樹樹葉全部掉落,不久又恢復如故。如今人們仍能見到此日樹葉落盡的情景。大菩提樹如今處于官方的嚴密保護中,能在樹下?lián)斓揭黄h落的葉子,是朝圣者們夢寐以求的事。
金剛座
莊嚴堅固的石欄保護著尊貴的金剛座和大菩提樹,如今從石欄外已很難看到金剛座。人們在石欄上貼滿金箔,將一條條花束供養(yǎng)其上,并以額頭觸碰一處金色石壁(圖中盾形位置)以示頂禮。
金剛座和菩提樹的欄桿外,有兩個以圓形黑石雕刻的巨大佛足印。
經典記載,釋迦太子在經歷六年苦行之后,行至菩提伽耶,于大菩提樹下之金剛座鋪上吉祥草,結跏趺坐沉入冥想,至第七天睹啟明星而悟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世人尊稱其為“佛陀”(意為覺者),圣號“釋迦牟尼”。
佛陀成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然以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言出眾生本具佛性。
“靜坐一須臾,勝造七寶塔”。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來金剛座前打坐,祈禱能夠穿越時空,獲得佛陀的無上加持。
金剛座
大菩提樹根與正覺大塔之間這塊相傳由阿育王置放的長2.3米、寬1.47米、高90厘米的紅砂石板,便是賢劫千佛(釋迦牟尼佛為賢劫千佛的第四尊)成道的金剛座。今人于其上敷設錦緞和寶頂,便于信眾供養(yǎng)。
金剛座是娑婆世界的中心,也是最堅硬的所在,遠離四大的損害,空劫也不會毀滅。中陰身能穿越山河大地乃至器世間萬物,唯有金剛座與母胎不能穿越。
佛成道時,大地種種震動,唯此金剛座堅固堪能承受。
《俱舍論》云:“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金剛座,上窮地際,下?lián)疠?。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上,起金剛喻定,以無余依及余處所有,堅固力能持此定?!本褪钦f南瞻部洲有個金剛座,上至地面,下深至金輪。一切菩薩要登正覺成佛,都要坐在金剛座上。因為成佛之前要起金剛喻定,金剛喻定的力量極大,除了金剛座沒有任何其他地方能承住此定。
佛陀見解脫25歲等身像
正覺塔一層大殿正中供奉的佛陀25歲等身像(亦說35歲降魔成道像),被稱為“世界最完美比例的佛像”,凡見之者如睹世尊尊容,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大唐西域記》記載,彌勒菩薩化現(xiàn)為婆羅門自愿請造“如來妙相”。佛像本為黑石所塑,被后世的朝拜者們刷上一層層黃金并以袈裟嚴飾。
十三世紀那場浩劫中,信眾用土將正覺塔填成小山丘,等身像也隨之得以保全。挖掘出來后,佛頂上有塊突出的地方不幸遺失了,后由信眾以純金補全,并供養(yǎng)了純金的缽。
佛陀8歲、12歲、25歲等身像,是世界現(xiàn)存最殊勝的三尊佛陀等身像,皆為佛陀在世時塑建并由佛陀親自開光加持,與佛真身無二無別,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F(xiàn)在8歲等身像供奉在拉薩小昭寺,12歲等身像(即覺沃佛像,相傳由工匠之神毗首羯摩融化天界五寶與人間五寶鑄成)供奉在拉薩大昭寺。
佛經中有這樣的故事:一次佛陀突然“失蹤”了。原來,佛陀出生的第七天,佛母摩耶夫人便辭世升到忉利天,佛陀為報母恩,欲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又因部分弟子不知珍惜法緣,懈怠輕忽,少數(shù)弟子常為枝節(jié)小事而煩惱。佛陀便趁僧團結夏安居時暫離人間,望弟子們因此幡然悔悟。
四眾弟子數(shù)日不見佛陀,個個憂心自責,優(yōu)填王更因思佛心切而病倒。大臣們于是懇請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帶著雕刻師上到忉利天,親睹佛陀圣容后,用紫檀木雕刻成高達五尺的佛像供優(yōu)填王瞻仰禮拜,以解思念之苦。這就是佛像供養(yǎng)的開始。
據(jù)《甘珠爾》記載,法界眾生若有能目睹圣像者,即種下“見解脫”因緣,具足一切見、聞、念、觸之功德,將來必能解除三毒痛苦,成就佛道。
說話度母像
面對正覺塔的右側外墻上,供奉有一尊被稱為“說話度母”的佛像。
據(jù)阿底峽尊者傳記載,尊者一生中曾多次得到度母的指點,在轉繞菩提迦耶大正覺塔時,度母曾先后化現(xiàn)為童女、乞丐、老婦人,以對話的方式勸他修持菩提心。
一次尊者轉繞時心生疑問:“我該如何才能迅速成就佛果以利益有情呢?”大塔上這尊度母石像歪著頭微笑著對他說:“要想從因地達到佛地,必須修持菩提心?!?/p>
——佛陀初轉法輪之地
圖為達麥塔(又譯作達美克佛塔)和鹿野精舍遺址。鹿野苑位于印度北方瓦拉那西以北,根據(jù)法顯在《佛國記》的記述,過去佛迦葉佛居住于此并有野鹿棲宿,故而得名“鹿野苑”,園中建有鹿野精舍。
鹿野苑是佛陀成佛后初轉法輪處(如今藏傳佛教寺院正門樓頂?shù)陌溯椃ㄝ喓凸蜃舜菩垭p鹿塑像即緣起于此),佛教最初的僧團也在此成立。
達麥塔為佛陀對彌勒佛(未來佛)授記之地,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大塔分為兩層,一層為青色砂巖砌成,二層為紅砂巖砌成,圓周巧妙設計成八瓣蓮花,精美絕倫。每瓣蓮花中央設有一佛龕,可惜原供奉的佛等身像于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人盜走。
12世紀后期,鹿野苑所有建筑被異教徒毀壞,唯留下達麥塔殘部,成為鹿野苑的標志,默默地見證著1600多年前的輝煌。
鹿野苑初轉法輪塔遺址
初輪法輪塔遺址
現(xiàn)在的鹿野苑遺址分為東西兩苑,西苑保存著大量歷史遺跡,東苑為20世紀初所恢復的佛教建筑。
遺址北面有一座近人修建的鹿園,飼養(yǎng)著鹿和孔雀等。
一入西苑即見一紅磚砌成的大型圓形基座,高約2.8米,此即初轉法輪塔(亦稱法王塔)遺址,是佛陀最初對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圣諦的地方,傳說為阿育王所建。
佛陀在菩提伽耶成佛后,西行至鹿野苑,找到當初父親凈飯王派來照顧他的五名侍者,為他們宣講四圣諦,五人隨即出家為五比丘,成為最早的僧團,至此世間三寶具足,鹿野苑因此被尊為初轉法輪之地。以此為始,佛陀率所化弟子周游各地宣揚佛法,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講法三百余會。
由于歷代的戰(zhàn)亂,特別是12世紀后期異教徒的劫掠破壞,佛教在印度逐漸衰微,鹿野苑也和大多數(shù)古寺一樣被湮埋。
直到近代考古學家們根據(jù)《大唐西域記》的準確記載找到遺址多次發(fā)掘,才讓這個沉埋幾百年的圣跡重放光彩??脊虐l(fā)現(xiàn)了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鹿野苑的佛塔和寺廟曾被反復修建過多次。
鹿野苑五比丘迎佛塔
鹿野精舍西南方向不遠處的喬堪祗塔遺址,又名五比丘迎佛塔,是佛陀初轉法輪的紀念地。
有經典記載了佛陀前往度化五比丘的緣起:佛初成道,大梵天王勸請佛轉法輪,佛觀察外道二仙,阿藍迦蘭與郁頭藍弗皆已命終,無得度緣,昔五位隨侍,憍陳如等,少塵少垢,薄使利智,堪受妙法,便往化度。
拘尸那羅
——佛陀涅槃之地
大涅槃寺和大涅槃塔
拘尸那羅是佛陀示現(xiàn)涅槃之圣地,也是佛陀生前最后度化弟子須跋陀羅和涅槃后金剛力士放金剛杵處,以及八國王分配佛舍利處。拘尸那羅發(fā)掘出的圣跡有臥佛殿(即大涅槃寺,圖中前方白色建筑)、大涅槃塔(圖中后方白塔)、安加羅塔和圣者殿等。
傳說佛陀游化于恒河流域49年、度化無量眾生后,在80歲這年從吠舍離來到拘尸那羅的娑羅雙樹下,依照與魔王波旬的約定示滅。入滅前佛陀將弟子們喚來,最后一次回答他們的疑問,并囑咐道:“已成者皆滅,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滅后以戒為師……”并留下最后的教誨:當依四念處嚴心而住,結集法藏,經首安“如是我聞”,對惡性比丘宜默擯之……
隨后佛陀讓阿難尊者在兩棵娑羅樹之間打起一個臥床,側臥其上安慰眾人:“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薄笆缹嵨4?,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薄爸T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語畢于夜色中進入大般涅槃之境,是時人天哀慟,雙樹慘然變白。(有說法認為世間人葬禮上龕前供白紙花的習俗便源于此。)
當夜有位120歲的外道叫須跋陀羅,聽說佛即將涅槃,趕來求見并發(fā)心出家,聞法后現(xiàn)證阿羅漢果,隨即涅槃,成為佛陀住世期間最后的弟子。
大涅槃寺和大涅槃塔這兩座白色建筑,給人一種圣潔的莊嚴感。高約60米的大涅槃塔,是由一位緬甸施主于1927年在原塔遺址上重建而成。
大涅槃寺內供奉著一尊呈吉祥臥的世尊涅槃像。大涅槃塔外表貼有金箔,陽光下金光燦燦,輝煌莊嚴。
經中記載了佛陀示現(xiàn)涅槃的情景:“爾時世尊,娑羅林下寢臥寶床,于其中夜入第四禪寂然無聲,于是時頃便般涅槃。大覺世尊入涅槃已,其娑羅林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合為一樹,垂覆寶床蓋于如來,其樹即時慘然變白猶如白鶴,枝葉花果皮干悉皆爆裂墮落,漸慚枯悴摧折無余?!?/p>
根據(jù)諸經記載,佛陀將入涅槃時,頭北面西呈吉祥臥,臥床四邊各有同根娑羅樹一雙,其樹每邊一雙中之一株,因悲傷而慘然變白逐漸枯萎,另一株則保存下來,故此雙樹亦稱四枯四榮樹——以東方雙樹為“常與無?!?,西方雙樹為”我與無我“,南方雙樹為”樂與無樂“,北方雙樹為”凈與不凈“等譬喻。
佛陀的出生和涅槃都是在娑羅樹下,娑羅樹因此成為佛教的圣樹。但此娑羅雙樹如今已無跡可尋,大涅槃寺前現(xiàn)存的兩株是后人所種。
佛陀示現(xiàn)涅槃像
大涅槃寺內,供奉著佛陀最為莊嚴之涅槃像,全身金色。
據(jù)專家考證,此像建造于公元5世紀。身長6.1米,由整塊石頭雕成,枕右手側身吉祥臥。佛像臥于7.32米長的榻上,榻與像原為一塊整石,現(xiàn)改由磚和石混合砌成,上面雕刻了佛弟子阿難、蘇婆達等的身像,人人均雙手合十,神情哀傷。
臥佛全身被虔誠的信眾貼滿了金箔,又在佛像身上覆蓋金色袈裟,如今朝拜者只能看到臥佛莊嚴的面容和尊貴的雙足
拘尸那羅為古印度末羅國的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哥拉浦縣卡西郊外,小鎮(zhèn)現(xiàn)名摩達孔瓦爾。
拘尸那羅曾經是一個佛塔如林的圣地。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圣地幾經異教徒的洗劫,漸漸變成了一片沉寂的廢墟,直到1853年考古人員開始發(fā)掘,原始風貌才漸漸顯露出來。發(fā)掘工作斷斷續(xù)續(xù)持續(xù)了近60年,發(fā)掘出的圣跡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大涅槃塔遺址以及佛陀涅槃像(大涅槃寺為后來所建)。
佛陀荼毗塔
拘尸那羅大涅槃寺以東1.5公里處,有一座磚造的荼毗塔,為佛陀涅槃后荼毗之地。
佛陀示現(xiàn)涅槃后,弟子們用金棺收殮圣體,欲點燃香木荼毗時,火竟不燃。這時大迦葉尊者率五百比丘從王舍城晝夜不歇、含淚泣血趕來,向佛陀圣體頂禮時,香木不點自燃。尊者手撫金棺痛哭失聲,佛陀從金棺中伸足出來以示安慰。聆聽了尊者的發(fā)愿后,佛足收回金棺,弟子們再次號哭時,荼毗之火自行燃起,留下八萬四千舍利。
《大唐西域記》載“……是如來焚身之處,地今黃黑土,雜灰炭,至誠求精,或得舍利?!?/p>
佛陀荼毗后的舍利安奉在拘尸那羅的精舍,各國群情激昂,紛紛要求請走供奉,最后均分為八份交給摩揭陀國阿阇世王等八個與佛教關系較深的國王,回國起塔供奉。出面斡旋分配一事的頭那則自己留下裝舍利的瓶子,建起了一座瓶塔。畢缽的使者來遲一步,只好將骨灰(一說荼毗地的焦灰)帶回建起一座灰塔。這十座塔,是為佛塔及舍利崇拜的緣起。
相傳佛陀涅槃后兩百多年,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時,將分配給八國的舍利起出,仿效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細分舍利,在各地建塔供奉。
未完待續(xù)
去佛陀圣地朝拜,佛子們夢寐以求,然而由于文化差異、史料缺失等原因,目前此類信息極為碎片化、分散化,人們因此往往知之甚少。于是我們試著制作了這個專題,最大限度地收錄、梳理了佛陀圣地的珍貴信息,希望能對即將踏上朝圣路的行者們有所幫助,更愿這些文圖能給尚無緣親往的人們一份真切的指引——“朝圣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旅程”。
本圖集照片多數(shù)來自親臨朝圣的道友,亦有少量圖片來自網(wǎng)絡,至誠感恩所有的原作者。因資料來源有限,如有錯漏,向諸佛菩薩懺悔,懇請讀者諒解指正。
行程特點:
★緣起學佛發(fā)心,十年專業(yè)品牌;
★自培專業(yè)領隊,從不外聘導游;
★全程特色素食,規(guī)范專車酒店;
★行程清凈圓滿,嚴禁購物加點;
★專項講解引導,學修實踐體驗;
★同行同求懺悔,消解累世業(yè)障;
★共愿共祈加持,積集?;圪Y糧。
Hash:633a3a4b911d1b1e673d4763a761ea5fa0f63a3c
聲明:此文由 蟬友圈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