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探訪三畛古村
聽說三畛村是個古村,探訪古村的愿望一直揮之不去,于是,在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們走進了三畛古村。
三畛古村位于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zhèn),沿著108國道或著走大運高速到大盂,三畛古村的門樓就矗立在我們的眼前。走進古村,村中的一塊照壁上詳細介紹了古村的來歷,原來,三畛村發(fā)源于北宋年間,由明清時代王氏家族建造,其建筑規(guī)模精細宏大,號稱太原府北門第一文化村,漫步古村,一種滄桑撲面而來,穿過一個進深約40米的古磚洞門,這也許是我見過的最大的洞門了,只見內(nèi)壁兩側(cè)均勻地分布著點燈的洞孔,洞壁上斑駁的古磚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洞門額頭題有“萬代榮昌”的字樣。
出洞門,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座古老的戲臺了,站在戲臺上,心中多了一份感慨,人生如戲,這座明代修建的古戲臺不知演繹了多少人間滄海桑田,悲歡離合,古戲臺的對面,就是我們見到的真武廟了,因為廟里供奉著真武大帝,故名“真武廟”,拾階而上,可能是疫情的緣故,只見廟門緊鎖,推開門縫往里瞧,只有大殿的輪廓給人一種歲月的滄桑,聽村里的老人講:殿里的泥塑已基本毀壞,只有墻壁和梁柱上彩繪獅子和卷云等為數(shù)不多圖案仍清晰可見。
但古村給我的印象已經(jīng)開始衰敗,大多數(shù)年輕人已經(jīng)離開故土,去尋找他們想要的生活,路邊一處院落已經(jīng)坍塌,只有幾珠蜀葵仍在堅守著這片故土,但院子里種的蔬菜卻出奇的茂盛,這也許是吸引游子歸鄉(xiāng)的一種方式,村子里的老建筑依稀猶存,只是全披上了歲月的痕跡,坐落在村北門的磐石堡更像一位戰(zhàn)士,不管經(jīng)過多少寒冬酷暑,它依然堅守在這塊土地上,默默地守護著它的子民,只是我們孱弱的國力讓日本人在這塊土地上肆孽了幾十年,摧毀了磐石堡內(nèi)16座大院和17座大樓,好在一眼古井和轱轆的繩痕見證了三畛古村的久遠。
一條青石鋪就的村路連接著村里的巷道,家家戶戶都安上了燃氣管道,但這仍擋不住古村衰落的腳步,曾經(jīng),三畛古村是何等的輝煌,自古以人才輩出而聞名,在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朝廷親賜半付鑾駕和下馬石的文武官員多名,進士、文武舉人、貢士、生員、秀才更是層出不窮。其建筑更是規(guī)模宏大、布局合理、風格獨特。但這份輝煌在我眼里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倒塌的窯洞、雜草叢生的院落、人口稀少的村莊讓人不由的潸然淚下。
推開一扇門,一位大嫂不冷不熱地看著我,我連忙解釋我是來看古村的,并沒有其他企圖,這時的大嫂才變得和善一些,并指著她家的房屋說,我們家住的地方,在村里算是保存的比較好一些的,因為村里沒有年輕人的緣故,大多數(shù)已是人去房空,只有這座窯上樓顯示著當年主人家底的富庶,我漫無目的地在古村里轉(zhuǎn)悠著,只是心里多了一份沉重,如果這些古村最終成為攝影師鏡頭里的資料的話,那么古村的歷史將會怎樣的延續(xù)?
Hash:f1230a24e5fdeef2330927032a7040d66303d5c4
聲明:此文由 中國旅游文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