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口,原來你有這般美景
閩江,福建省最大獨流入海。分分合合中,閩江在侯官處開始分汊兩支:北支穿過福州市區(qū)至馬尾港稱北港;南支繞南臺島南側,至江口接納大樟溪后出峽兜至馬尾稱南港(烏龍江)。南、北港匯合后折向東北,再穿過閩安峽谷至亭江又分兩支:南支梅花水道繞瑯岐島南側至梅花鎮(zhèn)入海。以建寧縣均口鎮(zhèn)為源頭,以連江縣琯頭鎮(zhèn)長門作為閩江長度的量算終點,則閩江主流全長為562公里。
作為閩江口的重要城鎮(zhèn),琯頭也是有許多地方值得你去游玩的,這里有百洞名山,鎮(zhèn)守閩江的長門,雙龜鎖江、許多歷史人物也在這片土地留下他的印記??催^了外面的世界,也許可以轉身重新看看身邊的風景。
長門炮臺閩江的終點長門村有座山,名叫電光山,與隔江的瑯岐島金牌炮臺、煙墩炮臺等形成犄角之勢,是扼守閩江口第一要隘。
長門炮臺位于連江縣官頭鎮(zhèn)境內(nèi)、閩江口北岸、長門山巔,于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由民族英雄林則徐親自選址和設計建造,后經(jīng)光緒八年擴建而成,清政府曾在這里設立長門提督。長門炮臺建設年限還早于廈門胡里山炮臺。
長門炮臺在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zhàn)中寫下光輝的一頁,給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站在炮臺旁,近可俯看閩江口勝景"雙龜鎖口",遠可眺望川石、壺江、粗蘆三島。
我喜歡在夏夜登上這不高的電光山。硝煙散去,在炮臺遺址仰望星空,那些英雄的歲月似乎未曾遠離。古老的炮臺不再發(fā)揮著它抵御外敵的作用,我們卻可以看到新世紀中國人的建筑奇跡,奔流不息的閩江口,崛起了一座創(chuàng)造了諸多歷史的長門大橋。
跨徑居同類型橋梁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國內(nèi)塔梁墩固結體系對跨徑500米以上斜拉橋的首次嘗試!
壺江島,壺中日月長海外乾坤大天氣晴好時,從長門炮臺向外望去可見一座不大的小島,可說是位于閩江口的咽喉處,面積約0.57平方公里,以形似壺,故被叫做壺江島。
鄭和下西洋時,曾率舟師在此祭拜海神、祈報媽祖,訓練水師,補充給養(yǎng)。登上壺江島,你會先看到先賢堂。堂內(nèi)供奉著鄭和、葉向高、董應舉、林如翥、熊文燦、鄭成功、張煌言、林則徐等先賢,一扇扇樟木門扉,雕有他們的英雄業(yè)績,一根根花崗巖通天石柱,刻有謳歌他們的楹聯(lián)。
壺江島并沒有太多的旅游開發(fā),人們的生活寧靜而簡單,漁民們出海的收獲引得眾人的圍觀,煙火氣十足。碼頭上休憩的漁船,正等待著下一次的起航。
閩江口有眾多的島嶼,風景優(yōu)美,除了壺江島,最大的島嶼當屬粗蘆島了。古時候,該島岸邊多長蘆葦,粗大如碗,因之而得名。隨著幾座大橋的開通,粗蘆島與大陸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慢慢的成為一個周末旅游的熱門去處。
沙灘不大,卻勝在離我們夠近,在這里還可以看到閩江口著名的景點,五虎礁。五座巨大的礁石,宛如五只猛虎蹲在波濤涌的江口中心,形態(tài)各異,并排而立,監(jiān)視著浩瀚的大海,這就是聞名海內(nèi)外的名勝古跡“五虎守門”。宋朱熹曾賦詩贊“五虎礁”,是閩江一日游的必游之處。
百洞名山,青芝山看過海上的美景,帶你回到大陸,看看福建省六大名山之一的青芝山。青芝山因為山上有青紫色靈芝生長而得名。很多人可能對它不太熟悉,其實在古時有過"武夷九曲溪,青芝百洞山"的說法。
青芝山是歷代名人墨客聚會之所,至今還保存明代以來摩崖石刻72處,還有林森公館“嘯余廬”和他的藏骨塔。
青芝山又有百洞名山之稱。這是一座“袖珍”的山,山體不大,竟有108景致,一石一勝,天然妙成,常常在你不經(jīng)意間已錯過數(shù)景。
別人向往的詩與遠方,或許就是你已經(jīng)厭倦了的生活。所以,換個角度,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
Hash:1fe2da3acba52d34330696efe37a1ffdfefb5ec1
聲明:此文由 冷山的旅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