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沙河古文廟,千年滄桑盼重生
邢臺沙河古文廟,千年滄桑盼重生
作者:胡順安
2015-12-23初稿,2019/4/29 修訂
按語:文廟原稱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祠。(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魯國人,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儒學創(chuàng)始人)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采納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議后,歷代統(tǒng)治者對孔子不斷追謚加封;唐太宗李世民尊孔子為“先圣”、“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先師”。
因此,孔廟也叫先師廟、至圣廟、夫子廟。廟內祭祀孔子的主殿叫“至圣先師殿”。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孔廟改稱“文宣王廟”,簡稱文廟,建制也有了更大發(fā)展。全國各地州府縣在文廟“置學舍,塑先圣、亞圣、十哲像,畫七十二賢及先儒像于東西廡之木壁”,文廟儼然成為地方廟學合一的官辦教育機構和教育管理機構。
宋徽宗趙佶(ji)稱孔子“集眾圣賢之大成”,文廟 “至圣先師殿”統(tǒng)一改做 “大成殿”。文廟逐漸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建制,黃瓦紅垣,雕梁畫棟,氣勢宏偉,有大成殿、欞星門、孔子圣像,配以各種殿閣。
沙河文廟位于邢臺開發(fā)區(qū)沙河城東南方位,原系沙河縣文廟,是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伴隨沙河城鎮(zhèn)一起劃歸邢臺開發(fā)區(qū)管轄。
據《隋唐*邢州風物志》記載,沙河縣先師廟(筆者注:即文廟)始建于維大隋仁壽二年(約公元602年),歲次壬戌,(而非明清縣志所述“建于宋大觀年間”。應為“重建于宋大觀年間”)。按風水學和后天八卦說,東南是巽宮,正東為震宮。“文星宜巽方”,而“正東震宮,以主文明”。就是東南和正東兩個方向與地方文運相關,將文廟建在此處,有利于地方文化教育的昌盛和科舉。沙河縣文廟遂選址建在縣城內東南方位。
起初,文廟的規(guī)制較小,布局簡單,構筑簡陋,規(guī)劃是“一進三”為主體的四合主院,貫穿于文廟南北中軸線上的主建筑有欞星門(也叫基門,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牌樓式木質或石質建筑。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指孔子乃文星下凡)、戟門 (俗稱穿心殿。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處插戟為門)、甬道和“先師殿”(大成殿)等建筑。廟側輔以崇圣祠(奉祀孔子五代祖先牌位)、儒學宮、教諭署、訓導署等,以此為基礎傳播儒學。沙河縣文廟,除了祭孔,也承擔著本地的教育教化功能,是典型的廟學合一,為古代沙河縣最高級別的官辦教育機構,歷代教諭署、訓導署均設于此。
沙河縣文廟整個建筑群坐北面南,平面呈縱長形,南北長近三百米,東西寬約百米。西邊是學道街,東邊是“學宮”。
清朝康熙版《沙河縣志*學宮圖》記載(與其他版本和民國時期在此求學的耄耋老人記述有異),沙河縣文廟的西南角設有一座向西開啟的飛檐式木質牌樓門,橫匾上寫著蒼勁挺拔的大字“桂林毓秀”(此處“桂林”并非廣西桂林,而是當時廟內大成殿附近植有幾棵桂花樹,奇香無比。在此意指這里是飄香的桂花園。主要是指書香,墨香。 毓,養(yǎng)育;秀,優(yōu)秀)。門的兩側分別蹲坐一頭高大的石頭獅子。旁置一塊下馬石,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去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路過,須下馬下轎,以示尊敬。
進門走一段距離,左側有一堵約八米長、四五米高、東西走向的“蕭墻”(俗稱照壁、影壁。舊時,人們?yōu)榉勒杏泄韥碓L,修上一堵墻,以斷鬼來往。據說小鬼只走直線,不會轉彎。另有稱照壁是中國受風水意識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志載,康熙二十六年知縣談九乾改至路南)。蕭墻周圍設置牌柵,兩座木牌坊分立東西。橫匾分別寫著“振起人才”“主持名教”。繞過蕭墻,北行約十幾米左右,與蕭墻正對著的是木質欞星門。
穿過三間欞星門,進入一座一畝多的院落。院里柏柳蒼翠,有幾通石碑排序而列。主要有:隋唐思想家傅奕題寫的《沙河縣先師廟訪謁記》、宋大觀年間御制通用的《大觀圣作碑》(碑額書《大觀圣作之碑》六字,內文大約是八刊八行條制。末題“尚書左仆射、中書侍郎、上柱國、魏國公食邑一萬一千二百戶,實封三千捌百戶,臣蔡京題額”)。該碑在1960年代被毀;另有元董樸撰書的《宣圣廟前廊記》碑;明崔銑撰文、朱裳書丹的《沙河縣修學記》碑。還有董威撰文的《沙河縣重修學記》碑,李起元撰文的《沙河縣重修學記碑及周若棠撰書的《重修圣廟碑記》碑等(注:1960-1970年代,沙河中學經常舉行萬人批判大會。正值特殊時期,這些碑刻及當年從沙河城北關閣外胡氏墓園拉來的若干石構件一并作為會臺基礎。后來據說1980年代之后這里成為沙河職教學校及城關中學,陸續(xù)整修,這些碑刻或就地深埋,或被砸壞)。
沿著兩側柏樹掩映、青磚鋪就的甬道緩緩北行,就到了戟門。戟門是二層閣樓復式建筑,主體三間,兩翼帶有便門。戟門主門很少開啟開(除非重大活動),通暢都走便門。戟門的臺階前不遠處建有泮池(意即“泮pan宮之池”,“泮宮”,就是官辦學宮的標志。古代“諸侯不得觀四方,故缺東以南,半天子之學,故曰泮宮),泮池呈月牙形,常年有水,玉石欄桿圍著。泮池上有一座長約六米、寬近三米的拱形小玉石橋橫跨南北。
清乾隆年間《沙河縣志》的文廟學宮圖顯示,戟門西南向,設鄉(xiāng)賢祠,三間,坐北朝南。史料記載,祠內奉祀本籍的鄉(xiāng)紳名士(唐*丞相宋璟;元*太師張文謙;國朝*都御史朱裳等)等。
戟門東南位,是名宦祠,坐北面南,與鄉(xiāng)賢祠東西相對應。祠內奉祀本地任職而勤政愛民,德業(yè)卓著之官員(如金*知縣德元淵;元*顏仲德;國朝*姚忠,方豪,任環(huán)等),逝后由當地舉薦,經本省總督、巡撫,會同學政審核批準,將其牌位入祀于所在州縣名宦祠。
名宦祠正前方不遠是文昌閣,同樣坐北朝南,位于文廟東南隅。文昌閣是一種傳統(tǒng)祭祀建筑,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世人功名祿位之神,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保一方文風昌盛。鄉(xiāng)賢祠和名宦祠都是單體的瓦房建筑,面闊三間。文昌閣是三層閣樓建筑。
拾級而上,跨越泮池橋,穿過大成門,步入佾(音yi,讀“義”)臺,俗稱月臺,是祭祀孔子時歌舞的地方。明《沙河縣志》記載,佾臺的兩側分設東西廡房,又叫廊坊(清乾隆《沙河縣志》文廟圖與此述不符。西廡、泮池泮橋等俱缺,且教諭署、訓導署等與明《沙河縣志》方位有異,蓋因多次修繕重建而調整之故)。東西兩廡各7間,均于南數第3、6間開門。廡房內祀奉孟軻、荀況、朱熹等列位賢哲。廡房前后植有柏柳及桂花樹等少許。
佾臺的最北端,坐落著文廟南北主軸線上的大成殿,這是文廟中最高,也是最主要的建筑。殿前大門兩側分別種植著四棵據說是唐朝栽植的高大柏樹。
大成殿是文廟中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原稱“至圣先師殿”,宋朝改作“大成殿”。在封建時代,大成殿也是知識分子設饌祭孔的場所。每年春秋兩季的二、八月份(開學初,類似于開學典禮),縣令都要率本府要員和秀才等依規(guī)到文廟行“釋奠”禮(《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于先圣先師。后逐漸演繹為在學?;蚬妶龊显O置酒食以奠祭孔子的一種典禮)。學童入學和年青知識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廟行“釋菜”禮(先師一案爵三(左右二爵先注酒,中爵行禮時獻上)。通贊唱“排班(列隊)”,掌祭祀獻爵之禮的獻官以下皆序立丹墀([chí]殿前涂紅色的石階)內。班齊唱“辟戶”(禮生開殿門)。通贊唱“跪、三叩首” (獻官以下皆跪叩首)。興,平身(皆興平身)。引贊唱“詣酒尊所”(獻官隨引贊至酒尊所,司尊者舉冪酌酒以俟)。贊“詣至圣孔先師神位前”(捧爵者三,各先行,奉先師者由中門入,奉四配者由左偏門入;獻官隨引贊亦由左偏門入至神位前向上立)。贊“跪”、贊“獻爵”(捧爵者由左跪授獻官一爵,獻官受少舉之,轉授捧爵者置神位前)。贊“俯伏、興、平身”(獻官俯伏興平身)。
大廳內正中坐著三米多高的孔子雕塑,孔子正上方寫有褐底綠字的“萬世師表”“生民未有”橫匾。雕塑兩邊立柱對聯(lián)寫有“萬世尊崇稱至圣;千秋景仰奉先師?!泵駠觊g,不知何因,雕像代以牌位。
明萬歷《沙河縣志》記載,大成殿之后是“明倫堂(各縣學宮都建有明倫堂,是聚集生員講經、講圣諭、宣傳倫常之處)。凡五間,翼進德、修業(yè)二齋各五間(兩邊附建叫做“進德齋、修業(yè)齋”的房子各五間,用以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擴大學業(yè)建樹)”。再后者為教論齋。
清朝《沙河縣志》文廟圖顯示,西墻建“禮門(孟子曰:禮,門也;義,路也”),出“禮門”就是教諭署(府縣掌管文廟祭祀、教育所屬生員的最高教育長官的辦公場所);東墻開啟“義路”(意指只有德行修養(yǎng)好的人才能出入經過此地)。出“義路”,東鄰就是崇圣祠。(明朝《沙河縣志》記載,縣令姬自修改創(chuàng)義路,東為敬一亭,禮門西是啟圣祠三間,康熙二十七年改移義路東。故與清志載圖不一),坐北面南。崇圣祠奉祀孔子的父親叔梁紇hé(生卒?-前549年?!洞呵镒髠髡x·襄公十年》寫到,孔子之父名紇,字叔梁。古人名字并言者,皆先字而后名。故《史記·孔子世家》稱為“叔梁紇”也)等人物。崇圣祠東邊是坐北面南的訓導署(輔助教諭、教師、學正等教誨生員的人辦公之地。)
文廟的東南角,有座與欞星門并排的磚木結構的單體飛檐牌樓,門匾上寫著“學宮”。進牌坊北行就是位于文廟東側的(儒)學宮等,(儒)學宮是傳播儒學的場所,與訓導署、崇圣祠等連為一體。民國年間,這里曾是沙河縣第四高級完全小學,簡稱“沙河縣四高”。院內操場很大。
宋代大觀(1107)年間,沙河縣文廟重建并整體修擴。之后,元、明、清歷代修繕擴建,文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觀。
重建的文廟依然保持“一進三”院落的建筑風格,以南北為中軸,縱長約二百米,有殿、堂、閣、祠多間,門坊3座。目前的沙河縣文廟大成殿外形大氣,莊重,豪華,精美。史料記載,大成殿為單檐歇山式布瓦頂,面闊七間(東西長約25米)、進深五間(14米左右),高八米左右。朱門、紅墻、琉璃綠瓦倒扣頂部。房頂四隅帶有一米多的飛檐。南面是大殿正門,三個木質的上格下板門,主門稍大,寬兩米,高三米;兩旁各設連窗邊門一個,寬一米八,與主門等高。主門和旁門之間,以及南墻的大部分是木頭格窗鏈接。南墻的東西兩端,距離地面兩米處各有一個直徑一米的圓孔。
登上數層石階,步入大殿正廳??拷昂髩?,東西走向、并列矗立著兩排圓木立柱,計十二根,粗壯高大,每個直徑五十公分左右,外包的朱漆,瓣瓣脫落。柱子下邊墊有石頭柱基。站在大廳中央仰視,內頂是木質梁檁構筑和椽子密置的塔型三疊架,大廳頂部的北邊和東西部嚴重損毀,稍有傾圮。北墻有一門四窗(疑似為民國年間改造)。墻壁中間是木質門,寬不足2米,高2,7米;東西兩邊各有寬1,5米,高2米的木格窗戶,窗頂弧形。墻體九十公分厚,外部是青磚,里面上半部分是土坯壘砌,下部是1米多高的青磚墻基,墻體中隱含多根承重木柱。
沙河縣文廟是民國年間老沙河縣城六大主廟(余為城隍廟、龍王廟、梵愛寺、關帝廟、火神廟)之首。“大成殿”當是目前沙河城歷史最悠久的建筑,與縣城周邊的十里鋪梅花亭和宋璟碑構成三大文物主景,也與順德府文廟大成殿、平鄉(xiāng)縣文廟大成殿并稱為邢臺現存三大文廟主殿的活化石。
沙河縣文廟始于隋、興于唐、盛于宋,延至清末民國,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桑巨變。此間戰(zhàn)火不斷,文廟幾度毀損,幾度重建,也在反復的被毀和不斷的重建修葺(qi)中豐富基礎建設,完善各種功能,逐步增添了廡房、泮宮、文昌祠、名宦祠、鄉(xiāng)賢祠、禮門、義路等建筑。由于連年戰(zhàn)火,外加風雨剝蝕,1945年以來無人修繕,文廟的很多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1960年代的各種運動中,文廟遭到的人為損毀更加嚴重。1970年代,沙河中學在文廟建校辦工廠,加上當時文物保護意識缺失,文廟的部分建筑毀壞殆盡,如今只遺留破舊殘損的大成殿和穿心殿等少量遺跡。但無論遭遇何種變化,沙河縣文廟特殊的歷史地位和豐富的人文底蘊,在沙河縣的民風民俗與文化教育傳承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為沙河縣延續(xù)了千余年的文脈,培養(yǎng)了眾多的社會精英,功不可沒。沙河城文廟是先祖留給子孫后代的珍貴歷史遺產,寶貴的文化財富,它已經成為當地人民心目中的文化圖騰。
沙河縣文廟每年的農歷二月十八和八月初一舉辦廟會(1949年后陸續(xù)取消)。廟會上舞龍、舞獅、劃旱船、捏面人、吹糖人等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集中亮相,吸引了方圓近百里的大批善眾信徒。
1988年,沙河縣文廟曾被列為所在地沙河縣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但長期無人重視和修繕。大成殿年久失修,頻臨坍塌。經常有各地文化學者前來參觀考察沙河縣文廟,看到文廟的頹敗,深感遺憾。沙河本地幾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痛惜地說,欞星門和牌坊在1940年代損毀,大成殿和穿心殿等急需要保護和修葺,再不修繕,沙河縣文廟真的就完了。筆者曾經數次以各種形式,通過不同渠道,呼吁關注和保護具有千年歷史的沙河縣文廟,但相關部門應者寥寥,或只派人來看看,無力相助,就一走了之,沒了下文,始終未見哪級政府能對修繕文廟付諸行動。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沙河縣文廟所在的沙河城劃屬邢臺開發(fā)區(qū)后,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書記兼主任段小勇先生懷有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情結和文物保護意識。他高瞻遠矚,高度重視,響應人民呼聲,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保護文物的政策,首倡并積極支持文廟的重建修葺工作。他多次在百忙中親臨現場,勞心費神,參與規(guī)劃指導,調動力量修繕。文廟的重建和修復工作有望啟動。沙河縣文廟的重建,實乃文廟之幸,沙河城傳統(tǒng)文化之幸。文廟的重建與修繕,上仰承中央恢復傳統(tǒng)文化政策,下俯順萬民祀孔崇儒善心,深得百姓擁護。文廟的重修,對傳承延續(xù)了千年之久的儒學文化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沙河城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祝愿沙河城文廟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背景下,更加興盛,為當地民風民俗和教育教化做出更大貢獻,彰煥出更大的光彩。
(補后:經歷千余年的滄桑和戰(zhàn)亂,沙河縣文廟的歷代相關史料多有遺失和謬誤?,F存者,以明清版本為主,近年續(xù)有新編,或考究不備,存有謬誤,掛一漏百,取次棄主;或違背“直述不飾”原則,多施己意,去取未當,有失偏頗。且有些記述有悖常理,與史實不符。一如儒學,自漢朝“推明孔氏”,要求各地府縣建廟祭孔,傳播儒學。據當時情況,文廟既是祭孔場所,也是廟學合一的官辦學宮和教育管理機構。史料記載,隋開皇一十六年,即公元596年設置沙河縣。旋即,公元618年進入唐朝。正值唐朝李世民等也大力推崇普及儒學,通常情況也要求各地州府縣衙推行廟學合一,組建文廟和學校等機構。隋唐(隋公元580-618年,唐公元618年-907年)兩朝跨度300多年間,作為一級政府的沙河縣,沒有文廟和學校,顯然是有悖于常理和史實的。但沙河縣的隋唐朝史料缺失(1990年代,村中幾位耄耋先生遺憾的說,沙河縣1963年遭遇洪災,縣府很多原存的珍貴史料慘遭浸泡,損毀遺棄)。明萬歷年間《沙河縣志》說文廟“宋*大觀年間創(chuàng)建(筆者認為應該是重建)”,無論邏輯推理還是當年史實,都與之相悖。其后,歷代縣志編纂未加詳實考究,襲此重復,以訛傳訛,致千年謬誤失真。且明清各版《沙河縣志》對文廟亦記述相左,文圖不符。筆者若干年前曾對此質疑,后在省會偶見一本《隋唐*邢州風物志》,時隔多年看到《邢州雜輯》關于沙河縣文廟記載稱“沙河縣先師廟(筆者注:即文廟)始建于維大隋仁壽二年(約公元602年),歲次壬戌,后屢遭毀損,陸續(xù)修葺?!薄八未笥^年間,徹拆新建......”,認為符合歷史及常理,遂存于心。沙河城現年九十多歲的資深退休教師尹英先生等人接受采訪時也說早期曾見過類似表述。于是,本文關于沙河縣文廟的創(chuàng)建時間采用此說。拙文是在參考相關史料的基礎上,加上采訪中華民國時期多位曾在沙河縣生活工作的耄耋老人關于文廟的所聞所見,整合編輯而成,是為管見。謬誤之處,敬請斧正。)
(本文整理過程中,邢臺學者冀彤軍先生、邢臺開發(fā)區(qū)教師郝書業(yè)和張利波提供了部分資料,謹表謝忱)
Hash:2e91e62ddc8cc90563d2f88fe53ca0f48faf6805
聲明:此文由 社會學者胡順安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