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地區(qū)綠城遺址東南古耕地遺跡
居延地區(qū)綠城遺址東南古耕地遺跡*
齊烏云 遠藤邦彥 穆桂金 堀和明 村田泰輔 魏 堅 唐自華
摘 要:在居延地區(qū)的環(huán)境考古調(diào)查中,基于引水渠的分布,初步推測綠城遺址東南一帶為古耕地遺跡。本文通過疑似古耕地出土炭化農(nóng)作物和田間雜草的鑒定和分析,出土小麥的年代測定,引水渠與上覆沙丘之間紅柳葉的測年分析數(shù)據(jù),以及古土壤發(fā)育及其橫向延伸、具有較大范圍和地形平坦開闊等特征,綜合判斷綠城遺址東南一帶應為西夏時期的古耕地遺跡。這些引水渠和農(nóng)田歷經(jīng)西夏和元代,一直被沿用至明代初期,當時主要種植黍、小麥、大麥等農(nóng)作物。
關鍵詞:綠城遺址;古耕地;灌溉渠;植物遺存浮選;碳十四測年
一、概況
居延地區(qū)因出土居延漢簡而舉世聞名[1](P1-15),居延地區(qū)的綠城遺址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nèi),達來呼布鎮(zhèn)是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綠城遺址坐落于達來呼布鎮(zhèn)東南約45公里的一片荒漠地帶。綠城遺址的先民居住在此地時,從祁連山冰川發(fā)源的黑河,橫穿河西走廊向北,流經(jīng)遺址所處居延三角洲(古綠洲),向東北注入被稱為居延海(又稱古居延澤)的湖泊中消失 [2](P1-9)。天鵝湖是在古居延澤西北端發(fā)育的小湖,目前天鵝湖因地下水補給和人工引水而保持小湖,但歷史時期古居延澤及居延三角洲上的入湖河流均已干涸殆盡[3](P13-17),現(xiàn)已被沙化的古居延澤湖底沉積物及古居延澤西南岸的居延三角洲,已成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北邊緣,但由居延三角洲分布的居延城、黑城、綠城等漢代、西夏、元代遺址來看,歷史時期居延三角洲曾為水草豐美的綠洲環(huán)境[4](P57-65)。
綠城遺址分布在現(xiàn)已沙化的居延三角洲的中部一帶,位居黑城遺址東南約13km處。綠城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周長1205米,城垣夯土版筑,夯厚11~14厘米。墻基殘寬3.5米,殘高約2米。北城垣東部置門,有甕城。城內(nèi)西部有一座覆缽式喇嘛塔,已殘。城內(nèi)有已崩塌的類似土塔殘址。南垣內(nèi)側有一渠道穿城而過。綠城遺址的文化內(nèi)涵非常豐富,曾出土青銅時代到漢、西夏、元代的遺跡、遺物[5](P63-68)。
圖1 綠城向東延伸的引水渠及古耕地
圖2 農(nóng)田中的西夏元代房址及石磨盤
圖3 石磨盤
在野外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綠城向東和東南方向延伸的引水渠及古耕地遺跡(圖1)、農(nóng)田中的西夏元代房址及石磨盤等農(nóng)業(yè)用具(圖2、圖3),在Corona衛(wèi)星影像中也能辨認出古河道、灌溉渠及古耕地遺跡,但我們?nèi)孕柽M一步了解這些灌溉渠、古耕地的使用年代和廢棄年代,以及古耕地遺跡中種植了哪些農(nóng)作物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野外考察中采集了一些相應的實驗分析樣品。
二、材料及研究方法(一)植物遺存浮選樣品的采集
我們在綠城遺址東南引水渠旁邊的疑似古耕地遺跡中,采集了30升土壤樣品。因采樣區(qū)沙化缺水,故將土樣運到達來呼布鎮(zhèn)進行了植物遺存的浮選。將浮選所獲木炭,經(jīng)陰干后帶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利用體視顯微鏡和掃描電鏡,對其種子、果實進行了鑒定、拍照、統(tǒng)計和分析,試圖獲取有關農(nóng)作物種類及人類活動方面的信息。采樣地點的GPS數(shù)據(jù)為N41°43′38″、E101°18′05″。
圖4 采樣剖面
采樣剖面距地表0~5cm為表皮風蝕擾土層,5~18cm為原始古耕地的暗色土壤。起初我們根據(jù)土質(zhì)、土色,將古耕地剖面,勉強劃分出上下兩層(見上頁圖4),希望能夠浮選出不同歷史時期的炭化農(nóng)作物;但因一般來說耕土層厚度通常至少有20cm左右,最終未能將其分出上下兩層,均按一個地層單元來采集了一個樣品。
(二)測年樣品的采集
為了確定古耕地、引水渠的使用年代和廢棄年代,我們采集了以下兩種測年樣品。
1.古耕地測年樣品的采集
我們在綠城遺址東南古耕地遺跡浮選的植物種子中,采集了測年樣品,對其進行了放射性碳十四年代測定(AMS法),以便了解古耕地和引水渠使用時期的絕對年代。
2.引水渠廢棄年代樣品的采集
我們在綠城遺址東側,引水渠上覆沙丘(紅柳包)底部植物殘體中,采集了紅柳葉子,對其進行了AMS法碳十四年代測定,以便了解引水渠和古耕地遺跡的廢棄年代。
三、實驗結果
我們對采集的樣品進行了相應的實驗分析,其分析結果如下。
圖5 炭化小麥(掃描電鏡照片)
(一)植物遺存浮選結果
在綠城遺址東南古耕地遺跡出土樣品的植物遺存浮選中,發(fā)現(xiàn)了多種被炭化的植物種子和果實。下面一一介紹各類農(nóng)作物及雜草類炭化植物的顯微鏡照片及其形態(tài)特點。
圖6 炭化大麥(體視顯微鏡照片)
1.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 Thell.)(圖5),禾本科(Gramineae),農(nóng)作物,大粒多,短細粒少。瘦果呈橢圓、長圓或卵圓形,腹面中央有深縱溝1條。胚著生于果實背面基部,位于腹溝相對的一側,胚部呈斜切形,背面中央呈鈍棱狀。
2.大麥(Hordeum vulgare L.)(圖6),禾本科(Gramineae),糧食作物。大麥籽粒中間較寬,兩端尖,呈長橢圓形。大麥內(nèi)稃基部有一退化小穗軸,叫作基刺或腹刺。背面有細淺的皺紋和縱溝,腹面有相對較寬的縱溝。
3.黍(Panicum miliaceum L.)(圖7),禾本科(Gramineae),糧食作物。籽粒呈球形和卵圓形,中部有明顯的凹溝,背部隆起。凹溝自基部向上延伸至中部,為胚之所在的位置。腹面平坦,在基部有一凸起的種臍。側面呈倒卵形,向基部方向變薄。胚部呈斜切形。
4.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見次頁圖8),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田間或路邊雜草,野生植物,與農(nóng)作物粟很類似,粟由野生狗尾草演變而來。籽粒呈橢圓或卵形,背部隆起,腹面平坦。
圖7 炭化黍(體視顯微鏡照片)
圖8 炭化狗尾草(體視顯微鏡照片)
5.莧屬(Amaranthus sp.)(圖9),莧科(Amaranthaceae),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田間雜草。
圖9 炭化莧屬(體視顯微鏡照片)
6.藜(Chenopodium album L.)(圖10),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屬,野生植物,一年生田間路旁荒地雜草。8~10月開花,好氮植物,氮含量高的耕地及肥料堆周邊,牧畜圈舍的周圍群生。莖粗硬結實,高能達60~150cm。葉呈三角狀,頂部帶尖,葉邊呈鋸齒狀。剛長出的葉背面有白粉密布。種子大小約1mm,球形。
7.打碗花屬(Calystegia sp.)(圖11),旋花科(Convolvulaceae),夏綠性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田間路旁荒地雜草。成長期為3~10月,開花期為6~8月。幼苗春天長出,莖在他物上向左卷的形式纏繞,長約1~2米。葉子為互生,啞鈴型,長5-10cm。花淡紅色,圓形,直徑5~6cm,白天開花。一般不結果實,果實少見。
圖10 炭化藜(體視顯微鏡照片)
圖11 炭化打碗花屬(體視顯微鏡照片)
8.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Desr.)(圖12),豆科(Leguminosae),二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可作飼料、綠肥。
図12 炭化白花草木犀(體視顯微鏡照片)
9.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圖13),葫蘆科(Cucurbitaceae),攀緣草本,野生植物,藥用。多年生草本,生長期為4~10月,開花期為8-9月。葉子呈五角圓心狀,果實很大,成熟時呈黃色,因此被稱為栝樓。在雜木林的邊緣地帶生長。
圖13 炭化栝樓(體視顯微鏡照片)
10.貏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圖14),??疲∕oraceae)貏草屬,幼苗始生于3~4月,8~10月開花。果實近球狀。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草本,野生植物,溝邊路旁荒地田間雜草,耐濕。
圖14 炭化貏草(體視顯微鏡照片)
11.濱藜屬(Atriplex sp.)(圖15),藜科(Chenopodiaceae),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荒野雜草。
圖15 炭化濱藜屬(體視顯微鏡照片)
綜上所述,在綠城遺址東南疑似古耕地遺跡的炭化植物中,除小麥、大麥、黍等農(nóng)作物外,還出土了多種田間雜草,再加上采樣點位置的地形平坦、暗色土壤大面積連續(xù)展布、并在其周邊散布有樹枝狀引水渠及石磨盤、石碾子農(nóng)業(yè)用具等綜合判斷,采樣點位置應為古耕地遺跡。
(二)測年結果
1.炭化小麥的年代
對綠城遺址東南古耕地遺跡出土的炭化小麥,進行了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測定,對所得碳十四濃度值,進行了碳十三同位素分餾效應的校正,最后進行樹輪校正后換算了公元年代。測年結果表明,出土小麥的碳十四年代為850±25aBP,樹輪校正后的碳十四年代為公元1193年。自11世紀前半葉開始,居延地區(qū)被西夏所控制,1227年西夏被元朝打敗,因此,出土的小麥年代屬西夏時期,即綠城遺址東南引水渠旁邊的古耕地遺跡應為西夏時代的農(nóng)田。
西夏的黨項族最初為游牧民族。建立王朝后,為了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努力學習了中原地區(qū)的先進技術。此外,居延地區(qū)漢代以來各王朝的生產(chǎn)方式,對該地區(qū)西夏先民的生業(yè)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參考經(jīng)驗。在西夏時期,西夏人將在戰(zhàn)爭中被捕漢人,集中到興州和涼州一帶,并將其部分戰(zhàn)奴送到居延地區(qū),使他們經(jīng)營著農(nóng)業(yè)耕作。黨項人跟漢人學到了中原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技術。這些農(nóng)耕技術和屯田區(qū),后又一直被延用到了元朝時期。
2.引水渠上覆沙丘的形成年代
綠城遺址東側引水渠上發(fā)育的沙丘底部紅柳葉子的碳十四測年結果為390±35aBP,樹輪校正后的碳十四年代為公元1475年,代表了引水渠和古耕地的廢棄年代。公元1475年已進入明朝,因此,該年代數(shù)據(jù)說明了明代居延三角洲的農(nóng)田已被廢棄,大規(guī)模的水利設施也被廢棄。
四、初步結論
在位居居延三角洲中部一帶的黑城、綠城等西夏、元代的遺址旁邊,很容易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干涸的河流和帶有灌溉引水渠的古耕地遺跡,已被沙化的遺址周邊平坦地帶,在西夏和元代是一個綠洲環(huán)境。西夏、元代的聚落中心——黑城遺址,位于居延三角洲的中部一帶,大面積的耕地也分布在黑城、綠城、五塔寺一帶,因此,西夏、元代的農(nóng)業(yè)開發(fā)主要利用了黑河下游居延三角洲的中部一帶,當時居延三角洲下部已開始沙化[6](P147-156)。
在居延地區(qū)的環(huán)境考古調(diào)查中,基于引水渠的分布,初步推測綠城遺址東南一帶為古耕地遺跡。本文通過疑似古耕地遺跡出土炭化農(nóng)作物和田間雜草的鑒定和分析,出土小麥的年代測定,樹枝狀分布的引水渠之間分布有多處西夏的房址,引水渠與上覆沙丘之間紅柳葉的測年分析數(shù)據(jù),以及古土壤發(fā)育及其橫向延伸、具有較大范圍和地形平坦開闊等特征,綜合判斷綠城遺址東南一帶應為西夏時期的古耕地遺跡。這些引水渠和農(nóng)田歷經(jīng)西夏和元代,一直被沿用至明代初期。植物遺存浮選結果表明,當時在居延三角洲中部一帶,主要種植小麥、黍、大麥等農(nóng)作物。據(jù)《居延故地》 一書,當時農(nóng)作物以麥類和黍類為主,還有其他多種農(nóng)作物。當時農(nóng)田長勢良好,谷粒較大[7](P22-23)。在西夏和元代,雖在居延地區(qū)已開始大面積農(nóng)業(yè)耕作,但因這里屬交通要塞,人口過多,當?shù)丶Z食產(chǎn)量仍不夠食用,每年從內(nèi)陸運來大量糧食,以便解決當?shù)厝说臏仫枂栴}。
[參考文獻]
[1]森谷一樹.漢代のエチナ、オアシス+蕟版資料からわかること [M].オアシス地域研究會報,2005,5(1).
[2]陳發(fā)虎,吳薇,朱艷,J.A.Holmes,D.B.Madsen,金明,C.G.Oviatt.阿拉善高原中全新世干旱事件的湖泊記錄研究[J].科學通報,2004,49(1).
[3]瞿文川,吳瑞金,王蘇民,張振克.近2600年來內(nèi)蒙古居延海湖泊沉積物的色素含量及環(huán)境意義[J].沉積學報,2000,18(1).
[4]靳鶴齡,肖洪浪,孫良英,張洪,孫忠,李孝澤.最近1500年黑河下游東居延海變遷與環(huán)境氣候變化[J].中國科學D輯,2003,33(增刊).
[5]李并成.河西走廊歷史時期沙漠化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6]李并成.居延古オアシス沙漠化考[J].オアシス地域研究會報,2004,4(2).
[7]色音.居延故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齊烏云,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考古、植物考古及生物考古;遠藤邦彥,男,日本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第四紀環(huán)境;穆桂金,男,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與生態(tài)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第四紀地質(zhì);堀和明,男,名古屋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第四紀環(huán)境;村田泰輔,男,日本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第四紀環(huán)境;魏堅,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考古學;唐自華,男,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第四紀地質(zhì)。
致謝:在野外考察過程中,得到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原載原載《農(nóng)業(yè)考古》 2019年第6期
Hash:4ec8c6758a95e2fd6377f7029647c9a3c3cb9836
聲明:此文由 叨叨三國事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