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鑿開東西山、飛磚建智標(biāo)塔!高陽城、龍?zhí)?、西?..海寧15個傳說你都知道嗎?
過年咯!
過年咯!
大家都大了一歲
咱們的海寧也1461歲啦~
千年來
海寧一路走來,歷經(jīng)滄海
不得不說
咱們海寧的前世今生
都無比傳奇!
(點擊文字閱讀)
今天
大潮君要來給大伙兒講講
千百年來
流傳在海寧民間的15個美麗傳說!
還是首次發(fā)布!
大潮君開始咯~
在很久很久以前
……
東西山本是一座山
智標(biāo)塔是一個叫“智標(biāo)”的和尚造的
路仲古鎮(zhèn)的“楊家醬”是為西施研制的
黃灣鎮(zhèn)的由來原來這么傳奇
海寧一夜之間出現(xiàn)了18頭鐵牛
觀音曾在海寧射了一箭…
海寧的蠶是一位女子變來的
……
硤石的由來
傳說2000多年前,原來的硤石東西兩山還是一座山,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一次南巡路過硤石,衛(wèi)士看到這座山王氣很旺盛,對秦始皇說:“這山有王氣,不利于秦王朝?!鼻厥蓟事犃耸謵琅惆l(fā)十萬囚徒到這里,把這座山鑿掉了,分為東山和西山,中間是一條河,成了兩山夾一水的局面。
當(dāng)時東山和西山的百姓都想以自己的山來命名地名,雙方爭論不休。后來地方上的文人雅士商量,要取個有地方特色的地名,經(jīng)過多次協(xié)商,根據(jù)兩邊是山(石),中間夾條河的特點,大家認(rèn)為取名“硤石”比較合適,這樣,“硤石”的地名就從二千多年前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硤石有許多名勝古跡:東晉的智標(biāo)塔、惠力寺;唐代的顧況宅、碧云寺、西廣福寺、石經(jīng)幢;元代的東岳廟、紫微橋;明代的淳樸院、環(huán)秀橋、崇惠橋、東西南北四個關(guān)廂等,都曾享有盛名。數(shù)千年的文化積淀,硤石已成為江南水鄉(xiāng)人文之藪、文化之邦、絲綢之府、皮衣之都、旅游勝地。硤石,山在城市中,城在山周圍,地理環(huán)境獨特,風(fēng)景優(yōu)美。
紫微山的來歷
紫微山原名西山,是人們?yōu)榱思o(jì)念白居易又珍視顧況和白居易的品德之美。唐時,白居易曾得硤石人“著作郎”顧況的器重,后來他任杭州刺史時,幾度到硤石訪問顧況故居。一日,他登上西山頂,極目遠(yuǎn)眺這“兩山夾一水”的獨特風(fēng)景,信筆作詩一首《登西山望硤石湖》:“ 菱歌清唱棹舟回,樹里南湖似鑒開。平障煙浮低落日,幽溪路細(xì)長新苔……”詩畢,余興猶存,但見漫山遍野的紫薇花吐艷開放,一片繁花景象,便揮筆寫了“紫微”兩字。后來,人們紀(jì)念他,把西山稱作“紫微山”。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登臨紫微山,入閣觀覽,賦詩題字,競相唱和。1956年新建西山公園時,在原址新建重檐八角亭一座,命名為“紫微亭”。
后來新建的紫微閣位于紫微山頂,屋面覆無光琉璃瓦,飛檐翹角,四面回廊,明柱若干根,裝飾工藝仿明清建筑。底層為四面粉壁,鑲刻歷史遺留的詩文、題字、繪畫;二、三層四面開窗,花格扶欄,供游人憑欄賞景,可望見西坡的“白水泉”、北坡的煙霞洞和南坡的紫微河、紫微橋和惠力寺,向東可望東山景色和顧況讀書臺遺址。
飛磚建造智標(biāo)塔
在硤石鎮(zhèn)的東山頂上,有一座智標(biāo)塔。東晉的時候叫八幅塔,到了宋朝,這個八幅塔已經(jīng)倒塌了。
后來,有個名叫智標(biāo)的和尚,云游到此。他就想在東山的頂上重建一個寶塔??墒且ㄔ爝@ 樣一座寶塔,它所需的磚頭很大,每塊磚重27斤。要把那么多的磚瓦從山腳運到山頂上去, 可是一件難事。于是智標(biāo)和尚就想了一個辦法。
說是在七月十五的那一天,智標(biāo)和尚準(zhǔn)備讓磚瓦自己飛到山頂上去。很快方圓百里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件事,感到很稀奇。到了那天,東山腳下擠滿了人,大家都想去看看怎么把27斤重的磚頭從山下“飛”到山頂上去??斓街形绲臅r候,有幾個小和尚跑到山腳下來傳話,說是誰要想上山去看飛磚建塔的,每人順便帶一塊磚瓦上去。
于是人們都爭先恐后,每人扛起一塊磚就往山上走去。等到眾人到達(dá)山頂,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飛磚建塔是這么回事。
經(jīng)過幾年的辛苦努力,寶塔終于建成了。人們就以智標(biāo)和尚的法號作為這座塔的名字,叫做智標(biāo)塔。
橫頭街的故事
“先有橫頭街,后有硤石鎮(zhèn)”,在硤石,歷來有這么一種說法,可見橫頭街歷史悠久。
古稱橫頭鎮(zhèn),新中國成立后作橫頭街。該路原為兩面街道,寬僅2米許,石筑路面。硤石橫頭老街位于東山南坡,山嶺延綿而下。這是一條特殊的街,所有街道都是緊密相連,不走回頭路,條條街道可以兜著走。
橫頭,上岸沿街為店鋪,后面以住宅為主,間有深宅大院,并有墻門護(hù)衛(wèi)。各座建筑之間以高大風(fēng)火墻相間隔,內(nèi)宅裝飾考究,非常精美。在橫頭老街三四米寬的路面,有酒醬店、百貨店、茶館、小飯店、衛(wèi)生所,附近還開了米廠、水泥廠等。橫頭街附近有一條河叫青松塘,河兩岸種滿了松柏,和橫頭街的白墻黑瓦相映,盡顯江南水鄉(xiāng)的秀麗之美。
橫頭南山上居中的玉皇殿左右側(cè)各有道觀,內(nèi)中供奉神像并不很巨大。道士們各立門派,也各有許多信眾。除了職業(yè)道士值奉壇觀外,大多居家修道——這觀念與西方傳入中土的佛教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橫頭街上居民中甚多相關(guān)的職業(yè)。晚清以銀元流行,則沿街設(shè)有“紙洋錢”店鋪,因而終日木錘打擊厚紙聲,響徹街市,不絕于耳,成為舊時橫頭街景之一。
梅園的傳說
梅園,是明清時期海寧名園之一,位于海洲街道聯(lián)合路中段梅園社區(qū)。根據(jù)海寧地方史記載,梅園為明代隱吏李爾默所筑,清咸豐年間被毀于兵燹。
一天夜里,李爾默忽然夢見一個清瘦的書生在梅林間行走。他身穿青色長袍,與月色融為一體。他左手把著一杯酒,右手深情撫弄著梅花。奇怪的是,那些花骨朵經(jīng)他的手一摸,紛紛綻放。那些殘花經(jīng)手觸動,瞬間恢復(fù)色彩。那些怒放的花朵,經(jīng)他深情凝望,開得更加飽滿了。原來這位就是民間傳說的花神林和靖。林和靖(967-1 0 2 8 ),單 名 逋 ,字 君 復(fù) 。北 宋 浙 江 錢 塘(今 杭 州) 人。 年少之時,父母雙亡,且體弱多病。他自稱“ 久貧慚嗜酒,多病負(fù)窮經(jīng)” 。但他勤敏好學(xué),通曉經(jīng)史子集百家學(xué)說 ,而且長于書畫 ,精于詩詞 。林和靖最突特、有名的事跡,就是“ 梅妻鶴子” 。在他之前固然愛梅名士不乏其人,在他之后,愛梅之士不敢出頭 。談愛梅 ,古往今來唯“他”獨尊。
西施與海寧
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了。勾踐受盡凌辱,降為臣奴。他回到越國后,不忘恥辱,臥薪嘗膽,伺機(jī)復(fù)國。大夫文種獻(xiàn)上了美人計,在越國選了一個名叫西施的美女, 想獻(xiàn)給吳王夫差。
雖然西施長得很美,可是她不會吳國方言,所以勾踐就在錢塘江附近一個叫李城的地方,也就是現(xiàn)在海寧伊橋一帶,教西施學(xué)習(xí)吳語。至今,海寧丁橋皇崗、伊橋一帶,還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西施的故事和地名。
贊山的龍?zhí)?/a>
贊山屬于良渚文化遺址,位于浙江省海寧市市區(qū)東南,石路高豐村四組,它占地約10余畝,高度約有四五層樓,贊山一帶有很悠久的文化,當(dāng)?shù)匾灿小?先有贊山街,后有硤石”之說。
贊山北麓有座規(guī)模很大的金墩寺,是《 西廂記》中相國千金崔鶯鶯燒香拜佛的寺廟, 書生張生是距此地不遠(yuǎn)的橫山東張家埭人。村民又向我們提起了龍?zhí)兜?a href='/shenhuachuanshuo/' target=_blank>神話傳說:古代,一條大蛇在此潭修練,得道后化龍升天,人們?yōu)榧o(jì)念這傳說稱此潭為龍?zhí)?。龍?zhí)吨栽诋?dāng)?shù)丶矣鲬魰裕溟g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民國23年本市干旱,河道內(nèi)沒有一滴水可龍?zhí)度运闯渥?。為了解開龍?zhí)端K年不干的謎團(tuán),人們用水泵將龍?zhí)端楦?,只見潭底有個方桌大的洞,此洞不見底,第二天,龍?zhí)端譂M滿的,原來此洞是龍?zhí)兜脑慈?。事隔多年,人們又在潭底發(fā)現(xiàn)了做陶瓷的材料,曾兩次開挖,但未成功,反而開挖時把潭底的“無底洞” 給堵住了,使龍?zhí)蹲儨\。
傳說黃灣鎮(zhèn)的由來
從前,海寧的最東邊有座非常繁華的城市——高陽城。
有一天 ,自大的東海龍王來高陽城和土地菩薩下棋。連輸三盤以后,他惱羞成怒,揚言要淹掉這座高陽城。土地菩薩想訪到一位說話大家都能夠相信的老實人,托他去傳言,救城里的百姓。
為了驗證人們的誠 信 ,土地菩薩變成一個賣油的老漢,他總是多給買油的人一兩油。而家境貧寒的黃海生硬要補給賣油的老漢一兩油的錢 。因此土地菩薩就把高陽城即將遭難的消息告 訴了他,并且叮囑他,如果大廟前的石獅子眼睛流血了,就要通知大家逃難。
后來,石獅子的眼睛真的流血了,大家紛紛逃難。黃海生背著他生病的父親走在最后 。鄉(xiāng)親 們到達(dá)安全地方時 ,卻發(fā)現(xiàn)黃海生父子已經(jīng)被潮水卷走了。
高陽城毀了,逃出來的人就在西北面的無名小鎮(zhèn)上生活,為了紀(jì)念黃海生,大家都叫那個小鎮(zhèn)為黃灣鎮(zhèn)。
路仲古鎮(zhèn)的“楊家醬”
海寧皮革工業(yè)園區(qū)一帶有一個范蠡湖,相傳范蠡曾帶西施在這里居住過,當(dāng)時西施從諸暨一帶來到這邊,飲食上有些不適,范蠡就研制了豆瓣醬這種東西為她的日常飲食添味,久而久之就流傳了下來。以前,在這江南一帶的農(nóng)村幾乎家家都有醬缸,每家都會釀制豆瓣醬。 在他小的時候,到了這個季節(jié)把家里的醬缸搬進(jìn)搬出就是經(jīng)常干的活兒。等到醬香味飄出來的時候,還常常乘搬缸的機(jī)會偷嘗里面的醬。
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里 ,醬也成了給生活增添味道的調(diào)味佳品。在本地,很多人家都能用醬做出很多花樣的菜肴。之后,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jì)浪潮的沖擊下,這種傳統(tǒng)工藝制作的傳統(tǒng)調(diào)味品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這種傳統(tǒng)的制醬工藝在路仲古鎮(zhèn)楊建康的公司里傳承了下來,形成了獨特的“ 楊家醬” 品牌?!?楊家醬”不僅是醬菜加工的原料,更多的是兒時的味道。
神奇的石塔
在黃灣的尖山腳下,有一條長長的堤壩叫做“ 塔山塘” ??拷虊蔚谋M頭,有一座小小的石塔。
以前,海龍王經(jīng)常在黃灣一帶的海面上興風(fēng)作浪,禍害百姓。人們無奈之下,到處求神拜佛, 可是都沒有用。
一天,一位已經(jīng)九十多歲的老爺爺跟大家說,尖山頂上有一只石箱子里邊有個石寶塔,只要找到一根一丈二尺長,沒有節(jié)的蘆葦桿,就能夠打開石箱子,這個石寶塔能夠鎮(zhèn)住海龍王。有個叫銀銀的小伙子,聽了老爺爺?shù)脑捄?,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這根蘆葦桿。
銀銀找了很久很久 ,還是沒有任何收獲 。有一天黃昏 ,銀銀坐在蕩邊,突然眼睛一亮,他跑到蕩中一看,果然是一枝又粗又長的沒有節(jié)的蘆葦,足足一丈二尺長。銀銀跑過去把它拔起來,連夜趕回到尖山頂。
一道金光閃過,石箱子開了,銀銀捧起箱子里的石寶塔。天蒙蒙亮的時候,銀銀終于跑到了海邊上。海浪惡狠狠地?fù)鋪恚y銀把那個小石塔往海里一擺,于是,一座石塔就屹立在海邊上。但在這時一個大浪向銀銀猛撲過來,銀銀被卷走了。
鄉(xiāng)親們含著眼淚去找銀銀,可是再也找不到了。大家起早摸黑,從石塔到岸邊筑起了一條攔海的堤壩,擋住兇潮怪浪。人們就把這條攔海的堤壩叫做塔山塘。
塔山塘現(xiàn)在還在,而且最近已經(jīng)修葺一新,大家有空可以去瞧一瞧!
鐵牛鎮(zhèn)海
傳說,朱云龍在沒當(dāng)皇帝前曾落難,與母親一起在海寧鹽官生活。東海龍王知道朱云龍以后要當(dāng)皇帝,就不敢讓海潮禍害鹽官的老百姓。
后來,朱云龍去京城當(dāng)皇帝了,東海龍王就經(jīng)常發(fā)怪潮到鹽官,淹死了不少老百姓。鹽官百姓就告狀到京城,朱云龍得知后,就親自帶著母親到海寧巡視。
朱云龍的母親很聰明,她說:“ 水牛不怕水,但水怕牛,那就澆鑄十八頭鐵牛來擋怪潮吧!” 那么,為什么偏偏要澆十八頭呢?因為從海寧東面的尖山口到鹽官正好是十八公里。
要澆鑄十八頭鐵??尚枰簧勹F?。←}官的老百姓知道后,紛紛把家里的鐵器捐出來澆鑄鐵牛,好多人還把鑊子都捐出來了。
這十八頭鐵牛,一定要在一個晚上之內(nèi)澆鑄完成,否則就不能達(dá)到效果。為了趕工,朱云龍請來了很多很多鐵匠。在澆最后一頭鐵牛的時候,天就快要亮了。眼看天就要亮了,朱云龍急了,沖著天喊:“ 喂, 天亮星啊,你慢點亮吧!” 這天亮星閃了三閃,又暗了下去。
朱云龍命人把這澆鑄好的十八頭鐵牛從海寧東面的尖山口,到海寧鹽官分地段擺好。從此, 那龍王就老實了,再也不敢發(fā)怪潮了。
《書劍恩仇錄》中提到乾隆與陳家洛在廟宮(海神廟)后夜祭父母墓塋,“ 不期而遇”這一情節(jié)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金庸巧妙構(gòu)思,使之更富于藝術(shù)的魅力。海神廟坐落在鹽官鎮(zhèn)大東門內(nèi)。清代雍正八年三月始建,次年十一月竣工,耗銀十萬兩。它專祀浙江的海神, 是一座嚴(yán)格按照清代官式建造的古典宮殿式建筑,因此,俗稱廟宮。海神廟初建時占地四十余畝,中軸線上有大門、儀門、正殿、御碑亭、寢殿,東西兩面有天后宮、雷神殿、水仙閣及亭臺池榭等建筑。
大門前有石筑廣場,廣場上有石獅一對,被譽為“江南獨步” ,還有旗桿石二方,跨街石坊二座。廣場前,河承石梁,名慶成橋,橋南為草坪及歌舞樓。諸建筑形成整體群,居城一隅, 宏麗壯觀,氣魄非凡。1992年開始,國家花巨資,對海神廟進(jìn)行重修。修復(fù)后,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基本完整,景象宏麗。同時,大殿內(nèi)新塑有“ 浙海之神”、“錢镠”、“伍子胥”等神像可供觀潮客參拜,為觀潮勝地的重要旅游活動場所。
觀音借地造城
很久很久以前,海寧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東海龍王管的。就是這龍王脾氣有點壞,總是欺負(fù)海邊上的老百姓。
有一天,觀音菩薩路過這里,正好遇到龍王出來玩,帶著一群蝦兵蟹將攪得潮水翻滾。 龍王一見觀音,連忙上前示好,觀音說: “這么遠(yuǎn)來,連休息的地方都沒有?!饼埻跎焓謴暮5鬃テ鹆艘粔K石頭,放在鰲魚頭上,變成一座“ 尖山” ,觀音說: “就我一個人太孤單了。要不再借我一箭之地,有百姓陪我,這樣好嗎” 龍王想,一箭之地不過百十步, 就同意了。
于是,觀音跨上尖山頂,向西射了一箭,射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龍王一看這么多地有點舍不得,觀音便拿出一件龍袍抵給他。龍王見這閃閃發(fā)光的龍袍,十分歡喜,接過龍袍就回水晶宮了。
鰲魚拼命地掙扎,想甩掉這片土地。觀音看見了,就化出個“出海觀音” 的化身,永生永世站在鰲魚的頭上,鰲魚只能老老實實的不敢動了。東海龍王回到水晶宮,才發(fā)現(xiàn)這龍袍是紙糊的,氣得大發(fā)雷霆,喊來十萬蝦兵蟹將,掀起十丈大浪。出海觀音見龍王怒氣沖沖,她只是微笑不搭理龍王。龍王自知理沒有觀音足,法又沒有觀音大, 只好耷拉著頭回去了。
這片觀音借來的福地就是現(xiàn)在的海寧,海寧人民在觀音的庇佑下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乾隆帝下江南到海寧
乾隆曾在海寧尖山小住,與尖山小廟中的老方丈大談佛學(xué)禪機(jī),相談甚歡,臨別贈與“ 海闊天空” 四字。
一日,乾隆皇帝在尖山北池橋別院中小憩,屋外狂風(fēng)大作、烏云密布,突然隨行宮女慌慌張張喊他: “ 陛下陛下,快走快走。” 院外一大群人正拿著扁擔(dān)、繩子、剪刀,朝這邊走來,來勢洶洶,其中不乏婦孺老幼。乾隆心中一驚:這是要造反么! 于是命人看好大院,同時火速趕往嘉興府衙搬兵剿“ 反賊”! 。
兩個時辰后,嘉興府臺押來北池橋里長問罪,里長哆哆嗦嗦道: “……草民不知圣駕在此,怎敢驚擾萬歲爺!今天是春蠶五齡的第四天……要下大雨,我等趁下雨之前把桑枝剪下來,拿到家里去采葉……” 原來如此!乾隆一時語塞。
嘉興府臺見此情景厲聲喝道: “驚擾圣上,是死罪! ” 這時,尖山住持方丈出現(xiàn),大聲喝道: “ 陛下手諭墨跡未干, 府臺大人想草菅人命嗎? ” 說罷拿出乾隆手書四字——“ 海闊天空” 解釋道:“ 圣上體察民情,覺得百姓的心胸開闊,家中卻空空蕩蕩,百姓若不養(yǎng)好春蠶—— 更是缺吃少穿,圣上叫府臺大人來巡查,并非要你濫殺無辜! ” 乾隆暗笑:還是這老和尚機(jī)敏,給了朕臺階下。于是安撫民心道: “ 百姓的日子還不算太好, 朕常為此徹夜難眠?!?/p>
從此,百姓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
蠶神的故事——“蠶”是怎么來的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如花似玉的商人女兒為找回久出未歸的父親,向家里的白馬許愿,如果白馬能找回她的父親,她就嫁給它。白馬聞言奔騰而去,不久就找回了她的父親。然而,人怎能和白馬成婚呢?父親知道此事,竟一箭把白馬射死。
商人剝下馬皮晾在院子里。商人的女兒淚流滿面地?fù)崦R皮,突然馬皮裹住了姑娘的身子。天空烏云飄來,一陣旋風(fēng)把他們刮到門外。旋風(fēng)過后,只見雪白的馬皮緊緊地粘在姑娘的身上,姑娘的頭已變成馬頭模樣,它爬在桑樹上蠕動著身子,嘴里不停吐出亮晶晶的絲來。
從此,世界上又多了一種動物,它渾身雪白,總是用絲來纏住自己,人們把它叫做“ 蠶” 。天上的女媧娘娘知道了此事,下凡來帶走了蠶,并尊稱那個姑娘為蠶神。此后,人們經(jīng)常在桑樹底下向后輩們講述蠶神的故事。
是不是特有意思
看得意猶未盡
作為海寧人
這些傳說你都知道嗎?
來
趁著過年走親戚
快快把這些有趣的海寧傳說
講給你身邊的人聽吧
既能了解咱們海寧的文化
大伙兒也能聽故事樂一樂~
和大潮君一樣喜歡這些故事的
給海寧點朵
來源:《那些海寧傳奇》
朱敏倩 編
Lisk Feng 繪
佚名 文
部分圖片來源:沈益亮、馬耀良
擁有百億集團(tuán)的他堪稱海寧傳奇!如今竟要打造一個特區(qū)!
挺住!海寧要雨夾雪?這樣的天氣一直要持續(xù)到…
點個
Hash:6fcbe00b3b1b0ab9378fedf0f40c2b02106c2deb
聲明:此文由 大潮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