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這個安岳人居然修建了古代最大的水閘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讓四川成為天府之國,也讓人記住了戰(zhàn)國時期的蜀郡太守李冰。浙江紹興的三江閘水利工程,把一片沼澤之地變成了魚米之鄉(xiāng),更讓當地人記住了明朝時的紹興知府湯紹恩。這個湯紹恩,來自天府之國的普州城北陶旵壩(今四川安岳縣城北鄉(xiāng)陶海村)。
湯紹恩,字汝承,號篤齋,生于弘治十三年(1499)農歷三月二十五日。湯紹恩的生平事跡,《明史》有傳,但很簡略。湯紹恩自幼聰明好學,27歲那年,也就是嘉靖五年(1526)考中進士。嘉靖十四年(1535),36歲的湯紹恩已官至戶部郎中。同年,湯紹恩調離京城到地方任職,出任德安府(今湖北安陸市)知府。第二年,湯紹恩調任紹興府知府,歷史把紹興那片土地交到了他的手里。
安岳紫竹廣場湯紹恩雕像
湯紹恩性情寬厚,生活儉樸,具有一個清官、好官必備的素養(yǎng)。日常生活中,他里面穿“疏布(粗布衣服)”,外面穿父親遺留給他的舊袍。他要是穿越到現在,估計很多場合都不得讓他進去。
在為政上,湯紹恩有很好的大局意識,不鉆牛角尖,也不以自己清廉而到處炫耀。湯紹恩做人低調,做事高調,他“修學宮、設社學、緩刑罰、恤貧弱、旌節(jié)孝、濟災荒”,一個關注民生、為民辦實事的官員形象躍然紙上。
但以上這些,都不是湯紹恩被紹興人記住的原因。他留給紹興最大的財富,是修建了古代最大水閘工程——紹興三江閘水利工程。
如今的三江閘
紹興府下轄的山陰、會稽、蕭山3個縣,有錢塘江、曹娥江、錢清江3條江水,三江之水交匯處,叫做三江口。江水匯入大海,每天大海潮汐時,海水帶著沙土涌進江內,久而久之,導致江兩岸沙積如丘陵,嚴重地阻礙了水道。每年夏天久雨成澇,三江上游發(fā)洪水,洪水涌到三江口時,遇到堆積如山的沙土,不能順暢地進入大海,洪水就向兩岸溢出,淹沒良田、村莊。
為盡快泄洪,官府只得要求挖開水塘堤壩。這樣能暫時解決水患問題,但其他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不能及時修復堤壩,到了用水季節(jié),水塘里沒有水,農作物就要遭受干旱。所以,每年秋冬時節(jié)就要修筑堤壩,老百姓苦不堪言。
湯紹恩上任后,在聽取地方官民意見的座談會上得知,大家最關心也最頭疼的是水患問題。湯紹恩當即表態(tài)說,為民父母官,應該“捍災御患”,決定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他組織相關人員查閱水利資料,帶人勘查各條水道,個中艱辛,難以述說。
湯氏家譜上湯紹恩的畫像
一天,湯紹恩等人來到三江口,見江岸的彩鳳山與龍背山對峙,江邊有石頭延伸向江心,另一邊也有石頭突出,頓時眼睛一亮。湯紹恩把地勢圖畫下來,帶回府衙,召集眾人開會,非常肯定地說:“兩山對峙,這個地勢表明,山下一定有基石,正好在這里修建水閘。”他又帶著眾人來到現場,找來熟悉水性的人下江去勘探,果然發(fā)現江底“有石如甬道,橫亙數十丈”,是一個天然修建水閘的好地方,大家都同意在此修建水閘。
這么大一個工程,不是說干就能干成的,資金必須得到保證。為籌錢籌款,湯紹恩費盡心機,絞盡腦汁。他到上級主管部門去籌錢,鞠躬作揖說好話,請求從國庫里撥款。國庫撥款遠遠不夠,還得繼續(xù)籌集。湯紹恩發(fā)動轄境內的有錢人家解囊捐助,自己還帶頭捐獻官俸。有些店鋪作坊主響應知府大人號召而捐款,湯紹恩親自手書匾額相贈,以表示褒獎和感謝。經過努力,湯紹恩終于籌集到了工程款。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工程開工了。
湯紹恩墓前牌坊殘跡
在修筑保護水閘的新塘(水閘的配套工程,目的是穩(wěn)固海堤,保護水閘安全)時,由于海浪洶涌,施工非常困難,新筑的海堤多次被沖潰。湯紹恩寢食難安。他寫了一篇給海神的文章,拿在手里,脫下衣服,躺在新筑的海堤上祈禱說:“如果大堤再次潰掉,我愿意與大堤一起歸于大海?!?/p>
湯紹恩不成功就成仁的決心,感動了海神。很快,此前還波濤洶涌的大海,風平浪靜了。工人們趕緊動手,大家一股作氣,終于把新塘建成了。這些民間傳說,當然未必是真的,但足以表明湯紹恩當時帶領當地人修建三江閘的艱辛過程。
三江閘文保碑
于1963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9個月后,一座宏偉的水閘出現在了三江口。水閘全長50丈、寬3丈,共有28個孔,閘門高1丈6尺到2丈多。因閘門為28個孔,象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天上28個星宿的意思,又被稱為應宿閘、三江應宿閘。
民國期間對三江閘的測量表明,三江閘閘長103.15米,閘面寬9.15米,閘面高程6.63米,閘底巖基高程1.10-2.92米。28個孔凈孔寬62.74米。閘內建有涇溇、撞塘、平水3個內閘,以備大閘被沖潰時的“預備御”;閘外,修筑400多丈的石堤,以扼制潮水的沖擊。又刻水則石(相當于現在的水標尺)在閘邊,用來根據水勢潮情,啟閉閘門。
安岳縣湯紹恩墓地
嘉 靖 十 七 年(1538),湯紹恩又主持打通古鑒湖東塘、南塘以及通塞的堰、閘,東西連亙百里,水面寬闊,既有利于蓄水,又便于船只交通。至此,經過湯紹恩的努力,紹興形成了河湖密布、土地平整、灌溉方便、旱澇不虞的三江水系。三江閘修好后,紹興變成了魚米之鄉(xiāng)。當地人為湯紹恩編寫了一首民謠:“泰山巔,高于天,長江水,清見底。功名如山水,萬古留青史。”
萬歷年間修理三江閘后,文學家徐渭在閘橋上撰聯:“鑿山振河海,千年遺澤在三江,纘禹之緒;煉石補星辰,兩月新功當萬歷,于湯有光?!卑褱B恩修建三江閘比作大禹治水。不僅如此,從萬歷年間起,當地人就在紹興府城的開元寺和三江閘旁邊修建了湯公祠、湯太守廟。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當地官紳上書,請求表彰湯紹恩的治水功績??滴醯塾H臨紹興視察后,敕賜湯紹恩為靈濟侯,御筆為湯公祠題寫匾額:“欽定靈濟”。雍正三年(1725),又敕封湯紹恩為寧江伯。
三江閘老照片
三江閘歷經了6次大修,直到1981年建成新三江閘,三江閘才完成了400多年的歷史使命。如今,大閘主體大部分仍保持完好,1963年被列為浙江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當地政府新建連接三江閘左側的大橋,將其命名為湯公大橋,以表示對湯紹恩的紀念。
水利專家評價說,三江閘是我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砌石結構多孔水閘,在水利工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三江閘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則碑,并實現定量調度水資源的古代水閘。代表了我國傳統(tǒng)水利工程建筑科技和管理的最高水平??膳c大禹治水、李冰治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相提并論。
湯紹恩后來官至山東右布政使,退休后回安岳老家。萬歷二十二年(1595),97歲的湯紹恩去世,被安葬在縣城北鄉(xiāng)陶海村的湯家灣山麓下。
?來源:華西都市報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Hash:398bb53b9ae16c2d251c8d932330e6b516689e5e
聲明:此文由 安岳圈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