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茂林吳氏分支——肥東縣吳家驥世系考(上)
吳小云 葉彩霞
第852期
一、千年古鎮(zhèn)茂林
茂林位于涇縣西南,屬千年文化古鎮(zhèn),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 “小小的涇縣城、大大的茂林村”之說。境內(nèi)軒園府第大多是在乾隆、嘉慶時所建,舊傳中的七墩、八坦、九井、十三巷、三十二軒、七十二園和 一百零八座大夫第顯示了茂林建筑數(shù)量和種類之多。
花磚,是茂林建筑上的一大特色,黑白兩色過渡自然,有中國畫的山水韻味,因其紋理各異曾被巧妙地排列成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將臉譜。著名作家吳組緗就以家鄉(xiāng)的花磚來談小說中的人物塑造,說寫小說塑人物就要象墻上的人物臉譜一樣有個性、不能千人一面,象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
茂林菜屬徽菜系列,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在當(dāng)?shù)氐幕榧?、壽誕、添丁等喜慶宴請菜肴中,多上十二道菜,俗稱“十二碗”,其中的燒膀、粉渣肉、糊粉又稱 “三絕”。菜品半葷半素、料湯均衡。辦席必請樂隊,有迎賓曲、 敬酒曲、送客曲,鑼鼓喧天,管弦齊奏。茂林又有獨(dú)特風(fēng)味的地方美食,有萬年樓的發(fā)糕,三元樓的水晶糕,楊柳春的九角糕,粉料勻細(xì),松軟可口。
茂林還是一塊紅色的土地:1934年方志敏率領(lǐng)的北上抗日先遣隊途經(jīng)皖南,在太平縣譚家橋遭遇國民黨部隊,紅七軍團(tuán)長尋淮洲負(fù)傷至茂林犧牲;1941年1月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在經(jīng)過茂林時被國民黨部隊圍困,激戰(zhàn)七天七夜,九千余人的隊伍只有一千多人突圍,史稱“皖南事變”。
二、涇縣茂林吳氏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文,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茂林吳氏創(chuàng)造了穿靴戴帽、簪纓繼世的家族傳奇。
吳氏是太伯、仲雍之后,黃帝軒轅氏后人。涇縣茂林始祖吳文舉于北宋初年遷居宛陵。其子吳希賢在南唐衢州教授任上辭官,后從宣城遷至其下轄的涇縣茂林東莊。吳希賢次子吳安國于北宋熙寧年間娶河西的宋氏女為妻,于是從東莊遷宋家坦與宋氏“聯(lián)居”,這即是吳氏正式定居茂林的開始。隨后茂林吳氏分枝散葉,人口眾多,科舉興盛。
茂林吳氏一直以科第進(jìn)仕揚(yáng)名于鄉(xiāng)邦。據(jù)清吳氏譜記載,吳氏共有進(jìn)士19人,舉人119人,歲貢生難以計數(shù),有“涇川鄒魯”之譽(yù),“涇之多才萃于吳氏一門為不可及?!鼻謇舨可袝鴧欠寂喾Q“吾宗之雋才迭出,喋躞詞場,彬彬乎其未有艾也”。清乾嘉道時期,在寧國府舉行的一場童子試中,錄取的三十六人吳姓占有十八位。乾隆之后,吳姓有六位欽點(diǎn)翰林,另有“六鰲駕?!?“祖孫傳芳”的科場佳話,其中清左都御史署吏部尚書吳芳培、山東巡撫吳廷斌、近代外交家吳茂蓀、經(jīng)濟(jì)學(xué)家吳半農(nóng)、國文教授吳則虞、新中國財政部長吳波、衛(wèi)生勤務(wù)學(xué)專家吳之理及被稱為“茂林三吳”的文學(xué)家吳組緗、書法家吳玉如、畫家吳作人等均為個中佼佼者。
三、茂林吳氏分遷肥東的一支
根據(jù)安徽省圖書館藏萬歷七年《涇川茂林吳氏譜》、興一村吳邦凱藏《吳氏家譜》手抄本記載,吳氏遠(yuǎn)祖世系表依次為:
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后稷→不窋→鞠→公劉→慶節(jié)→皇仆→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
【1】泰伯(得姓伯始祖)→【1】仲雍(得姓始祖) →【2】季簡 →【3】叔達(dá)→【4】周章→【5】熊遂→【6】柯相→【7】疆鳩夷→【8】余橋疑吾→ 【9】柯盧→【10】周繇 →【11】屈羽 →【12】夷吾 →【13】禽處→【14】轉(zhuǎn) →【15】頗高→【16】句卑→【17】去齊→【18】壽夢(吳王)→【19】季札→【20】征生→【21】啟番→【22】吳售→【23】彌容→【24】句 →【25】子三→【26】涉(子彰) →【27】彰→【28】穆→【29】平→【30】申→【31】芮(長沙王) →【32】淺 →【33】信→【34】廣志→【35】千秋→【36】長陵→【37】全→【38】隆→【39】復(fù)興→【40】漢→【41】成 →【42】盱→【43】勝→【44】珪→【45】文質(zhì)→【46】應(yīng)之→【47】康年→【48】嗣英→【49】正己→【50】定→【51】之則→【52】延→ 【53】猛→【54】安誠→【55】筠→【56】欽→【57】授→【58】文慰 →【59】良→【60】義方→【61】少微→【62】鞏→【63】泉→【64】瑤→【65】叔沅→【66】瑗→【67】謨→【68】亨之→【69】衡→【70】光裕→【71】百億→【72】逢源→【73】?!?4】元珎→【75】義德→【76】彬→【77】百九→【78】萬一(為茂林一世始祖)→【79】大千一→【80】乾十二→【81】坤一→【82】伯二→【83】千七(吳侃)→【84】恩一→【85】端二→【86】榮四→【87】祥一→【88】儒二→【89】佑二→【90】隆源→【91】利→(利公祠堂)【92】祖二→
【93】興一諱俊,遷合肥東鄉(xiāng)青陽山下→【94】治涵→【95】浩化→【96】尊甲→【97】欲起→【98】正坤→【99】仁朝→【100】義護(hù)→【101】禮璉→【102】萬昌→【103】道肫→【104】明倫→【105】廷瑜→【106】元成→【107】開金→【108】運(yùn)泰→【109】克信→【110】顯芳→【111】家驥→【112】邦國
從世系表得知,茂林一世祖為萬一公,是自得吳姓氏之后的第78世,再歷經(jīng)15世到93世興一公時,從涇縣茂林遷至合肥東鄉(xiāng)青陽山下,再歷經(jīng)18世至第111世吳家驥,112世至邦國。因而肥東興一村吳氏是明初時從茂林遷出,為茂林吳氏分支。
四、從涇縣吳氏到肥東吳氏的重要人物
伯始祖諱太伯,又泰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正月初九生,卒于殷帝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歲,娶卜氏,吳氏開氏始祖。周太王古公長子。葬今江蘇無錫鴻山。太王有意傳位給季歷之子昌,太伯?dāng)y弟仲雍逃到荊蠻句吳,易服毀容,完全改從吳人文身斷發(fā)習(xí)俗,以江蘇無錫東南梅里(今梅村鄉(xiāng))為都城,建立吳國。此為吳氏得姓之始。
78世萬一公(953—998),諱文舉,百九公子,生于周太祖廣順二年,卒宋真咸平元年,四十七歲。十歲能文,少年登科,初任江陵尉(今湖北省轄),升任鄖陽縣令,再升循州(今廣東惠陽地)司馬。宋太祖趙匡胤派曹彬、潘美率兵伐南唐時,曹彬遣使赴郡縣招降,有人議以城獻(xiàn),文舉曉以大義,遂殺勸降使者,固守城池。宋軍攻城三月,城終失守,文舉被俘。宋將見其忠,欲給官,文舉不受。家被毀,成為游民,流浪至宛陵(今宣州市),后隱于涇縣之奎峰東莊灣(今茂林),為茂林吳氏宗族始遷祖。治平間學(xué)士歐陽修狀公節(jié),作《茂林始祖萬一公記》。萬一公為茂林一世始祖。
肥東興一村吳邦凱藏光緒年間《吳氏家譜》手抄本
79世吳希賢,行大千一,文舉長子。素性篤雅,操行純潔,居不交利,仕不忘學(xué),宋雍熙三年九歲入太學(xué),淳化二年十四歲試經(jīng)魁,十五歲廷對賜進(jìn)士,授衢州教授,咸平元年功賞,二十二歲轉(zhuǎn)文林郎,尋授兵部架閣。會保吉里陷,寧州中原震動,因上諫不納而辭官,景德元年來茂林奎峰東莊灣(今喬吳),時年二十七歲。
80世吳安國(1042—1118),希賢次子,由奎峰東莊遷于宋家坦(后改茂林村),俗呼號公,屢薦不仕,樂于與兄弟共守田園。但東莊地狹,見濂溪東岸岳父宋家所住地方地域廣闊,土地肥沃,于熙寧八年(1075)來宋家坦建“延陵新宅”。這就是吳氏正式定居茂林的開始。
83世吳侃(1119一1170):忠鯁長子,乳名永興,娶方氏(1121一1159),生二子時亮、時高。公妣合葬村西新墳墩,為茂林古七墩之一,今古墓尚存。1997年后分學(xué)灌園吳敬恒第六代孫吳慧智個人出資復(fù)修。
新墳墩又稱白骨墩,在墨莊右前
85世端二公:時亮長子,諱德桄,號勉正。娶章氏大娘,公妣生卒失考,生三子惟輝、惟燁、惟燦。三子惟燦出繼喬吳吳德梗為嗣。公妣合葬村北茅王嘴倪家沖口??滴跄觊g裔孫元凡有《宋故吳公諱端二墓志》。
86世榮四(1178一1241),于宋開禧壬辰立東山庵為祠,立宗支譜系圖掛祠堂之中,召僧人榮吉祥守庵奉祀祖宗。于寶慶丁亥三年(1227)續(xù)修茂林吳氏宗譜并撰序。公性資明敏,識量過人,茂林吳氏宗譜自此始修,又家規(guī)設(shè)法,子孫可守,為萬世之基。娶宋氏,生五子祥一、祥二、祥三、祥四、祥五。夫婦合葬茂林東北五里鳳村蟠蛇形。
87世祥一,諱世鵬,又名鵬卿。娶肖氏,繼娶徐氏,生三子儒一、儒二、儒三,夫婦合葬蟠蛇形。長子儒一,字竹居,分支一甲,西仁里。次子儒二分支一甲八大分。三子儒三,字梅居,分支六甲。
88世儒二,祥一次子,字熊興,號蘭居,生卒缺,葬永定都荀村半月形,娶洪氏辰貞生二子佑二、佑三。公為一甲八大分姓祖。次子佑三公后裔遷廬州府無為州土橋。
89世佑二 (1178一1241),字彥孫,乳名炎保。娶潘氏定秀,生二子祖源、隆源。合葬莊門前,眠犬形。公于元至正丙戌六年(1226)續(xù)修吳氏宗譜并撰序。公為茂林八大分之祖。
90世隆源,彥孫次子,行忠三。娶章氏接弟,生四子利生、堯生、安生、義生。公妣合葬西山涌門墩。公為后四分之祖,后裔住古溪邊、玓公分、莊門前、燕形和高坦梅家村等亦其后裔。隆源四子后裔,隨兄祖源支海、河、泗、濟(jì)前四分而興盛起來,因而被稱后四分。
肥東興一村吳邦凱藏光緒年間《吳氏家譜》手抄本
91世利生,隆源長子,諱的,字壽一,生元至順辛未年(1331)娶方氏生子文秀,生子祖二,繼娶章氏,生三子禮和、仁和、三和。公妣合葬莊門前周家門前,的公敞廳在尚友堂后門,年久失修,解放初拆毀。
(作者吳小元系宣城歷史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涇縣吳氏文化研究會會長;作者葉彩霞系宣城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涇縣政協(xié)文史委副主任) 制作:童達(dá)清
Hash:e22320c64a3ec6be588e3bba3dbe25a64031f672
聲明:此文由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