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筆法訓練,實用!
@篆刻微刻
篆刻微刻,免費領(lǐng)取80G名家印譜、篆刻教程,篆書教學視頻。
所謂筆法,寫字作畫用筆的方法,即中國畫特有的用線方法。中國書畫主要都以線條表現(xiàn),所用工具都是尖峰毛筆,要使書畫的線條點畫富有變化,必先講究執(zhí)筆,在運筆時掌握輕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稱為“筆法”。唐張懷瓘道《玉堂禁經(jīng)·用筆祛》云: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于“永”字。故元趙孟頫于《蘭亭跋》中云:“蓋結(jié)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從接觸到的資料,清代到民國,光是一個執(zhí)筆法,都能吵個勢如水火。比如關(guān)于手指能不能動,就能分為三派:
一派是主張運腕的,以沈尹默為代表,認為手指不能動,指一動,腕力就沒有了,只有指力了;
一派是主張運肘的,以祝嘉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動,以肘移來去,若指腕一動,全身之力就不能貫注筆端了;
一派是主張運指的,比如沈曾植、張裕釗、李瑞清,好象他們不轉(zhuǎn)指就寫不出碑的各種棱角。
關(guān)于中鋒和側(cè)鋒,歷來也是吵架的重點:沈尹默說要筆筆中鋒,周汝昌卻說除非寫篆書,否則只要切起就是側(cè)鋒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鋒。有的人說側(cè)鋒就是偏鋒,也有人說是側(cè)鋒也可以納入中鋒的范疇??慈思页车迷絹y,我越高興,因為真理越辯越明,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來。
另一個能證明筆法問題的,是學校的古籍書庫里的石版印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術(shù)很讓我驚訝,竟然可以那樣清楚地表現(xiàn)墨的輕重濃談,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鋒穎在紙上運動的軌跡,讓你直接對應起筆頭形狀——筆鋒是如何分布的,鋒在哪,肚在哪,如何頓注,如何散開,如何聚斂等等。
柳公權(quán)蘭亭詩,所謂的古法用筆,或言晉唐筆法,筆法的關(guān)鍵。至于一般的用筆線路,包括起筆角度,回鋒的方向等等,我認為不如放到結(jié)構(gòu)中去談而非筆法的范疇。
書法所使用的毛筆是是一種軟性物體,在書寫的過程中,如何達到筆毫齊順、萬毫齊力、筆毫復原,這便構(gòu)成了書法用筆中最根本的問題,這實際是毛筆的性能運用問題,筆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圍繞這個問題開展出去。
所以,學習筆法,首先要通熟筆性。
古人沒有提過“筆性”的概念,但他們十分精熟筆性是可以肯定的,他們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晉唐的許多書家,同時也是毛筆的研究者和改良者,從他們的遺墨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毛筆性能的無比諳熟和科學運用。書法的線條點畫,無論形狀、質(zhì)感、力度,都與能否正確掌握筆性有關(guān),不了解筆性就談不上懂得筆法。掌握筆性,主要有三個方面:
1.控制筆毫的能力
點畫和造型,取決于:
(1)筆起落的角度,運行方向;
(2)筆入紙深淺(輕重);
(3)筆頭形狀。
第(3)條筆頭狀態(tài)變化,指運筆中,筆毫鋒穎因受力產(chǎn)生的各種變形,如聚、散、扁(方)、圓等,包括筆頭觸紙方式,是用鋒端觸紙,還是筆腹著紙;是作勢欲彈,還是腰軟無力;是整齊鋪展,萬毫齊力,還是絞紐破敗,聲嘶力竭。
(1)和(2)的作用為大多數(shù)書法教材所論及,也容易在紙面上畫出示意圖,所以為大多數(shù)學書者所知,也較易于掌握,但最關(guān)健的因素——筆毫的組織狀態(tài)——卻往往給忽略了,結(jié)果造成運筆似的而非,點畫外貌相近而質(zhì)感意味相去甚遠。
如圖一些書法教材介紹寫魏碑或歐體的方筆
挑點,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態(tài)特征,逐個角地依次填填滿,特別是專門去填b處第二個角,類于畫字而不是寫字,筆畫形象呆滯造作,極不自然。這種運筆是不足取的。理由是:①畫字不是寫字,筆畫造作不自然;②速度太慢,沒有筆勢可言;③古人運筆絕不是這樣的。
正確的運筆法是:
(1)筆由左上向右下頓落,筆鋒落處形成a角。
(2)筆剛頓即反挫撐起,筆腹離紙,筆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開(下展溢出的筆鋒自然的形成b處勁利的棱角,絕不需刻意描畫)。
(3)向上勁健提筆出鋒(得c角,展開的筆鋒由兩向中間收聚,自然留下勁挺有力的三角點造型)。
以上運筆熟練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過這提按的剎那之間,暗藏了個挫鋒動作,使筆鋒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鋪,再由鋪而聚,這面需要有極其良好的控制筆毫的能力。
不僅方點這樣用筆,橫豎的起筆收筆,撇、挑的寫法,鉤的出鋒等均這樣運筆。這一點,歐陽詢《九成宮》等碑版經(jīng)過刻拓失真,很難看得出來,要看歐的行書墨跡《張翰帖》、《卜商帖》、《夢奠帖》,辨其鋒芒細微處,方可明了。
歐陽詢《夢奠帖》
以上例子說明運筆僅考慮行筆線路、提按輕重,雖也可寫出筆畫的樣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遠。
古人運筆的玄奧之處,在于對筆鋒的控制,控制筆鋒的聚散、扁圓、臥挺等狀態(tài)以塑造筆畫形象,利用筆頭的圓錐狀,可成圓筆,利用好它的齊(扁平展開)可成方筆,順轉(zhuǎn)著走,筆畫圓潤,側(cè)逆著用,則出現(xiàn)方棱。所謂“方筆用鋪,圓筆用裹”,“轉(zhuǎn)便圓,側(cè)成方”。
一支筆在你手中筆毫要鋪就鋪,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圓就圓,要開就開,要收就收,則無論什么筆畫,均可下筆成形,筆勢自然,絕無多余來回動作。所謂“用筆千古不易”,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說的。
優(yōu)秀的書法,不論是行草書,還是體態(tài)端靜的篆、隸、楷,都可體現(xiàn)出筆畫流動徜徉的時序意味,筆一按下提起就應取得需要的造型,試觀晉唐及宋人書法墨跡,用筆簡練自然而然,依據(jù)筆性而為,所以下筆自然得法。后人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論著逾豐而去筆法逾遠。清代蔣和《書法正宗》中,一個豎鉤可以為12個動作,繁復精微,煞有介事,令人感慨。
趙子昂號稱快筆,據(jù)說能日書萬字,哪怕寫正楷,用筆法也極其快速簡煉,表現(xiàn)了對毛筆極強的控制能力。
2.選擇最有效的傳力點——鋒
筆毫的末梢——鋒,是筆力集中到達,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筆者,能使筆站起來以鋒芒運使,這叫“立鋒”,筆鋒挺而健,有效得傳達指腕的力量。在曲張之間“殺”入紙中,獲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發(fā)揮鋒的用場,單以筆腹掃頓按,筆畫必質(zhì)感薄弱,墨象虛浮。
古人強調(diào)“用筆在用鋒”,包含兩個要求:
(1)“立鋒”行筆。作書是否有“筆力”全看一支筆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來,“立”著運使。清代蔣和說:“(用筆)如善舞竿者,神泛竿頭,善用槍者,力在槍尖也?!惫P鋒立得起來而不是偃臥平拖,才殺得入紙,才有“澀勢”,寫出來的線條如鑄如刻,凝重,沉著。
古人所謂“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叭缋U金,長錐界石,仿茲用筆,坐進千里”(唐·張懷瑾)。明董其昌說:“予學書三十年,悟得書法,而不能實證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處自束處耳”,又說:“發(fā)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边@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鋒用筆示意圖
“立鋒”關(guān)健在善于利用筆毫的彈性,因勢利導,更關(guān)系到功力,功力到時,雖極柔長鋒羊毫亦錚錚作彈。
初學者可能開始時體會不到鋒端的彈力,鋒立不起來,可用薄長如竹蔑一類柔而有彈性之物,做用力壓下又竭力撐起的動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領(lǐng)會其運動的技巧,再運用到毛筆上,相信不難掌握。
(2)“筆鋒無處不到”。任何一點一畫,從始至終,四面八方,都應是筆鋒運走形成的。如寫一點頓下后,須頓中有提,使筆鋒走至原筆腹按下的位置,使筆力充分作用于紙面,如此方得收筆處堅實凝重的筆觸。
劉熙載《書概》說:“張文史(張旭)書,微有點畫處,意態(tài)自足,當知微有點畫處,皆是筆鋒實實到了。不然雖大有點畫,筆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云!”“大有點畫”指簡單的筆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鋒不立,筆畫再大,也是筆腹形成的虛浮呆滯形象,而非鋒端真力貫注的堅實筆質(zhì),細審王羲之行書諸帖,歐陽詢行書,褚遂良《陰符經(jīng)》,趙孟頫、文征明行楷書墨跡,無不如此。
筆鋒無處不到
理論上所說的筆鋒的頂端,實際運用上,鋒指的是鋒端及筆毫近的那一段,再遠些就是筆腰,筆腰是筆毫產(chǎn)生彈性的部位,也有不少書家慣用筆腰,如顏真卿等,“力點”常不在鋒而在筆腰,腰一觸紙即能彈走,所以頓重而能清勁??上Ш芏鄬W他的人,一頓即倒腰軟無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異。近代康有為,筆腹腰也運用得很精彩。
從學書的進程來說,初學者一開始就應努力練習立鋒的本領(lǐng),盡量以鋒端運使。練到筆鋒什么情況下都能彈起來的程度,則無論筆鋒,筆腰、筆根、筆側(cè),無不能力透紙背,就如武功高強之人,無論拳、肘、肩、臂,全身各處,無一不能發(fā)力傷敵。
3. 保持和恢復筆毫的彈性
彈性物體都有個彈性限度的問題,在一定力的范圍內(nèi),彈性物體可迅速恢復原狀,超過限度。彈性破壞難以復原。(啟明按:關(guān)于這一點,我建議大家參考啟明之前發(fā)布的《怎樣辨別毛筆最適合寫多大的字?毛筆的大小、尺寸如何區(qū)分?》)毛筆性柔,彈性是很有限的,這要求我們:
三分筆示意圖
(1)控制毛筆下按的程度:
一般要在筆頭一半以內(nèi),向來有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的說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筆鋒,筆鋒變形程度小,易于恢復。選擇毛筆時,要選“大筆寫小字”也是這個道理。
(2)運行過程中,要不時將散臥軟弱的筆毫扶立起來。
筆往前運走,就免不了要倒下來,彈性就會慚弱下去,需做個 “回頂”的動作立起筆鋒,如折角處的挫鋒,挑鉤處的蹲鋒,捺底出鋒前的微微回縮(所謂挫、蹲、回,都是回頂用勁的一種),均使散敗的毛筆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復原立起,甚至使筆處于特殊的強勁狀態(tài),錚錚欲彈走,大大增強了“筆力”。
(3)一筆完成之后,用收筆動作使筆頭恢復成挺直齊順的原狀,如同掭過一般,可直接書寫下筆,保持了行筆的前后連貫性。
關(guān)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彈直筆鋒,反作用力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回鋒反彈,回鋒時正好逆著行筆方向提筆,將筆鋒回頂彈直,所以回鋒動作正確與否,應看筆鋒是最有效地彈直順利齊。
二是用在出鋒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筆作按勢,借急按的反彈之力彈起筆鋒。如懸針,長撇就應這樣用筆,懸針和撇的中后段常常顯出豐腴之態(tài),就是借勢出鋒用筆的自然結(jié)果,其它捺、挑鉤也是這樣重按而提出的。
所以運筆的時候,筆毫總是一曲一挺,時展時聚地運行著,尤如鐘表的發(fā)條,錚錚欲彈走,筆一提紙,筆頭就能恢復挺直齊順,這就是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其所說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蘇軾說“方其運也,左右前后,卻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惫P鋒收起時象懸著重物的繩子一樣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運用毛筆啊!
Hash:a5f042a1471ee5251a455bb27095175fa5bf528a
聲明:此文由 如抱琵琶半遮面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