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菏澤紅色記憶|成武縣烈士陵園:讓烈士精神傳承不息
關注
在成武縣城西北1公里處,有一處著名文化遺址“文亭山”,在此基礎上又修建了成武縣烈士陵園。陵園以仿古式建筑為主,園內安葬著144位有名烈士和170位無名烈士的忠骨,在紀念大廳里還鐫刻著1068位革命烈士英名。
既是文化遺址 也是英雄安魂處
走進成武縣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陵園門楣上由著名書法家包偹五先生題寫的“成武縣烈士陵園”。整座陵園由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廣場、烈士紀念碑和烈士集中墓園組成。蒼松翠柏,四季常青,環(huán)境幽雅、莊嚴肅穆。目前園內安葬著144位有名烈士和170位無名烈士的忠骨,在紀念大廳里鐫刻著1068位革命烈士英名。
“文亭山遺址,是菏澤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兩周時期郜國的貴族墓地。據(jù)史料記載,郜國是西周時期文王十一子郜叔的封地,至東周時期被宋國所滅,存國400余年。現(xiàn)暴露于地面的部分由墓地南部的文亭山和北部的斗雞臺兩個堌堆組成,南北249米,東西190米,高7米,面積約47310平方米,余者皆在文亭湖水面之下?!睋?jù)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墓葬區(qū)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時期就有古人在此生活,直至商周時期,是一處典型的堌堆型古聚落遺址;兩周時期,成為郜國貴族墓地;戰(zhàn)國至漢代亦為墓地,著名的漢代“竹邑侯相張壽碑”就出土于此。1948年開始,在此埋葬革命烈士遺骸,1964年正式成為“成武縣烈士陵園”。
1989年,這里被縣人民政府批準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心”,1998年被菏澤市批準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被菏澤市人民政府批準為“菏澤市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基地”,2014年被菏澤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二批市級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
飲水思源 不忘來路
“烈士事跡展廳”為山上九間烈士紀念堂改建而成,長24米寬10米,建筑面積240平方米,是一座仿古式建筑,雕梁畫棟,紅墻琉璃瓦。紀念堂前為山頂小廣場,2005年對這里進行了改建。“‘烈士事跡展廳’里保存著全縣烈士的檔案、烈士遺物和《成武縣革命烈士英明錄》等文獻資料?!惫ぷ魅藛T說。
紀念堂門楣上書有“烈士紀念堂”“浩氣長存”“英靈如在”,黑底白字,十分壯觀,工作人員說:“1987年、2004年烈士事跡展廳經(jīng)過了兩次翻修擴建,同堂前的‘觀武亭’‘會文亭’兩個風景亭已渾然一體,構成了山頂?shù)闹黧w建筑。”
展廳內配有120個圖版畫面,展示了成武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運用游擊戰(zhàn)、地道戰(zhàn),打擊敵人,保家衛(wèi)國,支援魯西南戰(zhàn)役、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配合劉鄧大軍渡黃河等宏大的歷史場面。同時還陳展著十位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革命烈士及他們的英雄事跡,烈士事跡生動,圖畫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英烈們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給人以心靈的震憾。
建墓立碑 英雄安眠
一直向北走就能看到烈士墓區(qū),里面包括烈士紀念碑、烈士墓碑群和烈士紀念廣場三部分。其中“烈士紀念碑”最為壯觀,它是1948年成武縣第三區(qū)人民為在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李伯陽等烈士在三區(qū)駐地茍村集建立的,碑身高3米,寬0.83米,碑額書有“英靈千秋”,正面直書“烈士紀念碑”,背面刻有以“悼念李伯陽諸烈士”為題的碑文,落款為“中國共產(chǎn)黨成武縣委員會”。此碑曾遭國民黨反動派破壞碑首雕刻部分被砸毀,1969年被移入烈士陵園。
“2011年實施了‘慰烈工程’,對烈士墓區(qū)進行了全面整修改造,本著‘節(jié)約資源、生態(tài)環(huán)保、和諧統(tǒng)一’的原則,對骨灰寄存在烈士陵園內有名烈士,進行了統(tǒng)一建墓立碑,新建烈士集中安葬墓園一處,建有名烈士墓144座,無名烈士墓碑兩座,以供人們瞻仰緬懷?!惫ぷ魅藛T介紹,成武兩千名革命烈士雖長眠于地下,但他們的英名將永垂青史,英雄業(yè)績與山河同在,崇高精神與日月齊輝,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烈士西歸 精神長存
近年來,成武縣烈士陵園以烈士紀念設施為載體,舉辦各種紅色講壇、專題巡展、“對比反思教育”等系列活動,大力弘揚烈士精神,緬懷先烈業(yè)績,激發(fā)愛國熱情,服務城市發(fā)展,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作用,以烈士動人的事跡來激勵人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勇往直前,社會效果顯著。
每年前來瞻仰的人數(shù)都在萬人次以上,特別是清明、“七一”等重要節(jié)日,前來陵園參觀的團體、學校和個人絡繹不絕。在這里緬懷先烈,寄托哀思,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緬懷革命先烈的社會各界人士20余萬人次?,F(xiàn)在這里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了解黨的歷史、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場所;成為廣大群眾培養(yǎng)愛國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成為青少年學習革命傳統(tǒng)、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課堂。工作人員說:“我們要進一步挖掘、展示、宣傳歷史和革命資源,不斷增強烈士陵園的文化品位,將陵園建設成為具有地方特色,功能布局完善,思想內涵深刻,藝術品位較高,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文化公園,使之成為以‘紀念緬懷、集中教育、傳承文明’為中心,集瞻仰、教育、休閑于一體的園林化、公園式、多功能的新型烈士褒揚陣地。”
不論是在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還是在和平安寧的時代,總有人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些烈士的英勇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們的烈士精神永垂不朽,永遠激勵后人奮發(fā)圖強,銳意進取。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周佳 王碩 付洪強
Hash:3c2193923109765e0f7172c6cb52ec285c5f8c74
聲明:此文由 菏澤市旅游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