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旅游必來景點,你來過嗎?
大家好啊,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儋州哦
Day 1 儋州千年古鹽田——東坡書院——中和古鎮(zhèn)——龍門激浪
1. 儋州千年古鹽田
儋州千年古鹽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這是我國早期的日曬制鹽點之一,如今依然保留完好。
景區(qū)所在的鹽田村是個平靜悠閑的海邊村莊,入村后,一眼就可看到海邊散落著大小不一的石槽,它們像一方方硯臺錯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壟壟的鹽田周圍,頗為壯觀,而鹽田不遠處就是名的洋浦港,停泊著來往各國的貨輪。
如今的鹽田村依然保留有這一古老的制鹽工藝,先用經(jīng)過太陽曬干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制成高鹽分的鹵水,再將鹵水倒在石槽內,經(jīng)暴曬制作成鹽巴。如果想看到鹽工勞作的過程,傍晚時分的幾率更大一些。
2. 東坡書院
儋州的東坡書院曾是蘇軾貶謫到儋州時的著名講學場所,如今這里依然保留著古香古色的韻味,書院內隨處可見古時留下的碑文,有著濃濃是書香氣息。
東坡書院環(huán)境雅致,有載酒亭、載酒堂、奧堂龕等歷史建筑,其中載酒堂曾是蘇東坡父子起居和讀書的場所。當年他就是在載酒堂開設學館,講授詩書,傳播中原文化的?,F(xiàn)在書院內大殿和兩側耳房展覽著許多蘇東坡的書稿墨跡、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屐圖》。
另外,東坡書院內許多文化名人題詠的詩刻及書畫名家的藝術作品,游玩時可以一并欣賞。
漫步東坡書院內,淡紫色的“狗仔花”也是這里的一道獨特風景,它們的花蕊的形狀如同五條小狗團團圍坐,非常有意思。
3. 中和古鎮(zhèn)
中和古鎮(zhèn)古時是儋州的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在此謫居三年。由于蘇東坡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幾百年來這里的人們都喜愛吟詩作對,因此中和鎮(zhèn)享譽“詩對之鄉(xiāng)”。
鎮(zhèn)里主要的看點是參觀古跡。除了著名的東坡書院外,還有桄榔庵、東坡井、魁星塔等。另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兩個城門,可見當時的宏偉規(guī)模。此外,逛逛中和鎮(zhèn)的主要街道(約30分鐘可逛個來回),也可感受古樸氣息。
4. 龍門激浪
龍門激浪位于儋州市峨蔓? ?海濱龍門山。龍門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巖石山,山上怪石嶙峋,從北望南,延綿起伏,雄偉壯觀。山之東有一甕門,素稱“南天第一門”,高30多米,寬闊20來米,中空通風,巖石呈拱形,北風掀浪,撞于石門,鳴聲如鼓,回響10余里,故得名“龍門激浪”。
龍門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稱奇。前清拔貢題有七絕一首:“龍門峭石勢嵯峨,遠望潮來卷白波。漫道艱難驚蜀道,吾鄉(xiāng)仍有險途多”詩中寫景含情,耐人尋味。
龍門激浪周邊綿亙4公里的海岸,沙灘潔凈,岸上巨石千姿百態(tài),風景別致,站在巖石觀濤,心曠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點。毗鄰洋浦開發(fā)區(qū),隨著洋浦的開發(fā),龍門激浪景觀游人日增,名聲遠播。
相關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這里有一犁頭石,長年隨波沖擊,鏟去??仓?,故龍門有壁立之形。其壁中有一洞上通那細嶺,可容數(shù)百人行走。據(jù)《儋縣志》記載,明代黎族首領組織黎漢災民起義失利后,起義軍余部曾守于此,“忽山忽?!?,神出鬼沒,同官兵周旋十多個春秋。
1. 海南熱帶植物園
海南熱帶植物園由海南興隆熱帶植物園(興隆園區(qū))和海南儋州植物園(儋州園區(qū))兩個園區(qū)組成。海南興隆熱帶植物園是海南旅游開發(fā)的一顆璀璨的風景明珠,它以豐富獨特熱帶植物而聞名。植物園有熱帶經(jīng)濟作物和林木及園藝植物兩個品種,保存有野生植物資源和珍稀物種,引進了國內外名貴的熱帶植物種類,進行合理的配置,結合林草等優(yōu)美景觀的相間布局,是一座物種資源豐富,園林景觀優(yōu)美,具有科研、科普、觀光和植物種質資源保護功能的綜合性熱帶植物園。
2. 云月湖
位于儋州市西南6公里處,方圓數(shù)百里,四周青山環(huán)繞,林木疊翠。這個湖在一個低洼谷的大盆地里,水面平靜。湖畔有大片橡膠林、木麻黃林,青山綠水構成了一幅水彩畫。
云月湖景區(qū)建有度假村,度假村四周游玩的方式不少,可在草地上打牌,可在林蔭邊下棋,女孩子在樹林間輕蕩秋千,小童們或圍著他們感到新鮮的東西追逐、嬉戲,在高爾夫球場,可在教練的示范下?lián)]棒上陣;亦可借度假之便前往不遠處“兩院”里面那享譽海內外的熱帶植物園開開眼界;夜幕降臨后,度假村的俱樂部成為大家交友、聯(lián)誼的好去處,暢飲與神侃、嚎叫或狂歡,都不會受到什么限制;怕吵的客人,則可以叫上一二個、或三五個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 ??云月湖岸邊去,享受一份寧靜中交流的快慰。云月湖度假村還是一處不錯的游泳和劃船場所。
此外,這里還可以吃到產自云月湖的淡水魚。
3. 觀音洞
觀音洞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蓮花峰上的一個石灰石大溶洞,由于溶洞規(guī)模宏大,景色神奇,古傳是觀音菩薩曾經(jīng)在此修煉而得名。
蓮花峰上的觀音洞,古木蔥郁,四季山花燦漫,地表較大。觀音洞口共有3處,相距約60米,溶洞寬大,長500米、寬6米多,高達10米,洞內分為3層,其中中層較大,內有一廳,長15米,寬6米,高10米,廳內壁巖面溝溝紋紋,圖案奇特。
溶洞3層互相連貫,洞穴縱橫交錯,曲幽寧靜。洞底平坦,行走方便。觀音洞內冬暖夏涼,通風良好,最奇形怪狀而形象各異的景觀就有幾十處,可謂步步有景,處處奇特。洞內有處溫泉小眼常年滴水,當?shù)厝苏f這是觀音菩薩留給后人的延年益壽的甜水。洞頂有幽洞通天,陽光由此射入,洞天相通,奇妙異常。
好啦,接下來給大家講講儋州的風俗民情哦
儋州調聲
儋州調聲是僅流傳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民間歌曲。儋州在漢武帝時為儋耳郡(前110),自古就有“歌海”的美譽。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居儋期間曾以“夷聲徹夜不息”之句贊譽此地歌風之盛。1962年,田漢先生到儋州視察時稱儋州調聲為“南國樂壇的奇葩”。近期,儋州又因包括“調聲”在內的豐富的民間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
調聲是“歌?!敝凶钍苋罕娤矏鄣钠贩N,是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調聲主要在農閑或逢年過節(jié),男女青年聚會于山野賽歌時傳唱,特別是每年的“中秋歌會”尤其熱鬧,參加者往往成千上萬。唱調聲時,男女青年相對排成兩列或圍成圓圈,互相勾住手指,兩手及身體隨著歌聲節(jié)奏擺動,載歌載舞。調聲有若干常用曲調,以此為基礎加以發(fā)展變化,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曲,從而常唱常新。歷年搜集到的調聲曲調已有六百多首,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有《天崩地塌情不負》、《祖國江山花百樣》、《一時不見三時悶》、《單槌打鼓聲不響》等。
調聲歌會是群眾自娛自樂、自我教育的一種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決定將每年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調聲節(jié)”,用以全面保護調聲。
海南椰雕
椰雕,即海南椰雕,是以椰殼、椰棕、椰木為原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種實用產品和造型藝術品,是海南島的特產之一。海南椰雕樣式新穎,造型古樸,畫面雅致,質地輕巧,既有觀賞性,又有實用性,表現(xiàn)出濃郁的海南風格,是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海南椰雕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利用椰殼的應該是海南島最早的先民黎族人。黎族先民很早就會制陶器和獨木舟,但相比復雜的制陶技術,荒野里隨手可得的椰殼耐酸耐堿,做成容器,可能更加簡單而隨性。
唐代劉恂《嶺表錄異》中載:“椰子樹,亦類海棕,結實大如甌盂,外有粗皮如大腹,次有硬殼,固而且堅,厚二三分。有圓如卵者,? ??截開一頭,沙石磨之,去其皺皮,其斕斑錦文,以白金裝之,以為水罐子,珍奇可愛?!碑敃r民間有傳說,椰殼有“有毒即裂”的特點,唐代詩人陸龜蒙還留有“酒滿椰杯消毒霧,風隨蕉葉下瀧船”的詩句?!痘洊|筆記》也載,唐代大臣李德裕貶居崖州時,曾將椰殼鋸制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
明《正德瓊臺志》記載,宋紹圣四年(1097年),蘇東坡謫居儋耳,曾拿椰子殼請當?shù)厮嚾说癯梢衩敝^之“椰子冠”,而后在《和子由椰子冠》詩里揮灑豪情:“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
明、清兩代時,椰雕常被官吏作為珍品進貢朝廷,所以它又有“天南貢品”的雅號。在清宮大宴乳茶碗的資料中,也發(fā)現(xiàn)了有關椰雕的記載。清宮飲用乳茶,需配以品質精良、做工精到的御用碗。當時,廣東就進貢了用椰殼做的乳茶碗,碗外壁為椰子殼,藝匠在薄薄的椰殼面上,巧手凸雕松竹梅紋飾,內壁嵌銀里。椰子銀里碗古樸而輕巧,是清宮中為數(shù)不多的乳茶碗,皇帝不僅在中小型宴席上用它,就是平素飲乳茶時它也是首選的飲具。而清代的《海公案》一書中,也多次出現(xiàn)“椰雕墨盒”。至于清末、民國初期,用椰雕作為禮品、用品已很平常了。
海南椰雕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的工藝品,歷代椰雕藝人的不懈努力,使得椰雕技藝日臻完美。海南椰雕要經(jīng)過選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鑲、刨光、修飾等工序,雕刻手法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圓雕、拼貼、油彩等。
椰雕工藝分為三類。一是椰殼雕。利用椰子殼的天然形態(tài),把椰殼和貝殼嵌鑲結合,按設計造型拼接成工藝品,產品有椰碗、茶葉盒、牙簽筒、煙灰缸、花瓶、二胡、拼貼工藝畫等。二是椰棕雕。根據(jù)椰棕自然肌理效果,采用切、割、燙等方法加工成椰猴、椰豬、椰妹等各種人物、動物造型。三是椰木雕。椰木向來被海南民間用來加工成木梁蓋房子,后來工藝廠開始用椰木加工成筷子、發(fā)夾等產品。人們利用得最多的還是椰殼雕。
洗龍水
洗龍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節(jié)習俗。端午節(jié)這天,所有人家都會像過年時一樣在祖屋擺上香案祭祖,而洗龍水,相比于吃粽子、賽龍舟,更顯重要,是海南本土民眾所必須進行的神圣“儀式”,人們可以不吃粽子,不賽龍舟,洗龍水卻是一定要進行的。
一般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海南四面環(huán)海,老百姓們對屈原投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認為屈原投江后變成了龍神,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會出來活動,這天所有的水也就變成龍水。人們洗龍水可以得到龍神的保護,身體健康不長熱瘡熱痱,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們老家的說法,端午節(jié)這一天,天上的龍會下到凡間,從地上所有的水中經(jīng)過,龍經(jīng)過后,水沾染了龍氣也就成為龍水,用來洗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長痱子,也不得皮膚病。
歷史淵源
最讓人感到神秘和驚奇的是,所有水井的水(我所見到的),不管昨天? ?清澈見底還是混濁不清,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都會變成淡乳白色,并呈微混狀態(tài),等過幾天后才恢復原貌。老人們說井水變成這樣就是因為龍進來攪過了。這可能就是海南人將這天的水稱為龍水的直接原先。
另一種說法頗具神話色彩, 當?shù)孛耖g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南島山青水秀,大地一片蔥綠,人民安居樂業(yè)。有一天,從西北面的海上來了一群海妖,它們看到海南島象個仙島一樣美麗,老百姓豐衣足食、生活美滿,便起邪心,想占島而居,于是便施妖術,讓島上的老百姓染上各種瘟疫,其中尤以澄邁老城這一帶瘟情最重,整個地區(qū)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染上瘟疫,人們在死亡線上掙扎,哀聲遍野,哭號震天。這哭泣聲終于把東海龍王三公主驚動了。三公主是個慈悲的龍女,海妖折磨老百姓的惡行激起了她的義憤,她從龍宮里出來,飛到海南島與海妖們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終于將海妖們擊敗,但三公主也受了重傷。她掙扎著騰空而起,在海南島上空降了一場甘露,解除了島上老百姓的瘟疫。為了防止海妖們卷土重來,三公主還潛入海中將自己化做保護堤,從四周將海南島環(huán)抱住,龍頭在老城盈濱半島,龍尾擺在三亞,還從嘴里不斷地往外吐龍涎,把海南島四周的海水都包圍著,以防海妖再犯。
海南島的老百姓得知三公主為了他們而甘心化為保護堤后,便在每年的端陽節(jié)這一天,提著粽子,來到盈濱半島“龍頭”處,祭祀三公主,并跳入海中沐浴三公主的龍涎水,以祈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久而久之,來盈濱半島洗“龍水”的習俗代代相傳,至今愈盛。每年的端午節(jié)前后,當?shù)厝罕姾瓦h至三亞、儋州,近鄰海口、臨高、定安等地的群眾,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紛紛涌來這里洗龍水,盈濱半島4公里長海岸線上,人山人海,隨處可見萬人同泳的壯觀場面 。
好啦,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了哦,大家記得關注我呀
Hash:501365e83a1a15daf09cb0260e62735680adbe0a
聲明:此文由 解憂旅行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