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八大胡同游玩攻略
北京八大胡同擁有一定的歷史記憶,這個是指清朝之后的胡同文化,這也是老北京人記憶和文化的一部分,那么這八大胡同是哪8個呢?他們都有一些什么歷史故事,下面給大家分享2018年北京八大胡同游玩攻略。
嗨,朋友,看到標題別吃驚,八大胡同?對,沒錯,就是老北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風月場、名伶地、紈绔街“八大胡同”。
要說最初的“八大胡同”,指的是北京前門大柵欄外包括百順胡同、胭脂胡同、石頭胡同、韓家胡同、陜西巷、王廣福斜街(今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今小力胡同)在內(nèi)的八條胡同,堪稱當初帝都皇城煙花柳巷的CBD啊。
為何這么說呢?那是因為清代北京妓院分四等:頭等稱“大地方”或者“清吟小班”、二等稱“茶室”、三等稱“下處”、四等叫“小地方”;而這八大胡同則匯集了眾多的“清吟小班”和“茶室”,再加之周遭梨園班伶人眾多、名流雅士云集,自然叫響了名頭。
如今的八大胡同已然物去人非,甚至淪落為赫赫京城最為凋零破舊之處、正所謂:
曾經(jīng)繁華皆煙云,人與往事俱成空;雕欄玉砌應猶在,今個帶你兜兜風——
這不,三九的第三天,天雖晴朗但寒風凜冽,我卻騎著“小黃”轉(zhuǎn)起了“八大胡同”。
從南新華街左轉(zhuǎn)進入臧家橋胡同,行至盡頭右轉(zhuǎn)前行不久,就到了著名的五條斜街交匯處——五道廟。北京城標準的方方正正路巷格局在這里破了例,算是獨特一景。這“五道”在佛道中還蘊意天神、人神、禽獸神、餓鬼、地獄的“五道輪回”說,嘿,個中道理深了去了!
五道廟鐵樹斜街之南,便是大名鼎鼎的韓家胡同。
韓家胡同又叫“韓家潭”,當年坐落著多家清吟小班和茶室,也是伶人活動之地,徽班進京三慶班處所,堪稱京劇發(fā)祥地,有“人不辭路,虎不辭山,唱戲的不離百順韓家潭”之說。李漁的“芥子園”也在這里。
韓家胡同10號即同福班妓院的遺址,當年的清吟小班之一。不過今天不巧,趕上胡同做電信管線鋪埋,院落房門緊閉。從院落外貌來看,已然沒有當年模樣。
迎著午后刺眼而有些暖意的陽光西行, 我尋到了韓家胡同25號,也就是當年李漁在京故居、“芥子園”遺址。
“芥子園”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因其精致小巧題名曰“芥子園”。園中疊石綴景、亭榭樓臺、珍華奇木,清雅別致,為京師著名私家園林之一。如今已面目全非,現(xiàn)為西城區(qū)教委中小學生衛(wèi)生保健所。
與“芥子園”緊鄰的韓家胡同27號即“慶園春茶室”遺址,當年也是一處清吟小班。由南北兩棟樓房及東西平房組成,建筑結(jié)構(gòu)比較緊湊,樓梯設于天井之內(nèi)。
這慶園春當年既有餐館又有茶室,可謂“食色不分家”。如今院內(nèi)加建狹窄,唯有外墻朱檐雀替可見當年模樣。
沿著空曠的胡同繼續(xù)西行,很快尋到百順胡同40號,即“斌慶社”遺址。
斌慶社是著名的京劇社班,著名的“斌慶三春”——李萬春、藍月樓、耿長春就出自這里,演技精湛、聞名遐邇。
與斌慶社遺址相隔不遠,可以看到百順胡同49號茶室遺址。百順胡同49號遺址建于清末民初,原為“八大胡同”中的二等妓院。
該茶室的建筑立面設計精細,有基座、壁柱和仿西洋柱式,柱頭有變形的愛奧尼渦卷和卷草雕飾,為該區(qū)域少見的西式風格建筑。雖然建筑內(nèi)部私搭亂建嚴重,但精致的樓梯仍可顯現(xiàn)當年氣派。
從百順胡同向東轉(zhuǎn)出即行入南北向的陜西巷。歷史上陜西巷的故事頗多,容我一一探來。
前面就是陜西巷52號、當年的清吟小班上林仙館遺址,為兩層磚混結(jié)構(gòu)的小樓,院落為兩個“凹”字形并列合成的“山”字形平面,有走馬廊。如今已成阿來客棧及賽金花、小鳳仙文化館。
上林仙館為京城著名俠妓小鳳仙居住的云吉班舊址。當年蔡鍔為麻痹袁世凱經(jīng)常出入風月場,并在小鳳仙掩護下出京至天津與梁啟超會合,共謀反袁大計,并最終于云南通電討袁,留下一段歷史佳話。
而陜西巷67號茶室為當年二等妓院天福班的遺址。二層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院內(nèi)有樓梯,二層周圍為走馬廊通向各房間,系當年妓院建筑普通采用的建筑形式。如今院內(nèi)已雜亂破舊不堪,唯有建筑外墻立面仍可看出往昔氣勢。
在陜西巷中段東行,進入榆樹巷。這是一條小胡同,卻因名妓賽金花而出名。
榆樹巷1號即為京城名妓賽金花舊居。舊居為兩層樓房,樓上樓下各七間;樓前有兩進院落,樓房正立面比較講究,二層前廊用鑄鐵柱,門窗均用磚券、券腳 有花飾,磚墻、壁柱和券臉均用青、紅磚間隔組成,堪稱是當年的“北京洋房”。
賽金花的名字與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的歷史相關聯(lián)。賽金花原為清朝同治年間狀元、著名外交官洪鈞的小妾;洪鈞死后賽金花行業(yè)八大胡同,并與八國聯(lián)軍總司令、德國人瓦德西相識。后來的故事很多人都熟知,她用枕邊風軟化瓦德西,為京城減少了血腥與殺戮,也算是巾幗豪杰了。
如今的賽金花舊居凋零破舊,令人唏噓時光似蝕、歲月如刀,只能在眼前的殘紅銹柱間追思往事了。
沿榆樹巷向東行不遠,即可進入石頭胡同,這里有兩處梨園名人故居,引人駐足懷思。
石頭胡同37號為張二奎故居。張二奎曾先后為四喜班、和春班主演和主持人,與程長庚、余三勝并稱“老生三杰”,“三鼎甲”,聲名遠播。
今天的故居清冷凋敝,三九嚴寒之際已極少有人在此居住,不勝“頹寂”之感。
而石頭胡同61號是余三勝故居。故居由前后院及南跨院組成,內(nèi)有游廊。
余三勝隨徽班進京,后任春臺班首席老生,嗓音醇厚、唱腔婉轉(zhuǎn)動聽。其子余紫云為名旦,也是“同光十三絕”之一,其孫為“余派”老生創(chuàng)始人余叔巖。
沿陜西巷北接鐵樹斜街,向東不遠便是朱家胡同。朱家胡同45號是一處二等妓院遺址,約建于民國初年,為磚木結(jié)構(gòu)兩層樓房,平面布局呈現(xiàn)“凹”形。建筑立面精致,正面刻有“臨春樓”三字。
沿著朱家胡同向東南行過兩條胡同,進入了棕樹斜街,即以前的王廣福斜街。
在棕樹斜街87號 ,可見同善水會遺址,過去為八大胡同提供消防服務,今天的“消防隊”。
而隔壁的棕樹斜街89號茶室,則為二等妓院遺址。茶室為二層磚木結(jié)構(gòu)小樓,二層有走馬廊,庭院有高大的罩棚,令人印象深刻。
從棕樹斜街向北穿行至朱家胡同盡頭,便是大柵欄西街了。西街在觀音寺分叉為鐵樹和櫻桃斜街,這兩條斜街分布著眾多的名人故居,也是我曾經(jīng)多次尋訪的目標。
兩條斜街中靠北的是櫻桃斜街。櫻桃斜街27號為新鳳霞故居,是一處兩進四合院,原有垂花門將院落劃分為里外二院,如今已是雜亂民居了。
在新鳳霞故居上空,難得一見的晴空鴿哨,令人心情倍爽。
繼續(xù)西行至櫻桃斜街34號,為梨園公會舊址。梨園公會為老北京梨園官方管理機構(gòu),門額上的“梨園新館”及門楣上的“梨園永固”匾額,均為名老生時慧寶所書。由兩進院落組成,如今已基本無人居住。
從櫻桃斜街斜穿過短短的巷道,即進入了鐵樹斜街,這里有兩處名人故居值得關注。
鐵樹斜街100號,為楊隆壽故居。寓號“榮春堂”,該院坐南向北,由五座院落組成,按天、地、元、黃稱之。
楊隆壽12歲入“雙慶班”習武生,曾創(chuàng)辦“小榮椿科班”,培育出楊小樓、程繼仙、郭際湘、葉春善等名京劇名家。
而相對鄰的鐵樹斜街101號,是梅巧玲、梅雨田故居,梅蘭芳誕生地。
梅巧玲隨徽班進京入“福盛班”習昆旦,后投至羅巧福門下學京劇青衣、花衫,嗓音圓潤、扮相俊雅。
梅雨田則為梅巧玲長子、梅蘭芳伯夫,世稱“胡琴圣手”。
該故居為二進院落,均由正房及配房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農(nóng)歷九月十四日在這里誕生。
選擇瞻仰梅蘭芳祖居作為我今天行游的尾聲,完全是出自一份內(nèi)心的敬意。我曾經(jīng)不下四五次來這里尋訪,每每面對凋敝破舊的大雜院,尤其是橫貫院門外倒坐墻的男女廁所,心中不勝感慨。
一代梨園宗師出生地竟至如此殘萎不堪,且為圊臭圍合,這是那般的意境呢?
陽光些微西斜之時,我結(jié)束了凜凜寒風中的八大胡同之行。
Hash:4e6f1076fdbba83118a6169dda98e4de539fceba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