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磯風景區(qū)旅游攻略「采石磯風景區(qū)景點介紹」
導讀:采石磯風景區(qū)旅游攻略「采石磯風景區(qū)景點介紹」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qū)的景區(qū)介紹 采石磯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馬鞍山采石風景區(qū)的主要景點 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有什么好玩的項目???
采石磯風景名勝區(qū)的景區(qū)介紹
采石磯瀕江連市,距南京約40公里,是江南旅游網的西翼,距蕪湖約40公里,是皖南旅游線的北端。它地處長江下游的黃金水道,和京滬大動脈的205國道、滬寧高速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寧蕪鐵路比鄰。通過長江水道可與長江流域各省市溝通;通過公路,鐵路系統(tǒng)可從陸地上和全國各地溝通;通過祿口機場可從空中和世界各地溝通。
隨著別具特色而因地制宜的郊游、攀巖、速降、游娛、野營、垂釣等遠離喧囂、涉足山野的現(xiàn)代休閑方式項目的實施,采石風景名勝區(qū)將會成為一處以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臨江絕壁景觀和鎖溪河風光帶為主要載體,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山、古棧道和采石鎮(zhèn)、小黃洲在內的融名勝觀光、人文教育、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qū)和二日游旅游目的地。
采石磯——我心中的歌
夏傳壽
(一)
滔滔長江從你身旁經過,
巍巍翠螺是你堅強的支柱。
順流而下通古都南京,
溯流而上達米市蕪湖,
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磯,
你是母親項鏈上的—顆明珠。
??!人文薈萃的采石磯,
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
(二)
三元洞天留下不朽的神話,
將軍足跡訴說當年的戰(zhàn)火。
太白詩仙英靈昭日月,
散之草圣大作傳千古,
“江南一枝花”正在繪制更新更美的畫圖!
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磯,
你是母親項鏈上的一顆明珠。
啊!人文薈萃的采石礬,
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
(原載2006年10月13日《馬鞍山日報》)
采石磯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1、簡介
采石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核心景區(qū),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并稱“長江三大名磯”。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南接著名米鄉(xiāng)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采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這里飲酒賦詩,相傳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說:名山得詩仙李白而益著,詩仙則望名山而流連忘返! 多次來采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2003年采石磯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2、相關歷史
采石磯之戰(zhàn)
這是一場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反侵略戰(zhàn)爭,侵略的一方為金國統(tǒng)帥海陵王完顏亮,南宋主將為虞允文。虞允文仁壽(今四川仁壽)人,紹興三十年奉派出使金國,見該國大事戰(zhàn)備,回國后就奏請朝廷加強防御。次年,完顏亮率60萬軍隊分四路甫侵,他自己帶領的一路約數(shù)十萬兵馬于同年11月抵達采石磯對面江岸,跟宋軍隔長江對峙。據《宋史》記載;當時形勢危急,江北完顏亮高踞在剛剛綻起的高臺“黃居”下,殺白馬祭天,準備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軍卻因正“易將”而無人負責,“我?guī)熑逍巧?,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時艱,毅然負起守衛(wèi)重任,剛部署完水陸軍隊,完顏亮“ 大呼,操小紅旗序數(shù)百艘絕江而來,瞬間,抵南岸者艘,直薄宋軍”。虞允文勉勵身旁的勇將時佐應戰(zhàn),時俊立即揮舞雙刀沖向金軍,
大隊宋軍跟著向金軍沖殺。金軍后退,宋軍用“神臂弩”射擊敵船,致大批金兵死于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顏亮“悉敲殺之”。次日,完顏亮又來侵犯,被宋軍焚毀戰(zhàn)船300,大敗而去。金軍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殲,完顏亮又向宋軍施用反間計,也被虞允文識破。完顏亮惱羞成怒,率領部隊去江蘇揚州時的瓜洲渡,想從這里渡江奪取京口(今鎮(zhèn)江)。虞允文率 萬余軍隊赴京口增強防御,并將馬船改造成戰(zhàn)艦。完顏亮在瓜洲渡發(fā)布軍今,實行連坐法;軍士逃亡則殺部將,部將逃亡則殺主將。以致人心浮動.導致11月2日黎明他在帳中為部將所殺.不久,全部金軍都鎩羽而歸。
馬鞍山采石風景區(qū)的主要景點
蛾眉亭
蛾眉亭建于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由太平州知州張瑰創(chuàng)建,但從詩人賈島的《牛渚》詩“泊舟涉危亭,蛾眉望中碧”中可以推測,蛾眉亭其實在中唐時期就有了。
千百年來,蛾眉亭集秀美與壯觀于一身,站在蛾眉亭,能一覽江南的無限風光,“出大江而山曰采石,昔人因其山雄麗,亭絕壁上,以盡登覽之美,前望東西梁山,夾江相對,宛如蛾眉,遂以亭名”,從明初當涂名士陶安的《蛾眉亭記》中,不僅可以看到古人在絕壁上建蛾眉亭的良苦用心,同時也表述了夾江相對的東西梁山,恰如一對彎彎的蛾眉,“蛾眉亭”因此得名。
蛾眉亭的景色宛如四季圖,尤其是晴天去蛾眉亭,日照江面,一條銀白色的江練,耀眼的江水,波光粼粼,恰似兩山的眼波,濃郁的翠松綠林,仿佛兩山的眉,秀麗而又嫵媚。
三臺閣秀麗的采石磯就像一組如畫的屏風矗立在長江下游的江岸上,而聳立在翠螺山至高點上的三臺閣則像一粒珍珠鑲嵌在山巔。
三臺閣始建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朝時毀。據康熙時太平州州守楊霖在《采石三臺閣記》中所載:周文襄公(即工部右侍郎周忱)提升為大中丞時,捐俸買下了松蒔山。光祿公(曹履吉)也自愿捐三千金建閣于山巔。閣建好后,以“三臺”為名,以祀“文昌”之意。當時閣的東西各有三楹,以居黃冠。由此可見,“三臺”是星官的名字,為大熊星座的六星。曹履吉建三臺閣不只為了觀星象,而是兼有觀天時、世時、水時之用。曹履吉身為當涂人,在外做官后回到家鄉(xiāng),“念采石要地,患巨測”,乃“自建高閣翠螺之巔,假風水署‘三臺’,實閱江防飛渡也”,希望借助文昌帝君來保護一方的平安,此為一說。也有人認為,曹履吉在京都為官多年,用了一生的積蓄建三臺閣供奉文昌君,是想以此激勵鄉(xiāng)鄰賢士認真讀書,將來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傳說曹履吉的后代果然不負眾望,其中一個叫曹忠文的被欽點中了狀元,并且也為家鄉(xiāng)做了不少好事。
林散之藝術館“大江繞絕壁,草圣伴詩仙?!?a href='/daziran/' target=_blank>大自然造化了采石磯,采石磯挽住了李白,李白吸引了林散之。為了紀念這位當代杰出的書法大師、詩人、畫家,經國務院辦公廳批準,決定建立林散之藝術館,并于1991年10月15日在馬鞍山采石風景區(qū)建成,了卻了先生“歸宿之期愿與李白為鄰”的心愿。
林散之先生是我國書法藝術一代宗師,有詩、書、畫“三絕”之稱。林散之先生(1898~1989年),祖籍安徽和縣,出生于江蘇江浦,自幼聰慧,六歲入村塾,習詩文、聯(lián)語,同時臨習顏柳楷書,又喜涂抹繪畫。13歲到南京從張青浦學人物畫,16歲師從范培開學書法,18歲向清代進士張粟庵學古文? ??詞,32歲拜國畫大師黃賓虹為師并立志遠游。此后,先生歸居鄉(xiāng)里,潛心藝事。公務之暇,發(fā)憤自礪。自稱60歲始學草書,古稀之年后仍悉心變法,使其書法藝術日臻完善,進入全盛階段。其草書入于古人,于筆法墨法,多有新創(chuàng),既有清新飄逸之姿,又有雄強恣肆之氣,為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繼二王、懷素之后的又一高峰,故有“當代草圣”之譽。
太白樓
太白樓始建于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宋元時期均有修葺。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視江南時重建。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知府胡季瀛重建,改名為太白樓,又稱“唐李公青蓮祠”。后毀于兵燹。清光緒三年(1877年),兵部尚書彭玉麟捐資重建。
太白樓位于翠螺山南麓,依山而臨江。樓高18米,三層兩進,前樓后閣,左右回廊;歇山屋頂,筒瓦滴水,鱉魚走獸,飛檐翹角,蔚為壯觀。尤其是祠堂正廳供奉的一尊楠木雕李白站像,背負雙手,昂首挺胸,神態(tài)瀟灑飄逸,十分傳神地再現(xiàn)了詩仙風韻。游人士子,登樓遠眺,長江如練,綠洲溢翠,百舸爭流,鷗鳥翱翔,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的美譽,它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長江著名的“三樓一閣”。
為紀念偉大詩人李白,弘揚李白詩歌文化,1986年,太白樓東側一組清代建筑改建并與太白樓合璧,由此構成了全國建樓最早、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文物藏品最多的李白紀念館。
館內還陳列著一尊楠木雕李白臥像和古代文物字畫及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李白全集、當代名人書畫、李白研究專著等。
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詩人在登臨蛾眉亭時都情不自禁地為其題詩,一吐內心的無限感慨。
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題詩描繪蛾眉亭是“雙峰秀出兩眉彎,翠黛依然鑒影間”。南宋詩人陳塏則題詩曰:“女媧煉石乾坤定,為鎮(zhèn)長江立兩鰲。”在陳塏眼里,蛾眉亭所在的采石山和東西梁山都像傲世獨立、氣節(jié)清高的巨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相同的景色在不同的人心中激起的是不同的反響,蛾眉亭景色之妙由此可見。盡管也屢經戰(zhàn)火的摧毀,但它卻屢毀屢建,這也是蛾眉亭千年不衰的原因。
據歷史記載,亭中原有石碑五通,因風雨剝蝕,多有破損,現(xiàn)已被移至李白紀念館。今天的蛾眉亭為1987年重修,亭檐正中懸“蛾眉亭”額匾,新立的五通石碑就嵌在亭內的石壁上?!吨匦薅昝纪び洝窞?a href='/jingdian/29064' target=_blank>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郁賢皓撰文,由書法家李六珍書就。按原碑復制的還有元代李泂的《過采江詩》;另外李白的《望天門山》、林和靖的《采石山》、文天祥的《采石懷古》等詩,均由當代書法家重新書寫成碑。
風光綺麗的? ??眉亭背山面水一如從前,時光仿佛沒有移動,改變的只是歷史。
太白樓自唐迄今留下了元縝、白居易、陸游、文天祥、李鴻章、郭沫若等名人足跡和歷代文人吟唱的大量詩作,平添了太白樓深厚的無形財富,它們同太白樓建筑群的有形財富一道為國人呈現(xiàn)了淳厚無比的文化積淀。
安徽馬鞍山采石磯有什么好玩的項目???
只有風景,文化園區(qū),以及山頂?shù)乃?/p>
我們學生辦了年票的周末基本去那爬山旅游外加野餐
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嘛~
而且山不高,爬爬就當鍛煉減肥什么的又不是很累
至少比黃山輕松啊
另外馬鞍山還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啊
雨山湖公園啊,小九華啊,不過其實馬鞍山也沒有什么特別好玩的了
Hash:daafdb7e33fd3f9c70271fe102a487d92a0f6b23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