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秭歸美食印記:屈原橙宴聞名天下
《中國黨刊網》主編 劉東平 《酒店新聞網》主編 周杰 《中國紀錄》新媒體 魏燁 攝影報道
湖北省秭歸縣名因屈原而定,據《水經注》稱:“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秭歸”。當你步入秭歸縣境,在四處飄散著臍橙芬芳的屈鄉(xiāng)大地上,在高原出平湖的長江兩岸,在神女應無恙的山間峽谷,一年四季都能聞到純正的橙香,喚醒味蕾中的鄉(xiāng)愁,品味著地道的、母親的、從土鍋土灶里溢出來的味道,追憶著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橘啊,你這天地間的嘉美之樹,生下來就適應這方水土。稟受了再不遷徙的使命,便永遠生在南楚。根深蒂固難以遷移,那是由于你專一的意志啊。屈原還在《橘頌》中寫道:曾枝剡棘,圓果摶兮。葉兒碧綠花兒素潔,意態(tài)又何其繽紛可喜。層層樹葉間雖長有刺,果實卻結得如此圓美,這是屈原對家鄉(xiāng)臍橙的贊美。
據《楚辭》記載:秭歸家宴其曰:“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陳吳些”蒸煮煎炸,酸甜苦辣,屈原筆下的美食色香俱全,滋味豐富。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將家常便飯,逐漸改善成為屈原家肴,雖然不成宴席,但是每家每戶也能做出2至3道菜品,在民間傳承2300多年。
2016年,秭歸縣委、縣政府為精準扶貧、精準扶智,打造中國三峽名城、旅游名城、生態(tài)名城,在生態(tài)旅游上做文章,引進秭歸名人,在自己的綠色產業(yè)臍橙上下功夫,將原生態(tài)美食做成產業(yè)鏈,讓每位到三峽旅游的食客都能品嘗到屈原家宴,讓屈原家鄉(xiāng)菜,搬上餐桌,成為中國生態(tài)旅游名宴。隨著屈原家宴的聲名大振,不少游客慕名到秭歸來。為了讓游客更方便地品嘗到秭歸美食,秭歸縣在屈原故里景區(qū)南門廣場建起了美食文化街。夜色中,古樸的城墻霓虹閃爍,成排的小木屋香氣氤氳,味蕾與視覺的沖擊相互碰撞,讓人恍若置身于古楚盛世。
在屈原家宴中,秭歸文旅投公司董事長馬尚朝、秭歸餐飲達人王革,這位中國服務大師、秭歸縣酒店烹飪協會會長、秭歸美食研究院院長,他們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組織秭歸的名師、名廚、名人以及流傳鄉(xiāng)間的土菜、母親菜、外婆菜,將這些菜品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并不斷改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態(tài)健康美食。2018年,“中國美食之鄉(xiāng)”花落秭歸,屈原家宴”被評為“中國名宴”,古法炮羔羊、端陽蒸五黃等14道? ?被評為“中國名菜”。但是,作為生態(tài)美食,不制定健康的食品標準,不選好上等優(yōu)良食材,不科學分析營養(yǎng)成分的配比,不講究工藝制作流程,不適應市場需求,很難形成規(guī)模經營,很難走進市場,走進電商銷售平臺,走進百姓的餐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耳熟能詳的詩歌,取自中華詩祖屈原。作為秭歸人,一定不辜負圣祖的教誨,將屈原家宴開發(fā)出獨具特色的產品,讓每個到達秭歸的客人留連往返,他們經過幾年的精心硏究,一個顛覆餐飲盛宴誕生一一中國臍橙宴。
筆者有幸到秭歸探尋,在馬總和王總精心的安排下,我們一行品嘗了真正屈原家宴的精華一一中國臍橙宴。王總介紹,橙宴在秭歸坊間流傳有300多道菜肴,我們經過研究與精心制作,現推出中國橙宴100道菜左右,今天上桌的橙宴菜品有10多種,請大家品嘗。由于對橙宴菜品的鐘愛,我將餐桌上的美食記錄下來:粽(忠)橙(臣)不屈、橙皮醬燒清江魚、橙皮黃精燉山雞、臍橙皮燉臘蹄子、橙香黃顙魚、橙香百合、橙蜜蛋心薯、橙肉燴山豬、橙皮手撕雞,橙皮煎豆腐,這些橙宴菜普,絕大多數食材都是當地原生態(tài)無公害農產品和畜牧業(yè)產品,下面介紹幾種中國橙宴菜品,和大家一起共享人間美味。
第一道美食:粽橙不屈。屈原的妹妹得知哥哥被楚國王君放逐,決定用自己家門口“玉米三丘”稻田里的貢米為哥哥做一些干糧送去,好讓他充饑,她使瓦盆把晶瑩潔白的貢米用微溫的水泡了起來,在山間選來了碧綠寬大的蓼竹葉,把泡得松軟的貢米包進寬大的蓼竹葉里,在蓼竹葉正中間特意放上一瓣哥哥最愛吃的臍橙,知道哥哥剛正行事,清正廉潔,有凌有角,她用絲線包凌形扎緊,屈姑想, 無論哥哥走到哪里,只要吃到家鄉(xiāng)的貢米和柑橘,他總會記住自己是故鄉(xiāng)的兒子!于是取名粽子。然后把豬肉皮治凈,放入加有適量清水及姜蔥和鹽的鍋里,待熬化成皮凍汁以后,打去料渣待用。將清江魚或者長江峽溪的小魚宰殺洗凈,入籠蒸熟后取出來,挑出骨刺再把魚肉放托盤當中,在倒入熬好的皮凍汁貫入橙皮中晾涼后,放保鮮冰箱冷藏成型。出菜時切成三角形裝盤。觀之晶瑩剔透、色澤透亮,食之鮮香滿口、滑而不膩,咽下肚去、五臟六腑頓時覺得爽意萌生,清新之處由丹田自下而上,由內而外慢慢地隨氣流涌上來,讓人感覺愜意非常。
第二道美食:橙香百合。這道獨特的美食,選用食材非常講究。1、臍橙,要選擇秭歸九月紅臍橙,九月紅是長江三峽江畔獨有的鮮橙品種。因為是在農歷九月開始成熟,果肉橙紅,所以被叫做九月紅。它晶瑩剔透的黃燦果肉 ,細膩又多汁, 橙皮薄到任意手撕,好似爆汁驚人的天然果汁,橙味十足。九月紅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族,烯類,醇類、醛類等,還有鎂、鉀等礦物質元素,以及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等對人體十分有益。是做橙香百合的極品食材。2、百合,以蘭州地產的食用甜百合為最佳,是做這道菜品不可缺少佳品,蘭州鮮百合柔軟、顏色潔白、有光澤、無明顯斑痕、葉瓣肥厚飽滿。百合入心經,主入肺心,性微寒,甘涼清潤,長于清肺潤燥止咳,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一南一北兩種食材的交融,加之營養(yǎng)成分的互補,再添加峽江兩岸山間巖邊野生蜂蜜,其透人的美食降入心田,賞心悅目,香甜可口,十里飄香。
第三道美食:橙香顙魚(黃辣丁)。在秭歸縣域內,由很多流入長江的溪流,這一條條溪流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小魚小蝦,人們將這些魚蝦撈上來,用臍橙做成酸湯,然后再放入小魚小蝦,文火煨燉,開胃補氣、養(yǎng)生補神。筆者向大家推薦橙香黃顙魚,一般農家做這道菜都選羅臍,全稱羅伯遜臍橙,在秭歸屬于比較老的品種,在每年的十一月份至次年的三月份上市,果實呈圓形或倒卵形,成熟果皮為橙黃色,它味道酸甜,適合做酸湯魚。酸湯制作發(fā)源于貴州凱里侗族,靠發(fā)酵制成酸湯,而秭歸用臍橙制作的酸湯魚不需要發(fā)酵,天然蜜酸,獨具一番風味。主要食材及制作工藝是:1、羅臍橙兩個、鹽適量、老姜切成片,鮮花椒、油適量、料酒、山西陳醋、白糊椒、香蔥、蒜瓣、金介、香菜、西紅柿、本地產香菇、黑木耳、農家作坊豆腐、千張、土豬血等備好待用。2、黃顙魚10條,洗凈裝盆,用料酒、鹽、醋、姜片用手抓勻腌制20分鐘待用。3、將油倒入鍋中(適當可加豬油)加熱,倒入西紅柿、生姜塊、野山椒、青花椒大火爆炒,然后摻入鮮湯或清水(量以能沒過魚身一指高為宜)旺火燒開,再將黃顙魚入,小火慢燉,后加入香菇片、豆腐塊和羅卜絲,煮熟后即可食用。此菜幽香沁人,鮮嫩爽口,營養(yǎng)豐富,具有補血,健腦,調中益陽等保健功能。食客品之,這羅橙做出來的酸湯,味道厚重、酸味十足,百喝不厭。
第四道美食:橙皮黃精燉土雞。食客是這樣贊美這道名菜:橙皮雞湯有千年,四海賓客常留連,美味奇鮮一罐煨,品得此湯聞奇鮮。橙皮煨湯是流行于秭歸民間的一種風味烹飪法,至今已傳承一千多年。 相傳北宋年間,蘇軾云游三峽秭歸,這位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通。他對屈原非常崇拜,于是將游船靠岸,上岸去追尋屈原足跡。行至九畹溪美景之處,玩至夕陽西下,眾人仍意猶未盡相約明日再來。
臨走時,王家母親將剩余雞肉、橙皮及佐料放入瓦罐? ??,加滿清泉,蓋壓封嚴,塞進未熄的草堂灶灰中,次日,眾人如期而至,王氏將掩埋在灶灰中的瓦罐搬出,打開瓦蓋,“瓦罐香沸,四方飄逸,一罐煨盡,天下奇香。
從此以后,此菜作為王氏傳家寶,代代相傳,流芳百世。他們在選器具也很講究,瓦罐一定由陶土制成,在于秉土質陶器陰陽之性,內有很多的細孔,用來煮食材,久煨而不沸,同時保持鍋內食物的熱度,使原料鮮味及營養(yǎng)成分充分溶解于湯中,味道的厚薄,便這般溶入在湯汁的領略里。蘇軾食后,詞興大發(fā),并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署名詩篇。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豪杰的千古絕唱。
中國橙宴有100多道美味,這些菜品最獨特之處是以本地食材為主導原材料,以屈原《楚辭》為美食標本,選用秭歸民間農村的烹飪方法,在母親味、外婆味、父親味等原汁原味的基礎上,進行小幅更新,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餐飲獨樹一幟的臍橙宴,他們將美食十藥善十原生態(tài)土菜十純手工烹制方法,創(chuàng)造了一種無法復制的美宴。
只要你到過三峽,停留在秭歸,你一定被這里的臍橙宴所吸引,正如一群游客的感悟:橙宴柑桔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果,有一天于昏黃的暮色下,在爐火跳躍溫馨的暖屋里,品嘗中國橙宴,與知己,把酒低語,淺笑談心,看一道道桌上金黃的臍橙制作出來的精品菜肴,微光映紅你的臉頰,當你喝一杯橙酒,盞里微蕩著酒香和室內的真情,那一刻,時光溫柔,歲月靜好,也期待,流年恒久……
Hash:efdd1355ae8ca22560d0b123387cc77ff834b9b0
聲明:此文由 中國紀錄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