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遷安煙火氣——小編帶你去吃遷安特色的蛤蟆吞蜜!
如果說一個城市中什么最具煙火氣
可能就是一餐一飯之間
在熱氣騰騰的氤氳間
縱使你嘗盡世間珍饈美饌
縈繞舌尖的,還是那一抹家鄉(xiāng)的味道
說起遷安
最經(jīng)典的美食莫過于蛤蟆吞蜜
肉燉得噴香,火燒烤得酥脆
兩塊蛤蟆吞蜜配一碗熱乎乎的饹馇湯
是遷安當?shù)厝说慕?jīng)典味道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永哥燒餅店”看一看
永哥燒餅店位于遷安市發(fā)展新村內(nèi)
別看店鋪平平無奇
實則暗藏玄機
老板娘張桂君可有著20幾年的手藝
在這里
你吃到的燒餅都是老板娘純手工制造
早上四點多鐘起床和面、準備食材
面醒發(fā)好后
將面團揉均勻
抹上酥油,卷成層次分明的面卷
將面收口包緊
再揪成一個個均勻的小劑子
將制作好的面團沾上芝麻
放在油溫適中的大鍋上
用工具壓成圓餅形狀
金黃酥脆的燒餅就要完成啦
別看聽起來簡單
每一步都有老板娘的獨門配方哦!
如果說燒餅殼是蛤蟆吞蜜的靈魂
那么內(nèi)夾的熟肉就是蛤蟆吞蜜的精髓
用刀從側(cè)面刨開一個口子
根據(jù)食客要求
塞入燉好的豬頭肉、拆骨肉、蒜腸
再放到鐵叉子上烘烤一番便可上桌了
光有主食怎么行
配上熱乎乎的羊湯、雞蛋湯、饹馇湯
更是
錦上添花
不僅味道出眾
永哥燒餅店的價格更是“感人”
4塊錢就能吃到一塊加滿肉的燒餅真是幸福
吃這里的燒餅
您也完全不用擔(dān)心牙口問題
80多歲的老先生
可是這里的???!
蛤蟆吞蜜不僅受到遷安老百姓的寵愛
許多外地的游客來到遷安
都要吃上幾個這里的特色燒餅
如果您想要打卡可得早點來
永哥燒餅店營業(yè)時間可只有上午哦
人間百味最迷人
仔細品,遷安特色美食
承載著遷安人的風(fēng)土人情、悲歡喜樂
是遷安人勤勞和智慧的結(jié)晶
更是遷安人對家鄉(xiāng)、對生活的熱愛
本文無任何廣告性質(zhì)
若您還知道遷安有哪些特色美食
想要小編去打卡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哦!
湖口流泗江山蛤蟆橋梅家是這樣秀美鄉(xiāng)村的! 蛤蟆
連月來,流泗鎮(zhèn)江山村蛤蟆橋梅家大力開展城鄉(xiāng)環(huán)境整治,著力打造秀美鄉(xiāng)村,建設(shè)幸福家園。
座落村在村門口的一口池塘面積10余畝,可灌溉農(nóng)田130多畝。因塘壩年久失修,淤泥堆積,造成無法儲水,常年干枯。今年,該灣村民自發(fā)組織,決定修建該塘壩,清理池塘淤泥,開展村容環(huán)境整治。到目前為止總計投資約27萬多元(其中村民集資5萬多元)。
決定出臺后,引起了流泗鎮(zhèn)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江山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修建塘壩130多米,塘壩高3米,寬5米,全部砌坡。清理淤泥面積10余畝。拆除空心房屋兩棟,整理路面400多米,為硬化水泥路面打好了基礎(chǔ)。圖文來源:流泗熱線
江山村支書周斌親臨現(xiàn)場督導(dǎo)
塘壩砌坡,清理池塘淤泥
拆除空心房屋兩棟
自然村莊簡介
蛤蟆橋梅家
村莊圖來源:梅氏網(wǎng)
清順治七年(1650),梅兆行長子梅中味由本縣江橋鄉(xiāng)(今屬均橋鎮(zhèn))壩橋村梅葛龍灣遷入江山村陳家附近,稱梅家坂。嘉慶年間(1796——1820),周姓由本地周壽朋灣亦遷此。咸豐末年(1861),村民由梅家坂東遷500米至現(xiàn)址。因凰村西山郭家在此建有收租屋,人稱“莊租灣”,訛傳為“張龍灣”。后因村址位于蛤蟆橋附近,改稱“蛤蟆橋梅家”。梅、周兩姓聚居。距流泗橋北2公里。
現(xiàn)有19戶,87人(含非農(nóng)戶),其中梅姓15戶68人,周姓4戶19人。住宅12棟,總建筑面積約2800平方米。 (數(shù)據(jù)來自2015年“湖囗村莊”)
蛤蟆墩與和睦莊(民間傳說) 蛤蟆
茆圩鄉(xiāng)(蘇北沭陽縣內(nèi))有個和睦村(莊),該莊在清代以前不叫和睦莊,叫蛤蟆墩;是因莊中有個很大的大土墩子得名。這個大土墩子叫啥名字不好?為啥要以令人生厭的癩蛤蟆作為墩名和莊名呢?講故事離不開從前。
在遙遠的從前,這里沒有人家,海水退去后,幾位漁民在此建莊,按老規(guī)矩先焚三柱香報告天庭,看到香煙隨云直上沒拐彎,就知道玉皇老兒已派土地爺下界保估。于是,張三、李四、王二麻等人就放心劃地、建房子,之后又共同挖一口吃水井。沒料想水井剛挖成時,井眼里突然冒出海泉水,水頭數(shù)丈高,周圍一片大好土地,眨眼間一片汪洋。
話說天上派來的土地爺是青苗土地,他還沒有正式上任就被大水嚇呆了,正想拍拍屁股走神,忽被什么東西拉了一把,低頭一看,原來是舊水塘里一只磨盤大的癩蛤?。桓蝮≌f:“怎么沒上任就想遛?還配做一方土地神嗎?”青苗怒目道:“你是精怪,沒姿格和我說話!”蛤蟆精笑道:“精怪就不能幫你做點事、就不能解救一方苦難嗎?”青苗緩了緩口氣:“你叫我如何相信你呢?一不知你道行多少,二不知你是否做過惡事,三不知……”說到這里忽見一塊彩云落地:“青苗老弟你和誰說話?”青苗抬頭一看,原來是他的同行兼上司一一保凡土地爺,連忙施禮,告訴這里的一切。保凡土地說:“這只蛤蟆底細我了解,她修行已超過三千年了,從未做過壞事,讓她幫幫我們吧。”說完走到塘邊:“你若能堵住這口海龍王干搗蛋的泉眼,保住這方土地,咱二神可直接向玉皇大帝推薦,度你成神!”
蛤膜精嘆口氣道:“我本來在兩千年前就應(yīng)成神,只是過路神沒有一位愿意引薦我。今天你們二位地方神說話可算話?”保凡道:“少廢話,你到底能還是不能?!”邊說邊舉起手杖。蛤蟆精邊說“能!能!”邊浮出水面:“請二位讓開”。保凡、青苗二神立刻駕云升到半空;只見她爬出舊水塘,張開大嘴吸了一下周圍漫出的泉水,然后爬到繼續(xù)冒水的泉眼上,死死地壓住泉眼。不一會兒,泉眼周圍倒伏的花木、青草、青苗們,頓時都微笑著抬起了頭。不遠處被淹得半死癩活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們,也都伸腿舒腰動彈起來;他們來到井口邊一看,原來是一只巨大的癩蛤蟆壓在上邊,先是一驚,后來一想,肯定是神仙來救,于是就趕緊排隊叩頭祈禱……
祥云上的保凡、青苗二神看得真真切切,互相對視一笑:“不錯,這精怪夠格了”。保凡接著說:“青苗老弟,你先下去就任這方土地,我去天庭奏明玉帝,封她神位”。青苗點頭后,兩朵祥云一上一下而去。
玉皇大帝聞奏說:“巧了,月宮正好無神看門守殿,這只蟾蜍道行3090年,吃(經(jīng))得住冷,就派她去打前站,嫦娥、吳剛、玉免們隨后就到”……保凡謝恩后連忙找到太白金星,代為蟾蜍辦理了相關(guān)的轉(zhuǎn)神手續(xù),折回頭下界宣旨。蟾蜍神邊施禮邊收緊身子坐實井口后,留下永久性蛤蟆尸身,躍上云頭化作一位絕美仙女,向保凡土地爺作揖領(lǐng)旨,連夜奔赴月宮上任而去。她的美貌讓保凡眼都看直了,直到她消失于天際后,這才想起落地喊出青苗土地,二老頭各將手杖變作鐵鍬,將蛤蟆尸身掩埋起來,只三兩下,這里就變成一個小山樣的特大土墩。從此后這方土地得以安寧。
話說張三李四等居民們知道是蛤蟆神保佑他們,使這里無災(zāi)無難風(fēng)調(diào)雨順,就在每年二月二龍?zhí)ь^那天,爭相前來蛤蟆墩焚香祈禱。傳說在清代及清代以前,這地方的人還習(xí)慣在八月十五深夜子時爬到蛤蟆墩頂上焚香,說能清楚地望到月亮內(nèi)一只蛤蟆正向下邊的蛤蟆墩處張望呢。
蛤蟆墩這個小村莊,能與月亮上蟾宮內(nèi)的蟾蜍神沾上了光,這事多么美好呀,可后來為什么改名“和睦莊”?追查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蛤蟆墩的“蛤”(ha)字與過去“河”(he)字的當?shù)胤窖宰x音類似,故過去的莊民們習(xí)慣念成“河(蛤)蟆墩”,后來,識字的村民就把莊名改寫成“和睦墩”。第二種說法卻是個有頭有尾的人間故事了,想聽(看)嗎?
據(jù)說大清某年間,蛤蟆墩莊上有張姓、劉姓兩大家族因地界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越鬧越深,去縣衙告狀沒人理睬。最后兩家人都派代表去北京。難道是找皇上的?不是的,只因鄰村有個姓呂的人在京城做官,張劉兩家與他都有親戚關(guān)系,所以張劉兩家自然要去找呂官人處斷一下。
這一天,京城的呂官人正好在家宴請貴官,一位是和坤,一位是麥鼓賢,都是朝廷重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官;呂官人正要開席時,仆人報告:家鄉(xiāng)劉姓客人到。雖是布衣百姓,但畢竟是家鄉(xiāng)親友,呂官人就硬行拉他上桌與兩位大人相見??蓜傄渥鶗r,仆人又報:家鄉(xiāng)張姓親戚到。呂官人也把他拉上桌,可張姓親戚一看有仇家劉姓人在場,當即拉下臉來要離開,呂官人怎么拉也拉不住。這時,和珅大人說了一句“能有多大事,我們?nèi)瞬荒芙鉀Q呢?”然后又對東道主說:“他要是直接去找皇上,不要拉他,讓他走!”此話落地,弄得呂官人和兩位親戚都尷尬地站在那里。呂官人拉也不好,不拉也不好;張姓親戚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此時麥鼓賢大人手拍張姓親戚的肩:“你要不是去找皇上,就干脆坐下來,和大人說了,有多大事我們?nèi)瞬荒軒湍銈??”說完伸手拉他坐到自己的身邊;呂官人一看,高興地喊仆人上酒上菜。
可當酒菜上齊時,和大人用筷子敲敲桌面說:“呂賢弟,暫時不吃酒,今天反正是喝閑酒的,沒什么大事,我看先處理點小事,你叫你這兩位鄉(xiāng)親說說,我們把他倆的事處理了再喝酒不遲?!眳喂偃它c頭:“也好;”轉(zhuǎn)臉對劉姓親戚說:“你先來就你先說,一個一個說,不許插言。"
于是,劉姓客人就把兩家地界的事說了個大概。呂官人又對張姓親戚說:“這下輪到你了?!睆埿沼H戚剛要開口,和大人面對他說:“你不要說了,就作比你要說的都對,剛才小劉說的都不對好不好?”呂官人心中有數(shù),馬上接話:“請和大人諭示。”和坤笑了笑:“我先問你們在座的四個人一個問題,世上人每家的田產(chǎn)能值多少錢?”四個人八目相視答不上來。劉張二人低聲齊說:“各家田產(chǎn)有多有少、有孬有好,誰能說上來?”最后還是麥鼓賢打破僵局:“下官認為不管誰家田產(chǎn)有多少,都值一個價:一吊伍佰錢。”和大人點頭微笑。張姓客人嘴快:“怎么能值這點錢?”麥大人說:“一吊五百錢都多了,田產(chǎn)實值八百個錢,另外七百還要送給鄰居,這就叫作“七百買鄰,八百買產(chǎn)’”。張劉二人馬上慚愧地低下了頭。和珅對呂官人說:“回頭你問他倆,地界一共值多少錢,各要各的,你呂賢弟出錢買下來,然后再贈給他倆作回鄉(xiāng)路費。”呂官人點頭:“他二人要多少,我給多少?!?/p>
此刻,劉張二人站了起來,齊聲說:“我們不要了,也不爭了,今后兩家永遠不會因地界或其他事發(fā)生矛盾!”和、呂、麥三位大人大笑,也齊聲說:“喝酒、喝酒?!?/p>
席間,呂官人對張劉二人道:“你們蛤蟆墩那個莊名實在沒意思,天下什么莊名不能叫,非要用癩蛤蟆作莊名呢?人家金牛莊、白馬莊、山羊莊,孬好是以大牲畜作莊名,顯得大氣點。你們?nèi)绻L期用癩蛤蟆作莊名,全莊人恐怕想出個秀才都不易?!闭f得劉張二人連連點頭,麥大人插話:“你們剛才既然表態(tài)今后永不發(fā)生矛盾,我看貴莊可改名為“和睦莊’最好,將來萬一出不了舉人、進士,起碼也會出賢人、善人什么的。”劉張二人同聲說:“好,回去就改成這莊名!”……
從那以后,蛤蟆墩就被張劉兩大家族改成“和睦墩(莊)”了,為此,莊上還流傳下來這樣幾句話:
區(qū)區(qū)小事傷劉張,
千里迢迢到京幫;
和麥二官都在場,
蛤蟆改稱和睦莊。
(口述人孫奎根、劉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