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虎丘山”,觀賞“東方比薩斜塔”......
在蘇州風景區(qū)內(nèi),虎丘山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高聳入云微微傾斜的“虎丘塔”,古樸雄奇。在介紹蘇州名勝古跡的資料中,這“虎丘塔”早已成為蘇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筑。
進入虎丘風景區(qū),沿山路而上,虎丘美景盡收眼簾,而首屈一指的就是這“云巖寺塔”(也叫“虎丘塔”)。
據(jù)史料記載,虎丘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毀。如今我們所見到的虎丘塔是建于后周乾祐八年至宋建隆二年,塔身全為磚砌。據(jù)了解,這“虎丘塔”結(jié)構(gòu)為套筒式,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結(jié)構(gòu)性能十分優(yōu)良。這也是“虎丘塔”之所以歷經(jīng)千年斜而不倒原因所在,這也足以顯示我國古代建筑匠師們的智慧和技巧了。
又據(jù)史料記載,從明代起,虎丘塔就向東北傾斜,這一奇特的變化反而是虎丘塔更具魅力,被人們稱之為“東方比薩斜塔”。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筑專家采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于保住了這座古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1年至1986年對該塔進行“加固塔基”的第二次大修,使傾斜已達2.34米的千年古塔轉(zhuǎn)危為安。
據(jù)了解,在風景秀麗的虎丘山上,除了巍峨壯觀的“虎丘塔”外,塔的周圍還有許多與此相關(guān)的景點及典故傳說。
眼前此景就有一個傳說故事,說的是近代有位高僧,名為竺道生,人稱生公,滿腹經(jīng)綸,悟性極高,但是他超前的觀點未能被當時的寺廟住持所接納,他只能在法堂之外講經(jīng),沒想到的是,巨石上卻有千多人列坐聽講,所以“千人石”又叫“千人坐”,便是由此而來。千人石氣勢磅礴,留下了“生公講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話。
在欣賞“千人坐”這一景點過程中,文先生無意聽到一位導(dǎo)游在說,這“千人坐”三個字還弄出一個小笑話,有人從左往右讀成“坐月子”了。由此可見,可見古時候的人寫作及讀法和現(xiàn)代人是有一定差異的。
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 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jù)《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后因年久,石面經(jīng)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歷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
進入“別有洞天”圓洞門,頓覺“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氣象為之一變,這就是最神秘、最吸引人的景點古跡是“劍池”。舉目便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當陽光斜射水面時,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即便是炎夏也會覺得涼颼颼的。站在這拱形的石橋往下看,“劍池”水中照出一道石橋的影子,仿佛拱形石橋被高高地“飛懸”在半空,顯得十分奇險。再環(huán)顧“劍池”旁的石壁上長滿苔蘚,藤蘿野花又像飄帶一樣倒掛下來,透過高聳的巖壁仰望塔頂,有“如臨深淵”之感。這就是名聞中外的古劍池遺址所帶來的“魅力”。
位于“劍池”上有一“雙井橋”,它建于南宋,為單孔拱橋,橋面由塊大青石板鋪就,高懸劍池上方十數(shù)米處,橋上有兩個并列的圓孔,可以用吊桶向下提水,這也是虎丘的著名的歷史景觀。
這里又是一個典故傳說。說的是當年吳王闔閭為了爭霸天下,抓來當時最有名的鑄劍高手干將、莫邪夫婦,要求他們一百天內(nèi)鑄造出天下獨一無二的寶劍。但三個月過去了,仍未如火純青,緊要關(guān)頭,莫邪跳入爐中,化作一縷青煙,終于鑄成了干將、莫邪一對雌雄寶劍。干將按期來到了海涌山,將雌劍莫邪獻給了吳王。吳王揮劍試刃,將身旁大石一劈為二,就是我們?nèi)缃窨吹降倪@塊巨石了。
這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傳說故事。據(jù)說蘇州才子唐伯虎攜秋香游虎丘,走累了,就枕靠著大石頭休息,不知不覺就睡著。正巧呢,這天的另一個蘇州才子祝枝山也來到虎丘,無意當中看到唐伯虎的這幅樣子,就把他推醒,調(diào)侃了一番后,在石頭上揮毫寫下了“枕石”兩字。唐祝兩位由枕石想到枕頭,由枕頭想到夫婦同眠共枕,由此又聯(lián)想到了生兒育女,就把小石頭朝枕石拋去,如果小石子掉下來就會得女,如果小石子留在枕石上就將得子,結(jié)果是祝枝山先拋,石頭滾了下來,后來祝夫人果然是生了個女兒。唐伯虎是后拋,石子是留住了,唐夫人也果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這兩位才人的風流韻事很快被流傳開來,以至于后來不少人也紛紛來此仿效。
這又是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相傳梁代僧人的憨憨法師,是廟里的挑水和尚。自小患有眼疾,但是他耳朵靈心眼好,有一次他挑水經(jīng)過這里,踩在了青苔上摔了一跤,他就想到是不是這個下面有泉水,于是他就在這里挖土尋找泉眼,村民們見他瞎折騰,就笑他傻,戲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變成一只大青蛙守在這里?!痹捯魟偮洌叵戮兔俺鲆还汕迦獓姷搅撕┖┓◣煹哪樕?,頓時感到一陣清涼,他的雙眼又重見了光明,這個時候,憨憨法師發(fā)現(xiàn)那個農(nóng)夫果然是變成了一只青蛙,久久的守在了古井旁。在場的游客聽了導(dǎo)游講這動人的傳說后,紛紛打水洗手,頓感清涼。
說真的,文先生對蘇州虎丘并不陌生,早在1988年文先生偕愛人一同來過,被其壯麗景色所深深陶醉。此次重游,不僅再次領(lǐng)略到蘇州虎丘上之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虎丘塔之魅力。
據(jù)說這虎丘原名海涌山。在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中記載,當年吳王闔閭?cè)ナ篮缶驮嵩谶@里。傳說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因此就將海涌山更名為“虎丘山”。這一傳說使得虎丘山及吳王闔閭充滿著神秘的色彩。
人們常說“虎丘天下斜”,在文先生看來這“斜”的是那么壯觀,讓人感到好奇;“斜”的又是那么的生畏,讓人感到驚心動魄的震撼,但它卻斜得“有個性、很完美”。正是它的傾斜,才保護了底下的闔閭墓,使之不能開挖,成為一只保護吳王墓的“白虎”。與此同時,文先生想起以前尋訪“吳都遺址”的情景,如果說“闔閭城遺址”是展示了吳國一代英王闔閭生前的“偉業(yè)”,那么這“虎丘斜塔”鑄就了去世的吳王闔閭之“不朽”。
在虎丘山游玩了近兩個半小時后,文先生緩緩地走出景區(qū)大門。一路上回味著我國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又沉浸在無限的“遐想”之中......
Hash:94f977fec546add793e48f25719b44798d09963b
聲明:此文由 中國常州網(wǎng)-常州第一門戶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