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為何走進茨河大承恩寺會覺得心靜?原因竟然是......
說到國內(nèi)旅游,不管是名山還是大川,總少不了一個典型的景點——那就是寺廟!
有一個很神奇的事情不知道你們意識到?jīng)]?
不管你擠過多久的火車、跟商販殺過多狠的價格、心情有多么暴躁,只要進入寺廟逛一圈出來你會發(fā)現(xiàn)——心情平靜了許多。
那么,寺廟為什么會有這種讓人心安的力量呢?
有人說,佛教文化本身就有啟迪人心的力量,但僅僅是因為這個作用嗎?
今天谷旅小編就帶大家從建筑學、心理學等更科學的學科來全方位聊聊——寺廟的建筑都藏著哪些讓人寧靜的小心機?
地址遠離世俗
寺廟通常建在名山大川里,即使不在名山大川,至少也在城市的一些僻靜之處。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在空間上給了我們一種寧靜的感覺。
▲茨河承恩寺
香道鍛煉身體
通常我們?nèi)ニ聫R都得經(jīng)過一條長長的臺階,叫進香道。
像我們這種非佛教徒可能走路走過去,但有很多虔誠的佛教徒,他們是三步一跪、九步一叩這樣一點點上去,在經(jīng)過巨大的體力消耗以后,當他們終于看到了山門,那是什么感覺呢?
一個字:累
二個字:興奮
就像是唐三藏歷經(jīng)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到真經(jīng)一樣,我們也終于看到了山門。
▲茨河承恩寺
這種運動過后的疲勞感事實上是積極的,它會讓我們的身體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東西,使人心情愉悅興奮!
布局收斂心神
來,跟著谷旅小編,現(xiàn)在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寺廟了。在你跨入第一腳的時候,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寺廟的布局。
我們中國的建筑通常是平面布局,而且是以中軸線作為主線,兩側(cè)建筑依次排開,而寺廟也是一樣的。
這種嚴格對稱的布局給你什么感覺?方正、嚴肅、內(nèi)斂、克制等等,讓人感覺特別嚴謹,心神合一。
好,這個時候我們要走進山門了,在我們面前有三道門:
東邊這個叫做無相門,西邊這個叫做無作門,中間這個叫空門。
也有一些寺廟,它會把山門做成山門殿,殿門口擺著兩尊門將,一尊是瞪著眼張著嘴,一尊是瞪著眼閉著嘴,這兩尊門將就是我們熟悉的哼哈二將。
(你猜猜哪個是哼?哪個是哈呢?)
一座空門,兩尊門將,寺廟已經(jīng)在開場的時候為你塑造好了儀式感。
然后你跨過山門,真正意義上走進了這座寺廟。
一般大一點的寺廟,在你剛進去的時候,一左一右有兩座小樓。右邊也就是東邊的這座樓叫鐘樓,左邊這座樓叫鼓樓。
鼓樓
鐘樓
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你就會聽到悠長的鐘聲,宣告一天的開始!
而當勞作了一天,太陽慢慢從西邊落下的時候,你會聽到一個渾厚的鼓聲。
再喧囂的心境,在那一刻都會安靜平靜下來。
佛像拉近距離
接下來映入眼簾的就是寺院里的第一座大殿——天王殿。
這里的天王說的是佛教中的四大護神:
這四大天王兩兩立在大殿兩側(cè),寓意著風調(diào)雨順。
這座殿雖然叫天王殿,主角呢卻不是這四大天王,而是中間的這尊彌勒佛。
你看他大腹便便,開口便笑,或是坐著或是半臥著迎接進來的人,讓我想到了那句楹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他好像永遠都保持著這么接地氣的微笑,告訴你沒什么大不了的,世間所有的一切都要保持一種慈悲和寬容的心態(tài)。
好,我們保持著這種心態(tài)繼續(xù)往里面走,馬上就要到達最重要的殿——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供奉釋迦摩尼佛的地方,但是整個殿卻不僅僅只有一尊佛,有一尊三尊五尊七尊的,而且佛像也都不一樣。有站著有坐著,姿態(tài)各異,但它們通通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是那么的威嚴壯觀!
想象一下我們?nèi)苏驹诘罾?,面對這么高大的佛像,層層把我們包圍,那是什么樣的感覺?
念天地之悠悠,我們?nèi)司谷贿@么的渺小,但是你絲毫不會覺得有壓迫感,為什么呢?
因為這些佛像的狀態(tài)都特別的松弛,而且還是那種微微向下注視著的這種設計,會讓人覺得這么高大的佛像,它好像在跟我說話,而且它那么寧靜慈祥,好像在跟我說“你有什么愿望,你有什么不安,你遇到了什么樣的痛苦,沒事,你說出來吧?!?/p>
經(jīng)過了長長的進香道,洗去了一天的疲憊,我們的防御層已經(jīng)被瓦解了。而當我們看到這么高大的人在跟我們說“沒事我可以保護你”的時候,你有一種安全感,那個時候你內(nèi)心甚至是有一點點想哭的感動,你會覺得不管我遇到了什么事情,總會被抱持,總是安全的。
到這里我們就會覺得好像是到達了一個樂曲的最高潮,你釋放了自己所有的情緒。
虛實打造意境
而在跨過大雄寶殿,我們就會到達禪堂、藏經(jīng)閣這些不是所有都會對外開放的場所,它有一種神秘感,而寺廟的景色設計似乎也要帶給你一些心靈上的震撼。
一般來講寺廟的建筑都遵循虛實相間的設計法則,實呢就是這些建筑邊上的植物,比如廟前的松柏,它中和了寺廟的莊嚴感,帶給人寧靜自然松弛的感覺。
▲茨河承恩寺
而虛是什么?虛就是鳥鳴聲、山澗流水聲,甚至天上的云彩。當走進寺廟聽到蟬鳴聲、鳥叫聲和潺潺的溪水聲,是否想到這句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這句很有哲理的話,事實上就在告訴你,這些聲音反而會帶給你更加寧靜的感受,這就是虛實結(jié)合的景色,帶給人的心境上的平和。
好,到這里我們拜完了佛,賞完了景,好像我們寺廟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但當我們這個樂曲走到最最最高潮,準備回歸寧靜的時候,出現(xiàn)一個非常好的點睛之筆,是什么?就是你看到的這這副楹聯(lián):
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和三百六十記鐘鼓聲,無聲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樹色云霞色,更兼四萬八千丈峰巒色,有色皆空
無聲不寂,有色皆空,你會發(fā)現(xiàn)在經(jīng)過所有的景觀跟設計之后,我們的心靈終于迎來了一個醍醐灌頂式的收尾,所有的緊張在這一刻得到了安撫和釋放。
好,這個時候跟著小編從寺廟的建筑到布局再總結(jié)一下:你看一開始先選址在高山,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給人一種寧靜感;然后在長長的進香道給你一種運動過后的愉悅感;接著是這個方正的布局,給人一種嚴謹和內(nèi)斂的感覺;走進寺廟以后你可以看到那么高大的佛像,但是它和你之間是有對話感的;最后還有虛實相間的景色,釋放掉你內(nèi)心的緊張。
層層設計跟布局,讓行走在寺廟中的我們感受到那深入心底的寧靜。所以你看寺廟這種建筑,它這樣空間和布局,其實就是想向我們展現(xiàn)佛家的宇宙觀——
其實所謂的宇宙就是在這一花一草一木一景,所謂靜心,事實上就在這方寸之間。
跟著小編游覽了一遍寺廟,寺廟建筑里藏著的那些讓人寧靜的秘密你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了呢?那帶著這份平靜再來欣賞五朵山下承恩寺,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大 承 恩 寺
大承恩寺,座落于谷城縣茨河鎮(zhèn)五朵山之陰,始建于隋大業(yè)年間(公元605-618年),距今一千四百多年!
承恩寺初始名為“寶巖寺”,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改名為“廣德寶巖禪寺”,到兩宋時期高僧輩出、燈火綿延,元末毀于兵燹。
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敕命少林高僧覺成為本寺住持,大肆修建,六七年間禪房殿宇不下千間,僧眾千指,并賜佛山佛天萬畝,本寺大盛。經(jīng)過明代中葉的“土木堡之變”“南宮政變”,英宗為感襄陽王朱瞻墡忠君報國之恩,應襄王之請,改本寺為“大承恩寺”至今。
來源:谷城縣旅游局
主編:安妮
編審:孟本靖
我要上春晚
↓↓↓
Hash:4e169620a12da0e98ec4cf730a5f5cbb28c639e8
聲明:此文由 今日谷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