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北京 | 大柵欄為何會有西洋建筑?
大柵欄大柵欄一直是咱北京城最紅火熱鬧的地段兒之一,可是為什么大柵欄的許多門店都是西洋風格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大柵欄作為“中國商業(yè)第一街”,每天吸引著眾多中外游客,祥義號、瑞蚨祥、謙祥益等老字號更是因其獨特的西洋建筑風格使不少游人駐足拍照。眾所周知,1900年,義和團的一把大火曾將大柵欄燒成一片廢墟,起因正是緣于這里有一家賣洋藥的老德記藥店。《庚子記事》記載:“義和團焚燒前門外大柵欄老德記大藥房,不料團民法術(shù)無靈,火勢猛烈,四面飛騰,延燒甚兇……”可是在廢墟上重建的大柵欄,為什么居然還有敢把門店建成西洋風格的? “巴洛克”風格的“祥義號”
曾為慈禧太后制作壽服大柵欄其實不單指那條長275米、寬10米的胡同,而是涵蓋了廊坊頭條、糧食店街、煤市街、珠寶市街等諸多支脈的街區(qū)。在這個容納了九十多個行業(yè)、七百多家店鋪的區(qū)域中,有四家西洋建筑與傳統(tǒng)門店形成對峙。這四家是位于大柵欄街1號祥義號綢緞店,大柵欄街5號瑞蚨祥綢布店,珠寶市街5號謙祥益綢布店,廊坊頭條17號勸業(yè)場。
小德張 祥義號創(chuàng)建于1896年,最終能夠盤下大柵欄街一號,皆因它是慈禧手下權(quán)傾一時的 太監(jiān)總管“小德張”的買賣。祥義號大門入口處是一座高二層的巴洛克風格鐵藝大棚,從下到上通體墨綠色。精致而繁縟的鐵花鋪天蓋地,把富麗和曲線張揚到極致。六根峭拔的鏤空鐵柱,象征著節(jié)節(jié)拔高的生意。鐫刻有“祥義號綢緞店”字樣的雪白大理石匾額,橫貫大棚上方,被三層“回”字框環(huán)繞,其間裝飾有密不透風的鐵藝花草,顯示出不可抗拒的蓬勃生機。在眾多傳統(tǒng)中式門臉的爭奇斗艷中,祥義號的綠色鐵藝獨樹一幟。祥義號的生意一路亨通,由精通綢緞經(jīng)營和制作的 著名浙商領袖馮保義全權(quán)打理。官商勾結(jié),在那時就是通吃八方的殺手锏。有小德張運籌,慈禧太后的壽服、宮內(nèi)自用的宮服和戲服、大臣們的朝服皆由祥義號制作。宮內(nèi)的綢緞貢品也悉數(shù)納入祥義號,折合成銀兩當作加工宮服的費用,其所售賣的綢布自然冠蓋天下。很快,祥義號一躍成為北京綢布業(yè)“八大祥”之一,代表了當時中國絲綢的頂級品質(zhì)和工藝。
絲綢讓祥義號穿上巴洛克綠裝,并非來自小德張的奇思妙想。當時,祥義號正與毗鄰而居的大柵欄街5號、同樣經(jīng)營綢緞的瑞蚨祥展開一場經(jīng)營搏殺。起初兩家都是普通門面,為了博取眼球,先是瑞蚨祥裝上了大鐵門,氣勢非凡。祥義號隨后換上了更加高大精美并鑲有西洋花飾的鐵柵欄門。幾個回合較量下來,便成了今天的模樣,意大利巴洛克之風不經(jīng)意間在大柵欄落下腳跟。祥義號乘破浪了幾十年,可謂風光占盡。1954年,祥義號實現(xiàn)公私合營;1956年更名為前門婦女服裝店;1999年恢復原名“祥義號”。那幢“綠蔭遮蔽”的鐵柵欄依然如故…… 中西合璧的“瑞蚨祥”
曾為老北京“八大祥”之首位于祥義號西側(cè)的瑞蚨祥綢布店,雖然也是西式建筑,但模樣卻大相徑庭,歸屬于折中主義風格。它沒有巴洛克的富麗和繁瑣,而是將希臘柱式、羅馬拱券等各種西洋元素自由組合。上世紀20世紀初,這種以沒有固定風格為風格的建筑形式在歐美曾流行一時,傳入北京也頗受青睞,四九城遍地開花。瑞蚨祥是最早、也是最為成功的移植之一。
瑞蚨祥老照片瑞蚨祥1900年被焚后,悲戚和硝煙還沒散盡,一幢折中主義西洋建筑在第二年就橫空出世。由于設計、施工者都是中國人,除了把西方先進的設計理念、建筑結(jié)構(gòu)和材料照單收下,中國傳統(tǒng)的技法和元素也盡量契入其中。這是個二層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門口兩邊有墨綠色弧形八字影壁,為上下兩層,由西洋式墻線裝飾邊框,內(nèi)嵌白色大理石做壁心,分別刻有中國式的荷花和牡丹浮雕;正門以愛奧尼式柱裝飾,用凸出的多層線腳將立柱分為三層,中間一層是金地黑字的“瑞蚨祥”牌匾;立柱上方是白色大理石壁心,有松鶴延年雕刻,祥瑞之氣四溢。 瑞蚨祥是山東人、孟子后裔孟覲侯于1893年在京創(chuàng)立的。在經(jīng)營策略上與祥義號專走高端路線不同,以“至誠至上,物美價廉,童叟無欺”為本。店面被燒后,孟覲侯宣布凡是欠瑞蚨祥的錢一律免除,而瑞蚨祥所欠的錢一分不少如數(shù)奉還。他帶領全體員工在門口擺地攤售貨,度過最艱難的歲月。西洋樓建成后,又躲過一次次天災人禍,生意終于扶搖直上,躍居“八大祥”之首。2007年“瑞蚨祥中式服裝手工制作技藝”列入北京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傳名錄,2008年榮獲“中國絲綢第一品牌”稱號…… 前門五牌樓下的“謙祥益”
其建筑風格比瑞蚨祥的“洋味”還足“您看這塊布,它怎么這么白?它氣死頭場雪,不讓二路霜,氣死趙子龍,不讓俏羅成。您就買了這個吧……”老北京人大多都聽過《賣布頭》這段相聲。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初年,出了正陽門就能聽到小伙計清脆悠遠的布頭叫賣聲。循聲望去,即可以看到把守前門大街最北端街口的謙祥益綢布店。
謙祥益舊址位于現(xiàn)在珠寶市街5號的 謙祥益成立于1840年,到了清末民初已與瑞蚨祥不分伯仲。當年,為爭奪“八大祥”頭名,兩家雖然同為山東孟氏后裔,卻成了“有你無我”的生死冤家。為了擠進大柵欄,謙祥益曾先后談好三塊地盤,都被瑞蚨祥以更高的價格搶走,最終不得不“屈居”前門五牌樓腳下。沒有了地利之優(yōu)的謙祥益,推出了“品種齊全、貨真價實、服務熱情”三大經(jīng)營法寶,盈利反而超過了瑞蚨祥。前兩年轟動一時的電視劇《大染坊》,曾再現(xiàn)了謙祥益是如何從綢布業(yè)菜鳥成長為龐大商業(yè)帝國的。
謙祥益簡介身處邊緣地帶的謙祥益自然要蓋一座招眼的西洋樓。這是一幢二層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一層用愛奧尼式柱將立面分成三部分,中間是大門,門上掛著黑底金字“謙祥益”的橫匾。橫匾的兩側(cè)分別各嵌石匾一塊,上書“綢緞紗羅”“洋貨布匹”字樣。兩邊墻面內(nèi)側(cè)寫有“自制綢緞紗羅顧繡禮服,泰西花緞華絲葛縐”。不厭其煩地在門店墻上標注出經(jīng)營項目,可見謙祥益那時已有廣告意識。二樓設有弧形陽臺,由西式鐵欄桿圍護,三扇大窗格外醒目。謙祥益的西洋樓看上去比瑞蚨祥的“洋味”還足。新中國成立后,謙祥益仍然占據(jù)著國內(nèi)外的高端市場,經(jīng)營品種多達上萬種。 上世紀70年代更名為“北京絲綢商店”,2000年又改回老字號“謙祥益”……原名“京師勸工陳列所”的“勸業(yè)場”
曾安裝有京城第一部廂式電梯1906年,一幢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巴洛克風格建筑在廊坊頭條17號拔地而起。這是北京當時近代建筑水平最高、體量最大,也是第一座綜合性商業(yè)建筑,叫“京師勸工陳列所”。遺憾的是,1908年這里曾三次被燒毀。今天所見系1923年重建的大樓,設計者是我國近代第一批留學歸國的卓越建筑師、建筑教育家 沈理源先生。
沈理源先生這棟建筑北立面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正門入口處有愛奧尼式柱和圓拱形山花雕刻。二樓設陽臺,三樓的方形門窗采用壁柱、窗套裝飾。建筑內(nèi)部縱深方向設三個大廳,四周為三層回廊,為開敞式商店,內(nèi)部裝飾十分豪華,屋頂是巨大的玻璃天窗。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這里還安裝了京城第一部廂式電梯,逛前門的人都要跑到這里開開洋葷。
勸業(yè)場開業(yè) 正式叫勸業(yè)場是在1936年以后,很長時間它都是引領北京商業(yè)潮流的一面旗幟。那時,一二樓大都是私人租地設攤,但只許賣國貨。三層設有臺球室、茶(咖啡)室、理發(fā)館、鑲牙館等等,“新羅天”劇場聚集了一批演藝大腕,諸如郝壽臣、連闊如、劉寶全、韓蘭根……每夜都燈火輝煌,笑聲不絕。1956年勸業(yè)場公私合營,1975年后又相繼改為“新新服裝店”和“新新賓館”。2011年,北京勸業(yè)場開始了全面修復,將建成“北京勸業(yè)場文化藝術(shù)中心”……(內(nèi)容來源:北京晚報官網(wǎng)-北晚新視覺網(wǎng))
Hash:bfbd6bcb06011b94962f2056c81ec6ec334802b4
聲明:此文由 首都之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