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國際丨徽州篁墩的前世今生
沿徽杭公路205國道往歙縣出發(fā),距離屯溪只有三四公里的篁墩古村,原屬“歙之西南隅,去縣治三十里”。
這里位居徽州心臟地帶,“天馬列其前,石壁擁其右,古宮輔其左。大河前繞,重心后鎮(zhèn),居然一澳區(qū)也”。平疇沃野,阡陌縱橫,新安江從村南流過,順流而下直抵三吳兩浙。
“程朱闕里”牌坊
篁墩古村,這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千年古村,一直隱藏著徽州的不解之謎。它在研究徽州文化的學者和新安氏族人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地位。
篁墩的歷史十分悠久,其得名至少有近二千年的歷史。篁墩最初名叫“姚家墩”。東晉時有一個名叫黃積的人,“為考功員外郎,從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積生尋,廬于葬,遂家焉,改曰黃墩”。
朝廷賜新安太守程元譚及其后裔宅居于此后,新安程氏族人世居于此,因此地多修篁翠竹,改“黃”為“篁”。唐末黃巢之亂時,黃巢軍一路燒殺擄掠,相傳,“凡地以黃名者,兵輒不犯,蓋謂己也”。于是在唐末時又易“篁”為“黃”。至明代,休寧進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黃”為“篁”。對此,程敏政在《篁墩文集》有明確的記載:予家亦出黃墩,而考諸譜及郡志,莫知墩之所以名者。近得一說,云:黃墩之“黃”本“篁”字,以其地多產(chǎn)竹故名。至黃巢之亂,所過無噍類,獨以黃為己姓,凡州里山川以“黃”名者,輒斂兵不犯。程之避地于此者,因更“篁”為“黃”,以求免禍,歲久而習焉。予獨慨夫循吏忠臣賜第廟食之所,而污于僭亂之姓七百余年卒,無覺其非者。因大書“篁墩”二字,揭諸故廬,且借重于作者一言,使后世知此地之獲復舊名,自予始云。
2005年根據(jù)當年世忠廟的照片描繪的圖
篁墩不僅村名歷史沿革撲朔迷離,而且其宗族聚居的歷史盛況特別引人矚目。
眾多徽州文化研究者在探析徽州宗族遷徙歷史時都驚奇地發(fā)現(xiàn),北方中原世家氏族漢以來陸續(xù)徙入徽州,竟大多都以篁墩為始居地,由此而先后向徽州各地、大江南北擴散遷徙。
可以說:篁墩是徽州新安士族的發(fā)源地。在徽州移民史上,篁墩有著異常顯赫的地位。她是從漢唐直至明清,從中原從蘇浙而向徽州移民再從徽州往外遷徒的集散地。許多大姓遷來徽州,都是先在篁墩落腳,這里成了徽州許多族姓的始遷地和避難所。
根據(jù)許多徽州宗譜、家譜和地方史志文獻記載,“始遷篁墩”、“祖居黃墩”的徽州氏族,至少有二、三十個族姓。請看以下氏族遷徽情況。
2012年程氏后人在這里立了這塊紀念新安始祖程元譚的碑
程氏得姓程伯符,仕周成王,食邑廣平程國,以國得姓。新安程氏始祖程元譚是程伯符四十五世孫,東晉初由山東東阿縣來守新安,居歙之黃墩。后世裔孫分遷樂平、貴溪、宣成、休寧、婺源、績溪、蘇州、醴陵、潛山、泰興、通山、永興、武寧、松江、金華、宜興、江陰、江陵、武昌、永康、丹陽等地,析派四十余支,衍為大族。宋代理學家奠基人程顥、程頤為篁墩程氏之后。民國名將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將軍祖輩于明洪武年間,自歙縣篁墩遷往湖南醴陵縣長連村。湖南醴陵縣長連村程氏宗親,在1949年之前,每隔三五年,就要來篁墩祭祖,并稱自己為徽州人。非盟主席程讓平、當今世界華人領袖程萬琪、核武器技術(shù)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程開甲其祖籍都是篁墩。2011年春天,程萬琪先生曾率領海內(nèi)外600多位程氏宗親到篁墩祭祖。
朱姓遷徽始祖朱師古,唐乾符年間,避亂,挈家自金陵遷歙縣黃墩。朱涔生四子,形成篁墩朱氏四支派:長子朱古訓,南唐任楊行密幕將,后裔遷金陵,形成金陵朱氏一支。二子朱古僚,三子朱古祝遷居婺源香田。老四朱古佑,唐宣宗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使,后裔居河南偃師,形成偃師朱氏,此族出了一位宋代宰相朱勝非。朱氏最望一支是朱環(huán),唐昭宗進士,唐未任歙州刺史,收復婺源,全家自歙縣黃墩遷婺源茶院,并形成朱氏茶院派。宋元兩朝大學者朱熹、朱弁、朱松皆出此族。其后裔又遷浙江、江蘇、福建、湖南、廣東等地形成了朱氏望族。
根據(jù)放大照片描繪的當年世忠廟(圖左)和程氏統(tǒng)宗祠(圖右)
唐越國公汪華之后,汪華八子即八公汪俊,自績溪遷歙縣黃墩,曾孫汪德生三子:長子汪廣,遷旌德新建,次子汪廙,仍居黃墩,三子汪音遷休寧藏溪,后衍成汪氏三大派。汪氏另一后裔汪朝宗,自歙縣皇墩遷江西弋陽北岑田;汪知游,五代自歙縣黃墩遷休寧安樂鄉(xiāng)。還有三支于明隆慶間一支自安徽篁墩遷湖北武昌;一支遷居溳水北(今湖北十堰市);一支遷居漢陽治北。今湖北之汪氏大都來源徽州。汪姓為徽州笫一大姓,汪氏祖先從績溪、篁墩及徽州各地再遷往各縣各省,遠至兩廣、兩湖、西南、西北、大凡汪氏都由徽州篁墩遷出,“可謂天下汪姓出自徽”。
王氏遷徽始祖王璧,唐咸通間,自太原遷歙之黃墩苦竹巷。其后裔子孫散居歙縣、績溪、祁門、宣州、婺源、休寧、涇縣、旌德等地。
李氏遷徽也是從篁墩始,唐代昭王之子李佯,因避亂遷歙之篁墩,旋遷昌水,又徒居界田。傳三世,孫李德鵬遷祁門之浮溪新田;李德鸞遷婺之嚴田;一宗三支,形成徽州三田李氏。明初大謀士李善長出自此族。
世忠廟俯瞰圖
江氏家族發(fā)端于山東濟陽,唐末江尚質(zhì)從山東濟陽遷歙之篁墩。其子江洪,復遷于婺源謝坑;江洪生江德,江德生四子:江潛、江云、江海、江源,其后江潛遷光州固始,江海遷越州江陰,江源遷歙之溪南。江云居篁墩謝坑;謝坑仍為祖居;其后又散居于旌德、太平、歙北、涇縣、南昌、進賢、金陵、揚州、浙江等地等地。
江氏另一支族出蕭氏。一世祖江禎(一作楨)唐未易姓江,隱居歙縣篁墩。生子三:長子江董,遷姿源皋徑;次子江威,遷開化馬汪;季子江鄭,遷歙溪南;江董五世孫江文寀遷婺源旃坑馬槽塢。此支后裔們分布祁門、黟縣、休寧、歙縣、及外省州縣。
新安望族中胡氏始遷篁墩后,又分遷各地。其中一支始遷祖胡瞳,旱在唐季自徽郡篁墩遷至祁門。胡瞳生二子,長子胡宅從祁門遷貴溪,形成貴溪派胡氏。次子胡學從祁門遷婺源清華東園。東園胡氏后代人才輩出,子孫繁衍,支糸分佈新安諸邑及鄱陽、浮梁、建德、涇縣等地。
篁墩地形圖。大紅圈里的兩個建筑從左到右是世忠廟和程氏統(tǒng)宗祠。小紅圈是程朱闕里牌坊和程朱三夫子祠。
唐末張徹是遷徽張氏一世祖,徹父為績溪令,黃巢時避難于歙之篁墩。兵定后,張徹自篁墩徒至婺源甲道,形成甲道張氏。
汝南項氏遷徽一世祖是項明遠,為唐詩人項斯之孫,唐昭宗天祐間由歙縣篁墩遷婺源龍?zhí)?/a>項村。五世孫項文英,北宋大中祥符間由項村遷績溪、傳至玄孫,派分為松溪、文筠、梓林三堂;項文煥子項仕榮遷浮梁(今江西上饒地區(qū))長山,項仕廉遷浮梁老鴉灘;項仕顯遷姜源新溪,項仕昌遷婺源土橋頭鮑家坦。
《葉氏族譜》記載,葉氏一世祖葉翥。先世河南人,因官居歙縣黃墩。后世唐長興年間,因官自歙縣黃墩遷婺源中平,后代又分遷休寧陪郭和其他州縣。
新安金氏為徽州人口較少者,也是從北方首遷篁墩。望出京兆,唐未避難投歙縣黃墩,再徒遷休寧白茆,宋初又自白茆遷石田,遷洲陽,再遷璫溪。五代時還有一支由歙縣黃墩遷祁門西萬金溪?;罩萁鹗先丝诓欢?但在乾隆二十九年出了一位狀元郎,這就是歙縣巖寺的金榜。
1949年前篁墩程氏統(tǒng)宗祠祭祀活動的輪值表。當時徽州有程氏支派141派,分成10組,每十年一輪。
潘名,唐僖宗時,自閩之三山宦居歙西篁墩;潘逢辰唐末避難再遷婺源桃溪。潘永獲、潘永照、潘永豹、潘永初、潘永軒兄弟由祁門于明嘉間遷富陽、桐廬、啟窈州、石獨源、甘竹塢、蟲茅塢、桐江五派。
曹氏是徽州望族。唐昭宗時,曹宣與子曹翊、曹翔鎮(zhèn)壓黃巢起義有功,曹翊陣亡,葬于歙西之篁墩,曹翔遂廬墓于此。其后裔又陸續(xù)從篁墩遷之歙縣雄村、曉鳙、徽城、大鳙、大杞、長清源。清代“父子兩進士”的曹文植、曹振鏞出自雄村曹氏。
《高陽許氏統(tǒng)宗世譜》記載,先祖許儒,后梁時自雍州展轉(zhuǎn)遷居于歙之篁墩。許儒之子許知稠,南唐時再從篁墩遷徒歙縣北高陽(今之許村)。許氏后裔又分遷到歙縣西鄉(xiāng)唐模、休寧、祁門、績溪及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光晚清進士許承堯后裔徒居臺灣、加拿大、美國就達200多人。
程氏家譜
《新安畢氏族譜》中記載,畢氏始遷祖畢師遠,唐乾符間由河南偃師出仕新安,卒葬篁墩。后世從篁墩遷浙江巨州、江西信州、戈陽、休寧碧溪、歙縣長陔、歙之嘉田。新安畢氏家族在宋代誕生了一位偉大的發(fā)明家,他就是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shù)的發(fā)明家畢升。
洪氏源于自敦煌共氏,后世唐貞元間遷歙之黃墩,后世遷婺源輪溪;還將輪溪稱黃荊墩,以紀念黃墩祖居地。后人再遷樂平縣形成著名鄱陽洪氏。后裔居地散居樂平、鄱陽、浮梁、余干、婺源、歙縣、安仁、崇仁、建德、遂安、建昌、莆田、江蘇、浙江等地,并向南方和海外發(fā)展,其中一支從莆田涉遷廣東,為洪氏遷粵最早一支。此族后裔人才輩出。宋洪皓及子適、邁遵及清代著名學者洪亮吉、狀元洪榜以及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皆出此族。
《吳興姚氏家譜》記載:姚姓一支始祖姚平,漢代人。唐朝未年,姚平二十七孫姚旭避亂自中原南遷歙縣黃墩。后人又遷池州、青陽、浮梁、婺源、桂嶺。
2016篁墩祭祖祭拜儀式
歙縣潭渡黃氏始祖黃璋,早在唐代神龍年間就從歙縣黃墩遷歙縣西九里黃屯,曾孫黃芮,又從黃屯遷潭渡,,后其子孫散居新安各邑,并形成各支派。黃氏黃墩派為新安黃氏五大派之一。
據(jù)《戴氏宗譜》記載,戴氏出戰(zhàn)國宋微子后,宋亡后避居譙,即今之亳州,子孫以戴為姓。典午間南渡,戴逵南來居金陵小蔓村。十幾代傳至戴英這一代,唐朝廣明年間遷居新安黃墩。后人分居婺源、休寧、績溪。其后世遍存江蘇、浙江大江南北。著名思想家戴震為留休寧這一支其后裔。
韓氏先祖先世鄧州南陽人,初遷許州,再徒丹陽馬家充,唐乾符間,避農(nóng)民起義遷歙縣黃墩,傳至72世,分支衍府城、婺源、休寧、黟縣橋、江西德興縣,再遷居信州府玉山縣賢堂村,這一支人丁興旺,從玉山再遷居信州府廣豐等地地成為成為江西北部望族。
……
幾乎所有的新安氏族家譜中,篁墩都是一個極其關鍵的詞匯。
2016世界程氏清明篁墩公祭大典
對于篁墩,許多研究徽州的人文學者更是瞪大了眼睛。它在徽州諸多宗族移民史中的地位,不亞于洪洞“大槐樹”之山西移民、寧化“石壁村”之于客家人等。
“百代祠堂古,千村世族和。”對于徽州祠堂的興起,篁墩同樣也有著重要的“根源”意義。根脈系在篁墩的朱熹,后來著《家禮》一書,倡導人們建祠堂、明世系等,或許就是受此靈山圣水的洗禮而體悟的。
如今的篁墩,遺存下來的古跡已經(jīng)不多了。但篁墩在研究徽州的人文學者和所有新安氏族的心目中,所占的分量卻是很重的。
對于整個徽州文化體系來說,篁墩的地位卻無與倫比。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徽學專家張小平先生曾撰文介紹,古徽州是個移民社會,史料記載,由外地遷入徽州的家族達88個,其中僅唐末黃巢起兵時就遷來了20多個姓族,大部分都遷居、避難于篁墩。由此,篁墩成了徽州宗族的一個重要發(fā)祥地,眾多名門望族從這里繁衍而出,如程家、朱家、汪家、江家、胡家等,影響極大,被國內(nèi)外譽為“徽州宗族圣地”。
程開甲先生題詞
篁墩古村依山臨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正如上所述,自古就是眾多姓氏遷徙徽州最集中的始居地和宗族聚集地。諺云“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五夷石壁村、中有徽州古篁墩”。直至現(xiàn)在,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來自國內(nèi)外的徽州后人回篁墩“尋根問祖”。
篁墩的最大意義還在于它是“程朱闕里”,是盛行中國六七百年的程朱理學的奠基者程頤、程顥和集大成者朱熹的祖居住地。篁墩成為“洛閩溯本”的“程朱闕里”,歷來被學術(shù)界尊稱為“儒教圣地”?!瓣I里”原指孔子的住地,后人用以喻指篁墩,可見其重要性足以與養(yǎng)育孔子的“曲阜闕里”相提并論。如今,篁墩被尊稱“徽州文化第一村”。
歷史上諸多名人曾在此留下豐富遺跡。村中原立有“程朱闕里”牌坊,巍峨壯觀。北宋初年李方等奉太宗之命所編成的《太平廣記》中,就有它的名字,作“黃墩”,并載有程靈洗助黃墩湖蜃射殺呂湖蜃的傳說故事。篁墩能供游人訪古尋幽的去處,有“射蜃湖”、“相公湖”、“鼓吹臺”、“洗馬池”、“鏵卜橋”等等傳說中程靈洗的故跡遺址。富侖山前,還有朱熹先世故居所在的朱家巷和鄭玉在富登渡口的鄭公釣臺。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詩人、《新安大好山水歌》的作者潘世鏞,曾寫有《晚過篁墩》絕句云:“水繞山環(huán)峙一墩,綠煙夾道近黃昏。停車細訪先人宅,猶有千年老樹存”。
篁墩千百年的歷史滄桑,其厚重的文化積淀越來越吸引世人的囑目。篁墩,是一部厚重的大書,雖然破損嚴重,但翻閱這部皇皇巨著,仍能讓人為之驚嘆。它擁有那么豐富的內(nèi)容,擁有如此深厚的底蘊。
2016篁墩祭祖合影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興廢更替,篁墩古村變化很大,古建筑風貌已基本消失,鐵路穿村而過,馬頭墻早已褪盡了昔日鉛華,只有幾座蒼老的明代古石板橋在幾棵古樹邊靜靜地伴著溪水流淌。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很多關心徽州文化和篁墩古村建設與發(fā)展的有識之士發(fā)出呼吁:盡快搶救和保護好篁墩的歷史文化遺存,重點對程朱闕里坊、程朱三夫子祠、程氏統(tǒng)宗祠、世忠廟、朱家巷、朱師古墓、蕭禎墓等遺存、遺址進行必要的修復。而屯溪區(qū)屯光鎮(zhèn)也早就設計出“程朱闕里歷史文化遺址旅游景區(qū)開發(fā)項目”,準備利用當?shù)氐脑S多珍貴文化留存和遺址,進行保護性的開發(fā)。
2013年元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黃山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期間,程東靈、張向東、程景梁等政協(xié)委員也向大會了提交了“關于修復保護程朱闕里文化遺存的提案”。
作為徽州人,我們期望黃山市各級政府和所有關心古村篁墩建設、發(fā)展的人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將篁墩古村建設成一個名副其實的“徽州文化第一村”,讓篁墩古村成為真正的“程朱闕里”,讓篁墩古村成為黃山市尋根旅游的美麗景區(qū),讓篁墩古村為黃山市邁向國際化旅游大都市和黃山市的社會發(fā)展、經(jīng)濟建設增光添彩。
本文來源:中安在線 ( 本文作者 :程鳴 程立名 程宗成 程希桂 ;圖片源自海潮的博客及其他網(wǎng)頁新聞,感謝)
Hash:43a268b994262610f425569bd426bc179aef71f7
聲明:此文由 家譜國際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