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白沙溪·瑯峰山游記
朋友,你可能收看過《瑯琊榜》這部電視劇,但你可能還不知道金華市婺城區(qū)有個美麗鄉(xiāng)鎮(zhèn)就叫瑯琊吧?先不說瑯琊鎮(zhèn)上那整潔寬敞、花團錦簇的街道,也不說那古香古色、雕梁畫棟的民宅,更不說那古窯酒坊四處散發(fā)出的濃郁酒香。今天就說說瑯琊鎮(zhèn)邊的白沙溪、瑯峰山,這里真是一個讓人留連忘返的旅游勝地。
沿著白沙溪岸邊那寬闊的公路一直往上走,在鎮(zhèn)的盡頭有一座建筑在白沙溪上的兩用橋。橋的左邊是公路橋,右邊是廊橋。橋上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標語將映入你的眼簾。廊橋上游人絡繹不絕。人們在廊橋上悠閑自得、樂趣無窮:有的拍照、有的聊天、有的乘涼,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是啊,這里有瑯峰山的清新,白沙溪的清涼,盛夏時節(jié)的夜晚,廊橋上即興舉辦的唱戲、唱歌等活動,也吸引了不少居民和游客前來納涼。
我們來到橋上往白沙溪的下游望去,兩岸的樹木成蔭,清清溪水流向遠方。你看古堰就在橋下,溪水越過古堰,穿過步墩,往下流淌,在這里變成了一道寬大的白色瀑布,并發(fā)出“嘩嘩嘩”的奏鳴曲,成了一道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
在這里,你會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一個念頭:何不下水去享受享受白沙水賜予你的恩澤呢?你看有只白鷺停歇在水邊,伸長脖子,環(huán)顧四周,欣賞著這兒的山水美景啦!
前方的那道古堰更有不同的景致,水的落差約有一丈,溪水下瀉形成了一道寬大的白練。過了古堰,溪水就變得那么清純、溫柔。魚兒在水里漫游,石子在水底休眠,游人在這里盡情體驗白沙水給的歡樂:有戲魚的、有游泳的、有撿鵝卵石的……
穿過廊橋,一條林蔭古道依傍著白沙溪伸向幽靜的瑯峰山,路兩旁高大的松樹上,每隔幾米就有一個鳥巢。當?shù)嘏笥迅嬖V我:那鳥巢一到晚上就變成了路燈,點綴著瑯峰山和白沙溪的美妙夜景呢。
瑯峰山的古樹參天,深藏著許多奧秘呢!你聽,林中蟬叫鳥鳴,泉水潺潺,與游人的歡聲笑語仿佛組成了一支和諧的交響樂曲。即使是酷暑難當?shù)南奶?,進入瑯峰山猶如進入一個涼風習習的天然氧吧,令人心曠神怡。
揭開瑯峰山的神秘面紗吧。你看他記載了一個白沙溪的故事: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盧文臺率領(lǐng)手下官兵隱居在金華南山輔倉,墾荒種地。當時溪水水流急落差大,兩岸農(nóng)田晴則旱,雨則澇。于是,盧文臺效仿戰(zhàn)國李冰興建都江堰,帶領(lǐng)士兵和附近百姓,利用水勢落差,先后筑成了三十六堰。此后白沙溪兩岸成了金華的重要糧倉。
三十六堰的白沙溪記錄了咱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也給后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和力量。
瑯峰山不是普通的平凡的山。這里巖山峻秀,巨巖峭壁間鑲嵌著幾百個奇形怪洞:伏虎巖虎虎生風;福音洞回聲繚繞;神音洞深藏在怪石之中。白沙古廟、觀音洞、真武大帝廟、樂壽亭,更為奇石增添異彩。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此也留下了許多的歌賦詩篇。
瑯峰山不僅風景秀麗,也是浙西南革命根據(jù)地之一。當年粟裕、劉英領(lǐng)導的部隊曾在這里戰(zhàn)斗過。解放前夕是我黨領(lǐng)導下的游擊隊的革命活動地區(qū)?,F(xiàn)代的革命先烈在這里播下了紅色的革命種子。
這里的瑯峰閣挑梁翹頂,緊靠白沙溪扼守著灌田數(shù)萬畝的第二道堰口,豎著縣市、省各級重點保護文物的“白沙堰石碑”,陳列著“白沙水利碑記”“三十六堰解說”。閣前石碑上刻著稱頌白沙秀水和三十六堰業(yè)績的古代名人詩篇。對,瑯峰山還是白沙溪的歷史見證,記錄了白沙三十六堰的豐功偉績呢!
瑯峰山清秀挺拔,白沙溪蜿蜒綿長,恰如一對情投意合的好搭檔,是瑯琊鎮(zhèn)的雙璧。
白沙溪的上游就是金蘭水庫,下游經(jīng)過蘭江、錢塘江流入東海。她是浙江省內(nèi)母親河的源頭之一。我們必須好好地保護白沙溪噢!
作者簡介
季巧蓮,女,195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原金東區(qū)孝順鎮(zhèn)中心小學教導主任,金華市優(yōu)秀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兼任金華縣人大常委、金華市人大代表。退休后一直任孝順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
End
——文章來源婺城旅游——
Hash:5a703705ad02d4d58120f5124942211ad54e9589
聲明:此文由 金華旅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