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夜渡三溪
江田鎮(zhèn)三溪村位于吳航十二景之一“屏嶂鋪霞”所在的屏山腳下,因潼溪、南溪、北溪匯集于此而得名。為首批省級5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距長樂市區(qū)15公里,土地面積16平方公里,總?cè)丝?3700人。
三溪也稱鼎溪。上游為潼溪,建有庫容達千萬方的三溪水庫;下游分為南、北兩溪,南溪入海,北溪入閩江口。南北雙溪有唐宋以來所建石橋5座,分別名為:大橋、平橋、小橋、當橋和下橋。北溪的大橋,長43米,寬2.4米,高4.4米,橋面石板上有宋咸淳已巳秋重修的刻字。
前人有一幅對聯(lián)概括這里的山水風光:“屏嶂鋪霞山積錦,龍?zhí)队≡滤≈椤?。朱子嘗游覽和傳學于此,勒“溪山第一”四字??梢娙淖匀痪坝^之優(yōu)美。三溪的屏山高不過百米,但登山途中景觀美不勝收。山上大小巖石千姿百態(tài)。如猴頭、豬首、母雞下蛋、五蛇聚會等,栩栩如生,維妙維肖。山腰有一個“皈愚洞”,由三塊巖石頂托一25米長6米寬的巨石構(gòu)成。周圍古樹參天,是村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附近還有
“九仙洞”,天成石門供人出入,
十幾平方米的方形巖洞內(nèi)供奉著“九仙君”,不少香客從老遠跑到這個洞里“祈夢”。山巔巨巖有一深不知底的“天龍井”,傳說一只小牛伸頭向洞中喝水,不慎跌入井中不見,次日在海邊發(fā)現(xiàn)小牛的尸體。
站在山顛平坦寬闊的“龍背”上極目遠眺,大海與藍天相接,煙波浩渺,北至機場南至牛角山,長樂南鄉(xiāng)一帶的村落盡收眼底,足令游客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三溪水庫邊山頂有兩塊巨石重迭,上面的一塊有-題刻“中丞”二字,在兩石相接縫隙塞入硬幣,大風過后會被軋扁。
三溪美麗的山水風光吸引了無數(shù)名宦雅士前來游覽,留下眾多吟詠三溪景色的佳作名篇,藝術(shù)水準很高的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成為三溪一道瑰麗的人文景觀。村北柏山的仙字巖為上下兩塊巨巖重疊而成。上面一塊刻釣鰲兩字楷書,每字80厘米見方;下面一塊刻慶歷丁亥秋,颶風起,余涉是山巔,觀海波也,才翁題,篆書。才翁姓蘇名舜元,時任福建觀察使,著名書法家。巨巖右方還有2首五言律詩篆書,記述宋時當?shù)仫Z風掀漲海,淠鹵灌低原和海嘯災(zāi)情,分別為宋熙寧年間福州知府廉轉(zhuǎn)運使張徽和福建轉(zhuǎn)運判官蔣之奇題。這些摩崖石刻為研究宋代篆書風格和長樂市的歷史地理變遷提供了珍貴資料。
植柱廟、朝元觀、鷲嶺祠等始建于宋代的寺廟亭閣,依山傍巖,錯落有致。最早也是最大的是唐咸通六年(878年)所建的當陽寺,雖因戰(zhàn)亂圮毀,但遺址尚存巨大的石柱石槽等建筑材料。三溪宗教寺廟的文化主旨及以懲惡揚善為主題的傳說故事,讓游客在明山秀水中感受至善至美的人性。紫陽閣(俗稱朱子祠)旁有株墨竹,相傳是朱熹殘墨潑在竹上染成黑色,千百年來這株神奇的墨竹依然挺拔茁壯。
自古龍舟日競渡,獨有三溪夜賽航。這里的龍舟夜渡是我省獨有的鄉(xiāng)土風情。從村中穿過的南溪,每年端午節(jié)夜間燈光輝映,溪中龍舟競發(fā),兩岸及橋上人潮如涌,熱鬧非凡。
三溪以其山水交融、自然奇秀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造就了文化品位較高的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潛力很大。近年來,歷史文化名村管委會采取有力措施保護山上的摩崖題刻不再被人開采,并在山坡溪畔植樹綠化和防止溪流遭受污染。目前已經(jīng)疏浚南北雙溪河道,游客可以劃龍舟從水上進入景區(qū)游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