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寺鐘亭位于蓋州市九壟地鎮(zhèn)頭臺子村學(xué)校操場,東200米是哈大公路,西5.5公里是渤海灣。
鐘亭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崗巖石建筑,方向西偏北1度。四角由四根間距185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撐梁架和歇山式亭蓋,下部有二級花崗巖砌筑石基座,高126厘米。有七級臺階可通其上。亭座上有190×130厘米的凹池,深22厘米。建筑整體通高530厘米。上部石檐最寬處為310米。四柱下端砌在基座內(nèi),上端袒露,高218厘米,柱頂為方形垂穗狀,柱的頂部內(nèi)側(cè)面有凹口,承接闌額,額上承交叉石梁,無額枋,方形梁頭探出26厘米,梁上鋪石板為屋蓋雕琢作望板、滴水、瓦當(dāng)、筒瓦等形狀,無檐椽、飛椽、連檐等。每面22個滴水和21個瓦當(dāng)。東西坡為斜折式,由三塊石板橫向雕琢鋪蓋,從下至上分別寬32、63、74厘米;南北歇山斜坡,由兩塊石板橫向雕琢鋪蓋。從下至上分別寬32厘米、63厘米;各石板連接處無縫隙,最下邊一塊石板鑿孔穿鐵釘與下部石梁固定在一起。歇山立石高77厘米,下寬117厘米,無石堵砌,可見脊檁。正脊很短,通長152厘米,高25厘米。脊中間有高28厘米的塔葫蘆似石雕;正脊西面雕蓮瓣與陰陽魚紋飾,兩端為卷云形鴟尾。卷云形垂脊頭,四角磐折式斜垂脊,轉(zhuǎn)角檐下無驚雀鈴懸掛痕跡,四面楹柱上刻楹聯(lián),上聯(lián)“幕鼓晨鐘驚醒塵寰名利客”,下聯(lián)“經(jīng)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橫書“鐘發(fā)鯨聲”;右邊題刻小字“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告竣”。
亭內(nèi)為斗四工字形藻井,口字形枋的四角分別承在四面石梁中間,石枋上有瓜柱四,承二道梁,二道梁上承脊檁。條石構(gòu)件交合處均為白灰勾縫。
藻井中間脊檁較粗大,懸鐵鐘一口。雙獸頭形鐘鈕,高約20厘米,鐘體高103厘米,披肩上有圓形洞四個,直徑為9厘米,鐘下端葵瓣形裙口直徑為90厘米,八出形葵瓣,間距21厘米;肩和裙部有乳釘與花草裝飾;上下腹部有10塊長方形云式格,內(nèi)鑄鑄鐘年代和工匠姓名;中部有回紋旋帶;上腹部北面方格內(nèi)鑄有“熊岳城南頭臺子永興庵明鐘一口,乾隆拾柒年五月望日造,鐵匠孟津、旯、義、智”;東北方格內(nèi)有“住持僧寶”。下腹部五格內(nèi)鑄有捐資人六十八位姓名。
鐘亭保護基本完好,鐘亭各石構(gòu)件交接處和鉚榫十分嚴密,無傾斜及下沉現(xiàn)象。
1983年公布永興寺鐘亭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2]173號)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營口市人民政府(營政[2013]185號)公布的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shè)控制地帶為:以永興寺鐘亭建筑投影線為基點,四周各外延10米以內(nèi)為保護范圍;保護范圍外東15米、西15米、南15米、北15米以內(nèi)為Ⅱ類建設(shè)控制地帶。
信息來源:市文體新廣局 供稿人:董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