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級旅游景區(qū)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重慶市涪陵區(qū)城中心的長江之濱。經(jīng)渝涪高速、渝懷鐵路可達。距重慶市中心119公里。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區(qū)。是為保護白鶴梁題刻而專門修建的水下博物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于2009年5月18日正式落成,成為世界唯一水下博物館,18尾石魚雕刻和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3萬多字真跡題刻供人隨時“一睹芳容”。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里面有亞洲最長隧道式自動扶梯。借助10800盞光芯燈的照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成為一個璀璨而透明的“水晶宮”。游客可在長江防護大堤上建造的陳列館內(nèi),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操作攝像頭,通過電腦屏幕,從不同角度近距離觀賞白鶴梁。同時,少數(shù)專業(yè)人士,還可通過潛水的方式參觀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又因白鶴群集梁上而稱白鶴梁,是涪陵城區(qū)長江之中的天然石梁,長1600米、平均寬度為15米。自唐代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以來,這道江中天然石梁上,題刻有眾多詩文圖案和長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水下碑林”。
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鶴梁題刻記錄有1200多年間的72個枯水年份的水位,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水文資料;還有165段碑文題刻,其中:唐代題刻1段、宋代題刻98段、元代題刻5段、明代題刻16段、清代題刻24段、現(xiàn)代題刻14段、年代不詳題刻7段;另有石魚雕刻18尾,白鶴雕刻1只、觀音3尊。白鶴梁題刻合計3萬余字,分布于石梁的不同位置,常年淹沒于水位線下,唯冬季江水枯落時才顯露水面。白鶴梁題刻記錄的水文資料,對于研究長江的水利綜合開發(fā)、內(nèi)河航運、橋梁建設、農(nóng)田灌溉、城市供水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當今的葛洲壩電站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設計都曾參考過白鶴梁上記載的水文資料。1974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水文工作會議上,我國代表介紹了古代水文站白鶴梁題刻,引起了各國專家學者們的極大興趣。
白鶴梁題刻中的眾多詩文圖案,多出自歷代前往觀光的名人雅士之手,姓名可考者300余人。其中有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元符庚辰涪翁來”題銘,還有王士禎、朱昂、吳革、劉甲、晁公武等人的詩文題記。這些題刻中,書法楷、行、篆、隸皆備,書體顏、柳、歐、蘇俱全;有漢文、蒙文,而且還有淺浮雕、深浮雕、線雕和圖案、花邊等;風格各異,精彩紛呈。其水下碑文之多,歷史之悠久,內(nèi)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堪稱世界水下一大奇觀。
由于三峽工程的興建,位于淹沒水位線下的白鶴梁題刻將永遠沉沒于江底。為了保護好這一水下瑰寶,白鶴梁題刻水下保護工程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決定采用上海交大葛修潤院士設計的“無壓力容器方案”,建造水下博物館,該工程由“水下博物館”、“連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陳列館”四個部分組成??傉嫉孛娣e6728平方米(不含“水中防撞墩”面積),其中“水下博物館”900平方米,“連接交通廊道”全長360米,面積500平方米,“岸上陳列館”5328平方米,“水下博物館”的保護罩體工程設計名“穹頂”,位于題刻正上方,呈橢圓形將整個題刻平面覆蓋,保護罩體拱殼為鋼筋混凝土,對題刻進行永久性保護。題刻以清水淹沒,水下保護罩體墻外設有游人參觀通道,游客可由岸上經(jīng)鋼質(zhì)廊道乘電動扶梯進入水下保護體內(nèi),分三種方式參觀:透過廊道玻璃窗觀看、通過水下攝相頭觀看和身穿潛水服潛水觀看。該工程是我國史無前例的文? ?保護工程,工程總投入1.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