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食筍最早的國家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竹筍主要產(chǎn)于中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擁有相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其特有的粗纖維、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無污染的生長環(huán)境等已使其被認為是 最佳的綠色食品,目前,在日本、加拿大、韓國等地,已被不少人認 為是餐餐必備,天天必食的蔬菜之一。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于重山峻嶺之中,與苦瓜有相似的保健作用,其呈苦味的糖甙有刺激巨噬細胞生成的作用,該細胞有防癌解毒的功效;筍含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從而縮短膽固醇、脂肪等物質(zhì)在體內(nèi)的停留時間,故苦筍有減肥和預防便秘、結(jié)腸癌等功效。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后傷風失音”可見苦筍是醫(yī)食俱佳的珍稀竹筍。 (寶慶會稽續(xù)志)稱“苦筍以黃苞推第一,謂之黃鶯舌。”其味雖苦,卻有不少人特別偏愛。著名的懷素《苦筍帖》,墨氣精彩,超妙入神,為苦筍生色生香;宋代文人黃山谷精于禪理,曾作《苦筍賦》,對它大加贊美。真一《筍譜》對苦筍的食法獨具心得,其方法是將筍投入沸水中,用武火煮,片刻取出,用清水漂數(shù)次,半日后可食,但不可用鹽浸。據(jù)真一介紹:“初入口尚有微苦,后苦氣漸轉(zhuǎn),覺舌本清涼,為之恬淡,為無味之味,非俗士所可知也。”真得食筍之三昧。苦筍外形美觀,口感脆嫩,風味獨特,是許多美味佳肴的上選原料;其烹調(diào)后仍保留一定的苦味,初嘗者剛?cè)肟诳赡苈园櫭碱^,待下咽后只覺一股甘爽清涼之氣自腹中上升,頓感回腸蕩氣,苦盡甘來,那回味讓你吃一次,還想再吃第二次。 樂山、峨眉山苦筍在四川種植面積最大、產(chǎn)量最高、品種最好。樂山、峨眉山苦筍具有甜脆、味純、富含多種維生素等特點和清肝利膽、壯陽之功效。在其生長過程中病蟲害少,需肥不多,無須施用化肥、農(nóng)藥,純屬天然綠色食品。樂山、峨眉山現(xiàn)已建筑苦竹基地5萬畝,輻射周邊區(qū)縣近7萬畝,年產(chǎn)鮮苦筍12萬噸,加工罐頭10000噸產(chǎn)品暢銷省內(nèi)外,深受消費者喜愛。( 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