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鱖魚俗稱“桶魚”,和中和湯一樣,也是祁門的一大名菜,不但大多數(shù)祁門人愛吃,而且外地人每當品嘗以后,也都贊不絕口。
唐代祁門著名詩人張志和詩云“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具有肉嫩、刺少、細膩、味美的優(yōu)點,為食客所喜愛,杭州西湖就有一道名菜為“西湖鱖魚”。祁門的臭鱖魚何以成為一道名菜,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抗日戰(zhàn)爭以前,安徽省城在安慶,當時祁、安之間尚未通車。出祁門城北門,過胥嶺、大坦、大洪嶺是通往安慶的大道,這條路長數(shù)百里,每天來往商旅絡繹不絕。從祁門運往省城的茶葉、山珍土產和從省城運來的日用品及沿江一帶的魚蝦鮮貨都要靠人工挑運,來返一趟一般要走6、7天。因為祁門人愛吃鱖魚,挑來的魚蝦鮮貨中以鮮鱖魚為最多。有一年端午時節(jié),一個小販在貴池販了一擔鮮鱖魚用木桶裝著挑來祁城,在一家客店住下。店主人向他買魚待客,誰知因路遙天熱,魚悶在桶里時間過長,已有臭味了,挑魚小販急得直哭。店主見其老實可憐,就買了一條,多加些姜、辣等佐料燒好自己吃,哪知味道比鮮鱖魚更具風味。
從此祁門人就開始吃起“桶魚”來,正宗的臭鱖魚,要經(jīng)過一番特殊的制作,味道特別鮮美。臭鱖魚成了祁門最負盛名的菜肴之一,并且列入了徽菜菜譜,烹制過程更加考究。尤其是紅燒鱖魚,堪稱徽菜中的精品,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片狀,細嫩滑膩,醇厚入味,且?guī)в幸环N嗅之舒適的臭味,倍受食客親睞。(摘自《祁門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