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糕饃
唐宋以來即為地方風味食品,以紙坊棗糕著稱。棗糕饃,用優(yōu)質面粉為主料,大棗、菜油和白糖為輔料,面粉發(fā)酵后又反復和搋,面坯偏硬成形,兩側各塞2塊碎棗,旺火蒸制而成。熟后頂部兩側各印紅梅花點,以顯其特色。其饃食之味甜,綿軟可口,回味馥香,耐貯存,不走味,不發(fā)霉變形,為款待賓客之佳品,亦可饋贈親友。據(jù)縣志載,明代起洋縣棗糕饃就也馳名漢中地區(qū)內外。
洋縣棗糕饃名滿陜南,棗糕饃是用繩串成串串提著,是走親訪友,饋贈待客的禮品,洋縣棗糕饃潔白沒有裂紋,外酥里軟、韌、松、甜,存放時掛在風涼處不變味,存放上三、四個月。上蒸-蒸好像剛蒸的饃,在沒有保鮮、冷凍技術設備的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面制食品。
在洋縣飯館、作坊、家庭都能制做。棗糕饃用黃酒渣發(fā)酵,和面時加白糖,根據(jù)四季氣溫把握好水溫,和成的面要反復采揉,饃饃做成后要蓋上被單,發(fā)酵半小時后,用大鐵鍋蒸燜,出鍋時按上花印即成。 面粉、砂糖、菜油及紅棗蒸燜印花,以繩貫之放通風處,雖數(shù)月不變味。
原料配方:富強粉50千克黃酒渣子500克白糖3.5~4千克水20千克
制作方法:
1.發(fā)酵面:黃酒渣子500克做酵子,加溫水化開,過絲羅后,發(fā)面5千克,溫水量冬天5千克,夏天2.5千克,春、秋3.5千克左右。發(fā)面盆冬天放在熱地方,以熱到不烘干面盆為準;夏天則應放最陰涼的地方。
2.和面:一般是頭天晚上發(fā)面,第二天早上和面。每50千克面粉中加白糖3.5~4千克,包括發(fā)酵面用水在內,用水量在20千克左右。冬天水溫要求在60~80℃,春、秋水溫50℃左右,夏天水溫應更低一些。和面時,先將酵面稀釋,然后和面,和面動作要利索,千萬不要把面燙了。夏天先
洋縣棗糕饃和進25千克左右,余下20千克左右按情況摻兌;冬天先和進,30~40千克,余下5~10千克按情況再摻兌。和成的面越硬越好。
3.成型:和成的面要揉光揉好,再擰成100克左右的面蛋,揉成長條,并沿長平面中間按一條溝溝,溝溝內抹上香油,翻個身,溝溝朝下,再夾捏成17厘米左右的長條,橫放,用手掌從兩頭壓下,呈凸狀,再將中間部分壓成平面,即成扁平狀,平面四角各按上個棗瓣(棗子去核切成四瓣),最后由兩頭對卷,翻身,使抹油的溝溝翻在上面,如意狀的饃饃就做成了。饃饃做成之后,要擺在盤子里,冬天蒙上棉被,夏天蒙上單子,再漲(即餳發(fā))半小時左右。
4.蒸燜:當?shù)厥褂么箬F鍋,將餳好的饃放入籠笆(竹片編成的籠箅),上面扣上鐵盆,旺火燒開15分鐘,回汽10分鐘即熟。使用鐵盆是為了防止饃饃水分過大。
5.印花:出籠的饃饃,用一根小竹桿刻成的點花印,蘸食用紅水,按一下,花朵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