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性高清视频全过程,国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乱女伦一级a片 ,特级婬片a片aaa毛片

《國家寶藏》故事之六:曾侯乙墓:敲醒華夏正統(tǒng)之音

圖為曾侯乙甬鐘。編鐘在擺放時,最上層的是鈕鐘,中間和下層的鐘叫甬鐘,其中最大的重203公斤,最小的重8公斤。每件甬鐘外表都刻有“曾侯乙作(持)”和有關音樂內容的銘文。

1977年9月,湖北隨州曾都區(qū)城郊擂鼓墩駐軍——原武漢軍區(qū)空軍后勤雷達修理所正在擴建營房。在東團坡山崗上開山平地時,突然挖出一片同地面顏色大相徑庭的“褐土”,繼續(xù)往下,推土機又推出了青灰色的膏泥和石板。部隊迅速報告了隨縣縣委。

接到報告的隨縣縣委并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施工繼續(xù)。

1978年2月,在褐土層下又挖出了2米多長、1米見寬的長方形大石板,部隊領導深感事態(tài)嚴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隨縣縣委匯報。是年3月,湖北省博物館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率勘察組赴隨州實地勘測。很快,初步勘測的結果就出來了:這片“褐土”的下面,是一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還大幾倍的“超級古墓”!

圖為曾侯乙墓墓室俯視全景。曾侯乙墓發(fā)掘的消息轟動一時,當年隨縣縣城只有四萬多人,可涌上墓區(qū)圍觀的群眾就有兩萬之眾。公安民兵解放軍組成的人墻屢屢被群眾沖垮,直到空軍派出直升機航拍墓區(qū)全景時,才說服部分群眾暫時離開現場以便拍照。

這座古墓分為北、東、中、西四室。在中室出土的青銅禮、樂器上,絕大部分都有“曾侯乙作(持)”的銘文,表明這些器物均為“曾侯乙”所有,這無疑就是墓主人的名字。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墓主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隨)國的一位國君,“侯”是他的爵位,“乙”是他的名字。

專家評語黃景略 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組長曾侯乙編鐘的完整是絕無僅有的,同時出土的還有其他很多樂器,這對于中國音樂史的研究是一個巨大的貢獻;曾侯乙尊盤是中國青銅時代的巔峰作品,反映出青銅鑄造工藝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非常成熟,水平很高。總之,從考古發(fā)現來看,曾侯乙墓是反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狀況的最重要的發(fā)現之一。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數量極其驚人,有150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寶。比如:曾侯乙尊盤,其鏤空紋飾體現了先秦時期最為精湛的工藝,它的鑄造水準幾乎是中國青銅時代不可逾越的頂點;通身鑲嵌寶石的建鼓座,由數十條糾結穿插的龍組成,其形象生動,氣氛熱烈,猶如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蘊涵著一種富于想象、自由奔放的文化精神;木雕彩繪鴛鴦盒由頭和身兩部分組成,其身體兩側繪有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撞鐘圖和擊鼓圖,圖中似人非人的奇幻想象,簡練而浪漫的設計構思,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代楚文化迷人的藝術特色。

上圖為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鐘上的銘文。正是這段銘文清晰地揭示了曾侯乙的身份和其下葬的年代,同時反映了當時曾、楚兩國的關系。下圖為曾侯乙編鐘出土現場。積水還未完全排干,編鐘已經露出全貌。

然而,這批國寶中的國寶,當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鐘。

2001年2月,編鐘(復制件)在赴巴黎展出時,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贊不絕口:“這是絕對的杰作?!薄斑@是人類的奇跡?!?/p>

是的,這的確是人類的奇跡,是中國音樂史上的奇跡。

全套曾侯乙編鐘由多達65件青銅樂鐘和鐘架組成。編鐘鐘架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面垂直相交,共三層8組,氣勢恢宏;鐘架重1665公斤,其上承負著重達2755公斤的鐘體和掛鐘構件,歷時2400年之久,依然佇立如故。

圖為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座。一根粗大的木柱貫穿鼓身垂直于地面插在建鼓座中。在當年的發(fā)掘現場,積水逐漸抽去時,由于巨大的鼓身脫離了水的浮力,受腐蝕的木柱再也無法支撐鼓身的重量而折斷倒地,留下了那次考古發(fā)掘中的最大遺憾。

整架編鐘放置有序,條理分明,使鐘架達到最飽和狀態(tài),也給演奏者以適宜演奏的便利,充分體現了當時樂師構思的巧妙和嚴謹。編鐘鑄工考究,紋飾精細,且在墓坑積水中長期浸泡而毫無銹蝕,至今仍閃耀著青銅的光澤,這種罕見的抗銹蝕能力令人驚嘆不已。它們與鐘架上儀容端莊的青銅武士及其托舉的彩繪大梁渾然一體,猶如一尊凝重秀美的巨型雕塑杰作。

曾侯乙編鐘的出土,震驚了中國樂壇。

六七月的湖北,正處在高溫季節(jié),日平均氣溫在36攝氏度以上。1978年6月28日,文化部文藝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音樂學家李純一、黃翔鵬、王湘等人應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之約,到達隨縣,考察編鐘等出土的古樂器。他們對全套編鐘逐個進行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八度,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可以演奏較復雜的中外樂曲,結論一出來,三位專家竟興奮得手舞足蹈。

曾侯乙墓彩繪樂舞鴛鴦盒,正是它身上的圖案啟發(fā)了考古人員,聯想到編鐘的敲擊方法。

編鐘的鐘架特寫。鐘架是銅木結構,全長10米左右,上下3層,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人形圓柱承托。

經與考古專家們分析論證后,大家認為“只見其形、不聞其聲”不算認識編鐘,要敲響它,才能體現其價值。

8月1日下午,歷史上的第一場,也是唯一的一場曾侯乙編鐘原件演奏音樂會在駐隨炮師某部禮堂舉行。這是沉寂了兩千四百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重新向世人發(fā)出它那雄渾而又浪漫的千古絕響。那場獨一無二的音樂會,是擔了風險的。重新組裝復原后的編鐘重達10噸;木質橫梁在水中泡了兩千多年如今能否支撐得?。坑绕涫遣筷牰Y堂的地板,能否承受得起這前所未有的重器?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人們在禮堂舞臺的地板下層層加固。

首次奏響編鐘應該選擇什么樂曲?最終決定曲目要表現“古今中外”。于是,音樂會以《東方紅》為開篇,接著是古曲《楚殤》、外國名曲《一路平安》、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最后以雄壯的《國際歌》落幕。音樂會持續(xù)了兩個小時,演出結束時,聽眾竟一時“癡迷”,停頓數秒后才掌聲雷動,許多人淚水漣漣。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對曾侯乙編鐘隨后展開的更深入的研究,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它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比如它的冶鑄技術。全套編鐘的鑄造,經過了造型、澆鑄和鑄后加工。造型工藝包括塑樣、制模、作范、裝配鑄型。鑄型均用陶范組合而成。一件甬鐘的鑄型需用到136塊范、芯,其復雜程度令人難以置信。最奇妙的是其合金比例。鐘的合金比例是否合適,會對樂器的聲學性能、機械性能、鑄造性能產生重大的影響?!吨芏Y·考工記》里有關于這個比例的標準:“金有六齊(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曾侯乙編鐘的合金劑量正符合銅6錫1之比。

曾國工匠高超的編鐘調音技術亦令人稱奇。關于調音大家比較熟悉,但凡各種樂器都必須調出最恰當的音準才能有尚佳的表現,而古人怎樣對青銅編鐘進行調音呢?曾侯乙編鐘各鐘均在鑄后經過了磨礪加工,這是從鐘體鼓部無紋處均有極細的橫向擦痕中得知的,這種細膩的磨礪處理了鐘體的鑄后缺陷,使鐘體更加美觀,也有益于鐘的發(fā)音。還是在《周禮·考工記》中記載,“薄厚之所震動,清濁之所由出……鐘已厚則石,已薄則播”。這句話告訴我們,是磨礪改變了鐘壁的厚度,有效地改變了它的頻率,使每個鐘上的兩個音,均達到準確的要求。全套曾侯乙編鐘的調音加工不僅獲得了頻率的準確,也顧及了音色的良莠。

曾侯乙編鐘在鑄造技術方面,不僅制作精美,花紋繁縟,還隱含著“雙音鐘”技術。何謂“雙音鐘”?當敲擊任意一個鐘的正面和側面時,可以發(fā)出兩個不同的樂音!甚至同時敲擊一個鐘的這兩個部位,兩個音可產生和聲效果。可以想象,當我們合唱時,由兩人以上發(fā)出和聲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讓一個人發(fā)出和聲則匪夷所思了,但曾侯乙編鐘可以。這真是不可思議。而且發(fā)現它的不可思議的“雙音鐘”技術,還救了一個人。

圖為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均鐘,最初已無人識得。它形如棒槌,器身狹長,岳山低矮,共鳴箱小到使樂器失卻實際演奏價值的地步。經著名音樂學家黃翔鵬先生考證,該器就是《國語》中所載專為編鐘調律的“均鐘”——一種古代的正律器,的確不是一種用于實際演奏的樂器?!秴问洗呵铩飞险f,黃帝派他的樂官,一個叫伶?zhèn)惖娜耍瑥拇笙闹饕恢弊叩?a href='/jingdian/76423' target=_blank>昆侖山的北邊去創(chuàng)造樂律。伶?zhèn)愐源菩?a href='/fenghuang/' target=_blank>鳳凰的鳴叫聲為標準,用溪山谷里圓直均勻的竹管制成律管,分別確定了六呂、六律,成了樂律的創(chuàng)始人。均鐘身上多處彩繪12只一組的鳳鳥,正是伶?zhèn)愐曾P凰的鳴叫聲為標準制定12律的象征。

1977年,著名音樂學家黃翔鵬在完成了對西北四省的音樂文物考察之后,發(fā)表了題為《新石器和青銅時代的已知音響資料與我國音階發(fā)展史問題》一文,首次對“雙音鐘”這一中國先秦人在音樂上的偉大發(fā)明予以披露。一石激起千層浪,黃先生的觀點受到了當時學術界的多方非難。即便是中國音樂史巨擘楊蔭瀏先生,也不無憂慮對他說:“黃翔鵬呀黃翔鵬,你這個說法可是于史無據??!”

然而,黃先生太幸運了!文章發(fā)表的次年,曾侯乙編鐘就出土了! 除楚王鐘之外的64件青銅編鐘,每一個都明確無誤地驗證了關于“雙音鐘”的猜想,加上每一個編鐘上對應這些音響的階名、律名的標音銘文,使得人們毫無懸念地確認了先秦“雙音鐘”這一偉大發(fā)明的存在。

圖為曾侯乙編鐘上有關樂理的銘文。鐘銘的發(fā)現,導致人們對中國先秦樂律學水平認識的徹底改變。諸多關于先秦樂理的難解之謎,都在曾侯乙編鐘銘文中找到了答案。

這是一項偉大的發(fā)明,其重大的價值,可以說決不在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下。

火藥、指南針、造紙和活字印刷這四大發(fā)明,不是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就是過多地依賴于既有的經驗和長期地應用。而在更高層次的理論“原創(chuàng)”性上,遠不如“雙音鐘”。大量研究表明,當時的工匠在音樂聲學和樂器制造方面已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和高度的工藝技能。“雙音鐘”構想的實施和應用,其最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兩千多年前,要將多達130個音準確無誤地實施在65口大小不同的青銅樂鐘上。如果沒有出土的曾侯乙編鐘作為參照,即便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今日,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事實也證明,這并非聳人聽聞。

自1979年5月開始,在國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館、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等7家單位聯合成立了曾侯乙編鐘復制研究組。研究組經過5年多的反復試驗、試制,才終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復制出“形似聲似”的全套曾侯乙編鐘。而當年研究及復制所耗資金,達百萬之巨。

圖1

圖2

圖1為曾侯乙編磬出土現場。圖2是曾侯乙編磬。編磬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質打擊樂器。曾侯乙編磬是我國先秦編磬中件數最多的一套,全套共32件。

“雙音鐘”這一發(fā)明,不僅可以將一個鐘用作兩個鐘,從而節(jié)省了一半的銅料;還可在編鐘的演奏上帶來很大的方便:“雙音鐘”和一鐘一音相比,鐘數少了一半,演奏者來回跑動的距離也少了一半,甚至伸手即可夠到,省去了來回跑動的麻煩。只是它對編鐘以及鐘架的設計,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到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的音樂文明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高度了。但這個高度在曾侯乙編鐘出土前,仍是模糊的。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焚書坑儒滅六國文化,這使得我們無從知道先秦時期的音樂水平狀態(tài),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關于七聲音階,人們公認是從歐洲傳來的。

兩千年來,經漢儒之手留存至今的音樂理論被視為華夏音樂的“正統(tǒng)”。西周以來正統(tǒng)的“雅樂”只用“宮、商、角、徵、羽”(用簡譜表示即1、2、3、5、6)五聲音階,歷代儒家,尤其是宋代以來推行“復古”的文人儒士,更是推崇“五正聲”,竭力排斥五聲音階之外的偏音——“清角、變宮、變徵、閏”(用簡譜表示即4、7、#4、b7),這些偏音不僅不能使用,還被斥為非華夏正聲的異端,有違中正平和。因此,七聲音階一直被認為是舶來品。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寫了一篇文章,談《戰(zhàn)國策》中荊軻易水別燕丹時所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用的是“變徵之聲”,但這變徵之聲因非華夏正統(tǒng),故又自圓其說曰,“變徵之聲”當為西方之傳入,非華夏雅韻——郭沫若先生言下之意是荊軻先生一不留神唱出了外國音調,真是嚇人一跳。但是對于荊軻所唱“變徵之聲”為非華夏雅韻這一觀點,音樂史學界對此也向無異議,看來應該是當時學術界的共識。

然而,對照曾侯乙編鐘的銘文連同其音響的分析清楚地表明,編鐘的基本音階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七聲音階,其偏音“清角”和“變宮”二音赫然在目,其結構與今日通行于全世界的C大調音階(用簡譜表示即1、2、3、4、5、6、7)完全一致,甚至連其“宮音姑洗”的絕對音高,也正對應于現代鋼琴的“中央C”,為256赫茲。曾侯乙編鐘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世界,我們的先人早已創(chuàng)造并使用七聲音階,舶來之說不攻自破。

曾侯乙編鐘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國寶中的國寶。沉睡于地下兩千四百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是我國文物考古史上的空前發(fā)現,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

在對編鐘銘文進行系統(tǒng)研究之后,音樂學家有了更大的收獲。

曾侯乙墓出土的全部65口青銅編鐘,均刻有銘文。除楚惠王贈送的那只鐘所刻銘文與樂理無關外,其余64口鐘上及鐘架和掛鐘構件上的3700余字銘文,其實是一部久已失傳了的先秦樂律學史。

這些銘文和編鐘的音響相互印證,更增加了其不朽的光輝。《國語·周語》中最早完整地記載了中國古代十二律的律名,即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這些律名沿用后世,成為今天僅知的一套傳統(tǒng)律名。而曾侯乙鐘銘文中則出現了十二律及其異名達28個之多,其中大多數早已失傳而為今人鮮知。

曾侯乙編鐘銘文,這部僅存的先秦樂律學典籍,導致了先秦音樂史的徹底改寫。它還使我們深深地感覺到,數十年來逐步完善起來的整部中國音樂史,有必要重新認識和估價。曾侯乙編鐘的出現,第一次從根本上撼動了有著顯而易見局限的、以文獻為主要史料基礎的傳統(tǒng)中國音樂史。

◎曾侯乙墓十弦琴

◎唐代九霄環(huán)佩琴

琴,至晚在西周已是十分流行,《詩·關雎》即有“琴瑟友之”之類辭句。曾侯乙墓十弦琴是目前所知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琴的實物,與現在我們所見到的七弦琴不同,這種琴被視為傳統(tǒng)古琴早期的南方形態(tài)。它多出3根弦,涉及到演奏手法、音樂風格、音階韻律、琴的音響性能等一系列變化,很值得進一步研究。

◎曾侯乙墓排簫

◎清宮排簫

排簫的形象在漢代石刻、魏晉造像甚至隋唐壁畫中尚能見到,往后便難覓其蹤了。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排簫實物,是迄今考古發(fā)現的最早的竹制實用樂器。其與河南鹿邑出土的商代骨排簫、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石排簫造型一致,均由13根參差不齊的小竹管并列纏縛而成。清宮排簫為清儒根據古人文字記載想象出來,其長管在兩邊,短管居中間,狀如雙翼。

◎曾侯乙墓笙

◎清宮十七簧笙

笙的起源極早,并一直沿用至今。今日通行全世界的鍵盤樂器,溯其源頭,最早可以上溯到中國的笙。曾侯乙墓中發(fā)現的5件笙,是這種樂器較早期的形態(tài)??少F的是,墓中還保存了帶有調節(jié)音高的點簧物的竹制簧片。其舌與框的縫隙間,連發(fā)絲都難以插入,完全合乎科學的發(fā)音原理。

◎曾侯乙墓瑟

揚州文廟清代瑟

瑟這種久已失傳的古樂器雖非首次發(fā)現,但曾侯乙墓中所出土的瑟在年代上較早,數量達12件之多,且大多保存完好,這在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尤其是這些瑟的造型、制作及彩繪的精美,更是以往出土古瑟中所罕見。墓中多達1358枚的瑟柱,以其不同的形制、尺寸、選材和用材方法,反映出當時人們精益求精的匠心。

◎曾侯乙墓建鼓

◎清宮建鼓

建鼓歷史悠久,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際已有,是我國出現最早的鼓種之一,戰(zhàn)國時代廣泛應用。曾侯乙墓出土的這面建鼓(鼓為實物復原),是目前所知我國年代最早的建鼓實物,距今兩千四百年歷史。鼓框木制,兩面蒙皮,鼓身中間垂直貫穿一根木柱,并牢固置于建鼓座上。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2009年第10期,作者:王子初。)

《國家寶藏》第一季九大博物館(院)27件(種、組)國寶故事

已經播出兩期(點擊紅色字體查看歷史文章):

《國家寶藏》

第一季

寶藏故事

寫在前面

《國家寶藏》躥紅內幕解密

看《國家寶藏》,這些事必須知道

《國家寶藏》故事之六:曾侯乙墓:敲醒華夏正統(tǒng)之音

尚未播出的寶藏故事,敬請期待:

河南博物院:賈湖骨笛,云紋銅禁,婦好鸮尊;

上海博物館: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

南京博物院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坤輿萬國全圖;

湖南省博物館:皿方罍,辛追墓T形帛畫,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zhí)壺;

陜西歷史博物館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杜虎符;

浙江省博物館:玉琮,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寧波“萬工轎”;

遼寧省博物館:銅鎏金木芯馬鐙,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Hash:d504e573f9344cf2737adc01546c6550791828e0

聲明:此文由 考古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