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聲海內外的雜技之鄉(xiāng),你知道在哪嗎?
(注明!本文原創(chuàng)出自:司徒小鎮(zhèn))
?
“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
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
這首流傳多年的民謠,是對吳橋這個雜技之鄉(xiāng)的生動寫照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本期就跟隨旅游君一起去感受一下
吳橋雜技兩千八百年的厚重與精深吧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到了目的地
早在1957年
在我縣東宋門鄉(xiāng)的小馬廠村
就發(fā)現(xiàn)了距今一千多年的
足以見得吳橋雜技歷史之悠久
近代以來
眾多雜技藝人走出國門、走遍世界
創(chuàng)造出永垂史冊的文化輝煌
如被譽為“世界近代馬戲之父”的孫福有
精通六國語言的雜技明星史德俊
號稱“東方卓別林”的趙鳳歧等等等等
成就了雜技界“沒有吳橋人不成雜技班”的神話
建國初期
在各大城市著名的藝人活動聚集區(qū)
雜技藝人幾乎都以吳橋人為主
可見
吳橋被譽為“雜技之鄉(xiāng)”,絕非“浪得虛名”
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農家炕頭
這首歡愉的民謠
都與吳橋人的日常生活交相呼應
走近景區(qū)
一個笑臉造型的大門迎接旅游君的到來
進入景區(qū)后是一條名為雜苑香街的景區(qū)主道
街道兩側有根據(jù)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修建的寺廟
沿著雜苑香街直行
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古樸巍峨的建筑
這就是景區(qū)的中心——江湖文化城
展現(xiàn)了晚清時期江湖藝人闖蕩江湖的生活場景
還可以欣賞到新江湖八大怪的絕活
展示了清末民初的舊中國市井生活、社會百相
雜技根植于民間生活中
表演者所使用的道具
大多是生活、生產中的日用品
不需要高價購買,就地取材
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
雜技、馬戲、戲法、曲藝、獨臺戲等藝術表演
領略到了吳橋雜技的精彩絕倫
年逾古稀的王寶合老先生人稱“鬼手”
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許多觀眾慕名而來
旅游君迫不及待地想見識一下
就趕緊去了王老先生的“鬼手劇場”
觀眾里三層外三層地把表演者圍在中間
只見王老先生用筷子朝瓷碗方向一指
扣在碗底的海綿球神奇地消失了
再一指竟又變回來了
這就是精彩的“三仙歸洞”
旅游君還欣賞了“手碎青磚”
“肚皮上切白菜”等表演
請一位男士坐進大缸里
女孩還是可以穩(wěn)穩(wěn)地蹬起大缸
所以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接下來,旅游君到了紅牡丹大劇場。
劇場里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正式拉開帷幕
好一場雜技盛宴
傳統(tǒng)文化的雜技藝術
能夠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與青睞
足見他的魅力所在
據(jù)介紹
20世紀80年代吳橋雜技藝人孫福友為原型
由蔣大為演唱的電影的主題曲“牡丹之歌”
也成了吳橋雜技藝人的生命之歌
牡丹之歌
蔣大為
每一個地方都有當?shù)靥厣?a href='/meiwei/' target=_blank>美味
既然來到了吳橋
旅游君一定要品嘗一下這里的特色美食
吳橋薄脆餅是享有盛名的傳統(tǒng)地方食品
其制作工藝簡單
但配料、發(fā)酵、烘烤都十分嚴格
吳橋燒雞比起臨近的德州扒雞絲毫不遜色
五香透骨、肉爛骨酥
旅游君在享用美食之余
還欣賞到了獨輪車上菜
游客們還可以邀請藝人單獨表演近景魔術
Hash:cc9aecdeb84c1baaa576beb9344e9cdbc5920b29
聲明:此文由 司徒小鎮(zhèn)景區(q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