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性高清视频全过程,国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乱女伦一级a片 ,特级婬片a片aaa毛片

通和塔

通和塔

通和塔位于天橋區(qū)萬盛街2號,年代為1910年。

2013年12月20日,通和塔被濟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即將建成通車!興義市文化藝術中心最新進展

興義市文化藝術中心自今年1月12日開工建設以來,施工方搶白天、戰(zhàn)雨天、攻夜間,快馬加鞭推進工程建設。目前,項目首期建設的花月湖路、琴音路、琴心路以及富康大道部分路段進入綜合管網施工的最后階段,即將建成通車。

興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富康大道鳳儀路至桔豐路的中段,數(shù)十名工人各司其職,鋪設污水管預留管道、強弱電管道以及溝槽回填等工作同步進行。同時,率先完成綜合管道鋪設施工的琴心路路段,已經開始道路景觀綠化施工。

“經過近一個月的施工,花月湖路、琴音路、琴心路、富康大道桔豐路至鳳儀路段綜合管網已基本完工,我們已經提前做好了幾條道路的路面硬化、人行道亮化和綠化等相關人力物力的準備,確保幾條道路在4月底實現(xiàn)全面通車?!?興義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經理張仁彪向記者介紹到。

據(jù)了解,首期施工建設的花月湖路、琴音路、琴心路以及富康大道部分路段,是 興義市文化藝術中心的主要道路,這些主要道路建成通車以后,將為項目下一步建設過程中機械、車輛以及物料的進場提供極大的便利,為項目下一步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來源:興義網

責編:肖月娥

40年巨變!江安這個村莊開山劈出一條通天路,此前有村民從沒出過村

宜賓江安南屏山巔,有一片紅巖,

紅巖的半山腰,有一片沉寂了200多年的古柿林,

金秋時節(jié),田邊地角的古柿樹掛滿紅彤彤的柿果。稻黃谷香,層層梯田在柿子樹的掩映下,宛如世外桃源。

幾十戶人家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他們勤勞智慧,至今保持著傳統(tǒng)的耕作和生活方式,保存著傳統(tǒng)的建筑。

這里叫紅巖村,古柿林所在位置叫紅巖組,在這上下鄰巖的半坡,上可以翻越萬家?guī)r通往江安縣城,下可以俯瞰蟠龍鎮(zhèn)。

這處得天獨厚、景色宜人的地方,造就了小山村如世外桃源般的風景,也制約了村民的出路。

紅巖村里,有許多數(shù)百年的老柿子樹。(程文帝 攝)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江安“四好農村路”的推進,小山村迎來了發(fā)展春天。2018年秋,這里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級3A景區(qū),舉辦江安紅巖第三屆柿子文化節(jié),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

如果不曾聆聽村民講述過往,誰能知曉,這里曾是“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窮村落。

那年 他翻山越嶺三小時 只為賣出一擔最鮮的柿果

紅巖村的柿子非常出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民全靠賣柿子為生,可紅巖村人民出門的艱辛,也是“遠近聞名”。

八旬老人王國富深有體會。老人稱,那時候紅巖柿子曾賣到3元一斤,甚至通過水果販子銷往外地?!爱斈?,我們每天凌晨1點開始將采摘的柿果裝框,凌晨3點之前必須出發(fā),否則天亮前趕不到江安縣城?!蓖鯂换貞浀?,路上步行三小時,村民苦中作樂,成群結隊說說笑笑、你追我趕,到達縣城時一般天蒙蒙亮。等賣完柿子回家,差不多又是傍晚。

這條道沒修通之前,村民門出村去縣城,必須挑天氣好的時候,步行三小時以上。(張洋 攝)

“那時候日子艱苦,有多苦呢?就因為交通不便,有身體不好的村民,在村里呆了二三十年,從來沒有到過縣城,甚至從來沒出過村?!?/p>

交通不便,經濟就極其落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紅巖村里但凡有些勞動力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有能力遷搬的也都去了外地安家。

可今天,一切都改變了。

50歲的萬紹輝因缺技術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與王國富這樣的老一輩人相比,他就幸運得多。

2015年,在新一輪扶貧開發(fā)脫貧攻堅政策的幫扶下,古柿林的柿果也受到游客青睞,開展采摘體驗,果農在樹上就賣了好價錢。萬紹輝潛心學習了優(yōu)質甜脆柿種植技術,種植了50余畝優(yōu)質甜脆柿。今年秋天,他的果園掛滿了誘人的果子,隨著游客到來,在樹上就銷售一空。

是什么改變了這個小山村的命運?

那天 他們終于劈開這條“天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號角吹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腳步加快,深度地區(qū)迎來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

要致富,先修路,沒有路,談何發(fā)展?紅巖村老百姓不是沒有籌劃過修路的事,可當?shù)厣絼蓦U峻,修路難度極大,籌劃多次擱淺。

2011年,江安縣委、縣政府給予了紅巖村極大的關注,江安縣交通運輸局爭取到資金和最好的政策,要把這條道貫通??墒?,最基本的道路毛基建設,仍然需要紅巖村自己完成。

修路的事再次被提上日程,紅巖村全村老少深知不能再錯過這一時機,全村動員起來籌勞集資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老百姓賣豬賣糧湊齊了30萬元。

動工了,更大的難題還擺在后面。

這里,便是“人造一線天”。是村里人費九牛二虎之力開山劈出的道路。(程文帝 攝)

“我們修通了一條天路。”萬乾江,現(xiàn)江安縣人大代表,前紅巖村村主任說道,修路過程中遇到的艱難無法言喻。

根據(jù)萬乾江講述,為了打通柿子古林的出口通道,縣交通局反復勘探規(guī)劃,最終提出,只能“把萬家?guī)r山頭劈開”,這條路才修得通。

這條從萬家?guī)r硬生生劈出槽口,就是后來的“人造一線天”,紅巖村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開山??删驮诓劭谂_時卻遇上了阻礙。

公路要從鄰村石馬村肖家的土地上通過,肖家反悔了,死活不準道路占他的土地。施工陷入僵局,村民的埋怨聲、肖家人的罵聲響徹古柿林。

那晚,紅巖的鄉(xiāng)親們怎么也合不攏眼,萬乾江和袁昌華也無法合眼,合計了一晚上,喝了一宿的茶,第二天天未明,二人便來到了肖家,苦口婆心講道理、拉家常,肖某態(tài)度緩和了一些,抱出酒壇,拿出碗,倒上幾碗酒,三人你一碗我一碗地干。

突然,袁昌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平時有些心高氣傲的他“咚”一聲跪在了肖某面前,“不能卡鄉(xiāng)親們的喉嚨??!能否給紅巖村留一條活路!”說完一邊磕頭,一邊痛哭流涕。

見此場面,肖某終于松了口。

喝完酒,萬乾江與袁昌華走出肖家時,太陽已經升起,挖機終于再次動工。

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里,村民最大的事就是投工投勞修路,大家爭相干著活,遇山開山,用前所未有的團結、用“愚公”的精神克服險峻山路。當7公里毛基公路修通后,紅巖村很快就有了第一條公路,古柿林通往外界的“生路”終于打通。

曾經的天險成了如今的景點。(程文帝 攝)

如今一朝玉帶掛腰間 小山村迎來好盛景

2016年,乘著脫貧攻堅的東風,紅巖村9.6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紅巖村歷史上第一趟直達縣城的農巴車通行,村里一下子離縣城是如此之近,農家土特產也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城區(qū)變現(xiàn)。至2018年,紅巖村已修通了20公里農村公路,所在的區(qū)域也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的示范區(qū)域。

第三屆紅巖柿子節(jié),音樂聲響起,游客聚集此處,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洋 攝)

近三年以來,紅巖村連續(xù)舉辦三屆柿子文化節(jié),通過節(jié)會舉辦,一定程度上打響了古柿文化、傳統(tǒng)農耕文化的名氣,綺麗的自然風光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2017年,紅巖村獲得“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稱號;2018年,紅巖村打造的“柿子部落”景區(qū)順利通過了國家級3A景區(qū)初驗。紅巖村的村民集體收入不斷增加,吃上了“旅游飯”,提振了鄉(xiāng)村振興的信心。

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好,旅游項目逐漸增多。(張洋 攝)

“道路是決定紅巖村群眾命運的關鍵,正是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公路建設標準的不斷提高,交通扶助政策優(yōu)先向農村貧困地區(qū)的不斷傾斜,才有了紅巖村今天的景象,才有了紅巖村堅定走旅游產業(yè)發(fā)展道路的決心?!瘪R昌貴是江安縣江安鎮(zhèn)分管交通的負責人,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幾十年的他,一路見證了紅巖村從無一寸公路,到如今的四通八達;見證了紅巖村從一個不被世人知曉的小山村,蛻變成小有名氣的旅游文化村,直嘆變化是如此之大。

如今,紅巖村道路四通八達。(程文帝 攝)

發(fā)展的道路是闖出來的,就如修路一般,紅巖村人不言放棄,始終以團結奮斗的紅巖精神緊跟改革開放的步伐。

來源:江安發(fā)布 | 責任編輯:梅妹兒

大家都在看

?于都神秘的青云峰塔倒塌的秘密……

于都縣段屋鄉(xiāng)青云峰塔

(供稿:于都縣志辦)

青云峰塔倒塌神秘原因探真

青云峰塔建于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塔體為正六邊形,外邊長4.0米,內邊長約1.86米,底層墻厚1.85米,外對角距8.0米,內對角距約3.73米,層高和總高度不詳,底層建筑面積約41.6平米,內空凈面積約9.0平米,塔體采用內直外斜形成錐體,墻體用石灰、石子、河砂混合澆筑而成,其強度高,質量好,但塔還是倒塌,僅留殘墻和塔基,倒塔原因眾說紛紜,流傳較廣的是半神仙宗仙一笑語【喜歡倒塌】所至,再就是后人推論清嘉慶7年(公元1802年)于都發(fā)生地震所至,但都無歷史記載和科學根據(jù),令人難以置信,從開挖現(xiàn)場察看結合地質勘察報告進行綜合分析,倒塌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基礎質量差,采用干砌片石基礎,不僅砌體強度低,而且整體性也差,在重力作用下,不能滿足整體傳承荷載的效果,其基礎埋置深度也不足1.0米,約0.70米,不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

二、地基承載力嚴重不足。地基持力層承載力僅達100KPa,而塔體總重達9000KN(數(shù)據(jù)取值按重建后的塔進行推算)。在不取安全系數(shù)的情況下,基底面積需90平米才能滿足要求,而實際有效基底面積不足40平米,當安全系數(shù)為1.5時,基底面積需135平米,才能確保塔的安全。

三、土層分布不均勻,第一層粉質粘土,南側土厚僅0.60米,而北側土厚達3.20米,當南側地基持力層壓縮變形至極限時,而北側的地基持力層仍持續(xù)在下陷,導致塔體緩慢向北側傾斜,當塔體傾斜到一定角度時,塔體失穩(wěn)而倒塌。

綜上所述,倒塌的真正原因應是:基礎質量差,地基持力層承載力嚴重不足,土層分布不均勻,在重力作用下,導致地基持力層變形破壞、基礎失穩(wěn)、沉降不勻而倒塌。

塔雖毀,但先輩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永載史冊。

重建青云峰塔告族人書

攬蒼穹天光,聚天地靈氣,奪神工改天命,乃我華夏炎黃子孫生生不息、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族先祖為祈求后裔子孫文運昌盛,于公元1763年在宗祠對門祖山小佛嶺峰巔修建青云峰塔(又名文峰塔),以上承天光,下就地德,陰陽調和,鐘靈毓秀,“彩云籠筆岫,絢爛出文章”。佑后裔子孫人文蔚起,青云直上,建功立業(yè),澤被四方。但因受當時工藝技術條件所限,塔剛建成或建成后不久則倒塌。后人究其原因,一是基礎不牢;二是地震所致。前者因素居多。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修塔至今彈指已經二百五十載,先祖重修寶塔宏愿,至今仍是一件憾事。

青云峰塔遺址在玉泉山寺右后佛嶺峰巔。登臨塔址,則見數(shù)十段斷裂的巨大沙石、石灰漿混凝體自南向北雜亂散落在地?;鶜埩舻氖嗝讛嗨圆皇М斈甑耐湫圩耍鐚殑︿h刃直指蒼穹。眼見此景,先祖修塔的壯觀場面仿佛依稀可見。遙想當年,先祖靠肩扛手推、磨趼砥礪,硬是用原始的技藝修建成這一宏偉的建筑,這需要何等的氣魄和毅力,先祖?zhèn)兊膲雅e使人頓生敬佩之心??上贡畾?,留下幾百年遺憾。站在峰巔,天風松濤,轟鳴山谷,不絕于耳,恍如先祖環(huán)列四周,似唏噓、似長骕、似吶喊、似詢問,何日復見青云峰塔聳立在峰巔之上?面對斯景斯地,每個有血性的龍溪先祖裔孫無不感覺一腔熱血在胸中激蕩,一股宏揚光大先祖基業(yè),完成先祖未競事業(yè)的豪氣油然而生。

人云:盛世修譜。或曰:修塔亦然。先祖修塔,適逢乾隆盛世。時至今日,國泰民安,龍溪合族枝繁葉茂,人丁興旺,有盛世之兆?,F(xiàn)族中許多年長的族賢和中、青年才俊紛紛倡議重建青云峰塔,一則繼承完成先祖宏愿;二則打造旅游景觀,弘揚客家人文精神。此乃善事義舉,合族應鼎力贊襄玉成。

青云峰塔設計為七層,塔高二十五米,磚混結構。寶塔座南面北,上承天運,下接龍脈。寶塔成,則聚天地之靈氣注此一脈,佑我龍溪子孫青云直上,萬載興隆。

重建青云峰塔工程浩繁,所需資金頗多,非舉全族之力,不能克競全功。望龍溪合族先祖裔孫凝聚在“世慶堂”的牌下,族賢登高一呼,四方千萬聲回應,“為祖爭光!為龍溪爭光!”的吶喊化作具體行動,踴躍集資捐款玉成此事。錢財運轉,惟德者居之。樂善好施,譜記碑刻,千古留名。柜存窖戴,恐人知曉,日后風吹云散,了無痕跡。此等事例,不必遠尋,我族先祖,至今評說。建塔捐資不分先后,以多少為序。寶塔竣工之日在塔旁立碑紀念,捐款多者鴻名在前,捐款檔次以鴻名字體大小區(qū)分排列。

青云峰寶塔聳立佛嶺峰巔之時,就是建塔有功之士子孫后代文昌武運像雨后春筍勃發(fā)之始。

龍溪重建青云峰塔籌備小組

大慶撰稿

二0一二年孟夏

重建青云峰塔記

(作者:蕭大慶)

青云峰塔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重建于公元二0一四年。塔座在原基址建造?,F(xiàn)塔高25米,塔形六面朔風,塔身七級重檐,塔體孔筒磚混結枃,塔胎呈六角形,外徑8米,內徑3.9米。外墻素色粉飾,塔檐玄灰色琉璃瓦裝飾,古樸典雅,端莊大方。一層塔樓門楣上鑲嵌一青石板,上刻“青云峰”三個遒勁的大字,門洞兩邊石刻一對聯(lián)、上聯(lián):玉峰聳峙,彩云籠筆岫;下聯(lián):瀚墨錦書,文光射斗魁。(蕭大慶撰聯(lián),蕭武彬書)

是為記。

寶塔建成,鄉(xiāng)民歡欣,記其緣起,勒石為文。

頌曰:

龍溪之南,祖山佛嶺,其峰圓潤,毓秀鐘靈。

峰頂建塔。氣勢巍然;凝重大方,挺拔莊嚴。

蓄納祥瑞,文筆插云;吞吐日月,華柱擎天。

龍乘地脈,鳳蔚人文;山水增色,萬家澤潤。

寶塔既成,澤被鄉(xiāng)民;靈氣覆地,精華稟山。

敦品勵學,文風氤氳;新秀才俊,竟發(fā)勃然。

斯塔神形,畫龍點睛,法書之印,承接天靈;

涵養(yǎng)山川,深藏余韻。上告先祖,下澤子孫;

龍溪明日,大可期矣。

公元二0一六年仲冬

重建青云峰塔大事記

2012年05月20日

在上塘村部召開龍溪各房代表重建青云峰塔籌備會

2012年06月10日

在聚福樓召開部分在于都工作的鄉(xiāng)賢關于重建青云峰塔的座談會

請于都設計院設計塔體式樣

2012年06月12日

在縣博物館咨詢青云峰塔重建事宜是否涉及文物保護

2012年06月16日

審核“告族人書”并印發(fā)

2012年08月18日

在縣城銀海大廈召開“重建青云峰塔動員大會”

參會人員:龍溪兩村的書記,龍溪籍在于都工作人員及鄉(xiāng)賢

2012年10月02日

在上塘小學召開龍溪兩村村組干部及段屋龍溪蕭氏各房理事會人員會議,部署建塔有關事宜

2012年10月21日

龍溪兩村書記與縣城有關人員在聚福樓研究建塔理事會機構人員組成及捐款收集工作,制訂財務管理等工作制度

2012年11月25日

理事會去贛州召集龍溪籍住贛州有關人員商討建塔事宜

2013年2月13日

在宗祠召開建塔捐款及鴻丁款收繳調度會

2013年3月5日

請贛州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對青云峰塔遺址進行地質勘探

2013年3月19日

建塔理事會在聚福樓與許陽生簽訂建塔施工合同

2013年3月21日

日課先生蕭秋林確定建塔日課

2013年3月28日

理事會派人去福建長汀縣請日課先生審定建塔日課

2013年3月31日

舉行青云峰塔起符動工儀式(日課:癸已乙卯丙申癸已)

開工之前去宗祠告知先祖,上山后告知玉泉寺神佛

2013年4月3日

理事會派人去監(jiān)察原塔址地基開挖情況(未修建地宮,未搞基礎加固)

2013年4月28日

舉行地宮定宮儀式(日課:癸已丙辰甲子甲子)

2013年5月29日

塔基承重樁井開挖驗收(共35米)

2013年8月6日

青云峰塔基座澆鑄

2013年9月7日

舉行塔體開建儀式

2014年11月16日

舉行塔體封頂儀式(日課:甲午乙亥辛卯甲午)

2015年4月5日

舉行峻工謝符儀式(日課:乙未已卯辛亥辛卯)

2016年1月16日

在宗祠舉行寶塔峻工慶典大會

(作者:蕭來壽)(選自《重建青云峰塔紀念冊》;

供稿:于都縣志辦)